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231年的那個熾熱六月,蜀中大地被烈日炙烤得幾乎要裂開一般,而在這片焦土之上,一場關乎兩國命運的戰爭正悄然落幕。


    諸葛亮,這位智計無雙的丞相,站在營帳前,望著遠方連綿不絕的山巒,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與無奈。糧草不濟,加之後主劉禪突如其來的撤退命令,如同兩道沉重的枷鎖,束縛住了他北伐的雄心。


    “丞相,陛下有旨,命我軍即刻撤退。”信使費褘匆匆而來,手中緊握著聖旨,聲音中帶著幾分急切。諸葛亮接過聖旨,沉默片刻,最終長歎一聲,下令全軍準備撤退。


    與此同時,在魏軍的營地中,司馬懿正端坐於案前,手中把玩著一枚棋子,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得知蜀軍撤退的消息,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隨即召來大將張合。


    “張將軍,蜀軍已撤,我軍當如何?”司馬懿的聲音平靜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


    張合聞言,眉頭微皺,沉聲道:“丞相,兵法有雲,‘圍師必闕,歸師勿遏’。蜀軍雖退,但士氣未散,且諸葛亮此人狡詐多變,恐有埋伏。我軍若貿然追擊,恐有不測。”


    司馬懿聞言,目光如炬,直視張合:“張將軍言之有理,但兵法亦雲,‘窮寇莫追’乃常規之策。然諸葛亮此次撤退,實乃糧盡援絕,軍心已動。此時不追,更待何時?我軍若能乘勝追擊,必能重創蜀軍,乃至一舉而定乾坤。”


    張合聞言,心中雖有不甘,卻也知司馬懿決心難改,隻得領命而去。他深知,作為武將,服從命令是天職,即便前路兇險,亦要勇往直前。


    曹綾和閻盾昨天看三國誌得知張合會死在追擊蜀軍的路上,在曆史上,張合身經百戰,勇猛無雙,但木門道,這裏是張合的死地,他將右膝中箭而亡。


    曹綾和閻盾作為張合一手培養的將領,對張合感激不盡,不想恩師戰死。於是想改變曆史,救師傅一命。曹綾未經司馬懿批準,以天子特賜倚天劍號令五萬禁狩府兵馳援張合。


    張合率領著精銳之師,如同獵豹追逐獵物般,緊追不舍地追擊著蜀軍的殘部。他心中雖有憂慮,卻也堅信憑借魏軍的實力,定能一舉殲滅敵軍。然而,蜀軍卻似乎早已洞悉了他的意圖,在木門道布下了天羅地網,靜待魏軍自投羅網。


    當魏軍踏入那幽深莫測的山穀時,四周的空氣仿佛凝固,一種不祥的預感在每個人心頭蔓延。突然間,山穀兩側萬箭齊發,箭矢如同烏雲壓頂,遮天蔽日,帶著死亡的唿嘯聲,無情地射向魏軍。張合見狀,心中大驚,他迅速揮舞長槍,抵擋著如雨般的箭矢,但終究還是難以抵擋這密集的攻擊。


    一支利箭穿透了他的鎧甲,深深紮入了他的右膝,劇痛瞬間傳遍全身,張合不由得踉蹌幾步,險些跌倒。他咬緊牙關,強忍劇痛,目光如炬地望向遠方,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他知道,自己可能就要命喪於此了。


    “陛下……我……”張合掙紮著想要說些什麽,但喉嚨卻像被堵住了一般,發不出聲音。他心中充滿了對魏國的忠誠與對未竟事業的遺憾,但此刻卻已力不從心。


    在那決定生死的緊要關頭,天空似乎都失去了色彩,隻剩下刺耳的箭嘯與金屬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就在這絕望與混亂之中,一個身影如同劃破黑暗的閃電,猛然衝入戰場,那是閻盾,一位以忠誠與勇猛著稱的將領。


    閻盾一眼便望見了重傷倒地的張合,心中頓時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焦急與憤怒。他深知張合對魏國的重要性,更明白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關乎張合的生死存亡。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揮動手中的令旗,麾下的盾牌兵迅速集結,如同銅牆鐵壁一般,擋在了蜀軍箭雨之前。


    “蜀賊休欺我軍無人!”閻盾的聲音穿透了戰場的喧囂,響徹雲霄。他手持一麵巨大的盾牌,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每一次他奮力揮動盾牌,都伴隨著敵人的倒下和箭矢的反彈,展現出他驚人的武藝與不屈的意誌。


    “俊義師傅,徒兒閻盾這就來救你!”閻盾的唿喊聲中充滿了堅定與決心,仿佛是在向張合傳遞著一種無形的力量。他深知張合不僅是他的上司,更是他心中的英雄與導師,這份師徒之情,讓他更加堅定了救人的信念。


    聽到閻盾的唿喊,張合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強忍劇痛,抬頭望向閻盾,眼中閃爍著感激與欣慰的淚光。


    張合感動落淚,說:“我張合何其有幸,有你閻盾這樣的好徒弟啊!”


