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醫館準備
林塵決定參加醫術大賽後,深知要想在高手如雲的賽事中脫穎而出,必須充分準備。京城作為天下匯聚之地,必定有著最前沿的醫術知識和豐富的病症案例。於是,他來到京城最負盛名的“迴春堂”醫館,期望在這裏汲取知識,為大賽做好充足準備。
“迴春堂”醫館坐落於京城繁華地段,門前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醫館建築古樸大氣,朱紅色的大門上掛著兩個金色的大燈籠,上麵寫著“迴春”二字,顯得格外醒目。林塵剛踏入醫館,一股濃鬱的藥香撲麵而來,讓人心神一振。
醫館內,坐診的郎中們正忙碌地為病人診治。林塵四處打量,隻見牆壁上掛著各種醫學圖譜,櫃台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藥罐,裏麵裝滿了各類藥材。他走向一位看上去經驗豐富的老郎中,恭敬地作揖道:“老先生,在下林塵,久聞迴春堂醫術精湛,特來學習交流,還望老先生不吝賜教。”
老郎中上下打量了林塵一番,見他神態謙遜,目光中透著對醫術的熱忱,便微笑著點頭道:“年輕人,難得你有這份好學之心。既來之,則安之,有什麽想了解的,盡管問便是。”
林塵大喜,連忙問道:“老先生,如今醫術發展日新月異,不知當下有哪些前沿的醫術知識,還請老先生為我講解一二。”老郎中捋了捋胡須,沉思片刻後說道:“當下醫術,在針灸之法上頗有創新。以往針灸多注重穴位的精準刺激,如今則更強調氣血經絡的整體疏導。比如,對於一些頑固的風寒濕痹之症,通過特定穴位組合,施以不同手法的針灸,配合草藥熏蒸,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林塵聽得入神,趕忙拿出隨身攜帶的小本子,將老郎中所說的要點詳細記錄下來。老郎中見狀,對他的認真態度愈發欣賞,繼續說道:“此外,在藥理研究方麵,對一些珍稀藥材的配伍和炮製方法也有了新的突破。有些藥材單獨使用效果有限,但經過特殊炮製,與其他藥材合理配伍後,藥效可大幅提升。”
林塵思索片刻,又問道:“老先生,京城地處繁華,人口眾多,不知常見病症有哪些?又該如何治療?”老郎中微微皺眉,說道:“京城常見病症,首推富貴病。達官貴人生活優渥,飲食多肥甘厚味,易患消渴症、胸痹之症。消渴症多因燥熱傷陰,治療需清熱潤燥、養陰生津,常用方劑如消渴方加減。胸痹則多由氣滯血瘀、心脈痹阻所致,需活血化瘀、通陽宣痹,可選用瓜蔞薤白半夏湯等方劑。”
林塵一邊記錄,一邊提出自己的見解:“老先生,對於消渴症,我曾聽聞,除了藥物治療,控製飲食、適當運動也頗為重要,不知您對此有何看法?”老郎中眼前一亮,點頭道:“你這年輕人見解獨到。的確,消渴症患者若能節製飲食,減少膏粱厚味的攝入,同時適度活動身體,對於病情的控製大有益處。看來你對醫術並非淺嚐輒止啊。”
隨後,林塵又與其他郎中探討起來。一位年輕郎中說道:“京城氣候多變,外感病症也較為常見。尤其是風熱感冒,來勢洶洶,症狀多為發熱、咽痛、咳嗽等。治療時需辛涼解表,常用銀翹散加減。但有些患者病情反複,可能與體質虛弱、衛氣不固有關,此時可在解表的基礎上,酌加益氣固表之品。”
林塵與他深入交流,分享自己在江湖中行醫時遇到的類似病症及治療經驗。兩人越談越投機,不知不覺間,日頭漸西斜。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林塵每日早早來到醫館,虛心向各位郎中請教。他不僅學習理論知識,還主動幫忙診治病人,積累實踐經驗。
