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既然張景明都提到了,邕州知州便一口幹了一杯酒,醉眼朦朧的給在座眾人講了一個故事。


    熙寧八年的十二月,天氣很冷。八萬越南軍圍困邕州城,時任邕州知州的蘇緘便集合並指揮州兵、下屬和百姓中能戰鬥者晝夜戰鬥。


    當時邕州的兵力隻有兩千八百人,後來想方設法募兵,勉強達到了四千人。


    但是在邕州境內的四個軍寨連續被軍攻破之後,蘇緘便知道,沒有了那幾座軍寨吸引火力,邕州城就要麵對交趾軍隊狂風驟雨般的進攻了。


    於是他把州境內的禁軍和廂軍二千八百人全部集合起來,分別扼守各要害。


    又募集敢死隊數百人,在邕江上迎擊交趾軍隊,殺死敵兵二百餘人,戰象十數隻,之後就據城而守,任憑交趾如何叫陣,也紋絲不動。


    白天黑夜,前後用神臂弩殺傷敵軍一萬五千餘人,戰象不計其數。


    後來,交趾軍隊采用了土攻法,以囊盛土,堆積在城牆外邊,待堆達數萬袋時,高達數丈,交趾士兵由土囊蜂擁登上城牆,遂使邕州城在被圍攻了四十二天之後告破。


    城破之後,蘇緘父子與家人及通判唐子正與入城交趾軍隊展開巷戰,各人身負重傷,通判唐子正以身殉國。


    麵對蜂擁而入的交趾軍隊,蘇緘心知大勢已去,自己死期將至。


    然而,他卻大喊了一句:“吾義不死賊手!”遂返迴邕州治所,縱火。


    蘇緘及其次子子明、子正,孫子廣淵、直溫等,其家三十七人在這場戰役殉國。交趾人進入邕州城後,殺吏卒、土丁、居民五萬餘人,他們還把邕州城拆毀,用以填塞邕江。


    這是每個邕州人都知道的故事,整場戰役之中,交趾軍隊殺害的宋人有十萬餘,而光是邕州就占了五萬。


    蘇緘‘吾義不死賊手’的呐喊,至今仍然迴蕩在邕州人的心中。邕州人對於交趾人的仇恨,是刻骨銘心的。在這一點上,他們一點都不輸於占城人。


    張景明聞言之後陷入了沉默,蕭關之戰他有參加,他能夠知道,當敵人從某個地方一擁而入的瞬間,守軍的心中是什麽感覺。


    他也知道,巷戰究竟有多麽的殘酷。在複雜的地形之中,你的麵前,你的左右手,你的背後都有可能突然出現一個敵人殺出來,奪走你的性命。


    正當張景明因蘇緘的故事而陷入迴憶之中時,副使卻怒容滿麵的一拍桌子道:“真是欺人太甚!撮爾小國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怎可輕饒?!


    此番定要將那交趾皇族屠個一幹二淨,為蘇知州,為邕州軍民報仇雪恨!”


    邕州知州聞言,仿佛聽到什麽


    好笑的事情一樣,忽然間開始哈哈大笑。


    副使不解的看著他,問道:“你笑什麽?”


    知州笑的眼淚都出來了,好半天才捂著肚子道:“該殺的可不是交趾的皇族,而是沈起和劉彝這兩個小人!


    當初蘇大人已經偵查到賊兵動向,得知賊兵欲圖進犯邕州。


    三日之間連派二十八人前去桂州請援,然此二人即便是在邕州城破之後,依舊沒有任何動靜!”


    說完,知州直接拎起酒壺狠狠的灌了一口,咬牙切齒的道:“王安石好大喜功,以占城敗交趾於橫山關而遣沈、劉上任。


    時太原侯熙河大捷,此二人貪功冒進,結怨安南。安南之禍,始由此二人也!


    然此二人之禍,始由王安石也!”


