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五莊觀
夢迴萬古:穿梭古今的征途 作者:亦時有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
趙公明聞言,身形一震,竟在小舟之上猛地躍起,一時失足,險些跌落舟外。
幸得他反應迅速,穩住了身形,但臉上的震驚之色卻難以掩飾。
“竟然還有人,敢在這鎮元子眼皮底下偷人參果?”
“難道這鎮元子的實力都是假的?他修建的這五莊觀,所有陣法都是擺設嘛?”
烏巢上師也是一臉苦笑,有些無奈的歎息道:
“公明啊,你說的何嚐不是呢!”
一旁那太乙真人也是滿臉震驚,開口問道:
“上師啊,難道這五莊觀隻有這鎮元子一人嘛?”
烏巢上師搖了搖頭,說道:
“這鎮元子作為地仙之祖,的確收徒不多,不過從上古年間至今倒也是收了四十八個徒弟。”
“那有這四十八個徒弟在,還有鎮元子自己,這人參果怎麽可能還被盜呢?難道是當時他們都不在?”
金靈聖母也有些疑惑,在一旁問道。
“不,當時他們沒有一人外出,全都在那五莊觀中修行!”
烏巢上師說話的語氣,似乎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五莊觀的陣法,即便談不上在這蠻荒天地間數一數二,可也是能排得上號的,畢竟是那神秘人曾經親自參與的……”
說到那神秘人,小舟上的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趙公明、金靈聖母、太乙真人、慈航道人眾人都陷入了沉思。
過了良久,才聽太乙真人緩緩開口說道:
“既然這陣法有那神秘人參與,那幾乎可以保證安全的啊,除非聖人親自出手,才可能破的了這陣法,可是聖人的身份何其尊貴,怎能屈尊?而且也犯不著偷人參果啊!”
烏巢上師點了點頭,讚同道:
“你說的及是,聖人是拉不下這麵皮出手的。”
“那如果是準聖或者半聖出手呢?”
趙公明又問道。
烏巢上師嗬嗬一笑,解釋道:
“公明啊,你太小看聖人了。隻要粘了個‘聖’字,那與普通仙人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天壤之別了!他們也會顧及身份,不可能出手的。”
“那會不會是他徒弟中的某一個……監守自盜呢?”
慈航道人也開口詢問。
烏巢上師哈哈大笑,打斷了慈航道人的話:
“慈航師侄啊,你說從上古年間至今都過了多少萬年了,這鎮元子會缺人參果嘛?”
“這鎮元子沒有任何親人,他的人參果除了舉辦人參果法會,送給一些友人品嚐,還能用在哪裏?還不是徒弟身上?”
慈航道人難得的嘿嘿一笑,似乎有些尷尬。
那趙公明卻又問道:
“上師啊,那您是不是也吃過這鎮元子的人參果啊?”
烏巢上師笑道:
“我自然是吃過的,還吃過好多次嘞!”
“這鎮元子每三萬年舉辦一次人參果法會,我作為他為數不多的好友,幾乎是每次都參加的!”
趙公明不無羨慕道:
“那上師啊,這人參果的滋味如何啊!”
說到人參果的滋味,烏巢上師的眼神變得微妙起來,他瞥了一眼趙公明,笑道:
“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那滋味,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哦!”