一日,醫館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這是一位年約四十的男子,麵色萎黃,身形消瘦,自述時常感到乏力、腹脹,且伴有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狀。之前也曾看過不少郎中,服用了各種藥物,卻始終不見好轉。
林塵仔細為他把脈,脈象虛弱無力,又觀察其舌苔,舌質淡胖,苔白膩。他思索片刻,說道:“此乃脾胃虛弱,運化失常之症。之前所用藥物可能多側重於消食導滯或燥濕健脾,卻忽略了脾胃本身的虛弱。治療當以健脾益氣、和胃滲濕為主。”
說罷,林塵開出一方,以四君子湯為基礎方,酌加山藥、白扁豆、薏苡仁等健脾滲濕之品,同時囑咐病人注意飲食清淡,少食多餐。病人拿著藥方,半信半疑地離去。
數日後,病人再次來到醫館,臉上洋溢著喜悅之色。他對林塵連連道謝,稱服藥後症狀明顯改善,腹脹減輕,食欲漸增,精神也比之前好了許多。林塵看著病人的變化,心中也充滿了成就感。
在醫館學習交流的這段時間,林塵還結識了一位擅長外科的郎中。這位郎中向他介紹了京城在外科手術方麵的進展。“如今外科手術,在清創縫合、骨折複位等方麵有了新的技巧。比如,對於一些複雜的骨折,我們會采用牽引複位的方法,配合特製的夾板固定,能更好地促進骨折愈合。而且在傷口處理上,我們會用一些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草藥外敷,減少感染的發生。”
林塵對這些外科知識也頗感興趣,他認真學習每一個細節,還親自觀看了幾場外科手術,詳細記錄手術過程和注意事項。
除了與郎中們交流,林塵還仔細研究醫館的病曆檔案。這些病曆記錄了多年來京城各類病症的治療情況,從病症表現、診斷過程到治療方法、治療效果,一應俱全。林塵如獲至寶,他從這些病曆中總結經驗教訓,分析不同病症在不同季節、不同人群中的發病特點和治療差異。
在研究一份關於小兒驚風的病曆時,林塵發現,京城地區的小兒驚風,多因外感風熱,引動肝風所致。以往的治療方法多以清熱祛風為主,但部分患兒病情反複。林塵結合自己所學,認為可能與小兒脾胃虛弱,易受外邪侵襲有關。在治療時,除了清熱熄風,還應兼顧調理脾胃,增強小兒體質,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隨著在醫館學習的深入,林塵的醫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他不僅掌握了當下醫術的前沿知識,對京城常見病症的治療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將所學知識進行係統整理,結合自己的經驗,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治療思路。
然而,林塵並沒有滿足於此。他深知,醫學博大精深,還有許多未知等待他去探索。為了更好地應對大賽,他決定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識麵。
林塵聽聞京城有一位隱居的老神醫,醫術高超,尤其擅長治療疑難雜症。雖然老神醫深居簡出,極少與人往來,但林塵並未放棄。他多方打聽老神醫的住處,經過一番周折,終於找到了老神醫的居所。
那是一座位於城郊的小院,周圍綠樹環繞,環境清幽。林塵來到小院門前,輕輕叩響了門環。許久,門緩緩打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出現在門口。林塵恭敬地作揖道:“前輩,在下林塵,久聞前輩醫術如神,特來拜訪,懇請前輩能指點一二。”
老神醫打量了林塵一番,見他態度誠懇,便微微點頭,讓他進了院子。走進院子,林塵看到一間屋子擺滿了各種醫書典籍,牆壁上掛著一些奇怪的針灸器具。老神醫坐在院子中的石凳上,問道:“你對哪方麵醫術感興趣?”
