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食邑
認長公主為義母後,全家追悔莫及 作者:真的很喜歡睡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青青從魏康氏的哭嚎之中,總算拚湊出了事情的真相。
所以,還真是因為她偷偷溜進去看太子,才引發了這一係列後續?!
“祖母您說,長樂郡主她也過來了?”魏青青再次確認。
魏康氏氣得又拍了她一下,罵罵咧咧說了好一通。
那就難怪了,女主八成是以為她要和她搶男主,這才急匆匆過來添油加醋來了!居然還說要自己出家和浸豬籠!太恐怖了,這些封建女人果然都是吃人的老虎啊!
魏青青心有餘悸,剛鬆一口氣,肋骨又傳來一陣鑽心的疼。
她強忍著痛,安撫已經徹底失去理智了的魏康氏,“祖母,您別著急,我有辦法,咱們一定會沒事的!”
魏康氏又是一巴掌拍了過來:
“你個喪門星能有什麽辦法?!這不都是你害的,賠錢貨!擅自去勾搭太子,不成事不說,還將整個魏家都搭了進去,我今天就先把你打死,否則我都無顏麵對魏家的列祖列宗!”
魏青青疼得大叫,不能夠啊!
她好不容易穿書了,怎麽沒參與到男女主驚心動魄的故事之中,反倒被這個老虔婆打死了?!
“別打了別打了!!!”
“我真有辦法!十日後,太子和長樂郡主會跌落山崖,我可以救他們!將功抵過,我說的都是真的祖母你信我!”
魏家人在說什麽,齊玉璿全然不知。
昨夜發生的事情,她和齊雋兩人都沒睡好,次日天一亮,兩人就一道去了昆城的官署,解決了罷官後的大小事宜後,天也再次黑了,累得迴來倒頭就睡。
這一覺,足足睡到了日上三竿。
齊玉璿睡了一個好覺,人也養迴了精神。
正和齊雋一同用飯呢,就見碧穗興高采烈地跑了迴來,待看清楚這裏還有太子在,她立刻收斂了笑容,老老實實站在蘭心身邊,沒有開口。
齊玉璿早就看見了她的異樣,直接放下筷子,笑著問她:
“發生什麽事了,這樣高興?”
碧穗便走出來半步,將袖中的信掏了出來:
“郡主恕罪,奴婢是取來了鄭姑娘的信,想著郡主瞧見了一定高興,奴婢光是想想就跟著高興了起來。”
“真的?”齊玉璿笑得彎了彎眼:“快給我我瞧瞧。”
齊雋看這一對主仆吃著飯就要看信,輕咳了一聲:“先吃飯。”
齊玉璿見他這樣子,笑著哼了一聲:
“不行,我現在就要看,一刻鍾都等不了。”
她飛快將信紙展開,仔仔細細看了起來。
鄭顏靈在信上說,得知齊越竟然又打了起來,很是憂心她的安危,還說自己現在在繞道去蜀中拜訪一位病重的表姨母,恐怕沒有那麽快迴京,若是齊玉璿已經出發迴京了,想來會比她快上小半個月。
齊玉璿從頭到尾看了兩遍,這才意猶未盡地將信妥帖折好,交由碧穗收起來。
她重新握起筷子,歎息一聲:“也不知道鄭姐姐這會兒到哪了,她要去蜀中,都說蜀中風景絕佳,我這輩子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去。”
齊雋看了一眼滿臉愁容的小姑娘,“從京中入蜀的路難走,你若是想去遊山玩水,待戰事平定,我親自帶你去一趟長樂郡。”
齊玉璿一怔:“長樂郡?就是我的食邑,那個長樂郡?!”
齊雋失笑:“對,怎麽如此不可置信,難不成是覺得我會騙你?”
齊玉璿搖頭:“不是,是太意外了,我,我真的能去封地上的嗎?”
齊國有食邑的多是長公主或是皇帝倚重的親王,尋常皇子即便封王,大多數都是個空頭王爺,沒有封地,郡主封地更是少見。
齊玉璿還以為封地長樂郡,隻不過是對外說出去好聽的名頭,實則她根本不曾期待封地能有多少稅賦收上來。
畢竟,她對那些金銀珠寶之類的東西也沒什麽欲望,花銷很少。
齊雋認真迴想了一瞬,才道:
“去年食邑消息收到之時晚了些,還是按照以往舊例上繳朝廷,今朝歲貢在八月就已經收齊送入了長公主府,隻是你那時候人不在京城,姑母已經替你收著了。”
“我記得,長樂郡今年應當是有一百八十六萬兩,除去八成收繳入國庫,你今年足足能收到三萬七千兩銀子。”
三萬七千兩?一年什麽也不用做,當這個郡主就能有近四萬兩銀子?!
