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召諸王迴京
鎮國秦王,我和大明與國同休 作者:雨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諸王迴京
得到朱潚的迴答後,常氏眼前一黑,身子晃了幾晃,便直直地向後倒去。
朱標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常氏,小心翼翼地將她放置在一旁的椅子上。
他滿臉憂慮地看著常氏緊閉的雙眼和蒼白的麵容,心中一陣刺痛。
然後,朱標緩緩轉過頭來,目光投向站在不遠處的朱元璋。
隻見朱元璋一臉驚愕與悲痛,身體微微顫抖著。朱標深吸一口氣,艱難地開口叫了一聲:“爹……”
這聲“爹”仿佛一道驚雷劃破長空,直擊朱元璋的內心深處。
刹那間,他老淚縱橫,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奔湧而出。
他不停地搖著頭,擺著手,試圖掩飾自己的失態,然而那顫抖的嘴唇卻怎麽也無法控製。
“爹!”
朱標又一次唿喊出聲,同時伸出雙手,緊緊拉住朱元璋的胳膊,用力將他拽到近前。
待朱元璋站穩腳跟,朱標抬起手臂,用自己的衣袖輕柔地擦拭著父親臉上的淚水。
“爹,您看,我這不還好好活著嘛,別哭啦,老五剛才不是說了,就算情況再糟糕,至少也還有個一年半載的時間呢。”朱標強忍著咳嗽,努力擠出一絲微笑安慰著朱元璋。
聽到朱標的話,朱元璋哽咽著迴應道:“標兒……”
但那淚水卻像是斷了線的珠子一般,怎麽擦也擦不幹淨。
這時,朱標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認真地對朱元璋說:“爹,還是讓諸王迴京吧。”
朱元璋一聽這話,不由得愣住了。
他心裏清楚,眼下局勢複雜,自己實在不敢輕易召迴幾個兒子。
可如今朱標竟提出要讓所有親王都迴來,這著實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為何啊?”朱元璋疑惑地問道。
朱標輕咳了幾聲,定了定神,接著解釋道:“娘病重,我也病重,爹您身邊總不能沒人照顧吧。而且,朝廷大事繁多,更需要有親王在京鎮守,以保江山社稷安穩。”
“爹,如果孩兒不幸早逝,想必您定會選擇立雄英為帝吧?”朱標突然開口說道,這句話猶如一道驚雷,瞬間擊中了朱元璋內心深處那個潛藏著,從未向人提及的念頭。
其實,最近朱元璋並非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假如朱標真的早早離去,自己究竟要不要越過其他兒子,直接把皇位傳給孫子呢?
然而,這僅僅隻是腦海中的一閃而過的念頭罷了。
畢竟,如果直接跳過兒子而傳位於孫子,朱元璋實在難以想象當自己百年歸老之後,那些個藩王兒子們會不會心服口服地接受這樣的安排。
倘若諸王因此心生不滿,起兵造反,那可如何是好?
隻可惜,這皇室的傳位之事不同於普通人家分家產,可以簡單地平均分配。
那可是至高無上的皇位呀!
自己曆經千辛萬苦、耗費無數心血,好不容易才將這片支離破碎的大好河山重新整頓治理得井井有條。
若是待自己撒手人寰之後,這江山社稷再度陷入混亂,分崩離析,就算到了九泉之下,自己恐怕也難以安息啊!
“標兒……”朱元璋張了張口,試圖為自己辯解一番,怎料話未出口便已被朱標硬生生地截斷。
“爹,此事斷斷不可行啊!自古以來,皇位傳承皆是遵循父傳子的規矩,哪有像這般直接跳過兒子,將皇位徑直傳給孫輩的道理呢?”
“且不說雄英的那些叔叔們會作何感想,單就禮法而言,也是萬萬說不通的啊!”
朱標一臉鄭重其事地說道,目光堅定地直視著朱元璋。
“既然如此,那倒不如速速將諸位王爺召迴京城,重新挑選出合適的太子人選。趁著兒子尚有時日,咱們父子二人齊心協力,好生培養出一位德才兼備,足以擔當大任的弟弟來啊!”朱標言辭懇切地說道。
話音剛落,朱元璋那好不容易止住的淚水,如同決堤之水一般,再次洶湧而出。
他凝視著眼前這位深明大義的長子,心中感慨萬千:
自己的這個大兒子,哪怕已走到這般艱難的境地,卻依舊心係國家的安定,時刻掛念著皇位能否平穩傳承。
如此胸懷天下、以大局為重之人,才是當之無愧的最佳皇位繼承者啊!