    這話大夥就沒法接了,上一個這麽說的人,現在離得也不遠。那人叫蘇軾,之前被貶到儋州當知州去了。


    倆人要是想見麵,也用不著一周的功夫就能把酒言歡惺惺相惜了。


    一時間氣氛有些尷尬,到底還是商人見過的大風大浪多了。趕緊跟小二招手,讓他去請在樓下彈唱的民間藝人上樓演奏。


    不多時,一個老頭便捧著琵琶上來了。跟商人說了兩句話之後,便開始彈起了曲子。


    或許是商人特意要求的,曲子的風格聽上去有些輕快,很是讓人放鬆。因此,適才尷尬的氣氛消失不見。


    一曲結束,眾人紛紛撫掌,老頭也朝著幾人拱手感謝。


    隨後不久,酒宴結束,然而在那之後,邕州知州卻在沒說過哪怕一個字。


    出發的時間被定為第二天的下午,因此張景明一覺睡到了中午才起來。


    匆匆吃了口飯填了填肚子,又收拾收拾東西,便已經到了下午出發的時候了。


    一行人快馬加鞭趕往碼頭,商人也沒等多久,見使節團來了,便帶著幾人上了船。


    財貨之類的東西,在昨天已經讓隨從運到船上去了。不是沒有擔心過這商人會不會見財起意,做不理智的事情。


    但是打聽得知,這商人在邕州還挺有名氣。他做生意就兩個字,守信,因此很多人都願意跟他做生意。


    既然他的風格是以守信為主,那麽應當不會出現想象中他謀財害命的事情。所以張景明對他並沒有太過提防,兩天半的航程,兩人相談甚歡。


    兩天半下來,一路上風平浪靜。想象之中的狂濤駭浪,並沒有出現。


    商人對此十分滿意,尤其是當他看到迎接宋國使節團的占城國使者在碼頭翹首以待之時,他更是興奮


    無比。


    他這艘船的辨識度很高,幾乎所有在碼頭工作的占城人都知道這是一艘宋國商人的船。


    張景明一行人下了船,占城國的使者便立刻迎了上來,十分客氣的請一行人前去占城的王宮。


    後麵自然有人幫助船上的人卸下禮品,送到王宮裏。


    幾人正在走著,那商人便小聲的問副使道:“他們怎麽知道你們要來的?”


    “信使出發的永遠比我們更早,昨天我們抵達邕州的時候,信使說不定已經在迴程的半路上了。”副使低聲解釋道。


    “原來如此。”商人點了點頭,算是解開了心中的一個疑惑。


    一路來到了占城國的王宮,這裏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堂皇富麗。如此一看,占城國的曆代國王似乎都是比較節儉的。


    在進入王宮的時候,路兩旁便開始有了威風凜凜的侍衛。這是展示本國武力的舉動,大宋在接見外使的時候也喜歡這麽幹。


    隨行人員都被客氣的領走去別處休息了,隻剩下張景明,副使,以及兩個護衛跟在後麵,四個人一同前往國王所在的宮殿之中。


    站在殿外往裏看,能看到兩邊站著兩排人,大概這些人都是占城國的官員。而殿內裝飾,也沒有特別華麗。最中央的主座上空無一人,這應該是占城國王刻意不出現,好掌握主動權的行為。


    引路的人將四人帶到殿內,然後讓四人稍待片刻。四人站在中間,被一眾占城官員圍觀。不過他們並不緊張,心中隻是在想著占城人真是節儉。


    但是當現在的國王,耶因陀羅跋摩二世出來招待他們的時候,他們就都不這麽想了。


    耶因陀羅跋摩二世的打扮完全就是個大宋暴發戶的打扮,脖子上掛著好幾條金鏈子,手指上戴滿了鑲著寶石的戒指。


    腰間也纏著一個鑲著五六顆寶石的金質腰帶,整個人一出場的時候就自帶一種土豪氣場,讓眾人哭笑不得。


    就這樣的人,穿成這樣敢在大宋的官道上走一走試試,褲衩子都能給搶沒了……


    耶因陀羅跋摩二世用淩厲的目光掃了眼四人之後,便沉聲道:“你們誰是領頭的?”


    翻譯趕緊把這話翻譯出來,張景明聽後,便跨前一步,低頭拱手道:“占城的王,我奉宋國皇帝的命令,帶著禮物前來拜訪您。


    如果給您添了麻煩,還希望您不要介意。”


    “不要介意?”耶因陀羅跋摩二世笑了笑:“你們給占城帶來的麻煩到今天為止都沒有結束,你要本王如何不介意?”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奸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乃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乃去並收藏大宋奸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