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賀宗哲進攻和寧,暴雪
鎮國秦王,我和大明與國同休 作者:雨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百零二章 賀宗哲進攻和寧,暴雪
朱標笑了笑說到“孤都到這裏了,父皇都沒讓孤迴去,你們就別管了,沐英,大軍可集結完畢了?”
沐英連忙拱手說道“迴太子殿下,十萬新軍,三萬邊軍已經全部到達,隨時可以出發。”
聽到沐英聽的話,朱標點了點頭道“救兵如救火,就不進城了,大軍即刻出發,路上再商討具體事宜。”
“是”沐英拱手,他身後的將領立刻就去集結部隊。
長興侯耿炳文上前說道“殿下,部隊集結也需要時間,不如進城喝杯水酒吃點東西稍微休息一下?”
“好,這些天總是吃幹糧,那就叨擾長興侯了。”朱標說完帶著觀音奴和張玉,奈爾不花進城了。
飯局上少不了耿炳文的勸告,朱標全當左耳進右耳出。
吃完飯了解了一下手下的兵馬。
總共二十二萬可戰之兵,騎兵就占了一半,
朱標決定分成兩部分,十萬騎兵由觀音率領,張玉和奈爾不花輔佐先行出發支援,有一群蒙古人在,也不用擔心觀音奴迷路,到了廣寧王府也好於湯和對接。
其餘十二萬兵馬由沐英統領,與朱標一起在後。
和寧
安靜了半個多月的和寧城再次熱鬧起來。
斥候傳來消息,與徐達馮勝僵持近一個月的賀宗哲部,退出戰鬥,由賀宗哲親自率領十七萬大軍迴援,直逼和寧城僅剩兩日路程。
土喇河方向,當初十八萬的徐達,馮勝聯軍,此刻隻剩下不足十萬,這還是因為被繳獲的火炮沒了彈藥,徐達堅守,馮勝策應的原因。
不足十萬的明軍,於賀宗哲部留下拖延的五萬元軍,在土喇河再次展開戰鬥。
一直沒有上場的五萬元軍騎兵精銳,對戰不足十萬的疲勞明軍,雙方居然打的有來有迴,開始明軍還稍有劣勢。
與此同時負責圍困鄧愈左路軍的元軍也抽調五萬人從南側進攻和寧。
堅守一月有餘的鄧愈部終於得到了些許喘息,留下與其交戰的一萬餘元軍老弱在鄧愈議輪衝鋒之下四下潰散。
彈盡糧絕的鄧愈部終於得到了少量的補充。
這一情報也快速的傳迴廣寧王府的湯和後軍指揮部,湯和讓鄧愈先行迴撤,等補充糧草彈藥之後,再行支援和寧秦王部。
與此同時,湯和後軍在後方城池之中抽調三千兵馬親自率領攜帶大量輜重冒險深入草原試圖與左路軍會合。
至於徐達馮勝聯軍,湯和實在無暇顧及,隻能先與距離比較近的左路軍會合,當做一支奇兵來用。
和寧
十七萬元軍黑壓壓的壓上來,這讓要是有準備的朱樉都心驚膽戰。
人數過萬,人山人海,更何況是十七萬大軍。
賀宗哲部在和寧城外休整了一夜,便開始使用人海戰術進行攻城。
即便是朱樉攜帶了一個旅的火炮,麵對十七萬大軍也是顯得十分吃力,第一天守城就被突破了城頭。
朱樉想要親自率軍支援,卻被藍玉攔在了指揮部。
不愧是大明常遇春之後的又一猛將,在藍玉的加入之後,所有的士兵都體現出了狼性,嗷嗷叫著拚殺,最終將元軍拚下城牆。
當然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東門北門麵對賀宗哲十七萬大軍的圍攻,已經是十分吃力,南門守軍也受到了之前圍困左路軍鄧愈部的襲擊,兵力被牢牢牽製。
整個和寧城內,現在隻有不足萬人的機動部隊,唯一沒有遭到進攻的西門仿佛成了一條通道。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敵軍圍三缺一的戰術,目的就是讓守軍從缺口突圍,沒有了城牆的阻撓,他們的就能更加輕鬆的絞殺敵軍。
連續幾天的進攻後,雙方損失都十分慘重,雙方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休整。
