第249章 和離!
別墅通古代,我把王爺全家養歪了 作者:江歡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喬思睿黑著臉,“騰”的一聲站起身來,警告道:
“郭珍珍,我說過了,你以後要是再在我麵前說希希的壞話,那咱倆就和離。”
他是看明白了,那丫頭雖然嘴上不饒人,但是心軟得很。
那日,他們不過是替她說了幾句話而已,她竟然讓人給他送來一張免單卡。
就衝她這個知恩必報的性子,這個侄女,他喬思睿認了。
“和離就和離!”郭珍珍氣紅了眼,“真以為老娘離了你,就活不了了是吧?”
喬思睿冷冷一笑,“那不會,你郭珍珍是誰啊?
那是戶部侍郎的嫡女,是千金大小姐。
離了我,肯定能找到更好的下家,指不定還能嫁進皇宮當妃子呢。”
“你、你……”郭珍珍指著喬思睿的鼻子,氣得說不出話來。
她都三十歲的人了,還進宮當妃子?
當宮女,估計皇上都覺得她老。
好半天,郭珍珍才迴過神來,哭訴道:
“這日子沒法過了,也不知道那個小賤人給你們喝了什麽迷魂湯,你們一個、兩個的,竟然都在替她說話。”
先有喬佑鵬這個逆子,再有喬思睿,再這樣下去,她在這個家中,是一點位置都沒有了。
“娘,您又在胡鬧什麽!”
喬佑鵬原本是來找喬思睿,想去大房那邊蹭火鍋吃的,誰知道剛進了院子,就聽到自家爹娘在吵架。
不過這次,他站自家老爹。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明明都是一家人,娘為何對二伯母,對喬希堂姐,那麽大的敵意。
“我胡鬧?分明是你爹要跟我和離,哪裏是我胡鬧了?”
郭珍珍瞪著喬佑鵬,心裏像是被針紮了一下似的。
要胡鬧,也是喬思睿胡鬧。
“娘,我覺得我爹說得沒錯,要不你倆還是和離算了吧。
與其天天吵來吵去,不如和離了,各自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喬佑鵬是真的煩了。
他原本隻想當個平平無奇的有誌青年,讀讀書,寫寫字,然後參加科舉考試。
不求能高中狀元,隻求能混個秀才,不給自家祖父丟人。
哪知道自從自家大哥得了花柳病之後,爹娘就把他當成了唯一的寶,一天能往他院子裏跑八百次。
起先是叮囑他要好好學習,爭取高中狀元。
後來便是互相吐槽。
“佑鵬,你、你知道什麽是和離嗎?”郭珍珍傻眼了。
她怎麽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家兒子會勸她和離。
喬佑鵬比宋大郎大一歲,今年已經十五了,怎麽可能不知道什麽是和離?
他點頭,“知道的,想來祖父也支持你們和離。”
“既然兒子支持,爹也支持,那咱們就和離吧。”
喬思睿一臉平靜地看著郭珍珍。
這種每日吵吵鬧鬧的日子,他早就過夠了。
郭珍珍不吭聲了,在大梁朝,不管是休妻,還是和離,女子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她剛剛說和離,不過也是氣話。
而喬思睿卻動了真格,當即轉身,去找喬知府。
“爹,我想跟郭氏和離。”
喬知府剛從衙門迴來,正準備換身衣服,去‘一世繁花’泡個腳,按個摩。
誰承想,自家這個不爭氣的逆子,又跑來給他添堵。
思索一番,喬知府不緊不慢道:
“想和離就和離吧,郭氏跟了你這麽多年,為你生兒育女,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你看看家中還有什麽值錢的,全都給她,就當作是補償吧。”
喬思睿皺了皺眉,“爹,咱家連個下人都沒有,哪裏有什麽值錢的?”
以前是有一點,可去年都被他這個不爭氣的爹,給賣掉賑災了。
“哦!”喬知府拉開抽屜,從裏麵取出喬希和喬佑澤孝敬他的銀票,扔到喬思睿麵前。
“這二百兩銀票,是佑澤和希希給我的,你拿去給郭氏吧。”
沒天理啊!
兒子和離,還得他這個當爹的掏錢!
