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狗太子,本王不幹了
鎮國秦王,我和大明與國同休 作者:雨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四百五十九章 狗太子,本王不幹了
就在此時,站在一旁早已淚眼朦朧的朱棣猛地振臂一唿:“全體都有,敬禮!”
伴隨著他這一聲高喊,隻聽“唰”的一聲,整齊劃一的聲響傳來,身後的眾多將士們如同訓練有素的鋼鐵洪流一般,齊刷刷地抬起右手,向著眼前這群英勇無畏的人們敬起禮來。
他們的動作剛勁有力,眼神堅定而充滿敬意,仿佛要用這最簡單卻又最莊重的方式,將內心深處那份對英雄的敬仰與感激之情傳達出去。
然而,麵對如此隆重的禮遇,為首的古力卻顯得異常緊張,他連忙擺手大喊道:“使不得,萬萬使不得啊!我們不過是盡了自己應盡之責罷了。”
說著,他掙紮著想要站起身來推辭這份殊榮,但身旁的朱樉眼疾手快,一把將其按迴擔架之上,並大聲說道:
“你們受得起!若不是你們舍生忘死、浴血奮戰,何來如今這太平盛世?”
朱樉的話語擲地有聲,讓在場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一時間,原本就情緒激動的一群傷兵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情感,紛紛痛哭流涕起來。
他們看著太子朱標親自走上前來為大家斟滿美酒,再瞧瞧太子妃端莊秀麗地端著裝滿酒杯的托盤款款而來,以及兩位尊貴無比的王爺也親自出麵相迎,這般禮遇簡直堪比皇帝親臨了。
此情此景,令在場的所有將士無不動容,有些人甚至忍不住悄悄擦拭眼角的淚花。
是啊,戰爭永遠都是那麽殘酷無情。
隻要有戰爭存在的地方,就必然會有流血犧牲。
那些正值青春年華,朝氣蓬勃的年輕生命,懷揣著對和平生活的無限向往以及對祖國的赤膽忠心,毫不猶豫地投身到這場慘烈至極的生死搏殺當中。
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堅不可摧的長城,守護著身後的家園和親人。
他們以頑強不屈的意誌譜寫著壯麗輝煌的篇章,扞衛著國家的尊嚴與榮譽。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英勇無畏的戰士,才有了今日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安寧。
他們或許還是家中父母疼愛的孩子,或許剛剛與愛人許下海誓山盟,但在戰爭的號角吹響之際,一切都變得不再重要。
最終古力拒絕了朱樉的好意,沒有繼續留在軍中,然而朱樉拿出他的妻兒,最終說服了古力,在西安皇家商戶為其謀了一個差事。
金帳汗國的戰報也早早的送了過來。
二十五萬大軍被消滅了大半,金帳汗國更是被打得退守王庭,大明再次擴張百裏疆域。
然而此時,朱樉和朱標朱棣帶著他們的媳婦,已經乘坐專列,即將到達應天。
車上,朱樉突然甩給朱標一個奏折。
朱標深吸一口氣後,緩緩地打開奏折,當他看清上麵所寫的字時,瞬間怒火中燒,額頭上青筋暴起,頭發也似乎根根直立起來,仿佛要衝破頭頂的束縛一般!
隻見那奏折上清清楚楚地寫著:“狗太子,本王不幹了!若不給我罷官,我定要炸掉你的東宮!”
對於朱樉這個弟弟張狂的性子,朱標自然心知肚明。
雖然他對這威脅之語氣得渾身發抖,但理智告訴他,炸東宮之事絕對不可能發生。可即便如此,以朱樉的鬧騰勁兒,恐怕也會讓自己難得安寧。
此刻,朱標的目光落在前方正悠閑自得的朱樉身上。
隻見朱樉大剌剌地翹著二郎腿,身子斜倚在觀音奴的腿上,而一旁的孫倩倩則乖巧地幫他輕輕捶腿。
此情此景,令朱標心中的怒氣愈發洶湧澎湃,如同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
“老二,你究竟想要幹什麽?”朱標強忍著憤怒,從牙縫裏擠出這句話,聲音低沉而又充滿威嚴。
朱樉連頭都懶得扭動一下,依舊緊閉雙眼,懶洋洋地迴答道:“坤寧宮的後院不是還有個小院子嘛,等迴去之後,便搬到那裏住下,好好陪陪娘親。”
“至於其他事情,你愛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少來打擾本王便是。”
聽到朱樉提及馬皇後,朱標心頭的火氣頓時消減了大半。
畢竟,對於這位深明大義,慈愛有加的娘親,他們兄弟幾人都是極為敬重和孝順的。
朱標緩了緩情緒,盡量心平氣和地說道:“總司令的位置非你莫屬,任何人都休想染指半分。”
“至於戶部尚書一職,我已將其撤下,並安排鬱新來接任。”
“如今,夏原吉仍是戶部侍郎。”
“這樣的安排,你可滿意?”
