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磊這家夥,真不是個省油的燈!”


    韓濤憤憤不平地說道:“要不是他,你怎會遭受如此無妄之災?住院這麽多天,他連個影子都不見,實在是太過分了!”


    宮妮輕輕搖頭,嘴角勉強扯出一抹苦笑:“韓濤,別這樣說。這事跟他沒直接關係。或許,他也有他的苦衷吧。”


    韓濤看著宮妮那蒼白的臉色和勉強的笑容,心中一陣心疼。他深知宮妮的善良和堅強,也明白她此刻的脆弱和無助。


    待宮妮休息後,韓濤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他悄悄走出病房,來到空曠的走廊盡頭,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撥通了那個久未聯係的號碼。


    電話那頭,孔磊的聲音帶著幾分不耐煩:“喂?哪位?”


    韓濤一聽這聲音,心中的怒火瞬間被點燃:“孔磊!你還有臉問我是誰?宮妮在醫院裏躺了這麽多天,你連個麵都不露,你到底還是不是人?”


    孔磊一聽是韓濤的聲音,頓時愣了一下。他冷冷地說道:“我的事,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管好你自己,少管閑事!”


    話音未落,聽筒中便傳來一陣陣忙音。韓濤站在空曠的走廊裏,聽著那迴蕩在耳邊的忙音,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憤怒。


    電話那頭的孔磊,卻也是心煩意亂。他何嚐不想立刻來到宮妮身邊?但是周莉的影子卻如同夢魘般揮之不去。


    他擔心自己一旦有所行動,又會引發新一輪的風暴讓自己再次卷入不必要的紛爭中。他選擇了沉默、選擇了逃避、將那份深深的愧疚深埋在了心底。


    宮妮收到韓濤微信的時候,她微微一怔,看著屏幕上跳出的消息,手指在屏幕上輕輕滑動。


    “怎麽迴去得這麽突然?”


    她迅速地打下這行字,語氣中帶著些許的驚訝,還有藏不住的不舍。


    “單位裏又有更重要的任務,讓我帶隊研發。之前領導就催促過,考慮到這邊的工作也很關鍵,我便多留了些時日。”


    他頓了頓,仿佛能透過屏幕感受到宮妮的情緒,“現在這個項目即將完成,餘下的是些設備調試的工作,就由你全權負責後續了。若有問題,隨時聯係我,我二十四小時在線。”


    宮妮看著屏幕上的字,輕輕吸了口氣,“明天幾點的飛機?”


    “下午兩點二十。”


    “好的,祝你一路順風,期待你再次歸來。”


    次日,天空陰沉著臉。韓濤獨自拖著行李步入機場,心情沉重。他低頭前行,卻突然聽到一個熟悉而溫暖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韓濤。”


    他抬頭望去,隻見宮妮正站在航站樓前的不遠處,微笑著朝他招手。


    他心中一暖,快步走向宮妮,聲音中帶著些許的顫抖:“宮妮,你怎麽會在這裏?”


    “來送你啊,祝你一路平安。”


    兩人並肩走進航站樓,一路上聊著天南海北的話題,試圖讓離別的時刻晚一些到來。在即將進行安檢的那一刻,宮妮突然緊緊擁抱了韓濤:“記得要來上海看我。”


    韓濤的心被這份突如其來的溫暖和不舍緊緊包裹著。他點了點頭,承諾道:“我一定會的。”然後轉身走進了安檢口。


    隨著韓濤的毅然離去,宮妮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更重了。她將全部的精力,如同傾注於熔鐵般,投入到了波紋板自動焊機的試驗階段。


    焊接過程中的問題接踵而至,讓周莉倍感頭疼。焊縫的不均勻、波紋的微小瑕疵,每一個細節都考驗著她的耐心和技藝。她時常盯著焊縫,眼睛布滿了血絲,依舊找不到問題的症結所在。


    宮妮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她走到周莉身邊,輕聲說道:“別怕失敗,多試幾次。從大小波紋的細微差別,到不同角度的試板,再到嚴苛的耐久性與模擬艙測試,每一步都可能是通往成功的鑰匙。記住,失敗隻是暫時的,放棄才是永久的。”


    在宮妮的鼓舞下,她重新振作精神,一頭紮進了試驗的海洋。她無數次地舉起焊槍,又無數次地放下,每一次都力求那千分之一的精準。


    在經過無數次的嚐試和失敗後,周莉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她精細地調控著焊槍與焊縫的距離,直到那微妙的±0.1毫米之間。就在這一刻,焊接合格率飆升至99%,如同破曉的第一縷陽光,穿透了漫漫長夜,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中國公司,竟然造出了波紋板自動焊機?”


    這一消息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在法國gtt的專家團隊中掀起了軒然大波。他們圍坐在會議室裏,麵麵相覷,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這不可能!”一位資深專家猛地一拍桌子,“中國在這方麵的技術怎麽可能超越我們?”


    他的話音剛落,皮埃爾?貝爾納便站起身,他手裏拿著一遝照片和文件,神色平靜地掃視了一圈在場的所有人。


    “各位,請先看看這些。”皮埃爾將照片和數據一一展示給眾人。照片上,一台嶄新的焊機正在流水線上工作,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數據則詳細記錄了焊機的各項性能指標,無一不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看著眼前的證據,專家們的臉色漸漸變得凝重起來。他們開始認真地研究照片和數據,不時地發出驚訝的聲音。


    “這……這真的是中國製造的嗎?”有人忍不住問道。


    “千真萬確。”皮埃爾?貝爾納點點頭,“這就是中國力量的崛起。”


    隨著時間的推移,專家們的態度逐漸發生了變化。從最初的震驚和懷疑,到後來的難以置信,再到最終的心悅誠服,他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中國人,真是了不起!”一位專家由衷地讚歎道。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此表示認同。


    角落裏,一位一直沉默不語的專家突然開口道:“我仍然有所保留。如此高精尖的技術,怎麽可能輕易被中國人掌握?這裏麵一定有貓膩。”


    他的話立刻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方船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筍並收藏東方船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