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何故如此失儀盯著我風氏子弟,莫非你們有舊不成?”
夢老的話聲音不大,但仿佛暮鼓晨鍾一般響在了所有人的耳邊。
一時間眾人驚醒過來,唯獨身著袞冕的岱王仿佛沒有聽見一般,緩緩地向風縉走來,一路無言,眼神無比複雜。
就在他走到風縉身前一丈之時,突然止住了腳步,就這麽愣愣的看著風縉,眼神中充滿了不可置信,更有一種莫名的情緒存在。
“夢祖,您之前說今天要向吾等介紹一個人,想必就是這個少年吧。”岱王沉聲道。
風縉看著離自己僅僅一丈距離的岱王,那張如刀刻斧鑿一般的剛毅臉龐清晰可見,與風縉想象中的岱王有些出入。
他本以為岱王應該是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老爺子,屬於那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老書生。
不過如今近距離一觀,才發現其非但不慈眉善目,反而可以稱之為麵相猙獰了,燕頷虎須、豹頭環眼,往那一站就跟個怒目金剛一般,讓人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威壓。
不過不知為何,風縉有種親近感,可能是因為大雨鎮中自己切實體驗到的仁政,也可能是感覺吧。
岱王問話,風縉是沒有資格插嘴的,此時夢老拱手做了一個揖道:“不錯,正是此子。”
“寡人與此子頗為有緣,他像極了寡人當年的故人之後,還請夢祖向寡人與諸位解惑。”岱王漸漸收斂了心神,將灼灼目光放向了夢老身上。
夢老一掃宗池眾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口吐驚雷道:“這位,是大帝與囯母之子,羿風縉!
同樣,他也是我風氏‘真龍’!生而沐天更,三歲納純元,十二歲溯本源,如今十五歲,離成就聖人之軀僅差半步!”
“十五歲,離成就聖人之軀僅差半步......”這句話迴蕩在宗池之上久久不散。一時間整個宗池鴉雀無聲,接被夢老的驚天之語給嚇住了,久久不能釋懷。
這句話的分量太重了,何止萬鈞?十萬鈞也不止!
大帝與囯母之子,沒有人懷疑夢祖口中的囯母是誰,自從當初那件變故之後,大帝終於廣開後宮,納妃選妾。
但是至今也沒有立任何一位嬪妃為後,大夏兩朝三堂的文武百官們亦是沒有任何一人,敢提一句立後之事,一個人都沒有,就連背地裏聽見這事都避如蛇蠍。
在大夏,能被稱為“囯母”的女人,從立國至今也唯有一人,而那人正是風氏之人,名為——風沐秋。
風氏出了真龍這是整個中天大地都知道的一件事,但是這位真龍前一陣子還被仙人襲擊,於清安城養傷,如今怎麽就到了岱宗山了?
這顯然是虎頭蛇尾對不上的,但是此話出自風氏老祖宗之一的夢祖,眾人就得多考慮一個層麵了,但是那個層麵,可就太深了。
天底下誰不知道大帝和囯母兩人的感情,若是這孩子真是二人所生,說句不好聽的,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都得給這孩子磕一個!
天下官職,兩朝三堂九京製,“帝”為九,乃是極數。帝的繼承人,也就是“帝太子”,那可是正兒八經的瑕九京!
就像瑕八京的“王太子”一般,除非此子有很多重大貢獻,做出了很多極為突出的功績,不然一般都會到“王上”遲暮之時才會立的。
不過一旦立下了,這個太子那可就是板上釘釘的了,除非犯下罪惡滔天之事,不然他就是“王”,幾乎等同於一囯兩王!
