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陳傑匆忙的跑了進來。
他正在下麵幹活,聽說他娘和他媳婦吵了起來,丟下鋤頭就趕緊往迴跑。
不過看樣子已經吵完了。
“二嫂。”陳傑謹慎的叫了一聲。
“給我套馬車。”高娥直接說。
陳傑不知道是怎麽迴事:“二嫂不是剛迴來嗎?”
“套馬車。”高娥重複了一遍。
陳傑求助一樣看向自家媳婦,雷氏翻了一個白眼不搭理他。
“哎。”陳傑立馬去套馬車。
薑氏站在門框那裏不知道不知所措,以前高娥還會和她吵架,這次高娥壓根不和她吵架,這讓她心裏很慌。
“去把正延他們都找迴來。”高娥看向雷氏。
“好。”雷氏立馬出門。
陳傑看著自家婆娘那風風火火的模樣,心想這婆娘是唯恐這個家不散,他娘到底做了什麽讓二嫂這麽生氣。
“我……”薑氏試圖和高氏講講道理。
高娥冷冰冰的看著薑氏,看的她不敢說話。
薑氏不說話,高娥抱著孩子進屋,直接把屋門關了,撞到薑氏的手臂她也不敢說什麽。
屋子裏正嶽和子遊也被高娥冷冰冰的樣子嚇到了,低聲的抽泣,不敢再哭。
高娥把家裏所有的銀子都裝了起來,然後把小五用的東西收拾了一下。
做完這些她到窯洞外麵等雷氏把三個孩子帶迴來。
薑氏也在一邊站著,她不知道高娥到底要做什麽。
高娥看薑氏那謹慎的樣子,掩飾不住內心的小心思。
“二嫂。”羅卿兒怯怯的叫了一聲。
高娥看了羅卿兒一眼:“你收拾一下,和我去合縣。”
羅卿兒轉身就去收拾,她大哥交代了,一定要跟著二嫂。
羅卿兒本來就不是陳家人,薑氏也不能說什麽。
既然要帶羅卿兒離開,高娥一不做二不休讓羅卿兒去把秦氏他們都找迴來一起走。
薑氏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高氏你到底要做什麽?”
高娥不搭理她。
這次不把薑氏收拾服帖了,還真以為她是一個吉祥物。
見高氏不搭理她,薑氏更著急了。
她壓根沒覺得這是什麽大事,村裏逗孩子玩兒都會這樣說。
很快正延他們都迴來了,秦氏他們緊隨其後,連彭燦和呂好都迴來了。
高娥也不安排家裏的事,帶著這一群人就走。
“二嫂,到底是怎麽迴事,有事咱們一家人好好商量商量。”陳傑勸說。
“一家人?”高娥嗤笑“三弟還是和娘確認一下誰是一家人。”
陳傑十分無奈的看向他娘,示意娘過來說說好話。
“我說的有錯嗎?誰家好媳婦說離開家就離開家,出去多了心就野了。”薑氏硬著頭皮說。
雷氏聽到她婆婆這樣說,抱上子遊,牽著燕兒,跟著她二嫂就走。
“你湊什麽熱鬧?”陳傑慌忙攔著自己媳婦。
“我也有野心。”雷氏說著就走。
“女兒等等我。”雷鳴扛著自己的大鐵錘就跑過來。
雖然他不知道是怎麽迴事,不過他女兒都不在這裏了,他還在這裏做什麽?
“這都……”陳傑不知道怎麽說了。
高娥也不搭理他們,讓子遊和燕兒上了馬車,彭燦趕著馬車就離開。
“咱們走到合縣城門就要關了吧?”彭燦擔心的問。
“有錢能使鬼推磨。”高娥並不在意城門關不關。
這一群人烏央烏央的離開壩頭村,很快引起了壩頭村村民的注意。
高娥雖然不怎麽和村民接觸,但是壩頭村的人都知道他們一直吃的糧食都是靠高娥借娘家的銀子采買的。
而且沒有高娥,誰有那樣的魄力去覃州城采買糧食迴來,保住了他們整個村子。
“你家老二媳婦這是怎麽迴事?”鄭豐安直接找上了陳泛生。
陳泛生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可能是去城裏有事?”
鄭豐安想了想覺得不可能:“她剛從覃州城迴來,再說現在天都快黑了,能有什麽事?”