說完,他閉上了眼睛,似乎正在迴味著那難以忘懷的美味。
……
忽然間,疾馳的小舟仿佛被無形的絲線牽引,開始持續不斷變換著方位,來迴穿梭。
四周的空間瞬間變得扭曲,光影交錯,色彩斑斕,仿佛陷入了一個莫名的法陣之中。
烏巢上師端坐於舟頭,麵容沉靜如水,不待眾人開口詢問,便開口解釋道:
“我等已然踏入這萬壽山的外圍陣法。這陣法玄妙異常,若非乘坐這鎮元子所贈的靈舟,縱有通天徹地之能,亦是難以穿越其門戶。”
言罷,他微微閉目,似在感應什麽,片刻之後,嘴角卻是勾起一抹淡然的笑意。
又是一炷香的時間悄然流逝,小舟似乎終於越過了那無形的通道,穿透了層層迷障,開始徑直向前飛行,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烏巢上師笑著用手一指前方,開口道:
“看,就在前方,這萬壽山仙境已在眼前,馬上便到。”
不多時,小舟終於來到一片雲霧繚繞的仙山之前。
…
萬壽山,隱匿於一片雲霧繚繞的仙境之中,仿佛是天地間刻意遺落的一方神秘聖地,遺世獨立,超凡脫俗。
山勢巍峨挺拔,直插雲霄,古木參天,鬆濤陣陣,宛如龍吟虎嘯,響徹山穀,彰顯著大自然那不可言喻的雄渾之力。
山間雲霧繚繞,飄渺不定,如夢似幻,仿佛是大自然以她那最細膩的筆觸,在這天地間勾勒出一幅動人心魄的畫卷。
真乃是仙人才能居住的洞天福地,每一處都散發著令人心馳神往的仙氣。
五莊觀,乃是一座古老的仙家宮觀,坐落於萬壽山的山腳之下。
遠遠望去,雖有許多雲霧遮掩,但仍然清晰可見觀內樓台亭閣錯落有致,布局精妙,雖不見金碧輝煌,卻也是淡雅素製,每一處都彰顯著仙家的不凡氣派。
五莊觀山門巍峨挺拔,氣勢恢宏,大門兩側各懸掛著一塊古樸的牌匾,上書:
“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十個大字,字跡蒼勁有力,筆走龍蛇,無形透著無上的仙家氣派,讓人一見之下,便心生敬畏。
……
烏巢上師收了小舟,眾人立於雲端之上。
烏巢上師麵帶笑容,遠遠對那五莊觀中傳音道:
“鎮元子老友,吾已到來,怎麽不出來迎接!”
話音未落,隻見那五莊觀高大的山門頃刻間大開,從其中走出來三個年輕道人。
那居前的年輕道人對著烏巢上師恭敬一稽首,帶著些許歉意大聲迴道:
“請烏巢上師見諒,吾師鎮元子昨夜忽然接到一許久未見的老友,傳來求援信息,因擔心他的安危,便連夜啟程前往營救,特囑咐我等在此迎候上師大駕。”
“原來如此!”
烏巢上師哈哈一笑,隨後帶著金靈聖母,太乙真人,慈航道人還有趙公明降落雲端,來到那五莊觀的山門門口。
趙公明聞言,身形一震,竟在小舟之上猛地躍起,一時失足,險些跌落舟外。
幸得他反應迅速,穩住了身形,但臉上的震驚之色卻難以掩飾。
“竟然還有人,敢在這鎮元子眼皮底下偷人參果?”
“難道這鎮元子的實力都是假的?他修建的這五莊觀,所有陣法都是擺設嘛?”
烏巢上師也是一臉苦笑,有些無奈的歎息道:
“公明啊,你說的何嚐不是呢!”
一旁那太乙真人也是滿臉震驚,開口問道:
“上師啊,難道這五莊觀隻有這鎮元子一人嘛?”
烏巢上師搖了搖頭,說道:
“這鎮元子作為地仙之祖,的確收徒不多,不過從上古年間至今倒也是收了四十八個徒弟。”
“那有這四十八個徒弟在,還有鎮元子自己,這人參果怎麽可能還被盜呢?難道是當時他們都不在?”
金靈聖母也有些疑惑,在一旁問道。
“不,當時他們沒有一人外出,全都在那五莊觀中修行!”
烏巢上師說話的語氣,似乎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五莊觀的陣法,即便談不上在這蠻荒天地間數一數二,可也是能排得上號的,畢竟是那神秘人曾經親自參與的……”
說到那神秘人,小舟上的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趙公明、金靈聖母、太乙真人、慈航道人眾人都陷入了沉思。
過了良久,才聽太乙真人緩緩開口說道:
“既然這陣法有那神秘人參與,那幾乎可以保證安全的啊,除非聖人親自出手,才可能破的了這陣法,可是聖人的身份何其尊貴,怎能屈尊?而且也犯不著偷人參果啊!”
烏巢上師點了點頭,讚同道:
“你說的及是,聖人是拉不下這麵皮出手的。”
“那如果是準聖或者半聖出手呢?”
趙公明又問道。
烏巢上師嗬嗬一笑,解釋道:
“公明啊,你太小看聖人了。隻要粘了個‘聖’字,那與普通仙人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天壤之別了!他們也會顧及身份,不可能出手的。”
“那會不會是他徒弟中的某一個……監守自盜呢?”
