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趙逞竡聽後,神色變得更為凝重。他深知,珍妃的請求雖看似苛刻,卻實則是為了大局著想。在疫病麵前,任何個人的情感與利益都必須讓步於整體的安全與穩定。然而,使用武力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更需謹慎行事,以免激起民憤。


    於是,太子趙逞竡沉吟片刻後,緩緩說道:“武力震懾確實必要,但我們必須確保行動合法合規,且要盡可能減少對百姓的傷害。這樣吧,我即刻下令,調派一支精幹隊伍前往邊疆,協助你執行滅殺行動。同時,我也會命人準備足夠的糧食與銀兩,以補償那些因疫病而受損的百姓。此外,我們還要加強宣傳,讓百姓明白疫病的嚴重性,以及配合滅殺行動的重要性。”


    珍妃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感激之色。她深知,太子趙逞竡的決策既體現了他的智慧與擔當,也展現了他對百姓的關愛與負責。於是,她微微欠身行禮,說道:“太子殿下英明。”


    珍妃的離去,如同一片落葉輕輕飄落在寂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卻又迅速歸於平靜。太子殿下在珍妃走後,才緩緩從堆積如山的奏章下抽出一張隱蔽的紙條,上麵赫然寫著:“看好珍娘娘。”這幾個字仿佛帶著千鈞重量,壓得他心頭沉甸甸的。他眉頭緊鎖,一臉鬱悶,喃喃自語道:“我能看得住誰?這宮牆之內,人心難測,我又能如何左右?”


    這幾日,太子殿下心中雖有千般煩惱,卻也無處訴說。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他開玩笑,就在他幾乎要被這無形的壓力吞噬之時,一隻來自遙遠雲南國的飛鴿打破了這份沉寂。鴿腿上綁著的小小竹筒裏,藏著的是一封來自高淩燕母後的親筆信。太子小心翼翼地展開信紙,隻見上麵用娟秀的字跡寫著:“吾兒安康,知汝得郡,吾乃欣慰,感慨吾兒有成。”


    這突如其來的信件,讓太子感到既驚訝又激動。在皇宮中,他雖貴為太子,卻時常覺得自己如同飄零的浮萍,無所依靠。父皇與女帝的通信,他隻能從父皇口中得知一二,且多是一些國事上的交流,鮮少提及自己。而這次,他竟然直接收到了母後的來信,那份親切與關懷,讓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反複品讀著母後的信,每一個字都如同甘露,滋潤著他幹涸的心田。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溫暖與力量,仿佛母後就在自己身邊,默默地注視著他,支持著他。這份來自母愛的力量,讓他暫時忘卻了宮中的爾虞我詐,忘卻了珍妃離去的陰影。


    太子殿下激動得在書房裏手舞足蹈,雖然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有些失態,但此刻的他,已經無法抑製內心的喜悅與激動。


    趙成宇此刻正坐在書房中,眉頭緊鎖,顯得有些焦頭爛額。自從方胡傑被皇上推到風口浪尖,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之後,他的生活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寒酸的家門,如今卻成了眾人爭相巴結的對象,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前來送禮,企圖通過這種方式與方胡傑拉上關係。


    然而,與此同時,一股暗流也在悄然湧動。一些對方胡傑心生不滿或嫉妒之人,開始偷偷地向蘇丞相府邸遞交彈劾方胡傑的奏折,而不是直接送到皇宮。這些奏折中,不乏對方胡傑的種種指責與詆毀,試圖以此來削弱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蘇丞相拿著這些奏折,麵露難色地來到趙成宇麵前,問道:“皇上,這些奏折要怎麽處理?”趙成宇扶著頭,顯得有些疲憊,他無奈地笑道:“又不是給我的,就當沒看見吧。你拿迴家燒火玩就是了。”


    蘇丞相聞言,卻並未露出輕鬆的神色。他深知,這些奏折雖小,但背後所隱藏的勢力卻不容小覷。他擔憂地說道:“奏折還是小事,我怕有人利用送禮的機會,暗中對方大人下手。”


    趙成宇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凝重。他思考片刻後,說道:“他不是寒門出身嗎?家裏能有多少人?你丞相府這麽大,給一個小院給他家人住就是了。這樣一來,既能保護他們,又能彰顯你的大度。”


    蘇丞相聞言,卻有些猶豫。他撓撓頭,說道:“我那裏恐怕不太好吧?畢竟,我那裏的門生眾多,萬一他們給方大人穿小鞋怎麽辦?”


