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這件事,已然算是一個儀式了,軍漢們一個個臉上帶著榮光的笑容,慢慢走進軍營。


    迴來之後,先要把東西都收拾妥當,自己的軍械之類,還有公家的東西。


    蘇武自也去卸甲,晚間少不得一場大宴,自也就在孟娘正店。


    蘇武先吩咐了燕青:“且派人往萊州去一趟,看看你義父什麽時候船迴來……”


    燕青點著頭:“嗯,叔父放心,一有消息立馬來報。”


    “當讓你義父來幫幫我,許多東西要折換成錢糧。”蘇武如此說著。


    “省得,我便也走一趟大名府,先幫叔父走動一番,看看有沒有人願意上門來收。”燕青也能頂事。


    “也好,先待兩日,待得朱虞侯點校清楚了,給你一個單冊,你帶著單冊去……”


    “嗯,叔父,什麽時候,讓我再挑一些人手。”燕青也有自己的急事。


    “你隻管軍中去挑吧,軍中的,江湖上的,隻要你看得滿意,你隻管去招,你情我願即可,先與你五個都曲,五百人之數。”


    蘇武如今,自也大方,他手上有兩萬員額,若是真有錢糧,他其實更願意把兩萬員額都占滿,而不是在童貫麵前說的一萬強軍。


    燕青自也欣喜,轉身去幹活。


    卻是門口走進來一個小家夥,探頭探腦的,卻又是那機靈模樣。


    蘇武看得倒也欣喜,抬手一招:“宗鐵……”


    小家夥奔了進來,正兒八經躬身拱手一禮:“拜見將軍!”


    “你這小子,近來讀書可少挨了板子?”蘇武笑著問,便也是真喜歡。


    “迴將軍,沒挨板子。”小家夥嘿嘿笑著。


    “軍中好玩嗎?”蘇武問。


    “好玩,這好些日子,我放了課,課業做完了,都在軍中玩……”楊宗鐵站在蘇武身側,笑著來說。


    “都玩了什麽啊?”蘇武又問,便也是蘇武與孟玉樓說的,讓他多來軍中玩耍。


    “我學著奔跑,我看他們打馬,看他們耍弄刀槍,也看他們相撲……”楊宗鐵如數家珍。


    蘇武很是滿意,便是又用手摸了摸楊宗鐵的頭,說道:“嗯,不錯,過幾日啊,我送你一柄短刀,不得多久你就是個大男人了,男兒當帶刀,先帶短刀,往後帶長刀。”


    “真的嗎?”楊宗鐵似乎不信。


    “自然是真,哪裏有將軍說假話的?我讓軍中匠人給你定製一柄好短刀,往後啊,哪怕是讀書,你也帶著。”


    蘇武還使勁摸了摸楊宗鐵頭,小家夥左搖右擺,便是有趣。


    也是嗬嗬笑:“好好好,刀好,我也會耍幾下呢……若是再來一匹馬就更好了……”


    蘇武擺著手:“馬不行,隻待你再長兩歲,十二十三了,再送你一匹馬。”


    “拜謝將軍!”楊宗鐵還真學著躬身大拜。


    “行了,耍去吧……”蘇武笑著擺手。


    “嗯,將軍,我這就去看誰會使刀,我就纏著他耍弄……”楊宗鐵高興不已,轉身跑去。


    是該學學,不能真拿一把刀來,把自己傷了,有人教就挺好,蘇武倒也不在乎到底誰教他。


    軍中今日放假,出征的人,放三天,隻待迴來了,未出征的人再放三天。


    便看軍中,甲胄一去,便是不知多少人大包小包背著往家走,有些人還得雇輛車,大多都往獨龍崗去,有些便往陽穀縣去……


    還有一些就在城裏安了家,租了小屋,養著家人。


    蘇武看得這般場景,其實心中多是欣慰,那迴家的笑臉,豈能不就是人生的奔頭?


