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捷報與噩耗交織!司徒博謀崩潰,朝堂風雲變色!
葉塵:重生在贅婿逆襲之路 作者:封刀看滄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黑金寨之戰的硝煙剛剛散去,戰場上一片狼藉,殘肢斷臂、破損的兵器以及被鮮血染紅的土地,都在訴說著這場戰鬥的慘烈。太子蘇哲通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雖有幾分失落,但很快便被即將到來的榮耀衝昏了頭腦。他深知,這場戰鬥遠稱不上完美,可在權力的誘惑下,他決定篡改事實,為自己謀取更大的利益。
於是,太子大手一揮,派上百信使分散北上,去傳遞那一份份虛假的捷報。信使們懷揣著太子的命令,快馬加鞭,口中高唿著:“太子決戰孫驕大獲全勝,斬首八萬,孫驕近乎全軍覆滅!” 他們一路狂奔,享受著八百裏加急的待遇,每到一處驛站,便有專人伺候。驛站的小廝們忙前忙後,為信使們換上最快的馬,遞上香甜的蜂蜜水和精致的點心,甚至還有美人在旁伺候。起初,信使們心中還有些心虛,畢竟他們傳遞的是誇大戰功的消息。可隨著待遇的不斷升級,他們漸漸覺得,在這官場之中,誇大軍功本就是常見之事,自己不過是奉命行事的報信者,無需承擔什麽責任,便也心安理得起來。
當信使們到達天雲城時,總督府長史陸路衛早已率領著一眾官員在城門口等候。信使翻身下馬,氣喘籲籲地將捷報遞給陸路衛,興奮地說道:“陸長史,太子殿下在南驕國大獲全勝,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陸路衛接過捷報,匆匆掃了一眼,心中便猜到這軍功恐怕有假,但在這眾目睽睽之下,他也隻能配合演戲。他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大聲宣布:“太子殿下神武,此乃我梁國之福啊!” 一時間,天雲城沸騰了起來,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仿佛提前過年一般。青樓紛紛打出打折的招牌,招攬客人;文人墨客們更是詩興大發,創作出上千詩詞歌賦,歌頌這場勝利和太子的赫赫功績。為了進一步渲染氣氛,還有人編造出各種祥瑞之事,什麽五彩祥雲籠罩戰場、神鳥現身助威之類的,整個天雲城沉浸在一片虛假的歡慶之中。
隨著更多的捷報信使進入梁國境內,這股歡慶的熱潮如野火般迅速蔓延開來。所到之處,民眾們紛紛湧上街頭,歡唿雀躍。他們被這突如其來的 “勝利” 衝昏了頭腦,仿佛所有的苦難都已過去,未來充滿了希望。最後,這些信使匯聚在同一路線,朝著國都進發。
此時,在國都之中,太子的主力大軍才剛剛得知黃砂城淪陷的噩耗,眾人還沉浸在震驚與恐慌之中。而第一個報捷的信使卻已快馬衝入國都,他一路高唿:“太子殿下在南驕國大獲全勝!” 這聲音如同一聲驚雷,瞬間打破了國都的平靜。民眾們聽到這消息,紛紛從家中湧出,跟著信使狂奔,口中高唿著:“太子威武!梁國萬勝!” 人群中,還有人趁機帶節奏,大喊:“天誅國賊葉塵!” 這股狂熱的情緒迅速在國都中蔓延開來,整個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亂與喧囂之中。
在王宮中,大朝會正在進行。蘇卿憲端坐在龍椅之上,眼神威嚴地掃視著群臣。就在這時,報捷信使如一陣旋風般衝進王宮,單膝跪地,大聲稟報:“陛下,太子殿下在南驕國平亂大獲全勝,孫驕十萬大軍剩下不足四萬,倉皇退去!” 說著,他呈上了司徒清和令狐鼎的聯名奏章。蘇卿憲接過奏章,匆匆瀏覽了一遍,心中冷笑不已。他心中明白,斬首八萬不過是吹噓之詞,梁國自身傷亡五萬恐怕才是真的,而且孫驕逃脫,這一戰在戰術上實在是難看至極。可從戰略角度來看,擊退了孫驕,也勉強算是一場勝利。
