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總之李子後來哭的很慘,劉依兒說李子哭的都暈過去了。但卻不似那種傷心絕望的哭,哭著哭著還會笑起來。
問唐寧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唐寧也含含糊糊的不肯說出來。他能夠接受真相,卻不代表其他人能夠接受,這件事情就作為一個秘密,永遠留在僅有的幾個知情人心中吧。
劉依兒和唐寧比起來好奇心還是弱了一些,唐寧不願說,她也就不問了。弄的唐寧不上不下的很不自在,說不定你色誘一下,少爺我把持不住就說了呢?
和小石頭談話的事情也因為這麽一打岔,被暫時擱在了腦後。
坐在竹柳書院的課堂裏麵,唐寧依舊魂遊天外,想著自己要怎麽跟小石頭這個還處於青春期,逆反心理極其旺盛的家夥溝通,完全沒有聽王仲顯在前麵講什麽。
“三綱五常出自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
三綱指的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而五常則是指仁義禮智信。
然而三綱五常並非董仲舒所創,它來源於先秦時期的孔子,與孟子所言。
唐寧啊,來,說說當時孔子是怎麽說的。”
王仲顯笑眯眯的看著唐寧,對這小子很有意見是真的,但期待這家夥將來能夠成為大宋的棟梁之材,這種心情也是真的。
況且這裏是課堂,並非私下。對於學生,王仲顯一向秉持著一視同仁,把個人成見拋在腦後的教育方式。
然而唐寧耳朵好像聾了,依舊端正的跪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抬頭看著天花板長大嘴巴,如果眼睛沒有睜開,看上去就跟一個坐著睡著的人沒有任何區別。
其餘的學生們也都把目光投向唐寧,坐在唐寧身前的王公子眼中帶著三分嫉恨三分惱火,剩下的都是憤怒。
自己為了來書院上學,不知道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然而這個討厭的家夥卻一點都不知道珍惜。實在是氣死人了,恨不得一拳打在他臉上。
一拳都不夠,至少一百拳,先把滿嘴牙打掉再說。
朱勔在唐寧背後捅了捅唐寧道:“唐兄,唐兄!竹柳先生在叫你呢?”
唐寧這才如夢初醒的垂下頭,茫然的看了一圈,隻見眾學生都用一種不懷好意的眼神看著自己。而麵前的王公子一張臉通紅,看那咬牙切齒的模樣就好像要撲上來從自己身上咬下去一塊肉似的。
吞了口唾沫,唐寧咧開嘴巴笑道:“山長,您找我啊?”
“……”
如果現在隻有唐寧和自己在場,王仲顯保證自己會把手裏的書狠狠砸在這個臭小子的腦門上。然後再把戒尺拿在手裏追著這小子的屁股打,不把他打個遍地桃花開自己就不姓王。
但下麵好幾十個學生看著呢,王仲顯不好發作。做了三次深唿吸才讓自己胸中怒意稍減,按捺著想要掐死唐寧的衝動,王仲顯嘴角抽搐著說道:“為師在問你,關於三綱,出處是哪裏?”
唐寧哪知道這個啊,窘迫的張了張嘴又閉上了。朱勔滿頭大汗在後麵小聲提醒道:“孔子!孔子!”
唐寧立刻張口道:“子曰……三綱……三綱……三……”
朱勔欲哭無淚,山長怎麽就收了這麽個人當學生呢?
王仲顯痛心疾首道:“不學無術!不學無術!世間怎能有你這種不學無術之徒!”
也就是唐寧臉皮厚,換個人現在已經在地上挖洞準備把自己埋了。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被老師罵不學無術,這是對一個學生最大的羞辱了。
何玉捂著嘴巴就是一陣竊笑,唐寧越是倒黴,他就越開心。況且他還知道唐寧過不了多久,小命都不保了,這就很難讓他不笑出聲。
在這個家夥手裏吃了兩次虧,第一次讓他把匕首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第二次便是自己的姐夫派人去截殺他,結果那兩個人的人頭卻被裝在盒子裏送了迴來。從那之後,唐寧就成了何玉噩夢的主旋律。
這樣可不行啊,唐寧必須得死,不然自己一輩子都無法擺脫這個夢魘了。
瞅瞅呲著小白牙傻笑又惹得山長暴跳如雷的唐寧,何玉心中冷笑。且等著吧,看這個家夥還能蹦躂到幾時。
王仲顯決定無視唐寧,隻要看他一眼這心裏就忍不住冒火。平複了一下心情之後,對王公子笑了笑道:“王蒼,你來迴答。”
王蒼便清了清嗓,壓低聲音答道:“三綱之淵源,乃是先秦時期孔子所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顏淵篇中說:‘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王仲顯撫掌道:“善哉。這段話意義為何,你可清楚?”
