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但是唐寧這份情報畢竟不是最新的,情報到他手裏也會延期,所以當他得知趙佶被攛掇的跑去跟遼國結盟攻打金國的時候,就不由歎了口氣。


    一幫蠢貨。


    是的,在唐寧接到那份情報後沒多久,趙佶就暗中派人去遼國跟耶律延禧商量結盟的事情。


    兩個昏庸的家夥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於是便約定在金軍出兵遼國之時,反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金人自然對此毫不知情,他們滿心滿肺的是想滅了遼國。


    本來他們還沒有發動一場滅國之戰的本事,但是在趙佶的承諾下,完顏阿骨打想了想,最終還是集結了三十萬兵力分三路出兵遼國。


    不求一次滅掉遼國,隻要能夠逐步蠶食他們的領土就好。


    女真族盛產優秀的獵人,追著獵物漫山遍野跑是愚蠢的獵人才會做的事。精明的獵人會把獵物的活動範圍限製在一個小小的區域內,然後布下陷阱,守株待兔。


    宋金雙方這還是頭一次合作,為了表示自己對這件事的重視,趙佶特地派了童貫作為監軍。


    童貫雖然是個宦官,又貪財,但此人在辦事的時候還算靠譜。他在知人善任這件事上要比趙佶好一百倍,他挑選的幾名將領雖然沒什麽出彩的地方,但也不能說是拿不出手。


    不過金軍兵分三路顯然也是讓宋軍的背叛行為有些難以實施。


    無論如何他們也隻能幫遼人解決其中一路的金軍而已。


    不過他們也能事先提供情報,告訴遼人金軍的發兵路線。


    在這種背景下,宋、遼、金,盤踞在這片土地上的三國爭霸終於要開始了。


    而此時的唐寧,還在一麵帶著孩子們玩耍,一麵擔心自己以後會不會永遠頂著這個光禿禿的腦袋……


    天嶺之戰後遼國已經喪失了主動權,不僅是領土縮水,可戰之士也隨之銳減。


    在天嶺一戰中,遼國損失了太多優秀的將士,經驗豐富的老兵也大多在那場戰鬥中患難。


    所以麵對金國的三路平推,耶律延禧心裏還是十分恐懼的。


    三月,他派了述律培、耶律讓、耶律檀等人集結四十萬兵力抗擊金軍。


    隻不過在一些人眼裏,這四十萬兵力雖多,卻不一定是金軍的對手。


    四十萬的數字雖然很唬人,但是其成分,大多都是臨時征募的新兵,沒有作戰經驗,而且其中壯年者少,老弱居多。


    很多人對這一仗都不是特別的看好,金軍來勢洶洶,這些人心中恐懼,於


    是便找了個機會帶著家眷出逃,投奔金國。


    完顏阿骨打的心胸是比較開闊的,他的仇恨對象隻有遼國的皇族。


    或者說即便他不恨耶律延禧,到了現在這個局麵,他要做的就隻有吞並遼國。為此他十分歡迎原屬遼國的百姓和大臣跑到他這邊來。


    削弱敵人的力量來增強自己,沒有什麽比這更劃算的事情了。


    宋軍隨金國南路軍作為三路之中的主力進攻遼國,雙方在西京道與南京道的交匯處不期而遇。


    戰事隨即打響,遼國作為防禦的一方,已經擺好陣型準備迎接金軍的攻擊。


    金軍騎兵比較多,所以完顏婁室就跟童貫商量,說讓他的騎兵遊曳與遼軍軍陣兩邊,再讓宋軍的步兵作為正麵的主力。


    童貫說:“貴軍之中難道沒有步卒嗎?”


    完顏婁室不滿的反問道:“難道你們宋人與我等結盟就是為了隔岸觀火嗎?”


    童貫聽罷啞口無言,隻好答應下來,心中卻想,你完顏婁室也就趁現在囂張了。


    於是乎在正式作戰的時候,衝到一半的宋軍忽然調轉矛頭開始進攻金軍本陣。


    同時,留在金軍本陣之中的宋軍也忽然對金軍動手。


    對麵的遼兵一片嘩然,此時他們的主帥跳出來說道:“宋軍是我們的夥伴!他們是幫助我們擊敗女真蠻子的!兄弟們衝啊!去幫助宋人!”