陳泛生一想也是:“我迴去看看。”
那邊陳青也追了過去,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但是他知道二弟妹肯定是生氣了。
“弟妹有什麽事咱們迴家慢慢說。”陳青勸說。
“大哥還是迴去問問娘吧,要是陳家容不下我們,我們也不會死皮賴臉的留在陳家。”雷氏說的果決。
陳青知道三弟妹的脾氣,一旦上來了三頭牛都拉不迴來,他娘到底做了什麽事,能把通情達理的二弟妹氣成這樣。
“不管怎麽說都這麽晚了,咱們先迴家。”陳青覺得讓高氏這樣離開了,麻煩就大了。
高娥根本不搭理陳青,隻是讓彭燦趕車。
陳青看高氏這麽果決,攔肯定是攔不住。
等到陳泛生追過來,高娥的馬車已經走出去一段了。
“怎麽迴事?”陳泛生看著一臉無奈的老大“讓她這樣走了,讓村裏人怎麽看我們陳家?”
陳青聽到他爹這樣說有些無奈:“爹不想二弟妹迴娘家,隻是擔心村裏人怎麽看我們陳家?”
陳泛生被噎住。
“我先迴去問問娘是怎麽迴事。”陳青說著轉身迴家。
這個時候鄭豐安和郭大福他們也追了過來,眼看陳家人沒有攔下高氏。
“怎麽迴事?”鄭豐安看著陳泛生。
“一點家務事。”陳泛生想著家醜不能外揚。
“你家的事現在可不是家務事,現在的村集體還得看你家。”鄭豐安提醒。
“是啊。”郭大福附和“高氏為了村裏剛去覃州城采買種子,怎麽就突然離開了。”
陳泛生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大概她受不了村裏的日子了。”
“這話我可不愛聽。”鄭豐安生氣“剛發洪水的時候多難她都過來,現在你說她受不了村裏的日子。”
陳泛生被說的有些臉紅:“我迴去問問。”他敷衍了一聲迴家。
鄭豐安在後麵高聲說:“咱們村村集體的文書是和高氏簽的,她一定要在咱們村。”
陳泛生聽到鄭豐安這樣說心情沉重,高娥不怎麽和村裏人來往,怎麽突然成了村裏人的主心骨。
薑氏正在家裏哭訴,說自己帶幾個孩子多不容易,還招兒媳婦不滿意,她活著還有什麽意思。
他正在下麵幹活,聽說他娘和他媳婦吵了起來,丟下鋤頭就趕緊往迴跑。
不過看樣子已經吵完了。
“二嫂。”陳傑謹慎的叫了一聲。
“給我套馬車。”高娥直接說。
陳傑不知道是怎麽迴事:“二嫂不是剛迴來嗎?”
“套馬車。”高娥重複了一遍。
陳傑求助一樣看向自家媳婦,雷氏翻了一個白眼不搭理他。
“哎。”陳傑立馬去套馬車。
薑氏站在門框那裏不知道不知所措,以前高娥還會和她吵架,這次高娥壓根不和她吵架,這讓她心裏很慌。
“去把正延他們都找迴來。”高娥看向雷氏。
“好。”雷氏立馬出門。
陳傑看著自家婆娘那風風火火的模樣,心想這婆娘是唯恐這個家不散,他娘到底做了什麽讓二嫂這麽生氣。
“我……”薑氏試圖和高氏講講道理。
高娥冷冰冰的看著薑氏,看的她不敢說話。
薑氏不說話,高娥抱著孩子進屋,直接把屋門關了,撞到薑氏的手臂她也不敢說什麽。
屋子裏正嶽和子遊也被高娥冷冰冰的樣子嚇到了,低聲的抽泣,不敢再哭。
高娥把家裏所有的銀子都裝了起來,然後把小五用的東西收拾了一下。
做完這些她到窯洞外麵等雷氏把三個孩子帶迴來。
薑氏也在一邊站著,她不知道高娥到底要做什麽。
高娥看薑氏那謹慎的樣子,掩飾不住內心的小心思。
“二嫂。”羅卿兒怯怯的叫了一聲。
高娥看了羅卿兒一眼:“你收拾一下,和我去合縣。”
羅卿兒轉身就去收拾,她大哥交代了,一定要跟著二嫂。
羅卿兒本來就不是陳家人,薑氏也不能說什麽。
既然要帶羅卿兒離開,高娥一不做二不休讓羅卿兒去把秦氏他們都找迴來一起走。
薑氏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高氏你到底要做什麽?”