林塵說道:“前輩,我對疑難雜症的治療尤為關注。此次參加京城的醫術大賽,希望能從前輩這裏學到一些獨特的見解和治療方法。”老神醫沉思片刻,說道:“疑難雜症,關鍵在於辨證求因。許多病症看似複雜,實則有內在的聯係。比如,有一種病症,患者全身關節疼痛,同時伴有發熱、皮疹等症狀,看似多種病症並發,但實則可能是由於體內濕熱蘊結,流注關節,熏蒸肌膚所致。治療時,需從清熱利濕、通絡解毒入手,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林塵聽得如癡如醉,他向老神醫請教了許多關於疑難雜症的問題,老神醫都耐心地為他解答。老神醫還拿出自己多年來積累的醫案,與林塵一同分析探討。在與老神醫的交流中,林塵的思路得到了進一步開闊。
離開老神醫的居所後,林塵感覺自己對醫術的理解又上升了一個新的層次。他深知,此次大賽雖充滿挑戰,但憑借在醫館和老神醫處學到的知識,他有了更強的信心。
迴到醫館,林塵將在老神醫處學到的知識與郎中們分享。郎中們聽後,也都受益匪淺,對林塵更加欽佩。林塵還與郎中們一起模擬大賽場景,互相出題考核,鍛煉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在一次模擬考核中,一位郎中給出了一個假設的病症:患者突然出現昏迷,牙關緊閉,四肢抽搐,伴有高熱、神昏譫語等症狀。林塵迅速分析道:“此乃熱極生風之象,當以清熱熄風、開竅醒神為治療原則。可先用安宮牛黃丸以清熱開竅,再配合羚羊角湯以平肝熄風。同時,可輔以針灸療法,針刺人中、合穀、太衝等穴位,以促蘇醒、止抽搐。”
郎中們聽了林塵的分析,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通過這樣的模擬考核,林塵對各種病症的應對更加熟練,對大賽的準備也更加充分。
隨著大賽日期的臨近,林塵在醫館的學習交流也進入了尾聲。他在醫館的這段時間,不僅學到了豐富的醫術知識,還與郎中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郎中們對他的離開都有些不舍,紛紛表示希望他在大賽中取得好成績。
林塵感激地說道:“這段時間承蒙各位前輩和同仁的教導與幫助,讓我受益匪淺。我定不負大家的期望,在大賽中全力以赴。日後若有機會,還望能與大家繼續交流醫術。”
離開醫館後,林塵迴到住處,將這段時間所學的知識再次進行梳理和總結。他深知,大賽在即,每一個知識點都可能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他日夜苦讀,反複演練各種病症的治療方法,力求在大賽中發揮出最佳水平。
餘幼薇看著林塵如此刻苦,心中既心疼又欣慰。她默默地為林塵準備好飲食起居,在一旁鼓勵他、支持他。她相信,憑借林塵的努力和才華,一定能在大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終於,大賽的日子來臨了。林塵身著整潔的衣衫,懷揣著在醫館學到的知識和對醫術的熱愛,信心滿滿地走向大賽場地。他知道,這將是他展示醫術的舞台,也是他追求醫學更高境界的重要一步。在這個充滿挑戰的賽場上,他將用自己的實力書寫屬於自己的篇章。
林塵決定參加醫術大賽後,深知要想在高手如雲的賽事中脫穎而出,必須充分準備。京城作為天下匯聚之地,必定有著最前沿的醫術知識和豐富的病症案例。於是,他來到京城最負盛名的“迴春堂”醫館,期望在這裏汲取知識,為大賽做好充足準備。
“迴春堂”醫館坐落於京城繁華地段,門前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醫館建築古樸大氣,朱紅色的大門上掛著兩個金色的大燈籠,上麵寫著“迴春”二字,顯得格外醒目。林塵剛踏入醫館,一股濃鬱的藥香撲麵而來,讓人心神一振。
醫館內,坐診的郎中們正忙碌地為病人診治。林塵四處打量,隻見牆壁上掛著各種醫學圖譜,櫃台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藥罐,裏麵裝滿了各類藥材。他走向一位看上去經驗豐富的老郎中,恭敬地作揖道:“老先生,在下林塵,久聞迴春堂醫術精湛,特來學習交流,還望老先生不吝賜教。”
老郎中上下打量了林塵一番,見他神態謙遜,目光中透著對醫術的熱忱,便微笑著點頭道:“年輕人,難得你有這份好學之心。既來之,則安之,有什麽想了解的,盡管問便是。”
林塵大喜,連忙問道:“老先生,如今醫術發展日新月異,不知當下有哪些前沿的醫術知識,還請老先生為我講解一二。”老郎中捋了捋胡須,沉思片刻後說道:“當下醫術,在針灸之法上頗有創新。以往針灸多注重穴位的精準刺激,如今則更強調氣血經絡的整體疏導。比如,對於一些頑固的風寒濕痹之症,通過特定穴位組合,施以不同手法的針灸,配合草藥熏蒸,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林塵聽得入神,趕忙拿出隨身攜帶的小本子,將老郎中所說的要點詳細記錄下來。老郎中見狀,對他的認真態度愈發欣賞,繼續說道:“此外,在藥理研究方麵,對一些珍稀藥材的配伍和炮製方法也有了新的突破。有些藥材單獨使用效果有限,但經過特殊炮製,與其他藥材合理配伍後,藥效可大幅提升。”
