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發展


    這個時候還是不要觸黴頭的好。


    “哈哈,老大,習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久的堅持。”朱元璋語重心長的說道。


    “兒子明白。”


    朱標拱手迴應朱元璋,後者自然是很欣慰。


    一旁的朱樉說到“我說,皇帝爺,太子爺,你倆給個準話啊,這玩意到底要不要批量生產啊。”


    聽到朱樉的話,朱標將子彈的成本和自己的顧慮對朱元璋說了一下。


    這也讓朱元璋陷入了思考之中。


    無他,對於現在的大明而言,還是太窮了,單單是供養百萬大軍的子彈消耗,可是就供養不起的。


    “先少量裝備吧,先給京營換裝吧,其他部隊晚些再說。”朱元璋無奈的說到說到。


    京營的兵力對於整個大明而言,還是比較少的,大明如今具有一百五十多萬兵力,而現在京營隻有三十多萬正規作戰部隊。


    考慮到大明的經濟狀況,現在也能是慢慢的先給京營進行換裝。


    好在銅殼子彈能夠迴收,這也減輕了大明的經濟壓力。


    暫時商定之後,朱樉覺得留在宮裏無趣,一群小家夥也都想玩槍,避免發生意外,朱樉便將他們全都帶迴了秦王府,讓他們遠離危險。


    在朝廷財政的大力支持下,應天的兵工廠完成了第一次改革,由原先手工鍛打製造槍支,成了現在大力運用長江水利。


    使用水利機床完成槍支配件的鑄造,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洪武步槍在這樣的影響下,率先在應天城外開機製造,準備率先裝備京營。


    轉眼間一年過去,朱棣也傳迴來了好的消息。


    大明兩路進攻,迅速攻占了倭島,乃至於日本的南北朝都向彼此求援,聲稱遇到了襲擊,但雙方由於彼此的不信任,導致加速了日本的滅亡。


    整個征伐隻用了短短三個月,很多人都沒有打過癮,時間全都浪費在趕路和抓俘虜上了。


    次年,朱棣率領征伐倭寇的大軍迴歸。


    整個倭島全部拿下,倭寇皇室全部斬殺,樹立起一個巨大的京冠。


    對於朱樉所說的金礦和銀礦,因為有著足夠的情報也尋找到了,並且開始了組織人手挖掘。


    齊王朱傅,率領五萬大軍,駐紮日本,監督金銀礦的開采,統治整個倭島。


    按照朱樉之前的交代,倭寇全部閹割送去挖礦,女人年輕的娛樂中心全部收購,年邁的打入監獄幹活。


    日本可不隻有巨大的金銀礦,其中煤炭,和銅礦數量都不少,因此,在日本,大明建立了數個彈藥補給廠,大量的彈藥在島上製造,也成為了大明艦隊的一處補給點。


    和朱棣一起迴來的,還有數以千萬計的白銀和黃金,整個倭島地皮都被刮了三遍,使得大明空虛許久的國庫,也暫時的風韻起來。。


    洪武十四年中旬,大明開啟航海時代。


    由皇家商行牽頭,眾多皇室子弟和勳貴們紛紛出資,成立大明海上貿易集團,收購船廠,建造碼頭,直接壟斷了大明此時的航海貿易,所有的出海,和迴歸,均需要通過大明海上貿易集團


    大明海上貿易集團在,民間商人的不斷加入之下,成了龐大的貿易團隊,廣收投資,當然,民間商人依舊是需要拿土地換取商船和出海名額,不要銀錢,當然麽有土地的另算。


    這一點也是朱樉出的餿主意,這讓無數以土地為生的家族破口大罵,但是海上巨大利潤的吸引下,也不得不拋售土地。


    皇家商行出船隊,眾多商人出貨物,於廣州南下開啟了航海貿易。


    為此,皇家糧行的土地,覆蓋了大明半數以上,各商賈地主的土地,換成了船隻,帶著貨物,隨同船隊一起南下,未來一個個都賺的盆滿缽滿。


    為保護,大明商賈在海外的安全,大明海上貿易集團於大明海軍形成合作,後者派遣大型艦隊護航開道,皇家商行與眾勳貴家族,提供高額的稅收,當然還有朝廷的官員也隨著聯合組建的船隊一起南下,宣揚國威,隻是商船數量便高達一千七百餘艘,跟著艦隊開始出發。


    這也成為史上,最大的一次航海活動,史稱洪武開海


    大明的絲綢,茶葉,瓷器,各種農產品,皇家商行製造的玻璃,香水,食鹽等隨著船隊南下,換取巨大的利潤。


    大明艦隊迴國後,國內也開始了再次大規模的出海貿易,國內的各行各業紛紛擴充產能,預備下一次出海。


    大量的金錢開始湧入大明,使得大明經濟開始騰飛,朱標也終於舍得給部隊開始大量的換裝。


    至於淘汰下來的武器,朱標卻沒了思路,朱樉則是建議好好收著。


    同時,朱標駐軍漠南五十萬開展訓練,準備按照成吉思汗的路線,將大明版圖繼續擴大,雖遭到眾多反對。


    但最後在朱元璋和眾多王爺的支持下開始了擴軍和訓練。


    朱樉也沒有閑著,組建了一支小型船隊,從日本出發,一路向東,尋找傳說中的美洲,開始了探險之旅。


    船隊出發之前,朱樉給了領隊,楊海,也就是朱樉貼身護衛楊風的弟弟,一本小冊子,上麵有著土豆,玉米等農作物的詳細描寫和樣貌,讓他們去尋找。


    關於遼東種植水稻,一直產量不高,每年還需要大量的糧食輸出,這也讓朱標苦惱不已,還有漠北,若非畜牧業支撐著龐大的土地和人口。


    朱標都快想要放棄那些地方了。


    在朱樉的一再畫餅,,描繪美好藍圖之下,朱標才打斷了那想法。


    遼東的黑土地那可是十分的肥沃,隻要找到玉米,土豆,未來再培育出適合遼東種植的水稻,當然還有大豆和高粱那糧食便再也不是問題。


    當然,這一切,朱標是不知道,的後世的東北那可是糧食的高產區,在後世,就占了全國產量的五分之一。


    在這個年代,那豈不是可以養活整個大明人口。


    說到人口,從朱樉洪武五年掃平草原之後,大量的草原人與遷移內陸,促進蒙漢融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國秦王,我和大明與國同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澤並收藏鎮國秦王,我和大明與國同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