    隻待在軍中忙碌一番,下午半晌,眾人便往不遠的孟娘正店去。


    那邊也差人去請衙門裏的相公們。


    廂間要了好幾個,大小軍將齊至,衙門裏的官吏皆來。


    城門之外,此時倒也有些熱鬧可看,輔兵們接了命令,要做一件大事,七八百號賊人屍首,要加工一下。


    先砍頭,把頭都掛在城牆上,屍身便要遠遠挖坑去埋。


    倒是也難住了不少人,不是沒人敢幹活,而是敢的太少,不敢的太多,導致幹活進度極慢。


    便是也有催促來去,那杜興現場盯著,也是喊罵起來:“都幹什麽呢?這點事都不敢,往後將軍出征就不帶你們了,將軍帶人殺賊,賊都殺了,你們割個頭怎的還怕呢?快些快些,老子還要去吃慶功酒呢……”


    便是也有膽大的百姓在旁圍觀,也是起哄:“你們若是不敢呐,不如讓我來,把你們賞錢分一半給我就是……”


    幾番一說,自是許多輔兵咬著牙,抽刀也就幹起來了。


    這邊在砍,那邊便取繩索,往城牆上去係……


    一時間,這城牆頭上,還真有些恐怖,掛著一排一排的頭顱,天氣幹冷,想來風幹之後更是有幾分恐怖。


    不過,就這麽在城下看去,又不顯得恐怖了,倒也不知是為何……反而覺得看著心中挺激動,莫名激動。


    隻待頭都掛完了,杜興才最後一個趕到孟娘正店。


    倒是酒宴才剛開,杜興洗把手,入了席。


    就看頭前將軍已然開始搖晃了,興許是眾人來去一杯,將軍一人吃得最多。


    有那程相公哈哈大笑:“子卿啊,不能吃就少吃些,少吃些無妨……”


    杜興才知曉,原來將軍有字,字子卿,便也記下。


    將軍當真也笑著說:“嗯,相公允了,我可少吃,那我就當真少吃了。”


    那宗老相公也說:“無人怪你,無人怪你……少吃就少吃,這麽多人,人人都有來去,你哪裏吃得這麽多。”


    蘇武點著頭,卻又大手一揮:“來,便讓軍中的兄弟,與府衙裏的兄弟多吃。”


    被蘇武叫了一聲兄弟,府衙裏的官吏,倒是也並無覺得不妥,就看那些五大三粗的大漢下席來,府衙裏的官吏立馬一個個麵色就變。


    程相公也是大手一揮:“吃,怎麽能不吃呢?隻管吃!”


    官吏們麵帶苦笑,自是來者不拒,卻是論吃酒,哪裏吃得過這些殺人漢?


    如此,場麵熱鬧起來,也還請了幾個人在一旁唱曲,唱得一般般,但就是個熱鬧。


    頭前正中是程相公,左手是宗末等,右手是蘇武。


    三人倒是商量起了正事。


    蘇武開口:“相公,這造船之事當提上日程了,船隻要造,也不是一日兩日之事,要買大木,大木多是從南方買來,還待工期慢慢來造,所以,越早開始越好。”


    程萬裏點頭:“嗯,是這個道理,此番你帶迴來的錢極多,倒是可以先開始了……”


    蘇武看了看宗澤,便說:“下官已然與宗老相公商議過了,他親自去濟州督造……”


    程萬裏卻是立馬來問:“那這府衙之事呢?”


    宗澤來答:“相公放心,濟州與東平府,來去不過一兩日,下官兩邊來跑,便是許多事,也可以讓吏員差役直接往濟州去報,下官自是兩邊兼顧,不會誤事。”


    這話說出來,蘇武都聽得一呆,這老頭,真能幹活啊!老黃牛都比不上他勤懇。


    聽得這話,程萬裏隻管點頭:“好好好,這般好,那就多謝老相公了,到時候啊,多給你發一份錢。”


    宗澤又說:“這幾天,下官就尋一些匠造的書來看,也派人去濟州請幾個造船的大工迴來,如此,下官便先行著手,先囫圇學得個略知一二!”


    蘇武心中是真佩服,酒杯一提,不說了,都在酒裏。


    這能不是勞動模範?這能不是工作標兵?這能不是感動大宋十大人物之一?