林塵思索片刻,又問道:“老先生,京城地處繁華,人口眾多,不知常見病症有哪些?又該如何治療?”老郎中微微皺眉,說道:“京城常見病症,首推富貴病。達官貴人生活優渥,飲食多肥甘厚味,易患消渴症、胸痹之症。消渴症多因燥熱傷陰,治療需清熱潤燥、養陰生津,常用方劑如消渴方加減。胸痹則多由氣滯血瘀、心脈痹阻所致,需活血化瘀、通陽宣痹,可選用瓜蔞薤白半夏湯等方劑。”
林塵一邊記錄,一邊提出自己的見解:“老先生,對於消渴症,我曾聽聞,除了藥物治療,控製飲食、適當運動也頗為重要,不知您對此有何看法?”老郎中眼前一亮,點頭道:“你這年輕人見解獨到。的確,消渴症患者若能節製飲食,減少膏粱厚味的攝入,同時適度活動身體,對於病情的控製大有益處。看來你對醫術並非淺嚐輒止啊。”
隨後,林塵又與其他郎中探討起來。一位年輕郎中說道:“京城氣候多變,外感病症也較為常見。尤其是風熱感冒,來勢洶洶,症狀多為發熱、咽痛、咳嗽等。治療時需辛涼解表,常用銀翹散加減。但有些患者病情反複,可能與體質虛弱、衛氣不固有關,此時可在解表的基礎上,酌加益氣固表之品。”
林塵與他深入交流,分享自己在江湖中行醫時遇到的類似病症及治療經驗。兩人越談越投機,不知不覺間,日頭漸西斜。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林塵每日早早來到醫館,虛心向各位郎中請教。他不僅學習理論知識,還主動幫忙診治病人,積累實踐經驗。
一日,醫館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這是一位年約四十的男子,麵色萎黃,身形消瘦,自述時常感到乏力、腹脹,且伴有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狀。之前也曾看過不少郎中,服用了各種藥物,卻始終不見好轉。
林塵仔細為他把脈,脈象虛弱無力,又觀察其舌苔,舌質淡胖,苔白膩。他思索片刻,說道:“此乃脾胃虛弱,運化失常之症。之前所用藥物可能多側重於消食導滯或燥濕健脾,卻忽略了脾胃本身的虛弱。治療當以健脾益氣、和胃滲濕為主。”
說罷,林塵開出一方,以四君子湯為基礎方,酌加山藥、白扁豆、薏苡仁等健脾滲濕之品,同時囑咐病人注意飲食清淡,少食多餐。病人拿著藥方,半信半疑地離去。
數日後,病人再次來到醫館,臉上洋溢著喜悅之色。他對林塵連連道謝,稱服藥後症狀明顯改善,腹脹減輕,食欲漸增,精神也比之前好了許多。林塵看著病人的變化,心中也充滿了成就感。
在醫館學習交流的這段時間,林塵還結識了一位擅長外科的郎中。這位郎中向他介紹了京城在外科手術方麵的進展。“如今外科手術,在清創縫合、骨折複位等方麵有了新的技巧。比如,對於一些複雜的骨折,我們會采用牽引複位的方法,配合特製的夾板固定,能更好地促進骨折愈合。而且在傷口處理上,我們會用一些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草藥外敷,減少感染的發生。”
林塵對這些外科知識也頗感興趣,他認真學習每一個細節,還親自觀看了幾場外科手術,詳細記錄手術過程和注意事項。
除了與郎中們交流,林塵還仔細研究醫館的病曆檔案。這些病曆記錄了多年來京城各類病症的治療情況,從病症表現、診斷過程到治療方法、治療效果,一應俱全。林塵如獲至寶,他從這些病曆中總結經驗教訓,分析不同病症在不同季節、不同人群中的發病特點和治療差異。
在研究一份關於小兒驚風的病曆時,林塵發現,京城地區的小兒驚風,多因外感風熱,引動肝風所致。以往的治療方法多以清熱祛風為主,但部分患兒病情反複。林塵結合自己所學,認為可能與小兒脾胃虛弱,易受外邪侵襲有關。在治療時,除了清熱熄風,還應兼顧調理脾胃,增強小兒體質,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隨著在醫館學習的深入,林塵的醫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他不僅掌握了當下醫術的前沿知識,對京城常見病症的治療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將所學知識進行係統整理,結合自己的經驗,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治療思路。
然而,林塵並沒有滿足於此。他深知,醫學博大精深,還有許多未知等待他去探索。為了更好地應對大賽,他決定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識麵。
林塵聽聞京城有一位隱居的老神醫,醫術高超,尤其擅長治療疑難雜症。雖然老神醫深居簡出,極少與人往來,但林塵並未放棄。他多方打聽老神醫的住處,經過一番周折,終於找到了老神醫的居所。
那是一座位於城郊的小院,周圍綠樹環繞,環境清幽。林塵來到小院門前,輕輕叩響了門環。許久,門緩緩打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出現在門口。林塵恭敬地作揖道:“前輩,在下林塵,久聞前輩醫術如神,特來拜訪,懇請前輩能指點一二。”
老神醫打量了林塵一番,見他態度誠懇,便微微點頭,讓他進了院子。走進院子,林塵看到一間屋子擺滿了各種醫書典籍,牆壁上掛著一些奇怪的針灸器具。老神醫坐在院子中的石凳上,問道:“你對哪方麵醫術感興趣?”