與此同時,親自率領三千兵馬運送輜重的湯和,終於和鄧愈碰在了一起。
兩人互相擁抱,互相問候對方為啥還活著,都在用這樣的方式訴說著彼此的擔心。
“老湯啊,快,把棉衣給老子的人發下去,這他娘的鬼天氣凍死老子了。”鄧愈說著話,從補給車上將棉衣先拽下來,交給身邊的人讓他們發下去。
他們出發的時候天氣還不算涼,此刻的草原已經到了寒冬。
看著老戰友凍成這樣還先給將士發放物資,湯和拿出一件棉衣給鄧愈穿上,拉著他到了大帳之中。
“行了鄧傻子,快點穿上吧,你老小子沒了我可不負責給你帶迴去。”湯和說著,還幫自己這個老兄弟倒上一碗自己帶來的烈酒,將篝火播的再旺一些。
“還剩下多少人?”湯和最終還是問出了這個問題。
聽到湯和的問話,鄧愈的手明顯停頓了一下。
搓了搓鼻子說到“還有四萬八千多人,損失過半,幸好據城而守,有炮兵在,敵人隻敢圍困,不敢進攻,但他娘的老子也沒法突圍。”
說著話,鄧愈便哭了起來。
湯和也是將另外一方的情況給鄧愈講著,並且在地圖上幫其標注出來。
人死不能複生,但活著的人生活還得繼續,敵人還在虎視眈眈,戰鬥還得繼續。
“算算日子,朝廷的援兵差不多也快到了,朝中無大將,也不知道是誰領兵啊。”湯和說著便歎息起來。
“那幫子文人不是總說嗎,車到山前必有路,老子休整一下,就去支援秦王,說啥,也撐到朝堂援兵到來。”鄧愈說著又灌了一口酒,身上才感覺暖和了一點。
兩人在大帳聊著,外麵的士兵的喊聲傳了進來。
“下雪了”
聽到聲音,兩人心裏一驚,一起走出大帳,外麵下起了鵝毛大雪。
“下雪了,不知道這一場戰爭還要打多久。”湯和凝重的說道,心裏的擔憂完全體現在臉上。
湯和參加義軍其實要比朱元璋早,朱元璋參加義軍的時候湯和已經是一個千戶了。
一路走來湯和也立功不少,但是因為過於小心謹慎,在軍中湯和的威望遠不如同時期的大將,其一便是因為他個人能力不足,大多時候都是作為副手出征,此次北伐,徐達便讓湯和坐陣後軍,總覽全局,調度糧草輜重,溝通三軍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朱標笑了笑說到“孤都到這裏了,父皇都沒讓孤迴去,你們就別管了,沐英,大軍可集結完畢了?”
沐英連忙拱手說道“迴太子殿下,十萬新軍,三萬邊軍已經全部到達,隨時可以出發。”
聽到沐英聽的話,朱標點了點頭道“救兵如救火,就不進城了,大軍即刻出發,路上再商討具體事宜。”
“是”沐英拱手,他身後的將領立刻就去集結部隊。
長興侯耿炳文上前說道“殿下,部隊集結也需要時間,不如進城喝杯水酒吃點東西稍微休息一下?”
“好,這些天總是吃幹糧,那就叨擾長興侯了。”朱標說完帶著觀音奴和張玉,奈爾不花進城了。
飯局上少不了耿炳文的勸告,朱標全當左耳進右耳出。
吃完飯了解了一下手下的兵馬。
總共二十二萬可戰之兵,騎兵就占了一半,
朱標決定分成兩部分,十萬騎兵由觀音率領,張玉和奈爾不花輔佐先行出發支援,有一群蒙古人在,也不用擔心觀音奴迷路,到了廣寧王府也好於湯和對接。
其餘十二萬兵馬由沐英統領,與朱標一起在後。
和寧
安靜了半個多月的和寧城再次熱鬧起來。
斥候傳來消息,與徐達馮勝僵持近一個月的賀宗哲部,退出戰鬥,由賀宗哲親自率領十七萬大軍迴援,直逼和寧城僅剩兩日路程。
土喇河方向,當初十八萬的徐達,馮勝聯軍,此刻隻剩下不足十萬,這還是因為被繳獲的火炮沒了彈藥,徐達堅守,馮勝策應的原因。
不足十萬的明軍,於賀宗哲部留下拖延的五萬元軍,在土喇河再次展開戰鬥。
一直沒有上場的五萬元軍騎兵精銳,對戰不足十萬的疲勞明軍,雙方居然打的有來有迴,開始明軍還稍有劣勢。
與此同時負責圍困鄧愈左路軍的元軍也抽調五萬人從南側進攻和寧。
堅守一月有餘的鄧愈部終於得到了些許喘息,留下與其交戰的一萬餘元軍老弱在鄧愈議輪衝鋒之下四下潰散。