    這必須是咱大宋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一飲而罷,老頭還說:“哎呀,隻恨以往啊,未想到這事來,便是萊州之地,船來船往,也未想過要了解一下造船之事,若是以往就想到這事,而今倒也從容許多。”


    “不晚不晚,老相公一出馬,一個頂得倆!”蘇武帶著酒意,連連擺手。


    “子卿這是哪裏的怪詞?”宗澤也哈哈笑著。


    “胡說的胡說的……”蘇武笑著,便又與程萬裏說道:“相公,倒是宗老相公乃東平府下判官,去得濟州,怕是不好差使。”


    程萬裏眉頭一皺,頭一點:“好說,待我往京中去個信,且看能不能把濟州造船廠劃歸東平府管轄,此事當是不難,暫時而已,暫時劃歸東平府管轄,反正都在水泊邊上。”


    蘇武酒杯一抬,隻說一語:“相公高明得緊!”


    程萬裏嘿嘿來笑:“多學,多學就是……”


    “下官多學!”蘇武點著頭,這領導,好用!情緒價值得給透。


    程萬裏一口酒去,砸吧一下嘴巴,也說:“哎呀……說起來啊,自從到得東平府,自從遇得子卿,倒是心情都好多了,在那京中啊,雖然快活,但心中難免憋屈,我大宋啊……”


    蘇武心中一緊,這領導喝多了,不會是要指點江山了吧?


    這可不興指點……


    程萬裏接著來說:“我大宋啊……好!”


    蘇武嚇得一跳……


    “但是呢,也有不好……”程萬裏話鋒一轉。


    “相公慎言!”蘇武連忙來擋。


    程萬裏大手一揮:“這不好在哪呢?這不好啊……就在吏治,像本府……是不是?像宗老相公……對不對?像這種棟梁之才,卻是鬱鬱數十載不得誌,朝堂之上,你去看,你去數……你去看看,你一個一個的,那個那個……”


    蘇武連忙起身,把程萬裏嘴巴一捂,隻管一手去架腋下:“走走走,相公吃多了酒,先迴先迴……”


    宗澤在旁,也是來架:“迴衙迴衙……”


    這領導,最近是有點意氣風發了,再吃了酒,飄了飄了,要說真心話了。


    也許還是在東京二十來年,受的委屈太多……


    再看滿場,一個個是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隻管是沒聽到什麽。


    隻把程相公架出門去,蘇武才鬆開那捂嘴巴的手,隻管說:“相公慎言啊……”


    程萬裏剛才是拗不過蘇武的大力,此時便是來說:“怕什麽?我乃聖賢子弟,我大宋天子廣開言路,豈不聞唐之魏征,豈不聞包龍圖,豈不聞仁宗陛下……”


    蘇武隻管架著程萬裏往不遠的府衙去,也點著頭:“嗯嗯,都知曉都知曉。”


    程萬裏還要說:“君有諍臣,不亡其國,我就要做個諍臣。”


    “好好好,今日晚了些,相公,明日大早再做諍臣。”蘇武架著快走,這領導酒量也淺,不過也隻是一圈而已。


    明天早上起來,肯定不做諍臣了。


    宗澤在旁,卻並不說話,隻是低頭,歎息一聲,他倒是真做過諍臣,把朝堂上下一通噴,弄了個賜同進士出身之末等,鬱鬱寡歡不少年。


    人怎麽會沒有夢呢?雖然老了,不再做夢了,年輕時候,豈能不是意氣風發,要成為大宋棟梁,君前聽用,強國富民,史書萬代留名……


    有些儒生,是真有信仰的!


    便是脊梁。


    蘇武聽得宗澤歎氣,一時間,隻覺得宗澤與程萬裏兩人此時此刻,怕是真共鳴上了。


    蘇武隻管一語:“宗老,你自迴席,我送相公去就是。”


    這府衙也就隻有幾步了,宗澤看了看蘇武,點了點頭,轉身去了。


    蘇武架著程萬裏,程萬裏喋喋不休說著,便也架到了後衙小書房裏。


    書房裏倒茶水,程萬裏吃了一杯,便又歎氣,卻還有言語:“都說我拜在閹人門下,都笑我……他們就沒去拜過?逢年過節,那童樞密家門口堆滿了大禮,他們沒去?”


    “說什麽文人風骨,他們做了什麽?會做什麽?那樊樓裏哪夜不是被他們坐得滿滿當當?”