林塵說道:“前輩,我對疑難雜症的治療尤為關注。此次參加京城的醫術大賽,希望能從前輩這裏學到一些獨特的見解和治療方法。”老神醫沉思片刻,說道:“疑難雜症,關鍵在於辨證求因。許多病症看似複雜,實則有內在的聯係。比如,有一種病症,患者全身關節疼痛,同時伴有發熱、皮疹等症狀,看似多種病症並發,但實則可能是由於體內濕熱蘊結,流注關節,熏蒸肌膚所致。治療時,需從清熱利濕、通絡解毒入手,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林塵聽得如癡如醉,他向老神醫請教了許多關於疑難雜症的問題,老神醫都耐心地為他解答。老神醫還拿出自己多年來積累的醫案,與林塵一同分析探討。在與老神醫的交流中,林塵的思路得到了進一步開闊。
離開老神醫的居所後,林塵感覺自己對醫術的理解又上升了一個新的層次。他深知,此次大賽雖充滿挑戰,但憑借在醫館和老神醫處學到的知識,他有了更強的信心。
迴到醫館,林塵將在老神醫處學到的知識與郎中們分享。郎中們聽後,也都受益匪淺,對林塵更加欽佩。林塵還與郎中們一起模擬大賽場景,互相出題考核,鍛煉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在一次模擬考核中,一位郎中給出了一個假設的病症:患者突然出現昏迷,牙關緊閉,四肢抽搐,伴有高熱、神昏譫語等症狀。林塵迅速分析道:“此乃熱極生風之象,當以清熱熄風、開竅醒神為治療原則。可先用安宮牛黃丸以清熱開竅,再配合羚羊角湯以平肝熄風。同時,可輔以針灸療法,針刺人中、合穀、太衝等穴位,以促蘇醒、止抽搐。”
郎中們聽了林塵的分析,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通過這樣的模擬考核,林塵對各種病症的應對更加熟練,對大賽的準備也更加充分。
隨著大賽日期的臨近,林塵在醫館的學習交流也進入了尾聲。他在醫館的這段時間,不僅學到了豐富的醫術知識,還與郎中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郎中們對他的離開都有些不舍,紛紛表示希望他在大賽中取得好成績。
林塵感激地說道:“這段時間承蒙各位前輩和同仁的教導與幫助,讓我受益匪淺。我定不負大家的期望,在大賽中全力以赴。日後若有機會,還望能與大家繼續交流醫術。”
離開醫館後,林塵迴到住處,將這段時間所學的知識再次進行梳理和總結。他深知,大賽在即,每一個知識點都可能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他日夜苦讀,反複演練各種病症的治療方法,力求在大賽中發揮出最佳水平。
餘幼薇看著林塵如此刻苦,心中既心疼又欣慰。她默默地為林塵準備好飲食起居,在一旁鼓勵他、支持他。她相信,憑借林塵的努力和才華,一定能在大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終於,大賽的日子來臨了。林塵身著整潔的衣衫,懷揣著在醫館學到的知識和對醫術的熱愛,信心滿滿地走向大賽場地。他知道,這將是他展示醫術的舞台,也是他追求醫學更高境界的重要一步。在這個充滿挑戰的賽場上,他將用自己的實力書寫屬於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