    他知道,自己並沒有孤軍奮戰,有這樣一位忠誠的弟子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是他此生最大的幸運。


    “閻將軍,救我父親,也算我一個!”這時,張雄也加入了救援的行列。他手持長槍,緊隨閻盾之後,誓要與父親共進退。他的聲音雖顯稚嫩,但卻充滿了堅定與勇氣,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


    “好!我們一同救出將軍!”閻盾大聲迴應著張雄,兩人並肩作戰,配合默契。在他們的帶領下,魏軍士氣大振,紛紛奮勇向前,與蜀軍展開了激烈的搏鬥。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救援行動中,閻盾與張雄展現了他們非凡的勇氣與智慧。他們成功地將張合救出險境,還擊退了蜀軍的追擊。


    張合之子張雄見狀,迅速上前,將重傷的父親扶上馬背。他深知此刻的每一秒都至關重要,必須盡快將父親救出險境。閻盾則帶著盾牌兵,緊緊護住張合父子,為他們開辟出一條生路。


    在閻盾的掩護下,一行人艱難地衝出了蜀軍的包圍圈。蜀軍的箭雨如同狂風暴雨般襲來,但閻盾和他的士兵們卻如同磐石般堅不可摧,一次次地擋住了敵人的攻擊。他們的英勇與忠誠,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


    終於,在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後,張合父子被成功護送迴營。張合的傷勢雖然嚴重,但在軍醫的全力救治下,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


    隨著張合父子被安全護送迴營,營寨內彌漫著一股劫後餘生的慶幸與感激。張合的傷勢雖然沉重,但軍醫們夜以繼日的努力,終於讓這位老將從生死邊緣被拉了迴來。他靜靜地躺在病榻上,望著窗外那片曾經見證了他生死瞬間的天空,心中湧動的情感複雜難言。


    對於閻盾,張合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他深知,在那場驚心動魄的救援中,是閻盾的英勇與忠誠,為他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讓他得以從死神的鐮刀下逃脫。這份恩情,如同山嶽般沉重,讓張合在心中暗暗發誓,定要加倍努力,為魏國、為閻盾、也為自己,再創新的輝煌。


    然而,戰局並未因張合的脫險而平息。蜀軍依舊虎視眈眈,意圖乘勝追擊。在這緊要關頭,一個名字如同璀璨星辰般照亮了魏軍的天空——曹綾。


    曹綾,魏國新一代將領中的佼佼者,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非凡的勇武聞名於世。她得知前線戰況危急後,立刻率領麾下的弓弩兵與虎豹騎,馬不停蹄,直奔戰場而來。


    當曹綾率軍抵達時,她迅速分析了戰場形勢,製定出了一套精妙絕倫的戰術。她決定利用蜀軍背後的山穀作為突破口,發起突襲。於是,她命令於圭張虎樂綝徐蓋四人帶兵在蜀軍陣前挑戰消耗蜀軍,她親自率領弓弩兵埋伏於山穀兩側,而虎豹騎則蓄勢待發,準備在關鍵時刻給予蜀軍致命一擊。


    隨著一聲令下,弓弩兵們萬箭齊發,箭矢如同烏雲壓頂般射向蜀軍。蜀軍將領高翔猝不及防,被箭雨所淹沒,最終倒在了血泊之中。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讓蜀軍陣腳大亂,士氣大跌。


    而與此同時,薑維正指揮著諸葛連弩軍與魏軍正麵交鋒。他本以為憑借諸葛連弩的威力能夠抵擋住魏軍的攻勢,但沒想到曹綾的突襲讓他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困境。麵對魏軍的前後夾擊,薑維意識到繼續硬拚隻會讓損失更加慘重,於是果斷下令撤軍。


    曹綾的出色指揮不僅扭轉了戰局,更為魏軍贏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她的英勇與智慧在軍中傳為佳話,成為了魏國新一代將領的楷模。


    而魏主曹睿在得知曹綾的戰績後,更是感慨萬千。他深知,妹妹如此英勇,有了這樣的將領輔佐,魏國何愁不興?