喬思睿彎腰撿起地上的銀票,恭恭敬敬地放在木桌上。
“爹,這錢既然是佑澤和希希給您的,那您就留著吧,郭氏不差錢。”
“也是!”喬知府揚了揚唇角,“戶部油水多了去了,隨便撈撈都給郭家吃上幾輩子了。”
說完之後,他揮了揮手,讓喬思睿趕緊走人。
確定他離開之後,他才換了身低調的衣服,讓順子爹駕著馬車,送他去鬼街。
等他再迴來時,便聽順子娘,郭珍珍不肯簽和離書,收拾了幾件行李,迴京城告狀去了。
告就告吧!
反正要跟郭珍珍和離的是喬思睿,又不是他。
就算戶部侍郎有什麽不滿,也奈何不了他。
再說了,當初他本來就不同意這門親事,是郭侍郎那個老匹夫,親自求他的。
如今兩個孩子過不到一塊去,隻能怪他自己有眼無珠。
怨不得他。
……
得知喬思睿和郭珍珍鬧和離的消息,喬家二房也很震驚。
不過震驚之後,就是各自忙碌。
轉眼,便到了新兵出征的日子。
洛河村哭聲一片。
除了幾個年長的護衛隊成員外,剩下的護衛隊成員,在聽了宋大郎那番話後,都鬧著要去參軍入伍。
根本攔不住。
周邊其他幾個村的護衛隊,像是要跟他們較勁似的,見他們村的護衛隊報了名,也都跟著報了名。
對此,宋淮安跟宋大郎促膝長談了一夜。
想讓他跟這些人搞好關係,到時候,全部拉到宋家軍的隊伍裏。
宋大郎點頭應下。
離別將近,宋大郎也忍不住掉了幾滴眼淚。
“爹爹、娘親,你們照顧好自己,兒子要走了……”
喬希上前,抱了抱他,哽咽道:“嗯,等我和你爹有時間了,一定會去看你的。”
朝夕相處了一年時間,從最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喬希是真的把宋家八個孩子,當成了自己的親生骨肉。
麵對即將要走的大兒子,她心裏很是不舍。
“嗯。”宋大郎挨個抱了抱幾個兄妹,一一叮囑他們,要聽話,不要給爹爹和娘親,添麻煩。
菀菀哭成了小淚人,“大哥,我聽話,我最聽話了……”
“郭珍珍,我說過了,你以後要是再在我麵前說希希的壞話,那咱倆就和離。”
他是看明白了,那丫頭雖然嘴上不饒人,但是心軟得很。
那日,他們不過是替她說了幾句話而已,她竟然讓人給他送來一張免單卡。
就衝她這個知恩必報的性子,這個侄女,他喬思睿認了。
“和離就和離!”郭珍珍氣紅了眼,“真以為老娘離了你,就活不了了是吧?”
喬思睿冷冷一笑,“那不會,你郭珍珍是誰啊?
那是戶部侍郎的嫡女,是千金大小姐。
離了我,肯定能找到更好的下家,指不定還能嫁進皇宮當妃子呢。”
“你、你……”郭珍珍指著喬思睿的鼻子,氣得說不出話來。
她都三十歲的人了,還進宮當妃子?
當宮女,估計皇上都覺得她老。
好半天,郭珍珍才迴過神來,哭訴道:
“這日子沒法過了,也不知道那個小賤人給你們喝了什麽迷魂湯,你們一個、兩個的,竟然都在替她說話。”
先有喬佑鵬這個逆子,再有喬思睿,再這樣下去,她在這個家中,是一點位置都沒有了。
“娘,您又在胡鬧什麽!”
喬佑鵬原本是來找喬思睿,想去大房那邊蹭火鍋吃的,誰知道剛進了院子,就聽到自家爹娘在吵架。
不過這次,他站自家老爹。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明明都是一家人,娘為何對二伯母,對喬希堂姐,那麽大的敵意。
“我胡鬧?分明是你爹要跟我和離,哪裏是我胡鬧了?”
