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娘娘有些若有所思,秋楚又開口問道
“娘娘可有何吩咐?”
“倒也沒別的,昨日書齋師父教了新課,扶蘇還未背的透徹,你幫著聽聽,倘若他背的磕絆,你就提醒些,若是不找人看著,他怕又要躲懶了。”
鄭良又再度和煦地說道
“難得遇上個你這樣能識字的侍女,就叫你多擔待些了。”
“母親,我哪裏不會背,昨個師父教完便能一字不落的背下來了。”
“是嗎?”
鄭良眼裏有了做母親的溫和
“那字中含義可知曉了?隻讀個皮毛又有何用呢,小心你父王考你,你迴答不出來要挨罰了!”
“剛才還說隻賞景不說這些怎麽又提。”
扶蘇尋常雖是勤勉好學,可畢竟還年幼,愛玩是天性所使,這會兒叫他迴屋去背書,倒不樂意了。
“父王在前朝忙著呢,哪裏有空過來呢!”
“少胡說了,前幾日不是才來過,快去,就算你父王不考你,待會兒母親也要考考你。”
“公子,書齋師父教了新課了,可否再念給奴婢聽聽,奴婢從未讀過書,隻識得幾個字罷了,對書中所教實在渴求。公子若不嫌奴婢愚笨,就教教奴婢,可以嗎?”
“看看,連秋楚都比你用心呢!”
鄭良笑著打趣道。
秋楚家境貧寒,還年幼便被送入宮中為奴,自然也沒機會讀書,識的幾個字還是從前為鄰的教書先生慷慨,教了她幾個簡單的字。如今有機會伺候扶蘇,又知他能天天去書齋念書,更是羨慕不已。
扶蘇雖說是秦王長子,倒也不是目中無人之人,聽聞秋楚好學,便將自己從師父那學到的東西迴來教了秋楚,也算是無心插柳,不但叫秋楚學了東西,自己倒也變得更加勤奮了!
扶蘇見秋楚想知道,又哪裏會拒絕,雖說錯過春景實在可惜,可先前已允諾了他人,又豈可反悔呢?
“走吧,今日師父教的,我可都記得牢牢的。”
秋楚隨扶蘇進屋念書,還未過一個時辰,鄭良端了盤果子來。
“兩人念書累了吧?先歇會兒。”
“母親,咱們還不累呢!方才還說要我多念書,如今怎又來打攪。”
此時扶蘇與秋楚不分主仆,兩人都湊在桌案前看書,扶蘇這個小師父倒也稱職,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叫秋楚聽的都入迷了。
“也不能死讀書啊,總要歇息片刻。”
鄭良招招手,隨一塊兒來的侍女便將一盤盤果子還有點心放在桌上。
“母親與秋楚有些話要說,你去院子裏玩會兒,如何?”
秋楚不明,還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麽事,娘娘要將她趕走,戰戰兢兢起身,一時間不知做何好。
“別緊張……”
鄭良笑著握過秋楚的手,瞧扶蘇與眾人都退下後,才從袖口裏拿出一樣東西。
“這是從前,我剛來秦國時君上賞我的,如今給你。”
她將一支赤金骨玉發釵插到了秋楚的發髻中
“你將公子照顧的很好,生活中不僅體貼入微,更是費心督促他讀書,如今公子愛讀書,也有你的功勞。”
秋楚一顫,連忙下跪,卻被鄭良扶住
“多謝娘娘厚愛,可這禮奴婢不能收,這,這對奴婢來說太貴重了!”