    夕陽的餘暉灑進營帳,給這緊張的氛圍添上了一抹柔和。張合靜靜地躺在病榻上,目光透過窗欞,凝視著那片漸漸暗淡的天空,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此時,營帳外傳來一陣輕盈的腳步聲,緊接著,曹綾與閻盾夫婦攜手步入,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對張合的關切。


    曹綾輕步走到張合床邊,俯下身,溫柔地說:“師傅,聽說您已經醒了,我和閻盾特地來看看您。您的傷勢如何了?”她的聲音裏滿是關切,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敬意。


    張合微微一笑,盡管麵容略顯憔悴,但眼中卻閃爍著光芒。“綾兒,你來了。多虧你及時扭轉戰局,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你的英勇與智慧,真是讓我這個老頭子都自愧不如啊。”


    閻盾也上前幾步,站在曹綾身旁,他緊握雙拳,語氣堅定:“師傅,您一定要保重身體。我們魏國需要您,更需要您那份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和綾兒都會竭盡全力,輔佐您,共同守護魏國。”


    曹綾輕輕點頭,接過話茬:“是啊,師傅。您的傷勢牽動著我們的心。軍醫說,雖然嚴重,但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您一定要好好休息,盡快康複。”說著,她輕輕拍了拍閻盾的手,兩人目光交匯,滿是默契與堅定。


    張合望著這對年輕夫婦,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自己不僅有一位出色的弟子曹綾,還有一位忠誠的將領閻盾作為女婿,魏國的未來有了他們,何愁不興?


    “你們放心,我張合雖老,但心未死。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會讓魏國受到任何威脅。”張合的聲音雖弱,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力量。


    曹綾與閻盾相視一笑,他們知道,張合的話不僅僅是對他們的承諾,更是對魏國的忠誠誓言。在這個亂世之中,有了這樣的將領與士兵,魏國定能屹立不倒,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師傅,我們一定會陪在您身邊,共同麵對未來的挑戰。”曹綾輕聲說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對,師傅。我們是一家人,無論風雨,都會攜手同行。”閻盾也附和道,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力量與決心。


    張合欣慰地點了點頭,望著窗外那片即將消失的夕陽,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與信心。他知道,自己雖然年邁體衰,但有了這些忠誠的將領與士兵的陪伴與支持,魏國的未來定將充滿無限可能。而他,也將繼續以一顆忠誠的心,為魏國的繁榮與強大貢獻自己最後的力量。


    夕陽的餘暉漸漸淡去,閻盾和曹綾夫婦牽手告別師傅張合迴到軍營。


    營帳內,氣氛因司馬懿的到來而略顯沉重。他步伐沉重,臉上寫滿了自責與懊悔,緩緩走向病榻旁的張合。張合雖已蘇醒,但臉色蒼白,氣息尚弱,顯然還未完全從重傷中恢複。


    司馬懿站在床榻邊,目光複雜地望著張合,聲音低沉而誠懇:“俊義,我……我司馬懿,今日特來向您致歉。是我輕率了,不該讓您追擊蜀軍至此險境,讓您險些喪命。我深感愧疚,無法原諒自己的過失。”


    張合聞言,勉強擠出一絲微笑,想要開口,卻發現喉嚨幹澀,難以言語。這時,張雄見狀,上前一步,代父迴答:“司馬都督,您言重了。戰場之上,勝負難料,風險與機遇並存。家父身為武將,自當為國盡忠,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您的決策,也是出於對戰局的考量。家父雖遭不測,但幸得閻將軍與曹將軍等英勇相救,現已脫離險境。我們怎能因一時之失,而責怪於您呢?”


    司馬懿聞言,眼眶微紅,他深深鞠了一躬,聲音中帶著幾分哽咽:“張公子言之有理,但我內心之愧,難以言表。張將軍乃我軍之棟梁,若因我之過而有所閃失,我司馬懿將何以麵對陛下,何以麵對三軍將士?隻望張將軍能早日康複,繼續為我魏國效力,司馬懿願以餘生之力,彌補今日之過失。”


    張合雖不能言語,但眼中卻流露出對司馬懿的寬容與理解。他微微點頭,似乎在用這種方式告訴司馬懿,他已經原諒了他的過失。


    張雄見狀,也上前一步,輕輕拍了拍司馬懿的肩膀:“司馬都督,您的心意我們領了。家父常說,戰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共同的使命。我們魏國上下,應當團結一心,共克時艱。未來的路還長,讓我們一起努力,為魏國的繁榮與強大而奮鬥吧。”


    司馬懿重重地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與決心。他知道,自己與張合之間,不僅有著同袍之誼,更有著對魏國共同的忠誠與信仰。這份情感,將成為他們並肩作戰、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


    隨著夜幕降臨,營帳內的對話也漸漸結束。但那份因自責與寬容而生的溫暖與力量,卻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魏國未來的道路。


    在蜀軍的營地深處,夜色如墨,星辰點點,卻難以照亮諸葛亮心中的陰霾。他獨自站在營帳之外,目光穿越重重黑暗,仿佛能觸及到遙遠的魏國邊境。得知張合在木門道一役中幸免於難的消息,諸葛亮不禁輕歎一聲,唏噓不已。


    “丞相,夜深了,還是早些歇息吧。”身後傳來魏延低沉的聲音,他披甲執劍,一臉關切地望著諸葛亮。作為蜀軍中的猛將,魏延深知這場北伐對於丞相乃至整個蜀國的重要性,更明白張合未死對蜀軍士氣的影響。


    諸葛亮轉過身,目光深邃地看向魏延,緩緩說道:“文長啊,張合不死,我心難安。他乃魏國棟梁,智勇雙全,有他在一日,我蜀軍便難言必勝。但北伐大業,乃先帝遺誌,我等豈能因一己之私而懈怠?”