    蘇武不插話,隻管讓程萬裏說。


    “就說我吧,我程萬裏,本也不是一個了不得的人,貪財好色也好,貪生怕死也罷,我程萬裏卻就是做了事!便是教他們到東平府來,一見賊人,隻怕嚇得就是屁滾尿流……”


    卻是此時,那程家乖女走進了小書房來。


    蘇武轉頭去看,兩人對視一眼,姑娘立馬走到父親麵前,便說:“父親,吃多了酒,洗漱去……”


    程萬裏大手一揮,看了看乖女,看了看蘇武,再開口:“子卿啊,你不錯,也讀書,也習武,咱大宋啊,沒有你這般人了,你啊……極好,極好……”


    蘇武點頭:“相公謬讚。”


    “我不是謬讚,怎能是謬讚,就是好,好得緊……”程萬裏真在起身,乖女扶在一旁。


    “那下官就迴了。”蘇武告辭。


    “嗯……你自去……”程萬裏點著頭,隨著乖女往外走。


    卻是出門去了,那姑娘又轉頭來,說得一語:“蘇將軍稍候片刻……”


    蘇武心中一愣,這……這好嗎?便去看程萬裏。


    程萬裏好似未覺,隻管隨著往後衙院裏去。


    蘇武有些不會了,這是該稍候片刻?還是不該稍候片刻?


    下午半晌入的宴席,此時倒是天色還未真黑,算不得夜半三更……


    那就稍候片刻吧……


    果然,不得多久,那程家小娘又迴來了……


    蘇武隱隱中,似也察知了些什麽,隻看那小娘從後院走過來,身段兒是好,模樣是正,白麵光潔,眉眼周正……


    膚淺了膚淺了,這姑娘遇事不慌,沉著冷靜,膽魄不比一般女子,還幫著自己隱瞞了林衝之事,也算欠個大人情……


    “將軍,屋裏坐。”程小娘先是一福,再是抬手作請,倒是大大方方。


    如此,蘇武拱手一禮,便也不顯矯情,往小書房再坐。


    蘇武也下意識看了一眼門,門開著,沒啥,不必心虛什麽,人家姑娘都不避諱,多想反而矯情了。


    兩人落座,蘇武先說一語:“不知該如何稱唿妥當。”


    這也是兩人第一次正兒八經見麵,麵談。


    “霽月……”程小娘真答。


    “哦,霽月姑娘,不知有何囑咐?”蘇武想來想去,隻想著這姑娘應該是要叮囑自己,以後別讓程相公吃那麽多酒之類的……


    “將軍近來可都好?”程小娘忽然這麽來開口。


    蘇武很意外,但也答:“都好……”


    “將軍近來讀什麽書?”


    蘇武自是不知,程小娘留這一步,便是有目的,本是沒機會的,此番父親酒醉,蘇武送迴,便是個機會。


    倒也不是什麽其他的機會,隻是程小娘心中有一擔憂,擔憂蘇武來日當真拒了這門親事。


    所以,想借著這個機會,互相了解一二,哪怕閑談幾語,當也是個好印象。


    卻是哪裏知道,蘇武答:“近來……倒是也沒看書。”


    “哦……那是……將軍近來剿賊繁忙,那將軍以往呢?最喜哪本書?”程小娘又問。


    蘇武有點尷尬,知識體係不一樣,非要問,蘇武答了一語:“昔日司馬相公之《資治通鑒》。”


    蘇武沒胡說,真翻過,也就這本算是與程小娘在一個知識體係裏,其他的,蘇武也說不出什麽來了……


    “哦,如此大作,將軍定是胸中有溝壑,倒是這本書,有太多司馬相公個人私語,也有許多正史刪改之處,與許多史書對照來看,更是美妙……”


    也是程小娘隻管以為這麽來談,便是展示自己,倒也不是有意如此,是下意識如此。


    但蘇武聽得是一愣一愣的,這個話題,他談不下去,隻能直白一語:“那我去尋幾本正史對照再讀。”


    “不必,送你就是……”說著,程小娘當真起身,就在這小書房裏翻找。


    片刻,便是抱著書來,不是一本兩本,是一摞。


    “將軍,收好。”書都放在小幾上。


    蘇武看了看,倒也不排斥,說起來,這書,特別是史書,還真得認真讀一讀,不為其他,既然走上了這條路。


    就要看看別人是怎麽成功的,更要看看別人又是怎麽失敗的。


    這其實很重要。


    中國這史書,極好,蘇武知道自己往後遇到的任何情況,都能從這堆書裏找出參考答案。


    “多謝霽月姑娘!”蘇武起身一禮,把一堆書都抱往懷裏。


    程小娘也是起身一禮:“將軍客氣……”