然而,朱元璋並未立刻應允朱標的提議。
他隻是默默地哭泣著,緩緩轉身,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出了坤寧宮。
隨後,他立即吩咐身邊的侍從,妥善安排人手護送朱標夫婦返迴東宮歇息。
與此相反,朱標在提出建議之後,便果斷地派出親信使者去通報給諸位王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率先得到消息的竟然是那些身處京城的親王們。
原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本就尚未離開京城,一直在翹首期盼著即將舉行的盛大閱兵儀式。
而此時遠在外地的,則有秦王朱樉,燕王朱棣,楚王朱楨,齊王朱榑以及湘王朱柏等幾位王爺。
盡管他們各自有著繁忙的事務需要處理,但所幸彼此之間距離並不算太過遙遠。
想必一旦接到兄長傳來的緊急詔令,定會馬不停蹄地趕迴京城吧。
然而,就在朱樉他們原本已經計劃好要踏上返迴應天之路的時候,一道突如其來的消息打破了原有的平靜。
這消息來自於東宮,朱標口信言辭急切地要求他們速速迴京。
當朱樉聽聞這個消息時,心中不由自主地鬆了一口氣。
盡管來人平日裏行事謹慎,口風嚴實,但終究還是從侍衛那裏探聽到了一些關鍵信息。
原來,朱標並未如他所擔憂的那般被軟禁起來,那可怕的父子相爭場景也並未真實上演。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朱標安然無恙,沒有遭遇任何意想不到的狀況。
知曉這些後,朱樉那顆一直高懸著的心稍稍安定下來。
可與此同時,新的疑問又湧上心頭:難道朱標不知道自己等人即將返程嗎?為何還要如此匆忙地派人專程傳信,緊急召喚大家迴宮呢?
此刻的朱樉獨自坐在自己的帳篷裏,目光緊緊鎖定著眼前微微搖曳的燭火,思緒漸漸飄遠,整個人都沉浸在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得到朱潚的迴答後,常氏眼前一黑,身子晃了幾晃,便直直地向後倒去。
朱標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常氏,小心翼翼地將她放置在一旁的椅子上。
他滿臉憂慮地看著常氏緊閉的雙眼和蒼白的麵容,心中一陣刺痛。
然後,朱標緩緩轉過頭來,目光投向站在不遠處的朱元璋。
隻見朱元璋一臉驚愕與悲痛,身體微微顫抖著。朱標深吸一口氣,艱難地開口叫了一聲:“爹……”
這聲“爹”仿佛一道驚雷劃破長空,直擊朱元璋的內心深處。
刹那間,他老淚縱橫,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奔湧而出。
他不停地搖著頭,擺著手,試圖掩飾自己的失態,然而那顫抖的嘴唇卻怎麽也無法控製。
“爹!”
朱標又一次唿喊出聲,同時伸出雙手,緊緊拉住朱元璋的胳膊,用力將他拽到近前。
待朱元璋站穩腳跟,朱標抬起手臂,用自己的衣袖輕柔地擦拭著父親臉上的淚水。
“爹,您看,我這不還好好活著嘛,別哭啦,老五剛才不是說了,就算情況再糟糕,至少也還有個一年半載的時間呢。”朱標強忍著咳嗽,努力擠出一絲微笑安慰著朱元璋。
聽到朱標的話,朱元璋哽咽著迴應道:“標兒……”
但那淚水卻像是斷了線的珠子一般,怎麽擦也擦不幹淨。
這時,朱標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認真地對朱元璋說:“爹,還是讓諸王迴京吧。”
朱元璋一聽這話,不由得愣住了。
他心裏清楚,眼下局勢複雜,自己實在不敢輕易召迴幾個兒子。
可如今朱標竟提出要讓所有親王都迴來,這著實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為何啊?”朱元璋疑惑地問道。
朱標輕咳了幾聲,定了定神,接著解釋道:“娘病重,我也病重,爹您身邊總不能沒人照顧吧。而且,朝廷大事繁多,更需要有親王在京鎮守,以保江山社稷安穩。”
“爹,如果孩兒不幸早逝,想必您定會選擇立雄英為帝吧?”朱標突然開口說道,這句話猶如一道驚雷,瞬間擊中了朱元璋內心深處那個潛藏著,從未向人提及的念頭。
其實,最近朱元璋並非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假如朱標真的早早離去,自己究竟要不要越過其他兒子,直接把皇位傳給孫子呢?