    趙成宇聞言,無奈地笑了笑。他說道:“你自己看著辦吧。文殊院這麽多官員,我要是誇一個就被排擠一個,我還建什麽文殊院?你作為丞相,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和決策。”


    蘇丞相聞言,點了點頭。他笑道:“的確,為官本就是為難的。不過,我會盡力去處理這件事的。我這就去找冷大人商量一下,看看能否讓他為方大人提供一個安全的住所。”


    說完,蘇丞相便轉身離開了書房。


    無獨有偶,這皇宮內院的權力鬥爭,往往波及甚廣,連皇上眼前的紅人也不例外。方胡傑,這個從寒門崛起的官員,因其出色的才華和正直的品性,得到了皇上的青睞與重用。然而,這也使得他成為了某些權貴的眼中釘,肉中刺。


    方胡傑此次所任用的官員,幾乎都是出身寒微,卻才華橫溢之輩。這些官員在朝堂上展現出了驚人的能力和決心,一時間,他們成為了朝廷中的一股清流。然而,這股清流卻遭到了來自各方的打壓和排擠。


    在京城的官員們,雖然表麵上對方胡傑及其下屬保持客氣,但在工作中卻處處設障,企圖將他們孤立起來。而那些被派往京城之外的官員,日子則更為艱難。他們不僅要麵對工作上的重重困難,還要時刻提防來自地方的權貴和惡勢力的打壓。


    至於那些村鎮上的官員,更是遭受到了無妄之災。他們無緣無故地被抓了起來,受到了各種莫須有的罪名。這些事件,起初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直到京城府尹收到了一係列關於此事的匯報,才逐漸浮出水麵。


    趙成宇聽到這些匯報後,簡直是一肚子氣。他怒不可遏地拍著桌子,說道:“到底是誰的人,就這麽看不得我用幾個寒門子弟?啊?要不要我把他家也變成寒門啊?”


    府尹一臉汗水,顯然是被眼前的局勢所困擾,他猶豫了一下,試探性地建議道:“皇上,要不差遣幾位大人專門去處理這件事?”趙成宇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反問道:“能叫誰去呢?”


    府尹顯然已經有所準備,他連忙迴答道:“文殊院裏也有專門負責刑罰的大人,他們或許能勝任此任。”趙成宇聞言,眉頭皺得更緊了,他沉吟道:“文殊院裏的那些刑罰大人,我好像記得把他們派出去執行什麽任務了。”


    這時,小框子湊了上來,低聲在趙成宇耳邊說道:“皇上,他們是跟著太子去玉瑤郡了。原本高丞相是要親自去的,但後來隻派了他們幾個跟隨太子前往。”


    趙成宇聞言,猛地一拍桌子,怒聲道:“對對!我怎麽把這茬給忘了!立刻飛鴿傳書,讓他們快馬加鞭趕到那些官員被困的地方,解救他們出來。同時,誰抓的他們,誰針對的他們,這些人統統給我抓到京城來!我要親自審問,看看都是些什麽牛鬼蛇神!”