帝太子也是同理的,沒有人會懷疑太子之位除了這位還有誰有資格做,風氏之人,囯母之子,真龍天賦,這三條,已是橫掃了所有帝子了。
想到這,眾人再也無法平靜的坐在原地了,紛紛站了起來,等待事情的下一步發展。
夢老如今雖不在朝堂,但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否定他的功績,當初大帝自東天廢土而出,夢老是第一批從龍之臣,之後定中天,征西攘南搗北樞,沒有拉下任何一場天地大戰,僅死在他手裏的敵囯聖人就不低於兩位數了。
夢老的實力是一方麵,他同樣還是風氏的氏祖,一言一行都是可以代表風氏的人,今日拋出如此驚天的消息,不可能沒有後文了。
“夢祖,您老還真是給了我們一個大驚喜呀,羿風縉......難怪,難怪這麽像,竟然真的是囯母之子。
當初囯母於我有救命之恩,寡人有幸見過她的真容,你與她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所以方才寡人才會如此激動,沒有嚇到你吧。”
岱王看向風縉,輪廓漸漸圓潤起來,眼中滿是柔和。
此時風縉的情況顯然與眾人一樣,處於一種懵逼狀態,腦子裏麵亂作一團,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了。
夢老突如其來的介紹,還真是讓他措不及防,本以為自己可以繼續做自己的小菜鳥,或者隻告訴少數人自己的真實身份,沒想到夢老竟然這麽直接,簡直是一步到位了。
不出一周,自己的身份定會被滿岱洲傳個遍,最多數月,就會響徹天下!主要最讓他不想見到的就是,這件事,恐怕第二天就會擺在萬方大帝眼前了。
清律監之人傳訊,從來不是靠人騎馬的,而是靠一種名叫“錦瑟”的雄鷹,其速度之快與馬兒相比,那簡直是天壤之別。
岱宗宴這麽大的盛況,不可能沒有清律監的人存在,這個消息第二天擺在萬方大帝麵前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不過風縉雖然不知道夢老為什麽如此毫無遮掩的暴露自己身份,但是夢老肯定不會害他,而他自己也有種明白了點什麽的感覺。
想通之後,風縉當下就接受了這一事實,硬著頭皮向岱王說道:“當然沒有,王上宅心仁厚、愛民如子的名聲廣傳岱洲,豈會對在下不利呢。”
此言一出周圍人皆是一愣,有些異樣的看著風縉,嚴重懷疑他是不是真貨,怎麽剛見麵就開始捧上了?尤其是岱洲王朝的文武們,此時麵部表情極為豐富,都饒有興趣的看著風縉。
原因也很簡單,岱王之名廣傳岱洲跟你一個明州人有什麽關係,宅心仁厚和愛民如子那可是百姓們給岱王評的,你一個風氏的真龍,能見到百姓一麵就不錯了,怎麽可能會從百姓嘴裏聽到這些東西的。
若不是從百姓嘴裏知曉的,那肯定就是人雲亦雲的諂諛之言了,堂堂風氏真龍,更是大帝和囯母之子,張嘴第一句話就是阿諛奉承,那可真令人有些失望了。
岱王此時神色不變,揮手道:“都是外人給的虛名罷了,不必放在心上。”
岱王給了台階,但是風縉明顯沒有要下的意圖,而是正色道:“非也,我們來到岱洲這一路上,屢屢在小鎮以及鄉村的食肆之中,聽到百姓們談及岱王之仁慈。
後來更是在雲川部大雨鎮中親眼看到了署役征糧的一幕,堪稱是怎麽交上去的,怎麽拿迴來!
岱王每年都從國庫中補出一大筆錢糧充當賦稅,就是為了讓百姓們吃得飽,吃的更好,是否為虛名。
是否為虛名,風縉心裏非常明白,在我心裏,王上這個宅心仁厚、愛民如子的稱謂,當之無愧!
而岱洲王朝百官支持王上的這個決定,願同王上共進退,亦是心係蒼生、愛民如子的好官!”