群臣們聽到這個消息,先是一愣,隨後紛紛跪下,恭喜國君。太子一係的官員們更是趁機大拍馬屁,一個個臉上洋溢著諂媚的笑容。“太子殿下英勇非凡,此去南驕國,如入無人之境,實在是我梁國的棟梁之才啊!”“是啊,陛下,太子殿下立下如此赫赫戰功,應當加封,以彰顯其功績!”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提議加封太子為梁國公。蘇卿憲心中並不想冊封,可麵對群臣的請求,又難以直接拒絕。就在他左右為難之際,王叔蘇鎮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太子殿下雖立下大功,但如今大戰尚未徹底結束,此時冊封,恐有不妥。不如等太子殿下凱旋歸來,再行冊封,也不遲啊。” 蘇卿憲聽了,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連忙點頭說道:“王叔所言極是,此事就暫且擱置。”
這時,兵部侍郎站了出來,他眼神中帶著一絲得意,大聲指責道:“陛下,大戰之前,蘇東影和葉塵危言聳聽,發表投降言論,延誤戰機。如今看來,他們分明是居心叵測,應當治罪!” 他的話音剛落,眾多官員紛紛附和。“沒錯,陛下,他們二人禍國殃民,心胸狹隘,實在是不可饒恕!”“就是,若不是他們阻攔,太子殿下說不定能更早取得勝利!” 禦史也跟著彈劾起來,言辭激烈:“蘇東影和葉塵,一個身為皇子,一個身為臣子,卻不思報國,反而擾亂軍心,實在是罪大惡極,應當嚴懲!” 蘇卿憲聽著這些彈劾,心中無奈,隻能下旨暫停蘇東影天鋯提督之職,讓其閉門思過。
朝會結束後,國都徹底沸騰了。太子一係的官員們彈冠相慶,他們聚在一起,謀劃著下一步的行動。“這次太子殿下立下大功,我們可不能放過這個機會。”“沒錯,先降孫氏家族的爵位,給他們一個下馬威。至於葉塵和孫盛,等楚國退兵後,再好好收拾他們。現在嘛,先煽動輿論,讓百姓們都知道他們的罪行。” 他們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權力在向他們招手。
次日,朝堂之上,文官們繼續對葉塵展開彈劾。“陛下,葉塵的投降言論,居心叵測,嚴重影響了軍心士氣,延誤了戰機,其罪當誅!”“還有孫盛,在太子南下之時,一兵不發,目無君上,甚至有謀反之意,應當剝奪其侯爵之位,裁撤孫氏家族私軍!” 這些彈劾如雪花般飛向蘇卿憲,可他隻是靜靜地聽著,將這些彈劾留而不發。
就在這時,司徒清和令狐鼎的密奏送到了蘇卿憲手中。密奏中稱蘇哲烈未死,葉塵私放蘇哲烈、勾結孫驕鐵證如山。太子一係的文官和三王子一係的官員們得知此事後,再次群情激奮,紛紛要求殺葉塵。“陛下,葉塵犯下如此大罪,絕不能姑息!”“是啊,不殺葉塵,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正國法!” 蘇卿憲聽著這些人的叫嚷,心中震怒,他猛地一拍桌子,大聲反問:“葉塵何時宣告殺了蘇哲烈?又何時請功要賞?你們一個個,不查明真相,就胡亂彈劾,還要臉嗎?都適可而止,別太過分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威嚴與憤怒,群臣們被這一吼,嚇得紛紛閉上了嘴。
當天晚上,眾多臣子齊聚司徒博謀家中。他們一個個義憤填膺,紛紛指責國君不該袒護葉塵。“陛下如此袒護葉塵,實在是讓人心寒。葉塵犯下如此大罪,怎能輕易放過?”“就是,若不懲治葉塵,國法何在?” 司徒博謀坐在主位上,麵色陰沉,他緩緩說道:“諸位,國難當前,本應相忍為國。可葉塵此人,實在是該殺。之前,我等坐等他滅亡,可現在,我嗅到了危險的氣息。雖說太子此次獲勝,穩固了地位,但要殺葉塵,並非易事。他如今是絕情山吳破子長老的關門弟子,珠光寺空滅長老也頗為欣賞他。而且,還施水閣因種種因素,對殺他也有所顧慮。” 他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不過,我們不能就此罷手。諸位繼續彈劾葉塵,目的就是要進一步撕裂群臣和國君的關係,讓群臣更加擁護太子,增強太子的勢力。我甚至希望,國君和群臣徹底翻臉,不再上朝。”