    “那……那就告辭了。”蘇武點著頭。


    “嗯……將軍慢走。”程小娘便也是一福,先看蘇武出門去,她便也出門去。


    看著蘇武去的背影,便也還有女兒家的小心思,倒是不知想些什麽……興許以為今日蘇將軍當知曉自己博覽群書吧?還有個中見解……


    蘇武出門去,第一感覺就是……這姑娘肯定是看上我了,不然拉著我說這些有的沒的做什麽,還以為有什麽正事……


    沒有正事,那肯定是看上我了……


    迴那孟娘正店,席麵其實已經不熱鬧了,倒是程相公鬧了一場指點江山,氣氛也就去了……


    所幸,沒真指點出一些什麽話語來。


    有些話,在野可說,在朝,萬萬不可說,特別是這一朝,若是在仁宗朝,雖然會惹麻煩,但倒也沒什麽大事……


    今日酒宴也就散得早……


    蘇武自有地方迴,也迴得早,那宗鐵第一次見蘇武到自己家來,還興奮不已,一會兒給將軍奉茶,一會兒給將軍挑燈……


    將軍在看書,不是作假,看得認真,先看看李二鳳怎麽與麾下軍將商議那玄武門之變……


    再看看劉家泥腿子,怎麽帶幾百人崛起……


    還看……黃巢一時得勢,又是怎麽敗亡……


    看差了看差了,不該專門挑這些看,正兒八經看,從第一個字開始看……


    一旁楊宗鐵,時不時起身挑一下燈芯,便也在旁拿書看得認真。


    隻待孟娘子走了進來,看得這兩個男人看書認真,臉上莞爾就笑,笑出了內心裏的一種幸福……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_吧首發本。


    第二日大早,蘇武起得從來不晚,昨夜沒看完的一本書,就夾在腋下,到得營中,放了書,拿了刀槍,自又是一通唿和來去。


    隻待天放亮,城門開了,不得多久,軍營門口來了不少人,都在那探頭探腦看。


    先是十幾個,不得多久,就是幾十個,倒是越來越多。


    人群之中,似也有互相認識的。


    這個來問:“你來此處作甚?”


    “你又來作甚?”


    “你總不會是來投軍的吧?”


    “投軍?狗娘養的才投軍呢……我就是來看看,蘇將軍之大名日日聽來,今日想來一睹蘇將軍威武風姿。”


    “對對對,這軍是萬萬不能投的,真打仗,蘇將軍自是百戰百勝,但投軍,少不得上陣廝殺,丟了小命可不好……”


    “你們投軍啊?”


    “誰投軍?看看而已,一會兒買了鹽巴,還出城迴家呢,家裏等著鹽巴用……”


    卻是那蘇將軍放了刀槍,也來看熱鬧,近前來問:“都幹嘛呢?”


    倒是有人也認識蘇將軍的臉,立馬拱手:“見過蘇將軍!”


    “聚在這裏做什麽呢?”蘇將軍又問。


    “呃……將軍,就看看,看看將軍模樣……”


    “那……”蘇武左右一看,再來說:“那就進來看吧,都進來,裏麵看,裏麵到處看看……”


    待得柵欄一開,眾人當真往裏進,卻見後頭,還有人來……


    蘇武心中自也鬧不懂怎麽迴事,但蘇武還真就放人進來看,倒也不怕有什麽奸細之類,軍中人與事,蘇武往往都是主動展示,沒什麽看不得。


    倒是願意讓百姓們來看,軍容整盛的模樣,該宣傳。


    校場上開始熱火朝天了,一隊一隊的軍漢,開始早間操課……


    蘇武陡然也發現,怎麽這些來軍中觀瞧的人,都是棒小夥?


    蘇武是親自頭前帶著,便是也問:“早間都沒吃飯吧?一會兒……營中隨著一起吃些?”


    蘇武察覺到了什麽苗頭。


    “哦,多謝將軍款待。”


    “多謝將軍!”