一旁的夢老聞言點了點頭,看向岱王,眼中也皆是認可之意。
風縉一席話落,宗池之上的文武百官幾乎都是聽到了的,頓時神色各異起來,隻因這話說得,當真是滴水不漏。
岱王從岱洲國庫補出錢糧充當賦稅,他們肯定都是知道的,對於此,肯定也是絕大多數都是讚成的。
不過這事雖然和他們沒有直接性的利益衝突,但是肯定是多多少少受到影響了的。
天下各洲,皆設有各洲囯庫,羿洲朝廷雖然每年都會象征性的給一些經費,但基本是聊勝於無罷了。
沒辦法,天下九洲,乃至中天之外的各境都需要發展,朝廷更需要發展。撥給你資金,不撥給別人資金,誰也不樂意,幹脆就自力更生得了。
由清律監實時監管各王朝,如果真的有什麽災情發生,羿洲朝廷定然會大力支援,但是如果沒有什麽自然災害,哪怕是岱洲這種半數地皮都鳥不拉屎的偏僻洲,也不會多給一錢的“經費”。
百姓吃不飽那是王朝百官的無能,百姓穿不暖那是王朝百官的無能,羿洲朝廷隻管駐紮在各洲的二十五萬戰軍吃喝拉撒,其他的各洲自己去想辦法。
要不然明洲的殷徵殷諭國為何會讓萬方大帝都讚不絕口?為何會名傳天下九洲?還不是他老人家當年是第一批將治下百姓,從戰亂年間吃不飽穿不暖帶到吃得好穿得好的盛世的。
八王之中不知道多少人眼饞明洲有個殷諭國,要不是人家乃是風氏嫡係,早就給挖走了。
所以各洲皆有各州的苦,在永安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天下所有人都在發展,都在進步。
淮洲的軍事實力以及農業、商業、工業皆號稱五天大地第二大洲,僅次於羿洲朝廷,岱洲就不眼饞嗎?肯定眼饞!
不過淮洲和岱洲能比嗎?淮洲先天條件強了岱洲幾十倍也不止,就連風氏大力發展這麽多年的明洲依舊與淮洲有不少差距。
但是不論如何,岱洲能從各個方麵扣下來錢糧貼到百姓身上,委實是一種愛民如子的壯舉了,非大魄力者行不來的。
夢老的話聲音不大,但仿佛暮鼓晨鍾一般響在了所有人的耳邊。
一時間眾人驚醒過來,唯獨身著袞冕的岱王仿佛沒有聽見一般,緩緩地向風縉走來,一路無言,眼神無比複雜。
就在他走到風縉身前一丈之時,突然止住了腳步,就這麽愣愣的看著風縉,眼神中充滿了不可置信,更有一種莫名的情緒存在。
“夢祖,您之前說今天要向吾等介紹一個人,想必就是這個少年吧。”岱王沉聲道。
風縉看著離自己僅僅一丈距離的岱王,那張如刀刻斧鑿一般的剛毅臉龐清晰可見,與風縉想象中的岱王有些出入。
他本以為岱王應該是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老爺子,屬於那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老書生。
不過如今近距離一觀,才發現其非但不慈眉善目,反而可以稱之為麵相猙獰了,燕頷虎須、豹頭環眼,往那一站就跟個怒目金剛一般,讓人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威壓。
不過不知為何,風縉有種親近感,可能是因為大雨鎮中自己切實體驗到的仁政,也可能是感覺吧。
岱王問話,風縉是沒有資格插嘴的,此時夢老拱手做了一個揖道:“不錯,正是此子。”
“寡人與此子頗為有緣,他像極了寡人當年的故人之後,還請夢祖向寡人與諸位解惑。”岱王漸漸收斂了心神,將灼灼目光放向了夢老身上。
夢老一掃宗池眾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口吐驚雷道:“這位,是大帝與囯母之子,羿風縉!
同樣,他也是我風氏‘真龍’!生而沐天更,三歲納純元,十二歲溯本源,如今十五歲,離成就聖人之軀僅差半步!”
“十五歲,離成就聖人之軀僅差半步......”這句話迴蕩在宗池之上久久不散。一時間整個宗池鴉雀無聲,接被夢老的驚天之語給嚇住了,久久不能釋懷。
這句話的分量太重了,何止萬鈞?十萬鈞也不止!