齊玉璿這才對長樂郡的富庶程度有了直觀的了解,原來她也是一年躺著不動就有四萬兩銀子的人啊。
怪不得都說做勳貴好,她算是切身體會到了。
看小姑娘滿臉呆滯,魂遊天外,怎麽如此吃驚,連手裏的筷子都要掉了也沒注意。
齊雋挑了挑眉,難道這些事情,姑母都沒和她說過?
罷了,今日他說了出來,能讓小姑娘開心一些也是好的。
他曲起手指,彈了彈她白潔飽滿的額頭,“乖乖吃飯,先別想了。”
吃完飯,齊雋直接迴了齊國軍營,為了魏家耽誤了一整日時間,軍營之中幾位將領都等著太子這位主心骨迴來主持大局,自然耽誤不得。
齊玉璿則繼續在魏家宅子裏休息,順便過問一下昆城之中征調勞力修築護城河一事。
還有兩日,她就要迴京了,能幫一些是一些。
兩日時間很快過去,魏家意欲刺殺儲君一事很快就有了定奪。
太子為國本,蓄意刺殺便是罪上加罪——既犯君權,又危國體,依律便是滿門淩遲都不為過。
念在魏家曾經確實是世代忠良的份上,這次雖是誤入歧途,但好在沒有真正傷及太子,所以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魏家六族家產抄沒,男丁流放嶺南,女眷沒為官婢,即日起便立刻發配,不得耽誤。
乍聽這判決,齊玉璿還有些不安。
這樣是不是罰得太重了?不過是想將姑娘送到太子床上,她敢說,京中那些大臣們,哪個不是這麽想的?也沒見齊雋如此生氣。
可判決以下,聽幾個丫鬟說起那黃紙張貼在告示榜上,有識文斷字的書生看見為昆城百姓念誦,居然聽聞一片叫好聲。
齊玉璿這才知道,魏家在昆城已經是臭名昭著,昆城百姓早就深受其害,巴不得處置而後快了。
所以,還真是因為她偷偷溜進去看太子,才引發了這一係列後續?!
“祖母您說,長樂郡主她也過來了?”魏青青再次確認。
魏康氏氣得又拍了她一下,罵罵咧咧說了好一通。
那就難怪了,女主八成是以為她要和她搶男主,這才急匆匆過來添油加醋來了!居然還說要自己出家和浸豬籠!太恐怖了,這些封建女人果然都是吃人的老虎啊!
魏青青心有餘悸,剛鬆一口氣,肋骨又傳來一陣鑽心的疼。
她強忍著痛,安撫已經徹底失去理智了的魏康氏,“祖母,您別著急,我有辦法,咱們一定會沒事的!”
魏康氏又是一巴掌拍了過來:
“你個喪門星能有什麽辦法?!這不都是你害的,賠錢貨!擅自去勾搭太子,不成事不說,還將整個魏家都搭了進去,我今天就先把你打死,否則我都無顏麵對魏家的列祖列宗!”
魏青青疼得大叫,不能夠啊!
她好不容易穿書了,怎麽沒參與到男女主驚心動魄的故事之中,反倒被這個老虔婆打死了?!
“別打了別打了!!!”
“我真有辦法!十日後,太子和長樂郡主會跌落山崖,我可以救他們!將功抵過,我說的都是真的祖母你信我!”
魏家人在說什麽,齊玉璿全然不知。
昨夜發生的事情,她和齊雋兩人都沒睡好,次日天一亮,兩人就一道去了昆城的官署,解決了罷官後的大小事宜後,天也再次黑了,累得迴來倒頭就睡。
這一覺,足足睡到了日上三竿。
齊玉璿睡了一個好覺,人也養迴了精神。
正和齊雋一同用飯呢,就見碧穗興高采烈地跑了迴來,待看清楚這裏還有太子在,她立刻收斂了笑容,老老實實站在蘭心身邊,沒有開口。
齊玉璿早就看見了她的異樣,直接放下筷子,笑著問她:
“發生什麽事了,這樣高興?”