慈航道人也開口詢問。
烏巢上師哈哈大笑,打斷了慈航道人的話:
“慈航師侄啊,你說從上古年間至今都過了多少萬年了,這鎮元子會缺人參果嘛?”
“這鎮元子沒有任何親人,他的人參果除了舉辦人參果法會,送給一些友人品嚐,還能用在哪裏?還不是徒弟身上?”
慈航道人難得的嘿嘿一笑,似乎有些尷尬。
那趙公明卻又問道:
“上師啊,那您是不是也吃過這鎮元子的人參果啊?”
烏巢上師笑道:
“我自然是吃過的,還吃過好多次嘞!”
“這鎮元子每三萬年舉辦一次人參果法會,我作為他為數不多的好友,幾乎是每次都參加的!”
趙公明不無羨慕道:
“那上師啊,這人參果的滋味如何啊!”
說到人參果的滋味,烏巢上師的眼神變得微妙起來,他瞥了一眼趙公明,笑道:
“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那滋味,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哦!”
說完,他閉上了眼睛,似乎正在迴味著那難以忘懷的美味。
……
忽然間,疾馳的小舟仿佛被無形的絲線牽引,開始持續不斷變換著方位,來迴穿梭。
四周的空間瞬間變得扭曲,光影交錯,色彩斑斕,仿佛陷入了一個莫名的法陣之中。
烏巢上師端坐於舟頭,麵容沉靜如水,不待眾人開口詢問,便開口解釋道:
“我等已然踏入這萬壽山的外圍陣法。這陣法玄妙異常,若非乘坐這鎮元子所贈的靈舟,縱有通天徹地之能,亦是難以穿越其門戶。”
言罷,他微微閉目,似在感應什麽,片刻之後,嘴角卻是勾起一抹淡然的笑意。
又是一炷香的時間悄然流逝,小舟似乎終於越過了那無形的通道,穿透了層層迷障,開始徑直向前飛行,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烏巢上師笑著用手一指前方,開口道:
“看,就在前方,這萬壽山仙境已在眼前,馬上便到。”
不多時,小舟終於來到一片雲霧繚繞的仙山之前。
…
萬壽山,隱匿於一片雲霧繚繞的仙境之中,仿佛是天地間刻意遺落的一方神秘聖地,遺世獨立,超凡脫俗。
山勢巍峨挺拔,直插雲霄,古木參天,鬆濤陣陣,宛如龍吟虎嘯,響徹山穀,彰顯著大自然那不可言喻的雄渾之力。
山間雲霧繚繞,飄渺不定,如夢似幻,仿佛是大自然以她那最細膩的筆觸,在這天地間勾勒出一幅動人心魄的畫卷。
真乃是仙人才能居住的洞天福地,每一處都散發著令人心馳神往的仙氣。
五莊觀,乃是一座古老的仙家宮觀,坐落於萬壽山的山腳之下。
遠遠望去,雖有許多雲霧遮掩,但仍然清晰可見觀內樓台亭閣錯落有致,布局精妙,雖不見金碧輝煌,卻也是淡雅素製,每一處都彰顯著仙家的不凡氣派。
五莊觀山門巍峨挺拔,氣勢恢宏,大門兩側各懸掛著一塊古樸的牌匾,上書:
“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十個大字,字跡蒼勁有力,筆走龍蛇,無形透著無上的仙家氣派,讓人一見之下,便心生敬畏。
……
烏巢上師收了小舟,眾人立於雲端之上。
烏巢上師麵帶笑容,遠遠對那五莊觀中傳音道:
“鎮元子老友,吾已到來,怎麽不出來迎接!”
話音未落,隻見那五莊觀高大的山門頃刻間大開,從其中走出來三個年輕道人。
那居前的年輕道人對著烏巢上師恭敬一稽首,帶著些許歉意大聲迴道:
“請烏巢上師見諒,吾師鎮元子昨夜忽然接到一許久未見的老友,傳來求援信息,因擔心他的安危,便連夜啟程前往營救,特囑咐我等在此迎候上師大駕。”
“原來如此!”
烏巢上師哈哈一笑,隨後帶著金靈聖母,太乙真人,慈航道人還有趙公明降落雲端,來到那五莊觀的山門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