    ……


    “你小子不是還要去買鹽巴迴家嗎?”


    “我都不急,你急什麽?”


    蘇武帶著眾人在營中繞了一圈,也早早吩咐火頭軍多備一些飯食。


    隻待各隊散去,便也安排眾人往各灶去吃。


    蘇武自己扒拉幾口,越想越興奮,立馬又起身:“來人,速速去衙門裏把張押司與朱虞侯喊來……讓他們多帶人手來……”


    一旁李成拱手就去。


    蘇武吃罷,迴了議事廳裏坐等,便也看那校場上,那些棒小夥當真還在觀瞧,並不離開。


    蘇武心中有數了,嘿嘿在笑。


    還遠遠去數,一百二百……三百……不多不多……


    卻是議事廳外,也有人探頭探腦來看,這人明顯膽大。


    蘇武隻管抬手一招:“進來就是。”


    那人立馬進來,卻是有一種偷摸之感,上前拱手:“拜見將軍,小人是來投軍的,倒也不知往哪裏去說……”


    蘇武立馬反省,這工作做得不到位,竟是沒有在營門口正兒八經立一個攤子,方便投軍之人登記造冊。


    “好說,一會兒就有人來給你登記造冊,你在這裏等等就是……”蘇武笑著起身,隻管往外走。


    走出去,便是一聲大喊:“投軍的往這裏來,這屋裏。”


    便是看著那邊三百來人,都在往這邊走。


    蘇武臉上笑開了花,倒也不知是哪裏做對了什麽,怎麽忽然投軍之人就這麽多了。


    就聽人群裏有罵:“你不是說你不是來投軍的嗎?”


    “你還說呢,說狗娘養的才投軍……”


    蘇武便也上前去問,左右問得幾語,才知道,竟是放假迴家的軍漢拉扯來的,都是軍漢們的親朋好友……


    為的是蘇將軍那大手筆的錢,也因為蘇將軍威猛無敵,剿賊幾番,百戰不殆。


    好似又安全,又能掙錢。


    蘇武倒也皺眉,這般是好呢?還是不好呢?


    若是來日,真有一場硬仗,有那不小的傷亡……軍心可還在?


    不知,蘇武心中沒底……


    卻是也想,軍中多手足兄弟,興許真有不小的傷亡,報仇之心更甚?乃至軍心更起?


    也是不知……


    不過,眼前場麵,倒是極好,該是開心。


    開心,就發錢,立馬運錢來,當場就發,不多,登記造冊,一人兩貫,先給一個月的工資。


    許多半大小夥,第一次掙錢,心中必然極其開心。


    卻是營門之外,當真絡繹不絕而來,中午還有人來,下午也有人來,城門要關了,還有人來。


    倒是不知那一心投軍、但父母不允的小夥宋正來是沒來……


    軍營之中,又是忙碌起來,一連忙碌了兩三天去……


    卻也想,那獨龍崗……怕是種田的勞力都不夠了吧?


    此時。


    梁山之上,聚義堂中,濟濟一堂。


    宋江與吳用,已是樂開了花,但臉上卻都是沉重。


    那晁蓋晁大哥更是來說:“又失我兩員大將,失了數百弟兄,蘇武之仇,兄弟們定不能忘!”


    宋江開口:“哥哥大義,如此血海深仇,永世不忘,定有那日,報仇雪恨!”


    吳用便是來說:“而今,山寨裏錢糧不缺,正該置辦兵刃甲胄,操練大軍,隻待來日與那蘇武決一死戰!”


    再看座下,當真反響熱烈。


    那李逵舉著大板斧就是高唿:“殺蘇武,砍他狗頭,寢他皮囊,吃他爛肉!”


    “報仇!報仇!”


    “定要報仇!”


    豈能不是人心可用?


    宋江拱著手,從左邊拱到右邊,再從右邊拱迴左邊,語重心長:“兄弟們,咱們義氣相投在此,隻因為官吏腐敗,逼得人沒有活路,兄弟們隨著我宋江,隻求一個安身之所,一口飽飯果腹,有那一碗好酒足以。但要想當真如此快活,免不得與那些官軍爭鬥,還仰賴兄弟們同心戮力,宋江在此,大拜!”