碧穗便走出來半步,將袖中的信掏了出來:
“郡主恕罪,奴婢是取來了鄭姑娘的信,想著郡主瞧見了一定高興,奴婢光是想想就跟著高興了起來。”
“真的?”齊玉璿笑得彎了彎眼:“快給我我瞧瞧。”
齊雋看這一對主仆吃著飯就要看信,輕咳了一聲:“先吃飯。”
齊玉璿見他這樣子,笑著哼了一聲:
“不行,我現在就要看,一刻鍾都等不了。”
她飛快將信紙展開,仔仔細細看了起來。
鄭顏靈在信上說,得知齊越竟然又打了起來,很是憂心她的安危,還說自己現在在繞道去蜀中拜訪一位病重的表姨母,恐怕沒有那麽快迴京,若是齊玉璿已經出發迴京了,想來會比她快上小半個月。
齊玉璿從頭到尾看了兩遍,這才意猶未盡地將信妥帖折好,交由碧穗收起來。
她重新握起筷子,歎息一聲:“也不知道鄭姐姐這會兒到哪了,她要去蜀中,都說蜀中風景絕佳,我這輩子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去。”
齊雋看了一眼滿臉愁容的小姑娘,“從京中入蜀的路難走,你若是想去遊山玩水,待戰事平定,我親自帶你去一趟長樂郡。”
齊玉璿一怔:“長樂郡?就是我的食邑,那個長樂郡?!”
齊雋失笑:“對,怎麽如此不可置信,難不成是覺得我會騙你?”
齊玉璿搖頭:“不是,是太意外了,我,我真的能去封地上的嗎?”
齊國有食邑的多是長公主或是皇帝倚重的親王,尋常皇子即便封王,大多數都是個空頭王爺,沒有封地,郡主封地更是少見。
齊玉璿還以為封地長樂郡,隻不過是對外說出去好聽的名頭,實則她根本不曾期待封地能有多少稅賦收上來。
畢竟,她對那些金銀珠寶之類的東西也沒什麽欲望,花銷很少。
齊雋認真迴想了一瞬,才道:
“去年食邑消息收到之時晚了些,還是按照以往舊例上繳朝廷,今朝歲貢在八月就已經收齊送入了長公主府,隻是你那時候人不在京城,姑母已經替你收著了。”
“我記得,長樂郡今年應當是有一百八十六萬兩,除去八成收繳入國庫,你今年足足能收到三萬七千兩銀子。”
三萬七千兩?一年什麽也不用做,當這個郡主就能有近四萬兩銀子?!
齊玉璿這才對長樂郡的富庶程度有了直觀的了解,原來她也是一年躺著不動就有四萬兩銀子的人啊。
怪不得都說做勳貴好,她算是切身體會到了。
看小姑娘滿臉呆滯,魂遊天外,怎麽如此吃驚,連手裏的筷子都要掉了也沒注意。
齊雋挑了挑眉,難道這些事情,姑母都沒和她說過?
罷了,今日他說了出來,能讓小姑娘開心一些也是好的。
他曲起手指,彈了彈她白潔飽滿的額頭,“乖乖吃飯,先別想了。”
吃完飯,齊雋直接迴了齊國軍營,為了魏家耽誤了一整日時間,軍營之中幾位將領都等著太子這位主心骨迴來主持大局,自然耽誤不得。
齊玉璿則繼續在魏家宅子裏休息,順便過問一下昆城之中征調勞力修築護城河一事。
還有兩日,她就要迴京了,能幫一些是一些。
兩日時間很快過去,魏家意欲刺殺儲君一事很快就有了定奪。
太子為國本,蓄意刺殺便是罪上加罪——既犯君權,又危國體,依律便是滿門淩遲都不為過。
念在魏家曾經確實是世代忠良的份上,這次雖是誤入歧途,但好在沒有真正傷及太子,所以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魏家六族家產抄沒,男丁流放嶺南,女眷沒為官婢,即日起便立刻發配,不得耽誤。
乍聽這判決,齊玉璿還有些不安。
這樣是不是罰得太重了?不過是想將姑娘送到太子床上,她敢說,京中那些大臣們,哪個不是這麽想的?也沒見齊雋如此生氣。
可判決以下,聽幾個丫鬟說起那黃紙張貼在告示榜上,有識文斷字的書生看見為昆城百姓念誦,居然聽聞一片叫好聲。
齊玉璿這才知道,魏家在昆城已經是臭名昭著,昆城百姓早就深受其害,巴不得處置而後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