“意為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做君主要像君主的樣子,做臣子要像臣子的樣子。做父親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也要像兒子的樣子。’
齊景公說:‘講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各在其位,各司其職。尊卑有序,上行下效。是這段話想要表達的意義。”
王蒼說完,還迴過頭看了唐寧一眼。這帶著半分挑釁半分鄙夷的眼神看的唐寧很不舒服,但唐寧還是決定忍下來。
畢竟想要泡人家姐姐,還得跟這個當弟弟的打好關係才成。
王仲顯滿意的點點頭,臉上帶著讚許的笑意。到底是自己的種,實在是太出色了。尤其是這個改變嗓音的本事,讓人不佩服的都不行。
清了清嗓子,王仲顯便說道:“故,今天我們要將的便是《論語·顏淵篇第十二》中的這第十一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兩句話流傳至今,時代變化,王朝更迭,唯一不變的就是先賢留下來的哲理。
孔聖人所說的這句話,便是在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之下說出來的。
春秋時期,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諸侯國為爭奪土地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不斷進行戰爭,最終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麵。
春秋末年,也就是在周王室滅亡前的十五年,齊景公問政於孔子的這段時期。禮崩樂壞,使得當時的等級製度也遭到了破壞,弑君父之事屢有發生。
孔子認為這是國家動亂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訴齊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複等級秩序,國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嘖……”
王仲顯說到這停了一下,準備緩口氣接著說。學生們也屏息凝神的聽講,所以唐寧這一聲不屑的咂嘴,就顯得極為刺耳。
一下子唐寧又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唐寧卻不以為意。
孔子本意或許是好的,但是這八個字放到後來就逐漸變成了統治者禁錮人民思想的道具。
這還要感謝三個人,程顥、程穎兩兄弟,和朱熹。這幾個家夥鼓搗出了一個叫做程朱理學的東西來迎合統治者。
程朱理學強調存天理去人欲,用‘天’理完全壓製了作為‘人’的行為,將人徹底變成天的奴仆,使此後幾百年,華夏人在這種思想的統治下由朝氣勃勃變得死氣沉沉。
當然,並不是唐寧對程朱理學最為痛恨的地方。
程朱理學!把宋人女子的服裝從酥胸微露變成了厚厚的棉襖!這絕對不能忍!
打倒理學!打倒朱熹!
一個去尼姑庵講課,講著講著就娶了——兩個!兩個尼姑迴家!還讓自己大兒媳死夫再孕的扒灰糟老頭竟然叫囂什麽‘存天理,去人欲’。
這才是對儒學最大的玷汙!這才是唐寧對王仲顯這番充滿理學味道的講述感到不滿的原因!
他可以不去做官,也可以對漢族即將到來的災難昧著良心視而不見。
然而,唯獨背心變棉襖的事情,絕對不能答應!!!
</p>
總之李子後來哭的很慘,劉依兒說李子哭的都暈過去了。但卻不似那種傷心絕望的哭,哭著哭著還會笑起來。
問唐寧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唐寧也含含糊糊的不肯說出來。他能夠接受真相,卻不代表其他人能夠接受,這件事情就作為一個秘密,永遠留在僅有的幾個知情人心中吧。
劉依兒和唐寧比起來好奇心還是弱了一些,唐寧不願說,她也就不問了。弄的唐寧不上不下的很不自在,說不定你色誘一下,少爺我把持不住就說了呢?
和小石頭談話的事情也因為這麽一打岔,被暫時擱在了腦後。
坐在竹柳書院的課堂裏麵,唐寧依舊魂遊天外,想著自己要怎麽跟小石頭這個還處於青春期,逆反心理極其旺盛的家夥溝通,完全沒有聽王仲顯在前麵講什麽。
“三綱五常出自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
三綱指的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而五常則是指仁義禮智信。
然而三綱五常並非董仲舒所創,它來源於先秦時期的孔子,與孟子所言。
唐寧啊,來,說說當時孔子是怎麽說的。”
王仲顯笑眯眯的看著唐寧,對這小子很有意見是真的,但期待這家夥將來能夠成為大宋的棟梁之材,這種心情也是真的。
況且這裏是課堂,並非私下。對於學生,王仲顯一向秉持著一視同仁,把個人成見拋在腦後的教育方式。
然而唐寧耳朵好像聾了,依舊端正的跪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抬頭看著天花板長大嘴巴,如果眼睛沒有睜開,看上去就跟一個坐著睡著的人沒有任何區別。
其餘的學生們也都把目光投向唐寧,坐在唐寧身前的王公子眼中帶著三分嫉恨三分惱火,剩下的都是憤怒。
自己為了來書院上學,不知道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然而這個討厭的家夥卻一點都不知道珍惜。實在是氣死人了,恨不得一拳打在他臉上。
一拳都不夠,至少一百拳,先把滿嘴牙打掉再說。
朱勔在唐寧背後捅了捅唐寧道:“唐兄,唐兄!竹柳先生在叫你呢?”
唐寧這才如夢初醒的垂下頭,茫然的看了一圈,隻見眾學生都用一種不懷好意的眼神看著自己。而麵前的王公子一張臉通紅,看那咬牙切齒的模樣就好像要撲上來從自己身上咬下去一塊肉似的。
吞了口唾沫,唐寧咧開嘴巴笑道:“山長,您找我啊?”