在司徒博謀的推動下,群臣對葉塵的彈劾愈演愈烈。他們一邊組織著各種歡慶太子勝利的活動,一邊大肆宣揚葉塵的罪行,引導民眾討伐葉塵和蘇東影。街頭巷尾,到處都能聽到人們對葉塵和蘇東影的咒罵聲。蘇卿憲麵對這些彈劾者,憤怒不已,他下令對一些彈劾者進行鞭笞、杖責,甚至有十三人被活活打死。一時間,蘇卿憲被暗地稱為昏君、暴君,群臣和讀書人對他的不滿達到了頂點,他們更加期待太子能取而代之。最終,蘇卿憲宣布暫停早朝,還下令抓捕那些叩闕禦史,朝堂之上一片混亂。
司徒博謀看著自己的計劃一步步得逞,心中暗自得意。群臣和國君的對立愈發嚴重,尚書台和樞密院雖還在正常運轉,但國君卻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司徒博謀表麵上對三王子派係示好,聲稱要共同抵禦楚國,可實際上,他心中另有打算。看似國君惰政,可關鍵的政務軍務,依舊是由蘇卿憲在暗中批複。
就在司徒博謀沉浸在自己的 “勝利” 之中時,他的心腹湊到他耳邊,低聲說道:“大人,如今局勢對我們極為有利,不如趁機擴散國君的病情,讓大家都知道他已無力理政,這樣太子上位就更順理成章了。” 司徒博謀沉思片刻,緩緩搖頭道:“不可,現在還不是時候。要等太子凱旋、楚國退兵之後,再公開此事。到那時,國君便會被徹底束之高閣,太子便能名正言順地掌控大局。”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就在司徒博謀精心謀劃著未來時,張吾求見。隻見張吾形銷骨立,渾身散發著一股惡臭,他搖搖晃晃地走進房間,“撲通” 一聲跪在司徒博謀麵前,哭訴道:“大人,大事不好了!梁國軍隊在南驕國徹底大敗,南驕國淪陷,主力全軍覆滅,司徒清大將軍恐怕也已戰死沙場……” 司徒博謀聽到這個消息,如遭雷擊,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張吾,身體不由自主地抽搐起來,隨後便直直地歪倒在地。他的臉色變得慘白,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想要說些什麽,卻又無能為力。曾經的雄心壯誌,在這一刻,如泡沫般瞬間破碎。
於是,太子大手一揮,派上百信使分散北上,去傳遞那一份份虛假的捷報。信使們懷揣著太子的命令,快馬加鞭,口中高唿著:“太子決戰孫驕大獲全勝,斬首八萬,孫驕近乎全軍覆滅!” 他們一路狂奔,享受著八百裏加急的待遇,每到一處驛站,便有專人伺候。驛站的小廝們忙前忙後,為信使們換上最快的馬,遞上香甜的蜂蜜水和精致的點心,甚至還有美人在旁伺候。起初,信使們心中還有些心虛,畢竟他們傳遞的是誇大戰功的消息。可隨著待遇的不斷升級,他們漸漸覺得,在這官場之中,誇大軍功本就是常見之事,自己不過是奉命行事的報信者,無需承擔什麽責任,便也心安理得起來。
當信使們到達天雲城時,總督府長史陸路衛早已率領著一眾官員在城門口等候。信使翻身下馬,氣喘籲籲地將捷報遞給陸路衛,興奮地說道:“陸長史,太子殿下在南驕國大獲全勝,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陸路衛接過捷報,匆匆掃了一眼,心中便猜到這軍功恐怕有假,但在這眾目睽睽之下,他也隻能配合演戲。他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大聲宣布:“太子殿下神武,此乃我梁國之福啊!” 一時間,天雲城沸騰了起來,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仿佛提前過年一般。青樓紛紛打出打折的招牌,招攬客人;文人墨客們更是詩興大發,創作出上千詩詞歌賦,歌頌這場勝利和太子的赫赫功績。為了進一步渲染氣氛,還有人編造出各種祥瑞之事,什麽五彩祥雲籠罩戰場、神鳥現身助威之類的,整個天雲城沉浸在一片虛假的歡慶之中。