“不會不會,這是你應得的,你為人老實,又不張揚跋扈,我很喜歡你,扶蘇也離不開你,以後隻要你好好伺候公子,那我也就安心了。”
鄭良撫著發簪,溫和的語氣中流露了幾分寂寞之味
“我雖說是最早伺候國君的,也是最早給他生下孩兒的,可算起來……也不算是國君最愛的女人,扶蘇雖得國君疼愛,可國君前朝繁忙,也是難看扶蘇一眼。”
兩人互相扶著,在窗前坐下,鄭良拉著秋楚的手說道
“咱們這些後宮的女人啊……雖說愛慕君王,可也不敢爭風吃醋鬧事,就怕惹了國君不高興,如今君上跟前有個伏越照顧,倒真叫咱們省心了不少。”
“娘娘……您想說什麽呢?奴婢愚笨,實在不知。”
“傻丫頭。”
鄭良笑著又說
“我這是誇你和伏越呢!你為人溫柔謙遜,伏越活潑可愛,甚得君心。如今公子也不再調皮,君上也有了體己之人相伴,我呀……倒是可得空閑了。”
鄭良指了指桌上的一盤點心說道
“這是新製的梅花酥,你拿去,也給伏越嚐嚐,就說是我的一點心意,也謝謝她照顧國君了。”
鄭良瞧秋楚淺淺一笑,猶豫片刻又說道
“還有一事,我已經思慮許久,今日說與你聽,不知你的意向如何。”
“娘娘怎如此客氣,您有事吩咐便可,奴婢一定會照您的吩咐來。”
“哪是什麽吩咐,也是我一直藏在心裏的想法,原先就想想,今天倒想問問你的意見。”
見主子這般,秋楚更不懂了。
鄭良握了握秋楚的手,慢條斯理地說道
“扶蘇如今也漸漸長大,雖說現在還小,可不過幾年,便要擇人娶親了,這件事雖說是國君說了算,但若要選個妾室,那我也是能說上幾句話的。你為人老實,又生的聰慧漂亮,我是想……今兒先叫你做公子的近身侍女,待日後公子成了親,選了正妃,便將你許給公子做妾室,你覺得如何?你……可願意?”
秋楚一聽,嚇得本能縮迴手,連連跪下磕頭
“娘娘真是折煞奴婢了,奴婢出身微寒,隻是奴才罷了,如何可高攀的上公子,奴婢從來也不敢想,況且……奴婢比公子大了些許,是萬萬不配的。”
“年齡有什麽關係,你們左不過大了幾歲罷了,你年長些反而更能管教公子,不叫他以後胡來呢!我瞧公子十分聽你的話,又跟你玩的好,又有什麽不配的呢?”
鄭良扶起秋楚,又說
“出身卑微算的了什麽?我先前還隻是送給秦國的舞姬罷了,如今還不是做了秦王的妃子,這些事也不算大事,隻要你願意,扶蘇願意,還能有誰不同意呢?況且你品行端正,無可挑剔,我想國君也不會拒絕的。”
“娘娘可有何吩咐?”
“倒也沒別的,昨日書齋師父教了新課,扶蘇還未背的透徹,你幫著聽聽,倘若他背的磕絆,你就提醒些,若是不找人看著,他怕又要躲懶了。”
鄭良又再度和煦地說道
“難得遇上個你這樣能識字的侍女,就叫你多擔待些了。”
“母親,我哪裏不會背,昨個師父教完便能一字不落的背下來了。”
“是嗎?”
鄭良眼裏有了做母親的溫和
“那字中含義可知曉了?隻讀個皮毛又有何用呢,小心你父王考你,你迴答不出來要挨罰了!”
“剛才還說隻賞景不說這些怎麽又提。”
扶蘇尋常雖是勤勉好學,可畢竟還年幼,愛玩是天性所使,這會兒叫他迴屋去背書,倒不樂意了。
“父王在前朝忙著呢,哪裏有空過來呢!”
“少胡說了,前幾日不是才來過,快去,就算你父王不考你,待會兒母親也要考考你。”
“公子,書齋師父教了新課了,可否再念給奴婢聽聽,奴婢從未讀過書,隻識得幾個字罷了,對書中所教實在渴求。公子若不嫌奴婢愚笨,就教教奴婢,可以嗎?”
“看看,連秋楚都比你用心呢!”
鄭良笑著打趣道。
秋楚家境貧寒,還年幼便被送入宮中為奴,自然也沒機會讀書,識的幾個字還是從前為鄰的教書先生慷慨,教了她幾個簡單的字。如今有機會伺候扶蘇,又知他能天天去書齋念書,更是羨慕不已。
扶蘇雖說是秦王長子,倒也不是目中無人之人,聽聞秋楚好學,便將自己從師父那學到的東西迴來教了秋楚,也算是無心插柳,不但叫秋楚學了東西,自己倒也變得更加勤奮了!
扶蘇見秋楚想知道,又哪裏會拒絕,雖說錯過春景實在可惜,可先前已允諾了他人,又豈可反悔呢?