“……”
如果現在隻有唐寧和自己在場,王仲顯保證自己會把手裏的書狠狠砸在這個臭小子的腦門上。然後再把戒尺拿在手裏追著這小子的屁股打,不把他打個遍地桃花開自己就不姓王。
但下麵好幾十個學生看著呢,王仲顯不好發作。做了三次深唿吸才讓自己胸中怒意稍減,按捺著想要掐死唐寧的衝動,王仲顯嘴角抽搐著說道:“為師在問你,關於三綱,出處是哪裏?”
唐寧哪知道這個啊,窘迫的張了張嘴又閉上了。朱勔滿頭大汗在後麵小聲提醒道:“孔子!孔子!”
唐寧立刻張口道:“子曰……三綱……三綱……三……”
朱勔欲哭無淚,山長怎麽就收了這麽個人當學生呢?
王仲顯痛心疾首道:“不學無術!不學無術!世間怎能有你這種不學無術之徒!”
也就是唐寧臉皮厚,換個人現在已經在地上挖洞準備把自己埋了。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被老師罵不學無術,這是對一個學生最大的羞辱了。
何玉捂著嘴巴就是一陣竊笑,唐寧越是倒黴,他就越開心。況且他還知道唐寧過不了多久,小命都不保了,這就很難讓他不笑出聲。
在這個家夥手裏吃了兩次虧,第一次讓他把匕首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第二次便是自己的姐夫派人去截殺他,結果那兩個人的人頭卻被裝在盒子裏送了迴來。從那之後,唐寧就成了何玉噩夢的主旋律。
這樣可不行啊,唐寧必須得死,不然自己一輩子都無法擺脫這個夢魘了。
瞅瞅呲著小白牙傻笑又惹得山長暴跳如雷的唐寧,何玉心中冷笑。且等著吧,看這個家夥還能蹦躂到幾時。
王仲顯決定無視唐寧,隻要看他一眼這心裏就忍不住冒火。平複了一下心情之後,對王公子笑了笑道:“王蒼,你來迴答。”
王蒼便清了清嗓,壓低聲音答道:“三綱之淵源,乃是先秦時期孔子所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顏淵篇中說:‘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王仲顯撫掌道:“善哉。這段話意義為何,你可清楚?”
“意為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做君主要像君主的樣子,做臣子要像臣子的樣子。做父親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也要像兒子的樣子。’
齊景公說:‘講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各在其位,各司其職。尊卑有序,上行下效。是這段話想要表達的意義。”
王蒼說完,還迴過頭看了唐寧一眼。這帶著半分挑釁半分鄙夷的眼神看的唐寧很不舒服,但唐寧還是決定忍下來。
畢竟想要泡人家姐姐,還得跟這個當弟弟的打好關係才成。
王仲顯滿意的點點頭,臉上帶著讚許的笑意。到底是自己的種,實在是太出色了。尤其是這個改變嗓音的本事,讓人不佩服的都不行。
清了清嗓子,王仲顯便說道:“故,今天我們要將的便是《論語·顏淵篇第十二》中的這第十一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兩句話流傳至今,時代變化,王朝更迭,唯一不變的就是先賢留下來的哲理。
孔聖人所說的這句話,便是在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之下說出來的。
春秋時期,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諸侯國為爭奪土地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不斷進行戰爭,最終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麵。
春秋末年,也就是在周王室滅亡前的十五年,齊景公問政於孔子的這段時期。禮崩樂壞,使得當時的等級製度也遭到了破壞,弑君父之事屢有發生。
孔子認為這是國家動亂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訴齊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複等級秩序,國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嘖……”
王仲顯說到這停了一下,準備緩口氣接著說。學生們也屏息凝神的聽講,所以唐寧這一聲不屑的咂嘴,就顯得極為刺耳。
一下子唐寧又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唐寧卻不以為意。
孔子本意或許是好的,但是這八個字放到後來就逐漸變成了統治者禁錮人民思想的道具。
這還要感謝三個人,程顥、程穎兩兄弟,和朱熹。這幾個家夥鼓搗出了一個叫做程朱理學的東西來迎合統治者。
程朱理學強調存天理去人欲,用‘天’理完全壓製了作為‘人’的行為,將人徹底變成天的奴仆,使此後幾百年,華夏人在這種思想的統治下由朝氣勃勃變得死氣沉沉。
當然,並不是唐寧對程朱理學最為痛恨的地方。
程朱理學!把宋人女子的服裝從酥胸微露變成了厚厚的棉襖!這絕對不能忍!
打倒理學!打倒朱熹!
一個去尼姑庵講課,講著講著就娶了——兩個!兩個尼姑迴家!還讓自己大兒媳死夫再孕的扒灰糟老頭竟然叫囂什麽‘存天理,去人欲’。
這才是對儒學最大的玷汙!這才是唐寧對王仲顯這番充滿理學味道的講述感到不滿的原因!
他可以不去做官,也可以對漢族即將到來的災難昧著良心視而不見。
然而,唯獨背心變棉襖的事情,絕對不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