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氣勢恢宏的皇宮內張燈結彩,鼓樂齊鳴。身著華麗龍袍的女皇曹綾,在眾人的簇擁下,緩緩登上那象征著無上權力的皇位。自這一刻起,曆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一個全新的時代——天盛時代正式拉開帷幕。


    時光流轉至公元 247 年 1 月,正值天盛元年 1 月,整個國家都沉浸在新朝建立的喜悅與期待之中。而此時,朝廷重臣曹肇向女皇進言,建議她親赴許昌太廟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以告慰先祖英靈,並彰顯新朝的正統地位和輝煌成就。


    於是,女皇曹綾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踏上了前往許昌太廟的路途。一路上,百姓們夾道歡唿,紛紛跪地朝拜這位英明神武的女皇。當抵達太廟時,莊嚴肅穆的氣氛彌漫開來。


    曹綾首先虔誠地祭拜了魏武帝曹操。她恭恭敬敬地獻上祭品,然後雙膝跪地,磕頭行禮,口中念念有詞:“祖父大人在上,孫兒曹綾今日終於不負您的期望,完成了一統三國的偉大夢想!願您在天之靈安息,保佑我大魏國祚綿長,繁榮昌盛!”言辭懇切,令人動容。


    接著,曹綾又來到魏文帝曹丕的牌位前。迴想起父親當年力排眾議,準許自己上陣殺敵,征戰沙場,心中滿是感激之情。她再次深深叩頭,說道:“父皇,多謝您當初的信任與支持,讓女兒能夠一展抱負,為大魏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女兒已登上帝位,定當不辱使命,將大魏治理得井井有條。”


    隨後,曹綾移步到魏文帝曹睿的牌位前。迴憶起皇兄生前對自己南征北戰的鼎力相助,眼眶不禁濕潤起來。她哽咽著說道:“皇兄啊,若沒有您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妹妹恐怕難以走到今天這一步。如今妹妹已然統一天下,定會繼承您的遺誌,開創出更為輝煌的盛世!”


    祭祀完畢後,文武百官紛紛跪地叩首,齊聲高唿萬歲。他們懇請女皇曹綾盡快趕赴泰山封禪,以昭告天下新朝的誕生以及女皇的豐功偉績。麵對群臣的殷切期盼,曹綾欣然應允。


    不久之後,曹綾帶領著龐大的隨行隊伍,向著泰山進發。沿途所經之處,百姓皆伏地跪拜,山唿海嘯般的歡唿聲此起彼伏。待到登上泰山之巔,曹綾俯瞰著腳下這片廣袤無垠的大地,心中湧起一股豪邁之氣。


    在莊重的封禪儀式上,曹綾向天禱告,祈求上天護佑大魏國運昌隆,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伴隨著悠揚的鍾鼓聲和嫋嫋升起的香煙,曹綾的名字從此載入史冊,成為名垂千古的一代天驕,被後世子孫永遠銘記。


    泰山封禪過後,女皇曹綾率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踏上歸程。途中,他們路過了親魏胡王苻雄所在的胡族部落。


    此時,夕陽西下,餘暉灑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仿佛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曹綾決定在此稍作停留,順便與這位多年來一同征戰沙場的老友敘舊談心。


    當苻雄得知女皇親臨他的部落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趕忙前來迎接。


    曹綾微笑著說道:“苻雄啊,這些年多虧有你一直與我並肩作戰,若不是你多次舍生忘死,奮勇殺敵,恐怕這天下也難以如此快地恢複太平。如今局勢已定,你這胡王終於能夠安心治理部落,讓族人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啦。這麽多年的風風雨雨,咱們一起經曆了無數次生死考驗,每一次當我身陷絕境之時,都是你帶領著部下拚死守護,這份恩情,朕沒齒難忘!”說著,眼中不禁泛起一絲淚光。


    苻雄連忙跪地行禮,恭敬地迴答道:“女皇陛下過獎了,能為您效力乃是臣一生最大的榮耀。隻要陛下一聲令下,哪怕赴湯蹈火,微臣也在所不辭!”