“走吧,今日師父教的,我可都記得牢牢的。”
秋楚隨扶蘇進屋念書,還未過一個時辰,鄭良端了盤果子來。
“兩人念書累了吧?先歇會兒。”
“母親,咱們還不累呢!方才還說要我多念書,如今怎又來打攪。”
此時扶蘇與秋楚不分主仆,兩人都湊在桌案前看書,扶蘇這個小師父倒也稱職,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叫秋楚聽的都入迷了。
“也不能死讀書啊,總要歇息片刻。”
鄭良招招手,隨一塊兒來的侍女便將一盤盤果子還有點心放在桌上。
“母親與秋楚有些話要說,你去院子裏玩會兒,如何?”
秋楚不明,還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麽事,娘娘要將她趕走,戰戰兢兢起身,一時間不知做何好。
“別緊張……”
鄭良笑著握過秋楚的手,瞧扶蘇與眾人都退下後,才從袖口裏拿出一樣東西。
“這是從前,我剛來秦國時君上賞我的,如今給你。”
她將一支赤金骨玉發釵插到了秋楚的發髻中
“你將公子照顧的很好,生活中不僅體貼入微,更是費心督促他讀書,如今公子愛讀書,也有你的功勞。”
秋楚一顫,連忙下跪,卻被鄭良扶住
“多謝娘娘厚愛,可這禮奴婢不能收,這,這對奴婢來說太貴重了!”
“不會不會,這是你應得的,你為人老實,又不張揚跋扈,我很喜歡你,扶蘇也離不開你,以後隻要你好好伺候公子,那我也就安心了。”
鄭良撫著發簪,溫和的語氣中流露了幾分寂寞之味
“我雖說是最早伺候國君的,也是最早給他生下孩兒的,可算起來……也不算是國君最愛的女人,扶蘇雖得國君疼愛,可國君前朝繁忙,也是難看扶蘇一眼。”
兩人互相扶著,在窗前坐下,鄭良拉著秋楚的手說道
“咱們這些後宮的女人啊……雖說愛慕君王,可也不敢爭風吃醋鬧事,就怕惹了國君不高興,如今君上跟前有個伏越照顧,倒真叫咱們省心了不少。”
“娘娘……您想說什麽呢?奴婢愚笨,實在不知。”
“傻丫頭。”
鄭良笑著又說
“我這是誇你和伏越呢!你為人溫柔謙遜,伏越活潑可愛,甚得君心。如今公子也不再調皮,君上也有了體己之人相伴,我呀……倒是可得空閑了。”
鄭良指了指桌上的一盤點心說道
“這是新製的梅花酥,你拿去,也給伏越嚐嚐,就說是我的一點心意,也謝謝她照顧國君了。”
鄭良瞧秋楚淺淺一笑,猶豫片刻又說道
“還有一事,我已經思慮許久,今日說與你聽,不知你的意向如何。”
“娘娘怎如此客氣,您有事吩咐便可,奴婢一定會照您的吩咐來。”
“哪是什麽吩咐,也是我一直藏在心裏的想法,原先就想想,今天倒想問問你的意見。”
見主子這般,秋楚更不懂了。
鄭良握了握秋楚的手,慢條斯理地說道
“扶蘇如今也漸漸長大,雖說現在還小,可不過幾年,便要擇人娶親了,這件事雖說是國君說了算,但若要選個妾室,那我也是能說上幾句話的。你為人老實,又生的聰慧漂亮,我是想……今兒先叫你做公子的近身侍女,待日後公子成了親,選了正妃,便將你許給公子做妾室,你覺得如何?你……可願意?”
秋楚一聽,嚇得本能縮迴手,連連跪下磕頭
“娘娘真是折煞奴婢了,奴婢出身微寒,隻是奴才罷了,如何可高攀的上公子,奴婢從來也不敢想,況且……奴婢比公子大了些許,是萬萬不配的。”
“年齡有什麽關係,你們左不過大了幾歲罷了,你年長些反而更能管教公子,不叫他以後胡來呢!我瞧公子十分聽你的話,又跟你玩的好,又有什麽不配的呢?”
鄭良扶起秋楚,又說
“出身卑微算的了什麽?我先前還隻是送給秦國的舞姬罷了,如今還不是做了秦王的妃子,這些事也不算大事,隻要你願意,扶蘇願意,還能有誰不同意呢?況且你品行端正,無可挑剔,我想國君也不會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