彈盡糧絕的鄧愈部終於得到了少量的補充。
這一情報也快速的傳迴廣寧王府的湯和後軍指揮部,湯和讓鄧愈先行迴撤,等補充糧草彈藥之後,再行支援和寧秦王部。
與此同時,湯和後軍在後方城池之中抽調三千兵馬親自率領攜帶大量輜重冒險深入草原試圖與左路軍會合。
至於徐達馮勝聯軍,湯和實在無暇顧及,隻能先與距離比較近的左路軍會合,當做一支奇兵來用。
和寧
十七萬元軍黑壓壓的壓上來,這讓要是有準備的朱樉都心驚膽戰。
人數過萬,人山人海,更何況是十七萬大軍。
賀宗哲部在和寧城外休整了一夜,便開始使用人海戰術進行攻城。
即便是朱樉攜帶了一個旅的火炮,麵對十七萬大軍也是顯得十分吃力,第一天守城就被突破了城頭。
朱樉想要親自率軍支援,卻被藍玉攔在了指揮部。
不愧是大明常遇春之後的又一猛將,在藍玉的加入之後,所有的士兵都體現出了狼性,嗷嗷叫著拚殺,最終將元軍拚下城牆。
當然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東門北門麵對賀宗哲十七萬大軍的圍攻,已經是十分吃力,南門守軍也受到了之前圍困左路軍鄧愈部的襲擊,兵力被牢牢牽製。
整個和寧城內,現在隻有不足萬人的機動部隊,唯一沒有遭到進攻的西門仿佛成了一條通道。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敵軍圍三缺一的戰術,目的就是讓守軍從缺口突圍,沒有了城牆的阻撓,他們的就能更加輕鬆的絞殺敵軍。
連續幾天的進攻後,雙方損失都十分慘重,雙方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休整。
與此同時,親自率領三千兵馬運送輜重的湯和,終於和鄧愈碰在了一起。
兩人互相擁抱,互相問候對方為啥還活著,都在用這樣的方式訴說著彼此的擔心。
“老湯啊,快,把棉衣給老子的人發下去,這他娘的鬼天氣凍死老子了。”鄧愈說著話,從補給車上將棉衣先拽下來,交給身邊的人讓他們發下去。
他們出發的時候天氣還不算涼,此刻的草原已經到了寒冬。
看著老戰友凍成這樣還先給將士發放物資,湯和拿出一件棉衣給鄧愈穿上,拉著他到了大帳之中。
“行了鄧傻子,快點穿上吧,你老小子沒了我可不負責給你帶迴去。”湯和說著,還幫自己這個老兄弟倒上一碗自己帶來的烈酒,將篝火播的再旺一些。
“還剩下多少人?”湯和最終還是問出了這個問題。
聽到湯和的問話,鄧愈的手明顯停頓了一下。
搓了搓鼻子說到“還有四萬八千多人,損失過半,幸好據城而守,有炮兵在,敵人隻敢圍困,不敢進攻,但他娘的老子也沒法突圍。”
說著話,鄧愈便哭了起來。
湯和也是將另外一方的情況給鄧愈講著,並且在地圖上幫其標注出來。
人死不能複生,但活著的人生活還得繼續,敵人還在虎視眈眈,戰鬥還得繼續。
“算算日子,朝廷的援兵差不多也快到了,朝中無大將,也不知道是誰領兵啊。”湯和說著便歎息起來。
“那幫子文人不是總說嗎,車到山前必有路,老子休整一下,就去支援秦王,說啥,也撐到朝堂援兵到來。”鄧愈說著又灌了一口酒,身上才感覺暖和了一點。
兩人在大帳聊著,外麵的士兵的喊聲傳了進來。
“下雪了”
聽到聲音,兩人心裏一驚,一起走出大帳,外麵下起了鵝毛大雪。
“下雪了,不知道這一場戰爭還要打多久。”湯和凝重的說道,心裏的擔憂完全體現在臉上。
湯和參加義軍其實要比朱元璋早,朱元璋參加義軍的時候湯和已經是一個千戶了。
一路走來湯和也立功不少,但是因為過於小心謹慎,在軍中湯和的威望遠不如同時期的大將,其一便是因為他個人能力不足,大多時候都是作為副手出征,此次北伐,徐達便讓湯和坐陣後軍,總覽全局,調度糧草輜重,溝通三軍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