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血人
家有卷軸通古今,我養成了未來首輔 作者:漁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十枚子彈,也就意味著沈逾白能或殺或傷二十人。
縱使他準頭不夠,也可再打傷打死十來人。
他們有膽子守到現在,也不過是仗著沈逾白的暗器有限,隻要打完了,就毫無威脅。
此刻他們才發覺自己大錯特錯了。
從沈知府拿暗器的輕鬆程度,手中必然還有許多。
怕是將他們全打死也綽綽有餘。
如此一來,他們在此無異於自尋死路。
一時間,眾人便心生退意。
就連領頭都難言驚恐。
那見所未見的暗器對他們的衝擊實在太大,如今已然讓他們徹底失去鬥誌。
領頭之人咬牙,低吼一聲:“撤!”
黑衣人們便如潮水般退去。
待他們一走,周顯雙腿一彎,竟就這般跪在地上,顯然早已是強弩之末。
“讓大人見笑了。”
周顯喘著粗氣,勉強道。
沈逾白將手槍藏於袖中,對著地上的周顯拱手,道:“周百戶英勇殺退敵人,救了本官一命,本官感激不盡。”
周顯知他是給自己留情麵,倒也不多言。
目光掃向沈逾白的袖子,並未問那暗器為何物。
誰都有秘密,這等保命之事更是切忌打聽。
沈逾白將周顯扶著,尋到四名衙役陷進去的地方,將四人挖出。
隻是如此一來,他們已不能去往會康鎮,直接打道迴通府。
通府中。
秦詔坐到傍晚,已是腰酸背痛,他隻得時不時起來活動身子。
秦忠道:“老爺,小的先扶您迴房歇著吧?”
“沈逾白特意囑咐,他沒迴來之前我們不得離開他的房間,且再等等。”
秦詔擺擺手。
“可那沈知府隻讓您待在這桌椅之間,連他的軟榻都不能去歇息,實在太難為大人您了。”
秦忠憤憤不平。
今日沈知府離開前,將他家老爺接到此處,卻處處限製,床榻不能去,軟榻不能去,更不能離開桌椅一丈遠。
這與坐牢何異?
他家老爺乃是堂堂三品大員,何時受過這等委屈。
秦忠心中十分不滿。
“沈知府既如此吩咐,必有其緣由。”
秦詔並不急躁。
沈逾白處心積慮,為的就是利用他和李門扳倒晉王,怎麽會舍得讓他死?
他雖隻與沈知府打過幾次交道,也知沈知府做事極有章法,必不會做出故意讓他受些小小的拘束的蠢事。
秦忠再欲說什麽,頭突然有些沉,他甩了甩頭,卻越發迷糊。
不好,有迷煙!
秦忠立刻去看秦詔,就發覺老爺已然趴在桌子上昏睡過去,而他自己卻是一頭栽倒在地。
門被從外推開,一群蒙著臉的人出現在門口。
領頭之人在看到桌子上趴著的秦詔兩人,便是一抬手,多名黑衣人魚貫而入,隻一瞬,便覺身子酥麻,齊齊倒地。
等秦詔與秦忠悠悠轉醒,看到屋子裏倒下的一大片人,主仆二人如何驚駭自不必說,隻是在沈逾白迴來之前他們是再也不敢動了。
……
秋收之後,百姓們的日子總算好過了起來。
交了秋糧之後,就該準備貓冬了。
臨近年關,京城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進城的百姓更是在城門口排出去極長的隊。
突然,人群後麵驚唿一聲,便是一片嘈雜。
有人大喊:“血!全身是血!”
排隊的百姓紛紛迴頭看過來,就見一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嗤著鼻子,一步步提提踏踏而來。在它背上,一個渾身被血浸透了的身穿皂服的衙役趴在其上,不知死活。
這一幕嚇得不少人驚唿。
守城的兵卒趕過來時,那衙役拚盡全力將印信掏出,大聲道:“快將小的送往李首輔家中,遲了欽差大人性命不保!”
守城的兵卒們看到那印信上“秦詔”二字,便是大驚失色,急忙上秉。
“有秦侍郎的印信,又是找首輔大人,必然是出事了!趁著人還未咽氣前趕緊送往李府,一刻也莫要耽擱!”
兵卒們弄來馬車,將那被血染透的人放入馬車,一路疾駛向李府。
李首輔還未出宮,城門口的消息如長了翅膀一般飛向京城各大世家。
百姓們還在議論血人,那些世家卻已經猜測起秦侍郎是否出了什麽事。
李慶芳是乘坐官轎迴的府,一進門,李管家就迎了上來。
“將那人帶來見本官!”