大帝與囯母之子,沒有人懷疑夢祖口中的囯母是誰,自從當初那件變故之後,大帝終於廣開後宮,納妃選妾。
但是至今也沒有立任何一位嬪妃為後,大夏兩朝三堂的文武百官們亦是沒有任何一人,敢提一句立後之事,一個人都沒有,就連背地裏聽見這事都避如蛇蠍。
在大夏,能被稱為“囯母”的女人,從立國至今也唯有一人,而那人正是風氏之人,名為——風沐秋。
風氏出了真龍這是整個中天大地都知道的一件事,但是這位真龍前一陣子還被仙人襲擊,於清安城養傷,如今怎麽就到了岱宗山了?
這顯然是虎頭蛇尾對不上的,但是此話出自風氏老祖宗之一的夢祖,眾人就得多考慮一個層麵了,但是那個層麵,可就太深了。
天底下誰不知道大帝和囯母兩人的感情,若是這孩子真是二人所生,說句不好聽的,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都得給這孩子磕一個!
天下官職,兩朝三堂九京製,“帝”為九,乃是極數。帝的繼承人,也就是“帝太子”,那可是正兒八經的瑕九京!
就像瑕八京的“王太子”一般,除非此子有很多重大貢獻,做出了很多極為突出的功績,不然一般都會到“王上”遲暮之時才會立的。
不過一旦立下了,這個太子那可就是板上釘釘的了,除非犯下罪惡滔天之事,不然他就是“王”,幾乎等同於一囯兩王!
帝太子也是同理的,沒有人會懷疑太子之位除了這位還有誰有資格做,風氏之人,囯母之子,真龍天賦,這三條,已是橫掃了所有帝子了。
想到這,眾人再也無法平靜的坐在原地了,紛紛站了起來,等待事情的下一步發展。
夢老如今雖不在朝堂,但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否定他的功績,當初大帝自東天廢土而出,夢老是第一批從龍之臣,之後定中天,征西攘南搗北樞,沒有拉下任何一場天地大戰,僅死在他手裏的敵囯聖人就不低於兩位數了。
夢老的實力是一方麵,他同樣還是風氏的氏祖,一言一行都是可以代表風氏的人,今日拋出如此驚天的消息,不可能沒有後文了。
“夢祖,您老還真是給了我們一個大驚喜呀,羿風縉......難怪,難怪這麽像,竟然真的是囯母之子。
當初囯母於我有救命之恩,寡人有幸見過她的真容,你與她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所以方才寡人才會如此激動,沒有嚇到你吧。”
岱王看向風縉,輪廓漸漸圓潤起來,眼中滿是柔和。
此時風縉的情況顯然與眾人一樣,處於一種懵逼狀態,腦子裏麵亂作一團,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了。
夢老突如其來的介紹,還真是讓他措不及防,本以為自己可以繼續做自己的小菜鳥,或者隻告訴少數人自己的真實身份,沒想到夢老竟然這麽直接,簡直是一步到位了。
不出一周,自己的身份定會被滿岱洲傳個遍,最多數月,就會響徹天下!主要最讓他不想見到的就是,這件事,恐怕第二天就會擺在萬方大帝眼前了。
清律監之人傳訊,從來不是靠人騎馬的,而是靠一種名叫“錦瑟”的雄鷹,其速度之快與馬兒相比,那簡直是天壤之別。
岱宗宴這麽大的盛況,不可能沒有清律監的人存在,這個消息第二天擺在萬方大帝麵前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不過風縉雖然不知道夢老為什麽如此毫無遮掩的暴露自己身份,但是夢老肯定不會害他,而他自己也有種明白了點什麽的感覺。
