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假美猴王找到了觀音的時候,觀音是這麽說的。


    “你當初大鬧天宮的時候,諸位天兵天將都認得你,你們還是上天分辨去吧!”


    強如觀音,真就不知道哪個是真的孫悟空,哪個是六耳獼猴?


    不見得。


    因為真的不知道,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就該直接前往靈山,請如來佛祖分辨。


    這也是觀音跟如來麵和心不和的原因。


    她終究是暗戳戳的幫了孫悟空一次,推波助瀾讓他將事態鬧大,搞的天庭人盡皆知。


    她賣了孫悟空一個人情,又敲打了如來跟唐僧,偏偏唐僧還就有苦說不出。


    而玉帝那邊,他可是非常樂意看到取經項目,出現如此尷尬的狀況,自然也沒有分出真假的必要。


    如果故事到他這裏就結束了,他還上哪看樂子?還如何刁難如來?


    然後最殺人誅心的一幕出現了。


    真假美猴王又來到了唐僧的麵前,讓他分辨真假。


    可笑不,他竟然相信一個肉眼凡胎的和尚,有能力分辨真偽。


    再然後,他們又來到了東海龍宮,讓龍王分辨。


    結果這老人家喝多了,一上來就差點真情流露,酒後吐真言。


    “大聖啊大聖,你的本領小人還不知道嗎?你們這哪裏是什麽真假美猴王,你變他,他變你,變來變去都是你們自己。你們就別鬧了,你就是變四個猴子,那也是你自己,都是你自己!”


    喝醉了嘛,說錯了沒人怪罪,說對了也沒人相信。


    於是孫悟空一聽這話,立刻就不樂意了,搶過了龍王的酒瓶,語氣非常認真:“別喝了!俺老孫可沒有跟你開玩笑,你且看得仔細一點,那妖精可是變作了俺老孫的模樣,千萬別受了蒙蔽!”


    觀音不敢斷,玉帝不敢判,就連俺老孫的師父都是糊塗蛋。


    你一個小小的龍王,就敢壞老子的好事?


    看到孫悟空不是開玩笑的模樣,龍王的酒頓時就醒了一半,趕緊開始了演技拙劣的配合。


    可惜悟空不敢再賭,生怕這龍王再多說點啥人間真實的話,趕緊聯合六耳獼猴掏出了金箍棒。


    這下子,連真理都亮出來了,龍王哪裏還敢不懂事,連忙裝作什麽都不懂,什麽都不知道,隻能傻愣愣的看著兩根一模一樣的金箍棒,半天都憋不出一個屁來。


    你看看,連自家的柱子都不認識,就這演技,放在豆瓣估計連三分都夠嗆能有,可以跟逐夢演藝圈一較高下了。


    離開了龍宮,兩個人又去了地府,讓諦聽查探一下,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孫悟空。


    諦聽給出了這樣的判斷。


    “我已經知道,但不能當麵說破。”


    如果擔心假的悟空神通廣大,再鬧地府,那完全沒有必要,畢竟真的悟空還在。


    如果這是佛祖的安排,擔心佛祖怪罪,那你可以完全裝著不知道啊,畢竟大家隻能看出你是人是妖,你心裏想什麽,又不會有人清楚。


    唯一的解釋是,諦聽擔心自己公布了真相,兩個孫悟空就會一起發飆,到那個時候才是地府的末日。


    於是諦聽給出了“佛法無邊”這樣的暗示。


    有了這個暗示,兩個孫悟空再去找如來就顯得合情合理。


    原著中,如來看著兩個猴子一路打到了靈山,第一句話就是:“看,那邊二心的打過來了!”


    注意了,二心跟二人還是有非常明顯差距的。


    他顯然也非常清楚,孫悟空對這次取經項目的不滿,對唐僧這個要智商有痔瘡,要閱曆有病曆的領導非常不滿,所以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好好打的敲打一下唐僧。


    如果當麵揭穿,那靈山乃至整個取經項目,都將會成為最大的笑話。


    一個取經團隊竟然如此的不堪,隊伍裏都是一群牛鬼蛇神,甚至最後會惹得天庭取消取經項目。


    基於這一點,如來給出了更加精明的處理方式。


    他先是征求了一下靈山二把手觀音的意見。


    “觀音,你且看看,這兩個孫悟空,哪一個是真的,哪一個是假的?”


    這個時候,正是如來展現自己見多識廣的關鍵時刻,觀音自然是不會擋住明麵領導刷存在感,刷逼格的道路,所以一切都心照不宣。


    於是觀音給出了弟子不能辨明這樣的迴答,將裝逼的機會交給了如來。


    然後如來就開始了自己的裝逼表演:“你們一個兩個,都自詡神通廣大,普閱周天之事,卻難辨識周天之物。”


    就這個時候,觀音還不忘了拍上一下佛屁:“請我佛賜教。”


    到底是如來,應變的能力那叫一個絕,現場就編出了一個六耳獼猴的名號。


    “這潑猴乃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查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這編故事,扯典故的能力,別說靈山的諸位了,就算是次元之外某個敲鍵盤的小青年,都恨不得對著屏幕磕一個。


    但還是忍不住好奇想問一句,如果真的能預知未來,這六耳獼猴咋就沒有算到自己有朝一日,會栽在如來的手中,會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呢?


    佛曰,不可探究,探究就會讓你知道什麽叫做我佛慈悲。


    說到底,如來也就是給了悟空一個台階,臨時編造了一個不存在的物種,打死了六耳獼猴,就成了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秘密。


    問題是孫悟空整了這麽一出,真的就隻是為了表達自己對取經項目的不滿嗎?


    也未必然。


    打上靈山之前,原著中有這麽一首詩。


    “欲思寶馬三公位,又憶金鑾一品台。”


    三公位,一品台,說到底孫悟空就隻是想要一個承諾,想要一個佛家官職。


    這一把事情過後,如來自然要對孫悟空采取安撫的手段。


    “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


    行了行了,答應你肯定能成佛,這絕對不是大餅,你能別鬧了嗎?


    然後在孫悟空離開之前,如來也小小的點了孫悟空一記。


    “這一番劫難,都是因你師父二人不和,互有猜疑而起。人不可有二心,否則終將招來橫禍,你要謹記,今後要一心輔佐你的師父才是。”


    有了二心,便有了真假,老子還得搭上一個佛位給你們調解矛盾。


    臨了還得讓觀音送孫悟空迴去,順帶敲打一下唐僧,可別讓他再惹羅亂了。


    畢竟,哥們的佛位可是真的不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神話:吾名三葬,葬天,葬地,葬眾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橋並收藏黑神話:吾名三葬,葬天,葬地,葬眾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