待看到秦詔的信時,李慶芳的臉色已是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讓秦詔隻查臨海官員,秦詔竟將整個臨海的官員全給查了個底掉,竟讓自己深陷險境。
臨海官員膽大妄為,連欽差也敢動。
李慶芳眸光晦暗。
此事必然瞞不過其他人,若他不保秦詔,李門的人心就散了。
京中各家均是燈火通明。
天元帝得知此消息時,並未多話,反倒是早早就睡了。
翌日早朝,李慶芳當堂向天子稟告臨海謀害欽差之事,而那名血衣衙役也被帶到大殿中。
那衙役身上的血已經凝固發黑,似在無聲訴說秦侍郎的處境如何兇險。
秦詔乃是欽差,是替陛下南下,卻招一次次追殺,臨海官員如何囂張!
本以為隻是按察使司腐爛到根子裏,不成想都指揮使司竟也攪合其中。
都指揮使司乃是一方兵馬,若其不聽朝廷指揮,後果不堪設想。
往常各自為政的各方勢力此時竟立場一致,定要將此事壓下。
李慶芳更是當堂老淚縱橫:“陛下,臨海已然是國中之國了!”
一句“國中之國”徹底將整個朝堂的怒火點燃。
站出來的官員一個接著一個。
天元帝當場下旨,派出一隊兵馬前往臨海,將所有涉事之人盡數拿下押解迴京。
事情緊急,行軍已然來不及,調動的乃是臨海附近兩個省的駐紮兵馬。
秦詔在通府府衙待了兩個多月後,終於等到沈逾白推開他的屋門。
站在沈逾白身後的,還有百來個被綁著的人。
“秦大人,後麵就交給你了。”
陽光之下,沈逾白笑得溫和,卻讓秦詔心中升起一股寒氣。
秦詔笑得有些勉強:“好。”
接下來他就不能再蜷縮在通府,既已動手,那就要徹底將臨海上下擼個幹淨。
隻是……
“本官身邊已沒人手,如何將他們壓往臨海?”
沈逾白笑道:“本官乃是通府知府,自要親自前去作證,讓他們供出圍攻通府府衙的幕後之人。”
那些被捆綁的眾人聽到此話,皆是驚恐萬分。
縱使他準頭不夠,也可再打傷打死十來人。
他們有膽子守到現在,也不過是仗著沈逾白的暗器有限,隻要打完了,就毫無威脅。
此刻他們才發覺自己大錯特錯了。
從沈知府拿暗器的輕鬆程度,手中必然還有許多。
怕是將他們全打死也綽綽有餘。
如此一來,他們在此無異於自尋死路。
一時間,眾人便心生退意。
就連領頭都難言驚恐。
那見所未見的暗器對他們的衝擊實在太大,如今已然讓他們徹底失去鬥誌。
領頭之人咬牙,低吼一聲:“撤!”
黑衣人們便如潮水般退去。
待他們一走,周顯雙腿一彎,竟就這般跪在地上,顯然早已是強弩之末。
“讓大人見笑了。”
周顯喘著粗氣,勉強道。
沈逾白將手槍藏於袖中,對著地上的周顯拱手,道:“周百戶英勇殺退敵人,救了本官一命,本官感激不盡。”
周顯知他是給自己留情麵,倒也不多言。
目光掃向沈逾白的袖子,並未問那暗器為何物。
誰都有秘密,這等保命之事更是切忌打聽。
沈逾白將周顯扶著,尋到四名衙役陷進去的地方,將四人挖出。
隻是如此一來,他們已不能去往會康鎮,直接打道迴通府。
通府中。
秦詔坐到傍晚,已是腰酸背痛,他隻得時不時起來活動身子。
秦忠道:“老爺,小的先扶您迴房歇著吧?”
“沈逾白特意囑咐,他沒迴來之前我們不得離開他的房間,且再等等。”
秦詔擺擺手。
“可那沈知府隻讓您待在這桌椅之間,連他的軟榻都不能去歇息,實在太難為大人您了。”
秦忠憤憤不平。
今日沈知府離開前,將他家老爺接到此處,卻處處限製,床榻不能去,軟榻不能去,更不能離開桌椅一丈遠。
這與坐牢何異?
他家老爺乃是堂堂三品大員,何時受過這等委屈。
秦忠心中十分不滿。
“沈知府既如此吩咐,必有其緣由。”
秦詔並不急躁。
沈逾白處心積慮,為的就是利用他和李門扳倒晉王,怎麽會舍得讓他死?