想通之後,風縉當下就接受了這一事實,硬著頭皮向岱王說道:“當然沒有,王上宅心仁厚、愛民如子的名聲廣傳岱洲,豈會對在下不利呢。”
此言一出周圍人皆是一愣,有些異樣的看著風縉,嚴重懷疑他是不是真貨,怎麽剛見麵就開始捧上了?尤其是岱洲王朝的文武們,此時麵部表情極為豐富,都饒有興趣的看著風縉。
原因也很簡單,岱王之名廣傳岱洲跟你一個明州人有什麽關係,宅心仁厚和愛民如子那可是百姓們給岱王評的,你一個風氏的真龍,能見到百姓一麵就不錯了,怎麽可能會從百姓嘴裏聽到這些東西的。
若不是從百姓嘴裏知曉的,那肯定就是人雲亦雲的諂諛之言了,堂堂風氏真龍,更是大帝和囯母之子,張嘴第一句話就是阿諛奉承,那可真令人有些失望了。
岱王此時神色不變,揮手道:“都是外人給的虛名罷了,不必放在心上。”
岱王給了台階,但是風縉明顯沒有要下的意圖,而是正色道:“非也,我們來到岱洲這一路上,屢屢在小鎮以及鄉村的食肆之中,聽到百姓們談及岱王之仁慈。
後來更是在雲川部大雨鎮中親眼看到了署役征糧的一幕,堪稱是怎麽交上去的,怎麽拿迴來!
岱王每年都從國庫中補出一大筆錢糧充當賦稅,就是為了讓百姓們吃得飽,吃的更好,是否為虛名。
是否為虛名,風縉心裏非常明白,在我心裏,王上這個宅心仁厚、愛民如子的稱謂,當之無愧!
而岱洲王朝百官支持王上的這個決定,願同王上共進退,亦是心係蒼生、愛民如子的好官!”
一旁的夢老聞言點了點頭,看向岱王,眼中也皆是認可之意。
風縉一席話落,宗池之上的文武百官幾乎都是聽到了的,頓時神色各異起來,隻因這話說得,當真是滴水不漏。
岱王從岱洲國庫補出錢糧充當賦稅,他們肯定都是知道的,對於此,肯定也是絕大多數都是讚成的。
不過這事雖然和他們沒有直接性的利益衝突,但是肯定是多多少少受到影響了的。
天下各洲,皆設有各洲囯庫,羿洲朝廷雖然每年都會象征性的給一些經費,但基本是聊勝於無罷了。
沒辦法,天下九洲,乃至中天之外的各境都需要發展,朝廷更需要發展。撥給你資金,不撥給別人資金,誰也不樂意,幹脆就自力更生得了。
由清律監實時監管各王朝,如果真的有什麽災情發生,羿洲朝廷定然會大力支援,但是如果沒有什麽自然災害,哪怕是岱洲這種半數地皮都鳥不拉屎的偏僻洲,也不會多給一錢的“經費”。
百姓吃不飽那是王朝百官的無能,百姓穿不暖那是王朝百官的無能,羿洲朝廷隻管駐紮在各洲的二十五萬戰軍吃喝拉撒,其他的各洲自己去想辦法。
要不然明洲的殷徵殷諭國為何會讓萬方大帝都讚不絕口?為何會名傳天下九洲?還不是他老人家當年是第一批將治下百姓,從戰亂年間吃不飽穿不暖帶到吃得好穿得好的盛世的。
八王之中不知道多少人眼饞明洲有個殷諭國,要不是人家乃是風氏嫡係,早就給挖走了。
所以各洲皆有各州的苦,在永安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天下所有人都在發展,都在進步。
淮洲的軍事實力以及農業、商業、工業皆號稱五天大地第二大洲,僅次於羿洲朝廷,岱洲就不眼饞嗎?肯定眼饞!
不過淮洲和岱洲能比嗎?淮洲先天條件強了岱洲幾十倍也不止,就連風氏大力發展這麽多年的明洲依舊與淮洲有不少差距。
但是不論如何,岱洲能從各個方麵扣下來錢糧貼到百姓身上,委實是一種愛民如子的壯舉了,非大魄力者行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