    魏延聞言,緊握劍柄,眼中閃過一抹決絕:“丞相放心,魏延誓死追隨,無論前路多麽艱難,也要助丞相完成北伐,複興漢室!”


    這時,薑維也悄然走近,他年輕的臉龐上寫滿了堅定與熱血:“丞相,學生薑維也願效犬馬之勞。張合雖強,但我蜀中亦有諸多英才。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戰勝一切困難,實現北伐大業。”


    諸葛亮欣慰地點了點頭,目光在薑維和魏延之間流轉,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深知,這兩位將領不僅是他的左膀右臂,更是蜀國未來的希望。


    “好!有你們在,我何懼之有?”諸葛亮的聲音在夜空中迴蕩,充滿了力量與決心,“我們不僅要戰勝張合,更要擊敗整個魏國,完成先帝未竟之誌,以告慰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靈!”


    三人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信任在夜色中悄然生長。


    夜,依舊深沉;心,卻已熾熱。諸葛亮、魏延、薑維,以及無數蜀軍將士,都將以滿腔熱血,書寫著屬於他們的傳奇篇章,向著北伐大業的輝煌彼岸,奮勇前行。


    戰後的魏國都城,一片歡騰之中夾雜著幾分凝重。大殿之上,金碧輝煌,曹睿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掃過殿下的群臣,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此戰雖勝,卻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尤其是張合將軍的英勇負傷,讓他深感痛心。


    “眾愛卿,此戰我魏國將士用命,終得大勝,朕心甚慰。”曹睿的聲音洪亮,迴蕩在大殿之中,“特別是曹綾與閻盾夫婦,臨危受命,智勇雙全,不僅扭轉戰局,更保我魏國疆土無虞,實乃國家之棟梁,朕心甚喜!”


    曹綾與閻盾聞言,連忙出列跪拜,心中既喜又驚。曹綾謙遜道:“陛下謬讚,臣夫婦不過盡忠職守,不敢居功。”


    曹睿微笑點頭,揮手示意二人平身,隨後話鋒一轉,目光落在了司馬懿身上:“至於司馬愛卿,你雖為統帥,但此次戰役中亦有決策之失,致使張合將軍身陷險境。然念你往日之功,且最終仍克敵製勝,朕決定不獎不罰,望你日後更加謹慎行事,勿負朕望。”


    司馬懿躬身領命,心中雖有不甘,但也明白陛下之意,隻得暗自下定決心,日後定要更加謹慎,以報君恩。


    隨後,曹睿的目光轉向了一旁的張雄,這位年輕將領在戰場上英勇救父的事跡早已傳遍朝野。“張雄將軍,你臨危不懼,勇救父帥,實乃忠孝兩全之典範。朕決定提拔你為偏將軍,望你日後能繼續為我魏國建功立業。”


    張雄聞言,激動不已,連忙跪拜謝恩:“謝陛下隆恩,臣定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最後,曹睿站起身來,宣布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此外,朕還要親自前往張合將軍的營帳,慰問這位為我魏國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將。”


    群臣聞言,無不動容。曹睿此舉,不僅是對張合的尊重與關懷,更是對所有為國捐軀將士的緬懷與致敬。


    當曹睿踏入張合的營帳時,隻見張合躺在病榻上,麵色蒼白,但眼神依舊堅毅。曹睿快步上前,握住張合的手,聲音哽咽:“張將軍,你為國盡忠,身負重傷,朕心甚痛。你的英勇與忠誠,將永遠銘記在魏國史冊之上。”


    張合費力地擠出一絲微笑,用微弱的聲音說道:“陛下言重了,臣不過是盡了一個武將的本分。隻願陛下能早日一統天下,完成先帝遺誌。”


    曹睿聞言,眼眶微紅,他緊緊握住張合的手,許下了莊重的承諾:“張將軍放心,朕定不負你等所望,定要讓魏國成為這亂世中的唯一強國!”


    這一刻,大殿內外,無不動容。曹睿的深情厚誼,張合的忠貞不渝,以及所有將士的英勇無畏,共同編織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緘默夜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緘默夜雨並收藏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