然而,這僅僅隻是腦海中的一閃而過的念頭罷了。
畢竟,如果直接跳過兒子而傳位於孫子,朱元璋實在難以想象當自己百年歸老之後,那些個藩王兒子們會不會心服口服地接受這樣的安排。
倘若諸王因此心生不滿,起兵造反,那可如何是好?
隻可惜,這皇室的傳位之事不同於普通人家分家產,可以簡單地平均分配。
那可是至高無上的皇位呀!
自己曆經千辛萬苦、耗費無數心血,好不容易才將這片支離破碎的大好河山重新整頓治理得井井有條。
若是待自己撒手人寰之後,這江山社稷再度陷入混亂,分崩離析,就算到了九泉之下,自己恐怕也難以安息啊!
“標兒……”朱元璋張了張口,試圖為自己辯解一番,怎料話未出口便已被朱標硬生生地截斷。
“爹,此事斷斷不可行啊!自古以來,皇位傳承皆是遵循父傳子的規矩,哪有像這般直接跳過兒子,將皇位徑直傳給孫輩的道理呢?”
“且不說雄英的那些叔叔們會作何感想,單就禮法而言,也是萬萬說不通的啊!”
朱標一臉鄭重其事地說道,目光堅定地直視著朱元璋。
“既然如此,那倒不如速速將諸位王爺召迴京城,重新挑選出合適的太子人選。趁著兒子尚有時日,咱們父子二人齊心協力,好生培養出一位德才兼備,足以擔當大任的弟弟來啊!”朱標言辭懇切地說道。
話音剛落,朱元璋那好不容易止住的淚水,如同決堤之水一般,再次洶湧而出。
他凝視著眼前這位深明大義的長子,心中感慨萬千:
自己的這個大兒子,哪怕已走到這般艱難的境地,卻依舊心係國家的安定,時刻掛念著皇位能否平穩傳承。
如此胸懷天下、以大局為重之人,才是當之無愧的最佳皇位繼承者啊!
然而,朱元璋並未立刻應允朱標的提議。
他隻是默默地哭泣著,緩緩轉身,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出了坤寧宮。
隨後,他立即吩咐身邊的侍從,妥善安排人手護送朱標夫婦返迴東宮歇息。
與此相反,朱標在提出建議之後,便果斷地派出親信使者去通報給諸位王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率先得到消息的竟然是那些身處京城的親王們。
原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本就尚未離開京城,一直在翹首期盼著即將舉行的盛大閱兵儀式。
而此時遠在外地的,則有秦王朱樉,燕王朱棣,楚王朱楨,齊王朱榑以及湘王朱柏等幾位王爺。
盡管他們各自有著繁忙的事務需要處理,但所幸彼此之間距離並不算太過遙遠。
想必一旦接到兄長傳來的緊急詔令,定會馬不停蹄地趕迴京城吧。
然而,就在朱樉他們原本已經計劃好要踏上返迴應天之路的時候,一道突如其來的消息打破了原有的平靜。
這消息來自於東宮,朱標口信言辭急切地要求他們速速迴京。
當朱樉聽聞這個消息時,心中不由自主地鬆了一口氣。
盡管來人平日裏行事謹慎,口風嚴實,但終究還是從侍衛那裏探聽到了一些關鍵信息。
原來,朱標並未如他所擔憂的那般被軟禁起來,那可怕的父子相爭場景也並未真實上演。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朱標安然無恙,沒有遭遇任何意想不到的狀況。
知曉這些後,朱樉那顆一直高懸著的心稍稍安定下來。
可與此同時,新的疑問又湧上心頭:難道朱標不知道自己等人即將返程嗎?為何還要如此匆忙地派人專程傳信,緊急召喚大家迴宮呢?
此刻的朱樉獨自坐在自己的帳篷裏,目光緊緊鎖定著眼前微微搖曳的燭火,思緒漸漸飄遠,整個人都沉浸在了深深的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