一旁朱樉點了點頭說道“不行,這一次必須撤幹淨,我是一天都不想給你幹活了。”
朱樉的話讓一旁常氏疑惑的問道“二弟,別人都是爭搶當官,你怎麽還往外推呢?”
“當今天下滿朝文武,除了爹和你大哥就是你權力最大了啊。”
聞言朱樉直接起身說道“嫂子,你是不知道,但凡我身上有一點職位,老大就得要死要活的全都把相關的工作丟給我。”
“他是輕鬆了,可我累啊,我都好多年沒有在家了。”
朱樉的這一番話,讓原本想要幫朱標勸解朱樉的常氏也啞口無言了。
因為朱樉的埋怨也不是沒有道理,這幾年確實苦了朱樉了。
常氏見此情形,心中焦急萬分,她張了張口,正欲再度開口勸說,然而就在此時,隻聽得朱樉高聲說道:
“老大啊,你將來可是要登上那至高無上的皇位寶座之人呐!”
“這軍權與皇權之間的緊密聯係,其中的道理難道你會不明白嗎?”他的目光緊緊地盯著朱標,言辭懇切而犀利。
“日後,這總司令的職位唯有皇帝才有資格擔當。”
“如此一來,便可避免他日出現某個位高權重,禍亂朝綱之權臣,從而危及咱大明的江山社稷啊!”朱樉一邊說著,一邊不自覺地加重了語氣。
接著,他稍稍停頓了一下,繼續道:“況且,當初之所以推行此項改革,實乃形勢所需。”
“那總司令竟能隨意調動天下兵馬,甚至無需經過皇帝的應允,這般巨大的權力實在令人擔憂啊!”
就在此時,站在一旁早已淚眼朦朧的朱棣猛地振臂一唿:“全體都有,敬禮!”
伴隨著他這一聲高喊,隻聽“唰”的一聲,整齊劃一的聲響傳來,身後的眾多將士們如同訓練有素的鋼鐵洪流一般,齊刷刷地抬起右手,向著眼前這群英勇無畏的人們敬起禮來。
他們的動作剛勁有力,眼神堅定而充滿敬意,仿佛要用這最簡單卻又最莊重的方式,將內心深處那份對英雄的敬仰與感激之情傳達出去。
然而,麵對如此隆重的禮遇,為首的古力卻顯得異常緊張,他連忙擺手大喊道:“使不得,萬萬使不得啊!我們不過是盡了自己應盡之責罷了。”
說著,他掙紮著想要站起身來推辭這份殊榮,但身旁的朱樉眼疾手快,一把將其按迴擔架之上,並大聲說道:
“你們受得起!若不是你們舍生忘死、浴血奮戰,何來如今這太平盛世?”
朱樉的話語擲地有聲,讓在場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一時間,原本就情緒激動的一群傷兵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情感,紛紛痛哭流涕起來。
他們看著太子朱標親自走上前來為大家斟滿美酒,再瞧瞧太子妃端莊秀麗地端著裝滿酒杯的托盤款款而來,以及兩位尊貴無比的王爺也親自出麵相迎,這般禮遇簡直堪比皇帝親臨了。
此情此景,令在場的所有將士無不動容,有些人甚至忍不住悄悄擦拭眼角的淚花。
是啊,戰爭永遠都是那麽殘酷無情。
隻要有戰爭存在的地方,就必然會有流血犧牲。
那些正值青春年華,朝氣蓬勃的年輕生命,懷揣著對和平生活的無限向往以及對祖國的赤膽忠心,毫不猶豫地投身到這場慘烈至極的生死搏殺當中。
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堅不可摧的長城,守護著身後的家園和親人。
他們以頑強不屈的意誌譜寫著壯麗輝煌的篇章,扞衛著國家的尊嚴與榮譽。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英勇無畏的戰士,才有了今日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安寧。
他們或許還是家中父母疼愛的孩子,或許剛剛與愛人許下海誓山盟,但在戰爭的號角吹響之際,一切都變得不再重要。
最終古力拒絕了朱樉的好意,沒有繼續留在軍中,然而朱樉拿出他的妻兒,最終說服了古力,在西安皇家商戶為其謀了一個差事。
金帳汗國的戰報也早早的送了過來。
二十五萬大軍被消滅了大半,金帳汗國更是被打得退守王庭,大明再次擴張百裏疆域。
然而此時,朱樉和朱標朱棣帶著他們的媳婦,已經乘坐專列,即將到達應天。
車上,朱樉突然甩給朱標一個奏折。
朱標深吸一口氣後,緩緩地打開奏折,當他看清上麵所寫的字時,瞬間怒火中燒,額頭上青筋暴起,頭發也似乎根根直立起來,仿佛要衝破頭頂的束縛一般!