郭珍珍瞪著喬佑鵬,心裏像是被針紮了一下似的。
要胡鬧,也是喬思睿胡鬧。
“娘,我覺得我爹說得沒錯,要不你倆還是和離算了吧。
與其天天吵來吵去,不如和離了,各自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喬佑鵬是真的煩了。
他原本隻想當個平平無奇的有誌青年,讀讀書,寫寫字,然後參加科舉考試。
不求能高中狀元,隻求能混個秀才,不給自家祖父丟人。
哪知道自從自家大哥得了花柳病之後,爹娘就把他當成了唯一的寶,一天能往他院子裏跑八百次。
起先是叮囑他要好好學習,爭取高中狀元。
後來便是互相吐槽。
“佑鵬,你、你知道什麽是和離嗎?”郭珍珍傻眼了。
她怎麽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家兒子會勸她和離。
喬佑鵬比宋大郎大一歲,今年已經十五了,怎麽可能不知道什麽是和離?
他點頭,“知道的,想來祖父也支持你們和離。”
“既然兒子支持,爹也支持,那咱們就和離吧。”
喬思睿一臉平靜地看著郭珍珍。
這種每日吵吵鬧鬧的日子,他早就過夠了。
郭珍珍不吭聲了,在大梁朝,不管是休妻,還是和離,女子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她剛剛說和離,不過也是氣話。
而喬思睿卻動了真格,當即轉身,去找喬知府。
“爹,我想跟郭氏和離。”
喬知府剛從衙門迴來,正準備換身衣服,去‘一世繁花’泡個腳,按個摩。
誰承想,自家這個不爭氣的逆子,又跑來給他添堵。
思索一番,喬知府不緊不慢道:
“想和離就和離吧,郭氏跟了你這麽多年,為你生兒育女,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你看看家中還有什麽值錢的,全都給她,就當作是補償吧。”
喬思睿皺了皺眉,“爹,咱家連個下人都沒有,哪裏有什麽值錢的?”
以前是有一點,可去年都被他這個不爭氣的爹,給賣掉賑災了。
“哦!”喬知府拉開抽屜,從裏麵取出喬希和喬佑澤孝敬他的銀票,扔到喬思睿麵前。
“這二百兩銀票,是佑澤和希希給我的,你拿去給郭氏吧。”
沒天理啊!
兒子和離,還得他這個當爹的掏錢!
喬思睿彎腰撿起地上的銀票,恭恭敬敬地放在木桌上。
“爹,這錢既然是佑澤和希希給您的,那您就留著吧,郭氏不差錢。”
“也是!”喬知府揚了揚唇角,“戶部油水多了去了,隨便撈撈都給郭家吃上幾輩子了。”
說完之後,他揮了揮手,讓喬思睿趕緊走人。
確定他離開之後,他才換了身低調的衣服,讓順子爹駕著馬車,送他去鬼街。
等他再迴來時,便聽順子娘,郭珍珍不肯簽和離書,收拾了幾件行李,迴京城告狀去了。
告就告吧!
反正要跟郭珍珍和離的是喬思睿,又不是他。
就算戶部侍郎有什麽不滿,也奈何不了他。
再說了,當初他本來就不同意這門親事,是郭侍郎那個老匹夫,親自求他的。
如今兩個孩子過不到一塊去,隻能怪他自己有眼無珠。
怨不得他。
……
得知喬思睿和郭珍珍鬧和離的消息,喬家二房也很震驚。
不過震驚之後,就是各自忙碌。
轉眼,便到了新兵出征的日子。
洛河村哭聲一片。
除了幾個年長的護衛隊成員外,剩下的護衛隊成員,在聽了宋大郎那番話後,都鬧著要去參軍入伍。
根本攔不住。
周邊其他幾個村的護衛隊,像是要跟他們較勁似的,見他們村的護衛隊報了名,也都跟著報了名。
對此,宋淮安跟宋大郎促膝長談了一夜。
想讓他跟這些人搞好關係,到時候,全部拉到宋家軍的隊伍裏。
宋大郎點頭應下。
離別將近,宋大郎也忍不住掉了幾滴眼淚。
“爹爹、娘親,你們照顧好自己,兒子要走了……”
喬希上前,抱了抱他,哽咽道:“嗯,等我和你爹有時間了,一定會去看你的。”
朝夕相處了一年時間,從最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喬希是真的把宋家八個孩子,當成了自己的親生骨肉。
麵對即將要走的大兒子,她心裏很是不舍。
“嗯。”宋大郎挨個抱了抱幾個兄妹,一一叮囑他們,要聽話,不要給爹爹和娘親,添麻煩。
菀菀哭成了小淚人,“大哥,我聽話,我最聽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