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後,並州朔方曹軍營帳內。
曹平大將軍渾身浴血,衣衫襤褸,雙膝跪地於中軍大帳之中,雙手高舉著手中的情報,高聲唿喊道。
“啟稟大將軍,斥候營一營甲字旅第二卒第三伍曹平報告,我們伍已經探清匈奴主力所在位置。”
“快呈上來。”
曹德高興的說了一聲,然後郭嘉從曹平手中接過情報躬身遞給他。
他打開情報仔細看了一遍,起身大笑道,“好!眾將士聽令,明日北上,直搗匈奴老巢!”
苦等兩個月,派出幾千人的斥候,終於打探清楚匈奴人所在地了。
曹德欣慰的看著堂下的兒子曹平,這小子這迴立功不小。
幾千人都沒有找到匈奴人的巢穴所在,卻被他發現了。
“奉孝,按律斥候營一營甲字旅第二卒第三伍該如何賞賜?”
曹德笑容滿麵的問郭嘉,帳中文武也齊齊大笑了起來。
眾人都知道曹平此次隨軍北上,化名曹三到斥候營中做事。
剛開始軍中大將還再三勸阻,哪個不知道軍中有兩種人是真正把腦袋放在褲腰帶上過的人。
一個是斥候,一個是先登,都是軍中最為兇險的兵種。
可是奈何這小子強得要死,口口聲聲說要從最底層做起,謝絕了包括曹德在內所有人的安排跑去當了一個斥候。
因此哪怕是軍中宿將,都對這小家夥刮目相看,更加喜歡他。
郭嘉拱手道,“君侯,按功刺探到極為重要情報者,伍長可升爵兩級,賞賜田地四十畝,普通士卒可升一級,賞賜田地二十畝。”
“此次有主帥有令,賞賜翻倍,第三伍伍長可以升爵四級,賜田地八十畝,普通士卒可升爵兩級,賜田地四十畝。”
這便是殘酷而又無奈的現實!
從古至今,歲月流轉,朝代更迭,但這個現象卻始終如一,未曾改變過絲毫。
無論身處哪個時代、哪個王朝,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員們,總是能夠在論功行賞之時獲得更為豐厚的賞賜和迴報。
相比之下,底層的人們,則往往隻能得到相對較少的獎賞,即便付出了同樣甚至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哪怕是曹德從後世而來,他也無法改變這種情況,因為他也是一個上位者,這是鐵律,是維護統治階級的手段。
曹德微微頷首笑道,“奉孝,傳本侯命令,通告全軍,甲字營第三伍刺探到匈奴主力所在,全伍計大功一次,即可發放賞賜!”
“慢!”
曹平拱手對曹德問,“小人請求大將軍將我所得分發給其餘犧牲將士家人。”接著便將老趙頭等人為了掩護他攔截匈奴人戰死的事說了出來。
眾人又是一陣唏噓,將軍難免陣前亡。
“好!本侯允了!”
曹德大聲的說了一句,然後走下去扶起曹平笑道,“好小子,果然不愧是我的兒子,重情義有擔當。”
眾人又是一陣誇讚,隨後待帳內隻剩下曹德、曹昂和郭嘉幾人時,曹平突然跪倒在地。
“父親,孩兒還有一事相求。”
幾人看著曹平淚流滿麵,十分疑惑。
“平兒,你說。”
曹平哭道,“伍長趙老頭臨死將他女兒托付給孩兒,孩兒答應會照顧好她,請求父親允許孩兒納趙氏為妾。”
他雖然平時行事荒唐,但也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故而請求曹德允許。
“這是應該的。”曹德笑著走過去拉起曹平,“我兒一諾千金,趙伍長對你有恩,你對趙氏有諾,曹家人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好,好,好!不枉為父平時教導你。”
曹平恭敬的說,“多謝父親!”
“下去吧。”曹德擺手“好生歇息一晚,明日隨大軍北上,以後你就去西涼鐵騎中任職。”
“喏!”
曹平躬身道,隨後麵色平靜的退出營帳。
現在的他,還不夠參加大戰軍前議事,不過他相信用不了多久,這帳中有他一席之地。
“屬下恭喜君侯,平公子他日又是一名將矣!”