隻見那奏折上清清楚楚地寫著:“狗太子,本王不幹了!若不給我罷官,我定要炸掉你的東宮!”
對於朱樉這個弟弟張狂的性子,朱標自然心知肚明。
雖然他對這威脅之語氣得渾身發抖,但理智告訴他,炸東宮之事絕對不可能發生。可即便如此,以朱樉的鬧騰勁兒,恐怕也會讓自己難得安寧。
此刻,朱標的目光落在前方正悠閑自得的朱樉身上。
隻見朱樉大剌剌地翹著二郎腿,身子斜倚在觀音奴的腿上,而一旁的孫倩倩則乖巧地幫他輕輕捶腿。
此情此景,令朱標心中的怒氣愈發洶湧澎湃,如同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
“老二,你究竟想要幹什麽?”朱標強忍著憤怒,從牙縫裏擠出這句話,聲音低沉而又充滿威嚴。
朱樉連頭都懶得扭動一下,依舊緊閉雙眼,懶洋洋地迴答道:“坤寧宮的後院不是還有個小院子嘛,等迴去之後,便搬到那裏住下,好好陪陪娘親。”
“至於其他事情,你愛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少來打擾本王便是。”
聽到朱樉提及馬皇後,朱標心頭的火氣頓時消減了大半。
畢竟,對於這位深明大義,慈愛有加的娘親,他們兄弟幾人都是極為敬重和孝順的。
朱標緩了緩情緒,盡量心平氣和地說道:“總司令的位置非你莫屬,任何人都休想染指半分。”
“至於戶部尚書一職,我已將其撤下,並安排鬱新來接任。”
“如今,夏原吉仍是戶部侍郎。”
“這樣的安排,你可滿意?”
一旁朱樉點了點頭說道“不行,這一次必須撤幹淨,我是一天都不想給你幹活了。”
朱樉的話讓一旁常氏疑惑的問道“二弟,別人都是爭搶當官,你怎麽還往外推呢?”
“當今天下滿朝文武,除了爹和你大哥就是你權力最大了啊。”
聞言朱樉直接起身說道“嫂子,你是不知道,但凡我身上有一點職位,老大就得要死要活的全都把相關的工作丟給我。”
“他是輕鬆了,可我累啊,我都好多年沒有在家了。”
朱樉的這一番話,讓原本想要幫朱標勸解朱樉的常氏也啞口無言了。
因為朱樉的埋怨也不是沒有道理,這幾年確實苦了朱樉了。
常氏見此情形,心中焦急萬分,她張了張口,正欲再度開口勸說,然而就在此時,隻聽得朱樉高聲說道:
“老大啊,你將來可是要登上那至高無上的皇位寶座之人呐!”
“這軍權與皇權之間的緊密聯係,其中的道理難道你會不明白嗎?”他的目光緊緊地盯著朱標,言辭懇切而犀利。
“日後,這總司令的職位唯有皇帝才有資格擔當。”
“如此一來,便可避免他日出現某個位高權重,禍亂朝綱之權臣,從而危及咱大明的江山社稷啊!”朱樉一邊說著,一邊不自覺地加重了語氣。
接著,他稍稍停頓了一下,繼續道:“況且,當初之所以推行此項改革,實乃形勢所需。”
“那總司令竟能隨意調動天下兵馬,甚至無需經過皇帝的應允,這般巨大的權力實在令人擔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