    見此情景,曹綾親自扶起苻雄,並命人擺下酒席。為了再次表達自己對苻雄的感激之情,她轉身迴到天子鑾輿之中,換上了那件苻雄當年贈予她的精美胡旋舞服。這件舞服色彩斑斕,繡工精細,穿上它的曹綾宛如一隻翩翩起舞的彩蝶。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部落中央燃起了熊熊篝火。曹綾與苻雄攜手步入場地中央,伴隨著歡快的音樂節奏開始盡情舞動起來。他們身姿矯健,動作輕盈優美,如同兩顆閃耀的星辰在夜空中交織輝映。周圍的人們紛紛圍攏過來,鼓掌喝彩,現場氣氛熱烈非凡。


    一番熱舞過後,兩人已是香汗淋漓,但心情卻格外舒暢。他們來到草席坐下,一邊品嚐著美味的佳肴美酒,一邊暢談著過往的點點滴滴以及未來的美好憧憬,二人相互靠著睡著了。不知不覺間,東方漸白,新的一天即將到來。


    次日清晨,陽光灑在草席上。席上的兩人悠悠轉醒,宿醉帶來的頭痛讓他們的意識還有些混沌。然而,盡管如此,女皇曹綾還是強打起精神,掙脫抱著自己胸的苻雄的懷抱,輕輕地坐了起來。她轉過頭,看著身旁依舊睡眼惺忪的親魏胡王苻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眷戀與不舍。


    曹綾俯身,溫柔地在苻雄的唇上印下一個輕吻,作為分別前的道別。這個吻輕柔而短暫,卻仿佛包含著千言萬語。苻雄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吻驚醒,他睜開眼睛,有些茫然地望著眼前的女子。當他意識到這是離別之吻時,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失落和無奈。


    曹綾慢慢地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自己略顯淩亂的衣裳和頭發。她胸前微微一顫,深深地看了一眼苻雄,然後轉身朝著門口走去。每一步都顯得那麽沉重,仿佛腳下拖著千斤重擔。苻雄呆呆地坐在席上,目光緊緊追隨著曹綾漸行漸遠的身影,直到那扇門緩緩合上,將她的倩影完全隔絕在了視線之外。


    苻雄依然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曹綾離去時的情景,以及昨晚和曹綾難得的親密畫麵。


    曾經,她是戰場上英姿颯爽、指揮若定的統帥;如今,她已成為高高在上的女皇。而他,隻能默默地站在遠處,遠遠地注視著她,無法再像從前那樣親近。這種身份地位的巨大差距,讓苻雄感到無比的痛苦和無力。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苻雄始終沉浸在對曹綾的思念之中,難以自拔……


    告別了忠臣苻雄,女皇曹綾策馬揚鞭,一路風塵仆仆,終於迴到了繁華的洛陽。宮中的事務繁多,她幾乎沒有時間休息,便投入到了忙碌的政務之中。


    在禦書房內,司空曹肇手持一份奏報,神色凝重地走進了書房。見到女皇正埋頭批閱奏章,他輕聲稟報:“陛下,江東有緊急奏報。”


    曹綾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關切:“江東怎麽了?”


    曹肇遞上奏報,沉聲道:“陛下,江東遭遇了嚴重的蝗災,莊稼幾乎被啃食一空,百姓生活困苦。”


    曹綾接過奏報,快速瀏覽了一遍,眉頭緊鎖:“民以食為天,蝗災不除,民心不穩。曹肇,你如何看待此事?”


    曹肇思索片刻,迴道:“陛下,微臣認為應當立即派遣官員前往江東,組織百姓進行滅蝗,同時調撥糧食賑災。”


    曹綾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方的天際:“派遣官員是必要的,但僅靠他們恐怕難以迅速解決問題。我決定親自前往江東,一則查看災情,二則親自主導滅蝗之事。”


    曹肇震驚:“陛下,您親自前往?那宮中的政務如何處置?”


    曹綾轉過身,目光堅定:“政務可以暫時委托給你們,但民生的安危刻不容緩。我必須親自去,才能更好地了解情況,做出正確的決策。”


    曹肇見女皇決心已定,隻得應允:“陛下放心,宮中政務有臣等在,定不會讓您分心。請您務必保重身體,早日平定蝗災,歸來主持大局。”


    曹綾點頭:“曹肇,你辦事我放心。我走後,你要密切關注各地情況,如有緊急事務,立即派人告知。”


    曹肇跪地領命:“臣遵旨。”


    次日,女皇曹綾再次踏上征程,前往江東。她心中暗暗發誓,無論如何,都要幫助江東百姓度過這場災難,恢複往日的安寧與繁榮。而洛陽宮中,司空曹肇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安排,確保女皇離宮期間,國事無憂。


    東吳都督王濬,一位久經沙場的大將,得知女皇要親臨江東,心中既感動又擔憂。他建議道:“陛下,蝗蟲為患,不如我們將它們斬盡殺絕,以絕後患。”