    遼軍士氣大振,吱哇亂叫著就跟宋軍一同衝了上去。


    宋軍臨陣倒戈完全出乎完顏婁室的預料,他大喊一聲:“不好!中計了!”然後便下令全軍撤退。


    打是打不過的,人數太多了。而且本陣也已經亂了套,遊曳在外的鐵浮屠也不方便發揮實力。


    南路金軍大敗而歸,士兵們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浩浩蕩蕩的十萬大軍最終隻逃脫五萬人,剩下的一半要麽是被殺了,要麽就是被俘。


    完顏婁室迴去匯報完顏阿骨打,完顏阿骨打勃然大怒道:“宋人竟背信棄義至此!”


    遂派使者前往宋國,一是質問,二是宣戰。


    趙佶挖著鼻孔說道:“你要戰,朕便戰,朕有將士千千萬。”


    完顏阿骨打火冒三丈,幹脆將另外兩路軍收迴,重新集結三十萬,合兵一處進軍宋國。


    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遼國雖然很想在一旁隔岸觀火,但實際情況並不允許。


    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明白,金國如果真的把宋國擊敗了,光憑遼國是無力抵抗這個龐然大物的


    。


    所以趁著金國出兵之際,耶律延禧派人偷襲金國的南京道。


    此舉一擊得手,遼國直接將南京道奪了迴來,並且在析津府立柵築壘,建立防線。


    完顏阿骨打氣得吐血,兩國夾擊之下,由不得他不分兵。


    本來這對於遼國和宋國來說是一件好事,兵力上的壓製就代表這戰局上的優勢,但他們似乎忘了一件事情。


    就是當初完顏阿骨打率領三千人也能擊敗浩浩蕩蕩前來討伐的十萬遼軍。


    雖然這個數字是誇大的,實際上遼國隻派了三萬人來,但是麵對自己三倍的兵力依舊能以少打多而取勝,足以證明金軍的悍勇。


    況且金國建立之後內部還是一個奴隸製社會,想要獲得更好的生活就隻有提升自己的階級,而提升階級最簡單的方式無疑就是從戰場上獲取戰功。


    因此金國士兵都相當野蠻,不是一般軍隊能夠抗衡的。


    宋軍雖然有火藥,但是因為趙佶的緣故,火藥的威力已經不比從前。而且突火槍什麽的雖然有裝備,但因為這些東西用起來損耗太大,所以不到關鍵時刻也是不會用的。


    這就是趙佶跟趙煦的區別,一個昏庸之主跟中興之主最大的差距。


    澶淵之盟廢止後,節省下來的歲幣趙煦全部投入了軍費當中。民生固然重要,遼國式微,金國崛起,這種局麵,正是宋國大展身手的好時候,所以此時還是軍事上的發展更重要一些。


    所以那個時期的宋軍基本上就是一個個行走的金子,主力軍全部是武裝到牙齒,更別提鎮國軍這種打仗根本不在乎消耗的軍隊了。


    到了趙佶時代,錢都哪去了?沒錯,全用在他自己的吃喝玩樂上了。當然,在他的眼中,他為了天下百姓也撥付了不少,但那些銀子實際上都落入了蔡京等人的口袋。


    賑災糧餉尚且有人貪墨,更別提蔡京他們用胡編亂造的理由忽悠趙佶撥付的款項了。


    軍隊還是那個軍隊,裝備也沒什麽區別,但是從骨子裏麵,情況就已經發生了改變。


    原來每月補給一次的火藥,變成了三月一次。慢慢的又變成了半年一次,現在是每年冬天才補給一次火藥。


    補給一次的量又少的可憐,要是整個冬天都在打仗,半個冬天就要消耗殆盡。


    唐寧把敵人消滅在進攻道路上的戰略雖然消耗很大,但卻實實在在的有了效果。不僅將士們的安危得到了保證,那些老弱病殘也能通過軍器來發揮戰鬥力。


    而這一切,都隨著趙佶的繼位徹底的改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奸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乃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乃去並收藏大宋奸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