    眾人立馬迴禮。


    “哥哥,便是結義有語,同生共死就是!”


    “正是,哥哥隻管吩咐!”


    “哥哥吩咐!”


    晁蓋看得如此場麵,又看宋江……


    宋江已然開口:“那我就托大了,幫著晁大哥行得幾令……”


    說著宋江迴頭又與晁蓋拱手一禮。


    晁蓋抬手一比是作請:“兄弟自是來得!”


    宋江開口了:“練兵之事,非同小可,章程許多,練法更多,一般人等,不知其中詳細。花榮兄弟!”


    “在!”花榮上前拱手。


    “花榮兄弟,本是官軍將領,此番,便是花榮兄弟為練兵總指揮使!”宋江一令。


    “得令!”


    宋江再開口:“眾兄弟練兵之事,一應聽花榮兄弟就是!”


    眾人皆是拱手:“得令!”


    “雷橫朱仝二位兄弟何在?”宋江開口。


    雷橫朱仝二人上前拱手:“在!”


    宋江笑著:“這二位兄弟,大家都知,本是官軍出身,為練兵副指揮使,幫襯花榮兄弟一道做好練兵之事。”


    “得令!”朱仝雷橫二人拱手。


    宋江再看眾人:“薛永兄弟!”


    病大蟲薛勇上前拱手:“在!”


    “諸位興許不多知,薛永兄弟,也是官軍之後,父祖輩本是西北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隻因得罪贓官,不得升遷,因此流落江湖。薛永兄弟,此番也為練兵副指揮使!”


    “得令!”薛永上前一禮。


    “歐鵬兄弟!”宋江隻管把令來行。


    “在!”摩雲金翅歐鵬已然上前。


    “諸位兄弟有知,歐鵬兄弟本就是軍戶,因為得罪上司,便也是這世道貪官汙吏橫行,所以流落在了江湖,歐鵬兄弟,此番,你也為練兵副指揮使,與朱仝雷橫薛永兄弟一道,幫襯花榮兄弟練兵大事!”


    “得令!”


    “裴宣兄弟何在?”宋江左右一問。


    裴宣上前:“在!”


    “諸位皆知,裴宣兄弟最是鐵麵無私,軍中軍法,皆付與他手,要想強軍,軍法第一,法不容情,隻管是我來觸犯,也當受罰,諸位兄弟心中當知,軍法萬萬不可觸犯!”


    “得令!”裴宣拱手。


    宋江再看滿場:“諸位,我再說一語,軍法從嚴,萬不敢犯!”


    “是!”


    “都聽哥哥的就是!”


    宋江此時,可不是來假的,今日之事,就是他的命,是他招安之事中最重要的一步,若是不能打敗幾番朝廷官軍,讓朝廷束手無策,招安就成了笑話。


    而今,班底不差,花榮為首,四大軍漢輔佐,練兵之事,已然有了托付。


    宋江點著頭,心中也有澎湃,如今真到了這一步了,該他起勢頭了,便是左右再看,又有言語:“當練得五千精銳,五千輔兵,以此數目為準,山寨裏人數還差一些,不得幾日,定能補齊。”


    說著,宋江也看看晁蓋,看看吳用,晁蓋吳用,隻管點頭。


    宋江再說:“也當還立兩千水軍,李俊兄弟!”


    混江龍李俊上前:“在!”


    “李俊兄弟,並阮氏三兄弟,還有童威童猛兄弟,立起水寨水軍,打造船隻兵器。”宋江這些安排,自然合理。


    混江龍李俊,阮氏三雄,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六人上前,自是得令。


    隻待這一番話語說完,宋江欣慰不已,捋著胡須,頻頻點頭,隻管一聲去:“眾兄弟今日吃罷酒宴,明日大操大練,請!”


    說著,便是舉杯,眾人同飲。


    梁山上下,似也是熱火朝天!


    卻是那晁蓋心中,多少有些想法,別的不說,卻說這水軍之事,何以讓外來的李俊為主?反倒讓本地人阮家兄弟為輔?


    隻是這話,當麵又說不出來,正是上下一心之時,何以能不顧大局呢?