隨著更多的捷報信使進入梁國境內,這股歡慶的熱潮如野火般迅速蔓延開來。所到之處,民眾們紛紛湧上街頭,歡唿雀躍。他們被這突如其來的 “勝利” 衝昏了頭腦,仿佛所有的苦難都已過去,未來充滿了希望。最後,這些信使匯聚在同一路線,朝著國都進發。
此時,在國都之中,太子的主力大軍才剛剛得知黃砂城淪陷的噩耗,眾人還沉浸在震驚與恐慌之中。而第一個報捷的信使卻已快馬衝入國都,他一路高唿:“太子殿下在南驕國大獲全勝!” 這聲音如同一聲驚雷,瞬間打破了國都的平靜。民眾們聽到這消息,紛紛從家中湧出,跟著信使狂奔,口中高唿著:“太子威武!梁國萬勝!” 人群中,還有人趁機帶節奏,大喊:“天誅國賊葉塵!” 這股狂熱的情緒迅速在國都中蔓延開來,整個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亂與喧囂之中。
在王宮中,大朝會正在進行。蘇卿憲端坐在龍椅之上,眼神威嚴地掃視著群臣。就在這時,報捷信使如一陣旋風般衝進王宮,單膝跪地,大聲稟報:“陛下,太子殿下在南驕國平亂大獲全勝,孫驕十萬大軍剩下不足四萬,倉皇退去!” 說著,他呈上了司徒清和令狐鼎的聯名奏章。蘇卿憲接過奏章,匆匆瀏覽了一遍,心中冷笑不已。他心中明白,斬首八萬不過是吹噓之詞,梁國自身傷亡五萬恐怕才是真的,而且孫驕逃脫,這一戰在戰術上實在是難看至極。可從戰略角度來看,擊退了孫驕,也勉強算是一場勝利。
群臣們聽到這個消息,先是一愣,隨後紛紛跪下,恭喜國君。太子一係的官員們更是趁機大拍馬屁,一個個臉上洋溢著諂媚的笑容。“太子殿下英勇非凡,此去南驕國,如入無人之境,實在是我梁國的棟梁之才啊!”“是啊,陛下,太子殿下立下如此赫赫戰功,應當加封,以彰顯其功績!”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提議加封太子為梁國公。蘇卿憲心中並不想冊封,可麵對群臣的請求,又難以直接拒絕。就在他左右為難之際,王叔蘇鎮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太子殿下雖立下大功,但如今大戰尚未徹底結束,此時冊封,恐有不妥。不如等太子殿下凱旋歸來,再行冊封,也不遲啊。” 蘇卿憲聽了,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連忙點頭說道:“王叔所言極是,此事就暫且擱置。”
這時,兵部侍郎站了出來,他眼神中帶著一絲得意,大聲指責道:“陛下,大戰之前,蘇東影和葉塵危言聳聽,發表投降言論,延誤戰機。如今看來,他們分明是居心叵測,應當治罪!” 他的話音剛落,眾多官員紛紛附和。“沒錯,陛下,他們二人禍國殃民,心胸狹隘,實在是不可饒恕!”“就是,若不是他們阻攔,太子殿下說不定能更早取得勝利!” 禦史也跟著彈劾起來,言辭激烈:“蘇東影和葉塵,一個身為皇子,一個身為臣子,卻不思報國,反而擾亂軍心,實在是罪大惡極,應當嚴懲!” 蘇卿憲聽著這些彈劾,心中無奈,隻能下旨暫停蘇東影天鋯提督之職,讓其閉門思過。
朝會結束後,國都徹底沸騰了。太子一係的官員們彈冠相慶,他們聚在一起,謀劃著下一步的行動。“這次太子殿下立下大功,我們可不能放過這個機會。”“沒錯,先降孫氏家族的爵位,給他們一個下馬威。至於葉塵和孫盛,等楚國退兵後,再好好收拾他們。現在嘛,先煽動輿論,讓百姓們都知道他們的罪行。” 他們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權力在向他們招手。
次日,朝堂之上,文官們繼續對葉塵展開彈劾。“陛下,葉塵的投降言論,居心叵測,嚴重影響了軍心士氣,延誤了戰機,其罪當誅!”“還有孫盛,在太子南下之時,一兵不發,目無君上,甚至有謀反之意,應當剝奪其侯爵之位,裁撤孫氏家族私軍!” 這些彈劾如雪花般飛向蘇卿憲,可他隻是靜靜地聽著,將這些彈劾留而不發。