    趙成宇的這句話,如同一聲驚雷,在朝堂間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一時間,各種猜測和議論紛紛湧現。有人擔憂這會引發更大的官場動蕩,有人則期待著這次行動能夠徹底肅清朝廷中的腐敗和黑暗。


    而對於趙成宇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次對官員的解救行動,更是一次對朝廷威信的維護。他深知,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這件事,那麽朝廷的威信將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發更大的危機。


    因此,他毫不猶豫地決定采取強硬手段,不僅要解救那些被困的官員,更要將那些幕後黑手一網打盡。他相信,隻有這樣,才能徹底根除朝廷中的腐敗現象,讓國家重新迴到正確的軌道上。


    而這場由趙成宇發起的行動,無疑將在朝堂間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翌日清晨,陽光雖然明媚,但京城上空卻籠罩著一層陰霾。最大的一件事,莫過於夷公主在戲院門口遭遇的一場驚心動魄的刺殺事件。這場事件不僅震驚了整個京城,也讓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夷公主每一次出宮都一隊訓練有素的禦林軍,浩浩蕩蕩地前往京城最繁華的戲院觀賞戲曲。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就在戲院門口,一場突如其來的刺殺事件打破了原有的寧靜。


    刺客們顯然是經過了精心的策劃和準備,他們不僅人數眾多,而且個個身手矯健,出手更是狠辣無情。在戲院門口這個繁華而又狹窄的空間裏,他們如同鬼魅一般穿梭在人群之中,一時間,刀光劍影交織,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血腥味,整個場麵變得混亂不堪,宛如人間地獄。


    盡管夷公主身邊有訓練有素的禦林軍保護,但在刺客們的猛烈攻擊下,仍然顯得力不從心。小廝和宮人們成了無辜的犧牲品,他們或被利劍穿心,或被長刀劈斬,死傷無數。而那些英勇的禦林軍,盡管他們拚死抵抗,但也難免受傷,鮮血染紅了他們的戰袍,滴落在青石板上。


    整個場麵混亂至極,尖叫聲、唿救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慘烈的畫麵。人們驚慌失措,四處逃散,卻無處可逃,隻能在這死亡的旋渦中苦苦掙紮。


    然而,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夷公主卻並未表現出絲毫的慌亂。她雖然身處險境,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冷靜和堅定。夷公主的手段向來毒辣,她深知此刻的慌亂隻會讓自己陷入更危險的境地。因此,她迅速調整心態,冷靜地指揮禦林軍進行反擊。


    在她的指揮下,禦林軍們迅速調整陣型,將公主緊緊護在中間。他們手持長槍大刀,奮勇殺敵,與刺客們展開了殊死搏鬥。盡管刺客們兇猛如虎,但在禦林軍的英勇抵抗下,也逐漸顯露出疲態。


    在禦林軍的拚死保護下,夷公主最終得以脫險。當她被禦林軍騎馬抱走時,雖然臉色仍然蒼白如紙,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和堅定。


    這場刺殺事件無疑給京城府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頭疼與挑戰。當他趕到現場時,眼前的景象讓他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刺客的屍體橫七豎八地躺在青石板上,數量之多,居然達到了百人以上。這些刺客顯然都是訓練有素的高手,他們的身手矯健,出手狠辣,即便是以一敵十,也讓禦林軍們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望著那些英勇犧牲的禦林軍和小廝、宮人們,京城府尹的眼中閃過一絲悲痛與憤怒。他深知,這樣的事件不僅會對京城的治安穩定造成極大的影響,更會讓皇室的威嚴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畢竟,夷公主作為皇室成員,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刺殺,這無疑是對皇室權威的一次嚴重挑釁。


    為了盡快平息事態,京城府尹立即下令封鎖現場,並調集了大量的人手進行勘查和搜捕。他深知,隻有盡快找到刺客的幕後黑手,才能消除民眾的恐慌情緒,恢複京城的治安穩定。


    勘查工作迅速展開,京城府尹親自指揮,他命令手下們仔細搜查現場,尋找任何可能的線索。同時,他還派遣了得力人手前往各個城門進行盤查,防止刺客們趁機逃離京城。


    在勘查過程中,京城府尹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這些刺客們所使用的兵器竟然都刻有特殊的標記,這明顯表明他們並非普通的江湖人士,而是某個神秘組織的成員。這個發現讓京城府尹更加堅定了要徹查此事、揪出幕後黑手的決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皇宮全是大女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牆繪夏子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牆繪夏子熙並收藏我的皇宮全是大女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