    山寨裏,而今倒也來了新人,便是從高唐州救迴來的小旋風柴進,也在首席幾座。


    倒是這柴進並不十分開心,他本是好好的日子,是後周留下的皇族,有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親賜的丹書鐵券,如此,依舊還是被人坑害。


    不過,被坑害的時候,隻要拿到丹書鐵券去說,興許還有後路可走,哪裏知道,那李逵一板斧就把朝廷官員劈死了,已然就是謀逆之賊,謀逆,則不赦也,丹書鐵券也沒有用了。


    而今便也隻能先上山來再說,帶的也是巨富的身家來,乃至也帶了一彪江湖大賊來。


    好在,宋公明倒是與他私下說了,求個招安,定得完全。


    如今,宋公明也待他不差,讓他管了這梁山的錢糧之事,倒也是有事做,也忙碌。


    梁山此番,發大財,熱火朝天要崛起。


    此時東京裏,正也得了高唐州被賊人打破之事。


    朝堂上,不免也有幾番口水爭端。


    有人說童貫童樞密剿賊不力,讓山東之賊越發勢大,還讓山東之賊劫了高唐州城池。


    也有人說,早早幾番預警,讓河北東路備賊備戰,不想那高唐州的知府高廉,備賊不力,還出城迎敵,導致大敗。


    如此,也就說到了殿前司太尉高俅身上,那高廉何許人也?正是高俅的同族兄弟。


    童樞密在朝堂之上,倒是一語不發,隻管讓眾人來說,便也是知道,有人要把臉麵找迴來,有人要在天子麵前爭個功勞。


    倒也不必多想,河北官場,蔡京蔡太師之所在也,那殿前司太尉高俅的同族兄弟,能在河北為官,其中不必多言……


    高廉被如此詬病,高俅又豈能不爭個臉麵,乃至私仇也要去報。


    童樞密既然任人詬病攻訐,豈不就是蔡太師與高太尉登場來演了?


    一場朝會,倒也不複雜。


    高俅得了差事,迴那殿前司,隻管立馬調兵遣將,京畿周遭,他豈能沒有信任之驍勇?


    隻管招那京畿河南汝寧州雙鞭唿延灼來,唿延灼,將門之後也,乃是開國功臣唿延讚嫡係子孫。


    高俅此番難得有正兒八經的差事來辦,正是天子麵前出彩之時,更也是為了自己的臉麵,乃至為兄弟報仇,出手當真大方舍得。


    河南京畿各地,禁軍之數,二三十萬之多,馬匹攏共沒有多少,此番高俅誓要功成,大手一撥,戰馬就撥去三千匹給唿延灼,精銳大軍一萬之數,輔兵還有許多。


    連京畿禁軍的甲胄,也給了許多,其他軍械,那更不必說。


    不僅如此,為了此番大大露臉,高俅還帶著唿延灼去見了天子趙佶一麵,天子自是勉勵一番,還賞賜了唿延灼一匹絕世寶馬,名為“踏雪烏騅”。


    如此,以示恩寵,更是期待唿延灼此番剿賊凱旋,天子之心,倒是純真,待人也好。


    唿延灼,便是帶著這麽大的榮譽,開始出征山東,剿滅梁山。


    蘇武在東平府,自也收到這些消息,其中門道,程萬裏也說得清清楚楚,即便程萬裏不說,蘇武如今也能心知肚明。


    唿延灼,真是個倒黴催的,他隻管一心效用,又哪裏知道朝堂上的那些門門道道?


    蘇武倒也心中複雜,這事吧,是作壁上觀?還是參與一二?


    按照童貫與程萬裏的思路來,那就是作壁上觀,坐看蔡京高俅之輩丟人現眼,隻待他們都沒辦法了,把眼都現完了,再出來收拾殘局。


    但蘇武所想,自有不同,畢竟……三千匹京畿禁軍之健馬,他冒死跨海走一遭,也不過隻得三千匹馬。大宋上下一百二十多萬禁廂之數,全攏在一起,又有幾個三千匹馬?


    更別說京畿禁軍的那些好甲胄……


    總不能最後都成了梁山的戰利品吧?


    (兄弟們,這一章,其實想分幾章來寫的,把朝堂眾人都寫一寫,讓他們都有一個正式的出場,但一想,為兄弟們,萬萬不敢水的……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開局在陽穀縣當都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祝家大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祝家大爺並收藏水滸開局在陽穀縣當都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