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如果能夠用錢就能買迴燕雲十六州,這無疑是正中宋人的下懷。從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國的時代起,他們就已經動了這個心思。


    更何況宋朝是真的有錢,每年的歲入如果不折算成白銀,按照正常收入統計,就在一億貫左右。


    這一億貫裏包含了各種稅務,同時也包含了從農民手裏征得的糧食。


    如果折算成白銀,就隻有差不多五千萬兩白銀而已。


    看上去遼人提出的一千四百萬兩在這五千萬兩麵前不算什麽,但實際上這五千萬兩是單純的收入,不算支出。


    軍費、官員的薪俸、養老費用,以及撥付各地、各部門的財政款項,此類種種,就要了一大半的歲入。


    不過幸好有封樁庫這東西在,宋朝雖然每年的結餘不是很多,但聚沙成塔,一百多年下來,累計的數額也是令人咋舌的。


    以前日子過的苦,有幾位皇帝不是沒想過拿封樁庫裏的錢來應付時艱。但是幸好北宋的皇帝除了趙佶以外都不算昏庸,他們非常清楚凡事隻有一次和無數次的道理。


    如今澶淵之盟解除已有兩年,趙煦保持著每年結餘三百萬兩的規模,將其餘的歲入全部用完。


    這六百萬兩白銀,再加上封樁庫裏的曆年的結餘。這一千四百萬兩,宋人還是掏得起的。


    拿一千四百萬兩買八塊地和一半的長城,這筆買賣還是宋人賺的。


    遼國使者說完,就見趙煦陷入沉思的狀態。他沒有出言打擾,因為這對於宋人來說一定是可以達成的交易。


    這條件實在是太實惠了,自己也沒有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宋人要是連這個條件都不答應,那麽遼人也該警惕起來了。


    他觀察著唐寧,見唐寧還是保持著默不作聲的姿態,遼國使者就納了悶。他也不知道唐寧是真坐得住,還是假坐得住。


    如果說他是趙煦,同樣的選擇題擺在他的麵前,他會毫不猶豫犧牲唐寧一個人來換取國家的利益。


    正當他想到這裏的時候,趙煦開口說話了:“貴國的第一個條件,很不錯,既沒有要價太高,也沒有低到出乎意料的地步。這個價格十分合理,朕願意接受。


    但是在討論第二個條件是否接受之前,你能不能告訴朕,為什麽你們一定要唐寧這個人呢?”


    “他對於我們來說,是罪不可赦的犯人。他在灜州的行為,人神共憤之。”遼國使者理直氣壯的道。


    “人神對我共憤?”唐寧嗤笑一聲:“人


    神應當共憤的對象,是你們才對吧?”


    遼國使者見唐寧的表情很嚇人,嘴邊的嘲諷話讓他咽迴了肚子裏。他是真的害怕唐寧,這家夥心眼實在是太小了。


    “官家,這件事微臣在戰報上隻是粗略的提及,沒有細寫。正巧今日遼國使者說起此事,那麽微臣就順便也說一下這件事吧!


    當初微臣抵達灜州的時候,本欲與那灜州守將飲酒作樂,交個朋友。誰知灜州守將不給微臣這個麵子,沒辦法,微臣也不好強迫人家,隻能準備離去。


    但就在這個時間點,灜州城內的百姓發起了一場起義。他們受壓迫受的太久了,已經到了再也抑製不下去的時候了。


    官家,您知道的。燕雲十六州,自古以來就是我漢家領土。生於燕雲十六州,長於燕雲十六州的人,骨子裏流淌的都是與我們一樣,來自漢家祖先傳下來的,共同的血脈。


    他們是我們的同胞,就像失散多年的哥哥和弟弟一樣。


    灜州城的遼國士兵對這些發起起義的百姓揮動屠刀,肆意砍殺,然而刀子落在他們身上,痛卻落在微臣的心裏啊。


    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弟弟,微臣怎能忍心看到他被人欺負?更何況他還有性命之虞?


    微臣相信,在那種情況之下,換做任何人,都會和微臣有同樣的舉動。所以微臣才下令殺入灜州城,支援那些起義的百姓。”


    說到這,唐寧喝了口茶,看向遼國使者道:“所以,明明是你們統治無力,致使百姓怨聲載道,揭竿而起。


    我們隻不過是救民於水火,將他們從危困之局中解救出來。怎麽到了你的嘴裏,就是背信棄義的行為了?”


    “你!”遼國使者萬萬沒想到唐寧能鼓搗出這套歪理邪說,他氣得滿臉通紅,怒道:“那些百姓都是被你們策反的!他們是被你們威逼利誘才做出這樣的事情的。”


    唐寧笑了笑,搖搖頭道:“使者大人,你說這話就沒意思了。


    如果你們的統治者愛民如子,對待百姓如同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那麽不管我們如何努力去策反,最終也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你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你們刻薄對待百姓,才會讓百姓反感你們的統治,才會讓百姓揭竿而起呢?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草木枯榮,乃季節變換所致。萬物生滅,皆有物競天擇之理。


    萬事萬物,皆有其根源。


    那麽請問,百姓們會反抗你們的統治,又是因為什麽呢?”


    遼國使者迴答不出來,對於一個連道家任一一本著作都沒讀過的契丹人來說,唐寧的話題實在是有些深奧。


    不過他搞懂了一件事,那就是唐寧把他進攻灜州的理由歸結於遼國自己不善待百姓,使百姓對遼國的統治心生厭惡,從而發動叛亂。


    而他,作為正義的和平使者,自然要站在百姓這一麵,幫助百姓痛擊邪惡的統治階級。


    遼國使者想說你這些話都是瞎說,但是實際情況,他也多少有些了解。


    灜州城確實是百姓先發動~暴亂,然後宋軍才進來的。具體是什麽導致的百姓叛亂,目前還沒有得出結果,但是百姓們發動~暴亂這件事,卻是實打實的。


    “哦?居然還有這個原因?”趙煦早就聽唐寧在信中詳細的說過這件事了,但是演雙簧,講究的就是一個配合。


    所以他瞪大眼睛,看著唐寧問道:“你說的可都是真的?你可要知道,你若是說了假話,那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唐寧沉聲道:“微臣願意為方才的那番話負一切後果。”


    “若是這樣的話……”趙煦便把不善的目光轉向遼國使者:“無論何時何地,百姓都是第一位的。你們因一己私利,就迫害百姓,致使百姓忍無可忍,揭竿而起。


    事情發生之後,你們不但不反思自己的過錯,居然還敢將責任推到我們身上。哼,這就是遼國的統治方式嗎?”


    君臣二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一套連招下來,就是換成最優秀的使者在這裏,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


    一個是高高在上的宋國皇帝,另一個是從來不按套路出牌的宋國侯爵,這倆人的組合,可不是一般人能招架得住的。


    遼國使者單純的眨巴眨巴眼睛,他已經完全搞不懂現在是什麽狀況了。


    “告訴你們的皇帝,錢,朕可以給。但人,朕一定不會交出去。如果你們的皇帝不願意談了,那就不要再談了。”


    趙煦一邊咳嗽著,一邊將這番話說完。待他說完,他便一揮袖子道:“送客!”然後自己便起身在一種護衛的包圍下,離開了長壽殿。


    唐寧坐在原位,嘬了口茶,笑眯眯的看著遼國使者道:“使者大人,迴同文館的路上,可要注意安全啊。


    東京城的地麵坑坑窪窪的很不好走,萬一你摔個跟頭,把腦袋摔掉了,這可是令人痛惜的憾事啊。”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奸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乃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乃去並收藏大宋奸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