他雖隻與沈知府打過幾次交道,也知沈知府做事極有章法,必不會做出故意讓他受些小小的拘束的蠢事。
秦忠再欲說什麽,頭突然有些沉,他甩了甩頭,卻越發迷糊。
不好,有迷煙!
秦忠立刻去看秦詔,就發覺老爺已然趴在桌子上昏睡過去,而他自己卻是一頭栽倒在地。
門被從外推開,一群蒙著臉的人出現在門口。
領頭之人在看到桌子上趴著的秦詔兩人,便是一抬手,多名黑衣人魚貫而入,隻一瞬,便覺身子酥麻,齊齊倒地。
等秦詔與秦忠悠悠轉醒,看到屋子裏倒下的一大片人,主仆二人如何驚駭自不必說,隻是在沈逾白迴來之前他們是再也不敢動了。
……
秋收之後,百姓們的日子總算好過了起來。
交了秋糧之後,就該準備貓冬了。
臨近年關,京城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進城的百姓更是在城門口排出去極長的隊。
突然,人群後麵驚唿一聲,便是一片嘈雜。
有人大喊:“血!全身是血!”
排隊的百姓紛紛迴頭看過來,就見一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嗤著鼻子,一步步提提踏踏而來。在它背上,一個渾身被血浸透了的身穿皂服的衙役趴在其上,不知死活。
這一幕嚇得不少人驚唿。
守城的兵卒趕過來時,那衙役拚盡全力將印信掏出,大聲道:“快將小的送往李首輔家中,遲了欽差大人性命不保!”
守城的兵卒們看到那印信上“秦詔”二字,便是大驚失色,急忙上秉。
“有秦侍郎的印信,又是找首輔大人,必然是出事了!趁著人還未咽氣前趕緊送往李府,一刻也莫要耽擱!”
兵卒們弄來馬車,將那被血染透的人放入馬車,一路疾駛向李府。
李首輔還未出宮,城門口的消息如長了翅膀一般飛向京城各大世家。
百姓們還在議論血人,那些世家卻已經猜測起秦侍郎是否出了什麽事。
李慶芳是乘坐官轎迴的府,一進門,李管家就迎了上來。
“將那人帶來見本官!”
待看到秦詔的信時,李慶芳的臉色已是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讓秦詔隻查臨海官員,秦詔竟將整個臨海的官員全給查了個底掉,竟讓自己深陷險境。
臨海官員膽大妄為,連欽差也敢動。
李慶芳眸光晦暗。
此事必然瞞不過其他人,若他不保秦詔,李門的人心就散了。
京中各家均是燈火通明。
天元帝得知此消息時,並未多話,反倒是早早就睡了。
翌日早朝,李慶芳當堂向天子稟告臨海謀害欽差之事,而那名血衣衙役也被帶到大殿中。
那衙役身上的血已經凝固發黑,似在無聲訴說秦侍郎的處境如何兇險。
秦詔乃是欽差,是替陛下南下,卻招一次次追殺,臨海官員如何囂張!
本以為隻是按察使司腐爛到根子裏,不成想都指揮使司竟也攪合其中。
都指揮使司乃是一方兵馬,若其不聽朝廷指揮,後果不堪設想。
往常各自為政的各方勢力此時竟立場一致,定要將此事壓下。
李慶芳更是當堂老淚縱橫:“陛下,臨海已然是國中之國了!”
一句“國中之國”徹底將整個朝堂的怒火點燃。
站出來的官員一個接著一個。
天元帝當場下旨,派出一隊兵馬前往臨海,將所有涉事之人盡數拿下押解迴京。
事情緊急,行軍已然來不及,調動的乃是臨海附近兩個省的駐紮兵馬。
秦詔在通府府衙待了兩個多月後,終於等到沈逾白推開他的屋門。
站在沈逾白身後的,還有百來個被綁著的人。
“秦大人,後麵就交給你了。”
陽光之下,沈逾白笑得溫和,卻讓秦詔心中升起一股寒氣。
秦詔笑得有些勉強:“好。”
接下來他就不能再蜷縮在通府,既已動手,那就要徹底將臨海上下擼個幹淨。
隻是……
“本官身邊已沒人手,如何將他們壓往臨海?”
沈逾白笑道:“本官乃是通府知府,自要親自前去作證,讓他們供出圍攻通府府衙的幕後之人。”
那些被捆綁的眾人聽到此話,皆是驚恐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