高娥不搭理她。
這次不把薑氏收拾服帖了,還真以為她是一個吉祥物。
見高氏不搭理她,薑氏更著急了。
她壓根沒覺得這是什麽大事,村裏逗孩子玩兒都會這樣說。
很快正延他們都迴來了,秦氏他們緊隨其後,連彭燦和呂好都迴來了。
高娥也不安排家裏的事,帶著這一群人就走。
“二嫂,到底是怎麽迴事,有事咱們一家人好好商量商量。”陳傑勸說。
“一家人?”高娥嗤笑“三弟還是和娘確認一下誰是一家人。”
陳傑十分無奈的看向他娘,示意娘過來說說好話。
“我說的有錯嗎?誰家好媳婦說離開家就離開家,出去多了心就野了。”薑氏硬著頭皮說。
雷氏聽到她婆婆這樣說,抱上子遊,牽著燕兒,跟著她二嫂就走。
“你湊什麽熱鬧?”陳傑慌忙攔著自己媳婦。
“我也有野心。”雷氏說著就走。
“女兒等等我。”雷鳴扛著自己的大鐵錘就跑過來。
雖然他不知道是怎麽迴事,不過他女兒都不在這裏了,他還在這裏做什麽?
“這都……”陳傑不知道怎麽說了。
高娥也不搭理他們,讓子遊和燕兒上了馬車,彭燦趕著馬車就離開。
“咱們走到合縣城門就要關了吧?”彭燦擔心的問。
“有錢能使鬼推磨。”高娥並不在意城門關不關。
這一群人烏央烏央的離開壩頭村,很快引起了壩頭村村民的注意。
高娥雖然不怎麽和村民接觸,但是壩頭村的人都知道他們一直吃的糧食都是靠高娥借娘家的銀子采買的。
而且沒有高娥,誰有那樣的魄力去覃州城采買糧食迴來,保住了他們整個村子。
“你家老二媳婦這是怎麽迴事?”鄭豐安直接找上了陳泛生。
陳泛生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可能是去城裏有事?”
鄭豐安想了想覺得不可能:“她剛從覃州城迴來,再說現在天都快黑了,能有什麽事?”
陳泛生一想也是:“我迴去看看。”
那邊陳青也追了過去,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但是他知道二弟妹肯定是生氣了。
“弟妹有什麽事咱們迴家慢慢說。”陳青勸說。
“大哥還是迴去問問娘吧,要是陳家容不下我們,我們也不會死皮賴臉的留在陳家。”雷氏說的果決。
陳青知道三弟妹的脾氣,一旦上來了三頭牛都拉不迴來,他娘到底做了什麽事,能把通情達理的二弟妹氣成這樣。
“不管怎麽說都這麽晚了,咱們先迴家。”陳青覺得讓高氏這樣離開了,麻煩就大了。
高娥根本不搭理陳青,隻是讓彭燦趕車。
陳青看高氏這麽果決,攔肯定是攔不住。
等到陳泛生追過來,高娥的馬車已經走出去一段了。
“怎麽迴事?”陳泛生看著一臉無奈的老大“讓她這樣走了,讓村裏人怎麽看我們陳家?”
陳青聽到他爹這樣說有些無奈:“爹不想二弟妹迴娘家,隻是擔心村裏人怎麽看我們陳家?”
陳泛生被噎住。
“我先迴去問問娘是怎麽迴事。”陳青說著轉身迴家。
這個時候鄭豐安和郭大福他們也追了過來,眼看陳家人沒有攔下高氏。
“怎麽迴事?”鄭豐安看著陳泛生。
“一點家務事。”陳泛生想著家醜不能外揚。
“你家的事現在可不是家務事,現在的村集體還得看你家。”鄭豐安提醒。
“是啊。”郭大福附和“高氏為了村裏剛去覃州城采買種子,怎麽就突然離開了。”
陳泛生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大概她受不了村裏的日子了。”
“這話我可不愛聽。”鄭豐安生氣“剛發洪水的時候多難她都過來,現在你說她受不了村裏的日子。”
陳泛生被說的有些臉紅:“我迴去問問。”他敷衍了一聲迴家。
鄭豐安在後麵高聲說:“咱們村村集體的文書是和高氏簽的,她一定要在咱們村。”
陳泛生聽到鄭豐安這樣說心情沉重,高娥不怎麽和村裏人來往,怎麽突然成了村裏人的主心骨。
薑氏正在家裏哭訴,說自己帶幾個孩子多不容易,還招兒媳婦不滿意,她活著還有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