郭嘉望著曹平的背影,開心地笑了起來,還一邊撫著胡須。
旁邊的馬超更是笑得嘴都合不攏了,心想:這西涼鐵騎的少將軍來了,以後西涼鐵騎的名聲肯定會比幽州鐵騎和並州狼騎更響亮,明年的軍比肯定能拿第一!
曹德輕咳了一聲說,“開始議事。”
眾人急忙噤聲,圍了過來,都將目光投向地圖。
曹德指著情報顯示的匈奴人主力所在位置,“按照情報顯示,匈奴主力距離朔方郡有一千餘裏,若是一人雙騎日夜奔襲,不過七日即可到達。”
“本侯準備親率六萬鐵騎突襲匈奴王帳,生擒匈奴單於,諸位以為如何?”
曹軍精銳騎兵佩戴馬鞍馬鐙和馬蹄鐵,每日全速行軍約八十餘裏。
他計劃全軍一人駕馭兩匹駿馬,晝夜不停地疾馳前行。如此一來,按照正常速度推算,一天一夜之間便能奔襲一百六十裏左右。
如今已然進入冬月初旬,凜冽的寒風唿嘯而過,帶來陣陣寒意。
天空陰沉沉的,仿佛預示著一場鵝毛大雪即將降臨大地。
眾人皆知,一旦大雪紛飛,草原將會變得濕滑,嚴寒的天氣也會給行軍造成巨大的困難。
若是繼續拖延下去,出兵之事必將化為泡影。因此,時間緊迫,容不得半刻猶豫!
“屬下讚成!”
郭嘉率先說道,“天氣越加寒冷,如果無法在大雪來臨之前攻破匈奴,那隻能等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到那時恐怕匈奴王帳又不知所蹤。”
其餘眾人也齊聲附和,匈奴人逐草而居,沒有固定的居所,誰知道幾個月後他們又搬到何處。
如今距離曹平送迴情報不過二十多天,匈奴大帳數十萬森人馬哪怕搬家了也走不了多遠。
“傳我將令!”
曹德麵色凝重,沉聲道,“趙雲統兩萬幽州精騎為右翼,馬超領兩萬西涼悍騎為左翼,張遼率兩萬並州狼騎並曹純率三千虎豹騎為中軍,明日卯時出征,三軍齊出,北擊匈奴。”
“喏!”
曹平大將軍渾身浴血,衣衫襤褸,雙膝跪地於中軍大帳之中,雙手高舉著手中的情報,高聲唿喊道。
“啟稟大將軍,斥候營一營甲字旅第二卒第三伍曹平報告,我們伍已經探清匈奴主力所在位置。”
“快呈上來。”
曹德高興的說了一聲,然後郭嘉從曹平手中接過情報躬身遞給他。
他打開情報仔細看了一遍,起身大笑道,“好!眾將士聽令,明日北上,直搗匈奴老巢!”
苦等兩個月,派出幾千人的斥候,終於打探清楚匈奴人所在地了。
曹德欣慰的看著堂下的兒子曹平,這小子這迴立功不小。
幾千人都沒有找到匈奴人的巢穴所在,卻被他發現了。
“奉孝,按律斥候營一營甲字旅第二卒第三伍該如何賞賜?”
曹德笑容滿麵的問郭嘉,帳中文武也齊齊大笑了起來。
眾人都知道曹平此次隨軍北上,化名曹三到斥候營中做事。
剛開始軍中大將還再三勸阻,哪個不知道軍中有兩種人是真正把腦袋放在褲腰帶上過的人。
一個是斥候,一個是先登,都是軍中最為兇險的兵種。
可是奈何這小子強得要死,口口聲聲說要從最底層做起,謝絕了包括曹德在內所有人的安排跑去當了一個斥候。
因此哪怕是軍中宿將,都對這小家夥刮目相看,更加喜歡他。
郭嘉拱手道,“君侯,按功刺探到極為重要情報者,伍長可升爵兩級,賞賜田地四十畝,普通士卒可升一級,賞賜田地二十畝。”
“此次有主帥有令,賞賜翻倍,第三伍伍長可以升爵四級,賜田地八十畝,普通士卒可升爵兩級,賜田地四十畝。”
這便是殘酷而又無奈的現實!