    曹綾聞言,沉思片刻,搖頭道:“王都督,蝗蟲雖惡,但也是一條生命。況且,殺死它們並不能解決眼前的饑荒。我有一計,或許能解燃眉之急。”


    王濬疑惑地看著曹綾,隻見她輕輕走到田邊,伸手抓住了一隻肥大的蝗蟲。眾人不解,紛紛議論起來。


    曹綾將蝗蟲放在火上烤熟,然後遞給王濬:“王都督,試試看。”


    王濬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過了烤熟的蝗蟲。他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頓時,一股香味在口中彌漫開來。他驚訝地看著曹綾:“陛下,這蝗蟲竟然如此美味!”


    曹綾微微一笑:“沒錯,蝗蟲富含蛋白質,營養豐富。我們可以發動百姓捕捉蝗蟲,既能解決饑荒,又能保護莊稼。”


    王濬恍然大悟,立即下令讓士兵們宣傳女皇的旨意。不久,江東的百姓們紛紛開始捕捉蝗蟲,烹飪食用。


    曹綾親自示範,與百姓們一起在田間勞作。她耐心地教大家如何捕捉蝗蟲,如何烹飪。在她的帶領下,江東的災荒逐漸得到了解決。


    一日,曹綾與王濬在田間巡視,一位老農激動地握著曹綾的手說:“女皇陛下,多虧了您的智慧,我們才能度過這場災難。您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


    曹綾笑著搖搖頭:“老人家,不是我救了你們,而是你們自己的智慧和勇氣。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王濬感慨萬分:“陛下,您真是百姓之福,國家之幸!”


    夕陽西下,曹綾站在田邊,望著金黃的麥田,心中充滿了希望。她知道,在這片土地上,隻要百姓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創造出美好的未來。而她,也將為這個國家,為這片土地,付出自己的一切。


    三個月後,巴蜀都督王渾上奏女皇曹綾,請求治理巴蜀水患 。


    巴蜀之地,自古以來便是天府之國,然而今年,連日的暴雨使得江水暴漲,水災肆虐,農田被淹,百姓流離失所。女皇曹綾得知消息後,深知巴蜀糧倉的重要性,再次決定親自前往災區,指導抗洪救災。


    曹綾換上便裝,輕車簡從,來到了成都。巴蜀都督王渾早已在城外等候,見到女皇親自前來,心中既感動又驚訝。


    “陛下,成都水患嚴重,您親自前來,實在是蜀地百姓之福。”王渾跪地行禮,語氣中滿是敬意。


    曹綾扶起王渾,目光堅定:“王都督,水患不除,百姓不安。我們必須盡快采取措施,治理水患。”


    王渾點頭:“陛下英明,我們已經利用都江堰和鄭國渠等已有設施,盡力排水泄洪,但效果有限。”


    曹綾沿著河堤走去,仔細觀察地形和水流情況,然後說道:“都江堰和鄭國渠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我們要善加利用。我看可以這樣……”


    曹綾和王渾一邊走一邊討論,曹綾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一係列治理水患的措施。王渾聽後,不禁讚歎:“陛下,您的智慧真是非凡,我即刻就去安排實施。”


    在曹綾的指導下,王渾調動兵力和民力,加固河堤,清理淤泥,拓寬渠道,使得洪水得以順利分流,水位逐漸下降。


    幾天後,洪水終於被控製住,成都城內的積水也逐漸退去。曹綾和王渾站在城牆上,望著逐漸恢複平靜的成都,相視一笑。


    “陛下,多虧了您的英明決策,巴蜀糧倉得以保全,百姓們也有了重建家園的希望。”王渾由衷地佩服。


    曹綾望著遠方的天空,淡淡地說:“王都督,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所有蜀地百姓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要繼續努力,不僅要治理好水患,還要讓蜀地的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此時,一群百姓自發地來到城下,他們手中捧著自家種的蔬菜和水果,想要獻給女皇,以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女皇陛下,您是我們的恩人,是蜀地的守護神!”一位老者激動地說。


    曹綾下城,親切地接過百姓們的禮物,微笑著說:“謝謝大家,我隻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未來,我們一起努力,讓蜀地更加繁榮昌盛。”


    在曹綾的帶領下,蜀地的百姓們重拾信心,開始了災後重建的工作。而曹綾的仁德和智慧,也深深地印在了蜀地百姓的心中,贏得了他們的無限愛戴。


    就這樣,一代明君曹綾開始了她非凡的後半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緘默夜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緘默夜雨並收藏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