就在這時,司徒清和令狐鼎的密奏送到了蘇卿憲手中。密奏中稱蘇哲烈未死,葉塵私放蘇哲烈、勾結孫驕鐵證如山。太子一係的文官和三王子一係的官員們得知此事後,再次群情激奮,紛紛要求殺葉塵。“陛下,葉塵犯下如此大罪,絕不能姑息!”“是啊,不殺葉塵,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正國法!” 蘇卿憲聽著這些人的叫嚷,心中震怒,他猛地一拍桌子,大聲反問:“葉塵何時宣告殺了蘇哲烈?又何時請功要賞?你們一個個,不查明真相,就胡亂彈劾,還要臉嗎?都適可而止,別太過分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威嚴與憤怒,群臣們被這一吼,嚇得紛紛閉上了嘴。
當天晚上,眾多臣子齊聚司徒博謀家中。他們一個個義憤填膺,紛紛指責國君不該袒護葉塵。“陛下如此袒護葉塵,實在是讓人心寒。葉塵犯下如此大罪,怎能輕易放過?”“就是,若不懲治葉塵,國法何在?” 司徒博謀坐在主位上,麵色陰沉,他緩緩說道:“諸位,國難當前,本應相忍為國。可葉塵此人,實在是該殺。之前,我等坐等他滅亡,可現在,我嗅到了危險的氣息。雖說太子此次獲勝,穩固了地位,但要殺葉塵,並非易事。他如今是絕情山吳破子長老的關門弟子,珠光寺空滅長老也頗為欣賞他。而且,還施水閣因種種因素,對殺他也有所顧慮。” 他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不過,我們不能就此罷手。諸位繼續彈劾葉塵,目的就是要進一步撕裂群臣和國君的關係,讓群臣更加擁護太子,增強太子的勢力。我甚至希望,國君和群臣徹底翻臉,不再上朝。”
在司徒博謀的推動下,群臣對葉塵的彈劾愈演愈烈。他們一邊組織著各種歡慶太子勝利的活動,一邊大肆宣揚葉塵的罪行,引導民眾討伐葉塵和蘇東影。街頭巷尾,到處都能聽到人們對葉塵和蘇東影的咒罵聲。蘇卿憲麵對這些彈劾者,憤怒不已,他下令對一些彈劾者進行鞭笞、杖責,甚至有十三人被活活打死。一時間,蘇卿憲被暗地稱為昏君、暴君,群臣和讀書人對他的不滿達到了頂點,他們更加期待太子能取而代之。最終,蘇卿憲宣布暫停早朝,還下令抓捕那些叩闕禦史,朝堂之上一片混亂。
司徒博謀看著自己的計劃一步步得逞,心中暗自得意。群臣和國君的對立愈發嚴重,尚書台和樞密院雖還在正常運轉,但國君卻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司徒博謀表麵上對三王子派係示好,聲稱要共同抵禦楚國,可實際上,他心中另有打算。看似國君惰政,可關鍵的政務軍務,依舊是由蘇卿憲在暗中批複。
就在司徒博謀沉浸在自己的 “勝利” 之中時,他的心腹湊到他耳邊,低聲說道:“大人,如今局勢對我們極為有利,不如趁機擴散國君的病情,讓大家都知道他已無力理政,這樣太子上位就更順理成章了。” 司徒博謀沉思片刻,緩緩搖頭道:“不可,現在還不是時候。要等太子凱旋、楚國退兵之後,再公開此事。到那時,國君便會被徹底束之高閣,太子便能名正言順地掌控大局。”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就在司徒博謀精心謀劃著未來時,張吾求見。隻見張吾形銷骨立,渾身散發著一股惡臭,他搖搖晃晃地走進房間,“撲通” 一聲跪在司徒博謀麵前,哭訴道:“大人,大事不好了!梁國軍隊在南驕國徹底大敗,南驕國淪陷,主力全軍覆滅,司徒清大將軍恐怕也已戰死沙場……” 司徒博謀聽到這個消息,如遭雷擊,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張吾,身體不由自主地抽搐起來,隨後便直直地歪倒在地。他的臉色變得慘白,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想要說些什麽,卻又無能為力。曾經的雄心壯誌,在這一刻,如泡沫般瞬間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