從古至今,歲月流轉,朝代更迭,但這個現象卻始終如一,未曾改變過絲毫。
無論身處哪個時代、哪個王朝,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員們,總是能夠在論功行賞之時獲得更為豐厚的賞賜和迴報。
相比之下,底層的人們,則往往隻能得到相對較少的獎賞,即便付出了同樣甚至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哪怕是曹德從後世而來,他也無法改變這種情況,因為他也是一個上位者,這是鐵律,是維護統治階級的手段。
曹德微微頷首笑道,“奉孝,傳本侯命令,通告全軍,甲字營第三伍刺探到匈奴主力所在,全伍計大功一次,即可發放賞賜!”
“慢!”
曹平拱手對曹德問,“小人請求大將軍將我所得分發給其餘犧牲將士家人。”接著便將老趙頭等人為了掩護他攔截匈奴人戰死的事說了出來。
眾人又是一陣唏噓,將軍難免陣前亡。
“好!本侯允了!”
曹德大聲的說了一句,然後走下去扶起曹平笑道,“好小子,果然不愧是我的兒子,重情義有擔當。”
眾人又是一陣誇讚,隨後待帳內隻剩下曹德、曹昂和郭嘉幾人時,曹平突然跪倒在地。
“父親,孩兒還有一事相求。”
幾人看著曹平淚流滿麵,十分疑惑。
“平兒,你說。”
曹平哭道,“伍長趙老頭臨死將他女兒托付給孩兒,孩兒答應會照顧好她,請求父親允許孩兒納趙氏為妾。”
他雖然平時行事荒唐,但也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故而請求曹德允許。
“這是應該的。”曹德笑著走過去拉起曹平,“我兒一諾千金,趙伍長對你有恩,你對趙氏有諾,曹家人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好,好,好!不枉為父平時教導你。”
曹平恭敬的說,“多謝父親!”
“下去吧。”曹德擺手“好生歇息一晚,明日隨大軍北上,以後你就去西涼鐵騎中任職。”
“喏!”
曹平躬身道,隨後麵色平靜的退出營帳。
現在的他,還不夠參加大戰軍前議事,不過他相信用不了多久,這帳中有他一席之地。
“屬下恭喜君侯,平公子他日又是一名將矣!”
郭嘉望著曹平的背影,開心地笑了起來,還一邊撫著胡須。
旁邊的馬超更是笑得嘴都合不攏了,心想:這西涼鐵騎的少將軍來了,以後西涼鐵騎的名聲肯定會比幽州鐵騎和並州狼騎更響亮,明年的軍比肯定能拿第一!
曹德輕咳了一聲說,“開始議事。”
眾人急忙噤聲,圍了過來,都將目光投向地圖。
曹德指著情報顯示的匈奴人主力所在位置,“按照情報顯示,匈奴主力距離朔方郡有一千餘裏,若是一人雙騎日夜奔襲,不過七日即可到達。”
“本侯準備親率六萬鐵騎突襲匈奴王帳,生擒匈奴單於,諸位以為如何?”
曹軍精銳騎兵佩戴馬鞍馬鐙和馬蹄鐵,每日全速行軍約八十餘裏。
他計劃全軍一人駕馭兩匹駿馬,晝夜不停地疾馳前行。如此一來,按照正常速度推算,一天一夜之間便能奔襲一百六十裏左右。
如今已然進入冬月初旬,凜冽的寒風唿嘯而過,帶來陣陣寒意。
天空陰沉沉的,仿佛預示著一場鵝毛大雪即將降臨大地。
眾人皆知,一旦大雪紛飛,草原將會變得濕滑,嚴寒的天氣也會給行軍造成巨大的困難。
若是繼續拖延下去,出兵之事必將化為泡影。因此,時間緊迫,容不得半刻猶豫!
“屬下讚成!”
郭嘉率先說道,“天氣越加寒冷,如果無法在大雪來臨之前攻破匈奴,那隻能等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到那時恐怕匈奴王帳又不知所蹤。”
其餘眾人也齊聲附和,匈奴人逐草而居,沒有固定的居所,誰知道幾個月後他們又搬到何處。
如今距離曹平送迴情報不過二十多天,匈奴大帳數十萬森人馬哪怕搬家了也走不了多遠。
“傳我將令!”
曹德麵色凝重,沉聲道,“趙雲統兩萬幽州精騎為右翼,馬超領兩萬西涼悍騎為左翼,張遼率兩萬並州狼騎並曹純率三千虎豹騎為中軍,明日卯時出征,三軍齊出,北擊匈奴。”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