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休戰
三國:從涼州輔佐劉備 作者:科尼島的柏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擊潰敵軍後,傅幹派人統計傷亡,記錄軍功,發放賞賜。
敵軍人數一萬,全是大族私兵,戰鬥力的確很感人。然而傅幹部傷亡了有五百餘,主要是羌人不聽從指揮,私自躍出隊列,造成的。
在俘虜嘴中得知,圍困陳倉的叛軍還有一萬餘人,領軍的是趙家族長趙興。
大戰一場,將士們雖士氣高漲,然體力消耗過大,再往前推進得不償失。
找一個高坡遠離河道紮營,休息一晚,等明日再進軍。
一夜無事,拂曉時分,劉軍開始埋鍋造飯。
不到辰時,劉軍清理幹淨河道中的石塊鐵索,繼續坐船行軍。
坐船行軍可大大節省士兵的體力,傅幹派遣快馬前往陳倉,打起自己的大旗,告知陳倉守軍,援軍已到。
陳倉外的敵軍大營裏,趙興不停的走來走去。據趙瑾所言,劉軍的援軍戰鬥力驚人,與之野戰的話,多半落不得好。
可要是不野戰,放劉軍入關中,被堵在漢中的劉備則會立馬衝出陳倉道,與涼州的劉軍會合。
到了那個時候,有了兩萬大軍的劉備,關中不說傳檄而定,恐怕膽敢反抗的定然不多。
豪強都是什麽德行,他可太清楚。望風而降,朝秦暮楚完全不是事。
“大哥,趕緊決斷,咱們不能給韋家陪葬。”
一場戰役,心氣都打沒了的趙瑾催促自己兄長投降。
“你說得好聽。投降,雍王會同意嗎?”
攥著拳頭的趙興一屁股坐迴座位,沒好氣的說。
“大哥,你是沒與傅少府交戰。他的那些士兵如狼似虎,還有不少茹毛飲血的生羌,悍不畏死。劉軍的甲胄武器遠超咱們得私兵奴仆,再打下去,趙家有敗亡的危險。”
走到趙興的案幾前,趙瑾跪倒在地,趴在案幾上,盯著趙興的臉焦急道。
“你說得這些我知道,你雖打了敗仗,你什麽為人,我豈能不知道。現在不是投降的問題,問題是願意讓咱們投降不?投降的待遇是什麽,這些不考慮明白,怎麽能投降?”
趙興氣惱得搖頭,他與趙瑾不同。趙瑾身為庶子,不需要考慮家族的產業。
他趙興不同,身為一家之主,要考慮家族的延續,考慮家族的將來。歸順雍王,可以,前提是雍王必須保證不動他的家業。即便要動,也得至少保留五成,否則,還不如魚死網破。
他家在雍縣占田畝萬頃,要是鐵了心與劉備幹到底,雍縣接下來一年都別想安穩。
趙瑾腦袋瓜子一轉,提議:“大哥,雍王仁慈,傅少府刻薄。如今雍王的大軍被堵在陳倉道,我願意代表大哥去找雍王談判。”
傅幹對待豪強的手段,的確讓豪強不喜。聽到趙勤這麽講,趙興想想也覺得不錯,點點頭同意。
“去了,把咱的難處講講。告訴雍王,隻要不抄沒土地,咱趙家願意捐錢捐糧食捐人。”
趙瑾神情嚴肅,頷首答應。
“放心,雍王不知道咱們大敗一場。我定然談出來個好的方案。”
“讓孫林與你一起,你與他多商議。”
喊住走到大帳門前的趙瑾,趙興又特意交代幾句。
“即便雍王讓咱們交出數千畝土地,隻要條件不過分,答應便是。兄長,我不一定能堅持幾日。要是你們沒談攏,我的軍隊還被擊敗,咱們的價值變得更低。”
想到趙瑾半天時間不到,就被傅幹擊潰,趙興不覺得自己能在傅幹的攻擊下,堅持很長時間。
趙瑾抱拳拱手迅速離去。
鬆一口氣的趙興端起案幾上的茶杯,掀開蓋子,輕輕品兩口,還來不及咽下去,就聽到帳外有親信大喊:“將軍,大事不好。西邊的劉軍距離咱們不到五裏,派人來邀戰。”
水杯啪的一聲摔到案幾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哎呦,我珍貴的青瓷。”
趙興一拍大腿,“不是可憐茶杯的時候。迴去告訴劉軍,我軍不會與他們交戰。”
親信領命而去。
不放心的趙興,走出大帳,安排親信去告知家將,嚴防營寨,任何人不得出戰。
見趙興不願意接戰,據營死守。傅幹派人到營門前喝罵。
數十祖安人到敵人營前,極盡羞辱之能事。把叛軍氣得火冒三丈,恨不得殺出去,滅殺這不要臉的祖安人。
然而在趙興的軍令下,他們也不敢私自出軍,隻能在大營裏與之互相喝罵。
就這樣,雙方一直罵到夕陽西下。
“嗬,沒想到還是個忍者神龜,真讓某佩服!”
望著趙軍大營,傅幹沒好氣道。
叛軍的戰鬥力,傅幹是徹底了解。野戰的話,叛軍根本不是劉軍對手。隻是沒想到趙家在聽到祖宗十八代被親切問候的情況下,還能忍得住,這出乎傅幹的意料。
不拿下陳倉,無法進入關中。多在這裏待上一天,關中就多一份危險。
傅幹心中十分憂慮,晚飯都沒吃好。
等到夜幕深沉時分,典韋前來求見。
“明公,俺無當飛軍中有五百人沒有眼疾,今晚月明,俺願意率部奇襲敵軍,奪取敵軍左寨。”
叛軍沒有那麽高的軍事素養,夜襲的話,也可以。
傅幹斟酌後,又從鐵甲軍中挑選出三百人,籌齊八百人,交於典韋。
等典韋部離去,傅幹挑選出三千人,交於馬超。
“敵人若派軍去援助,你帶人伏擊。”
馬超領命而去。
帶著八百人,典韋殺向敵軍左營。
在發覺到有人夜襲後,趙家的私軍敲響戰鼓,派人去中軍大營求援。
典韋身披三層甲胄,衝在最前麵。雙手抱住木樁,用力拔之。
箭矢射在他的身上,發出叮鈴的響聲。
見此情景,典韋的步卒士氣大震,嚎叫著衝殺上前。
隨著典韋一聲呐喊,木樁被攔腰拔起,敵軍大營暴露在典韋眼前。
舉起手中的木樁砸向前來阻攔的敵軍,神情崢嶸的典韋大步跨入敵軍營盤。
數十名叛軍被砸倒在地,發出淒厲的喊聲。
“弩手,弓弩手,快!”
遠處傳來焦急的喊聲。
敵軍人數一萬,全是大族私兵,戰鬥力的確很感人。然而傅幹部傷亡了有五百餘,主要是羌人不聽從指揮,私自躍出隊列,造成的。
在俘虜嘴中得知,圍困陳倉的叛軍還有一萬餘人,領軍的是趙家族長趙興。
大戰一場,將士們雖士氣高漲,然體力消耗過大,再往前推進得不償失。
找一個高坡遠離河道紮營,休息一晚,等明日再進軍。
一夜無事,拂曉時分,劉軍開始埋鍋造飯。
不到辰時,劉軍清理幹淨河道中的石塊鐵索,繼續坐船行軍。
坐船行軍可大大節省士兵的體力,傅幹派遣快馬前往陳倉,打起自己的大旗,告知陳倉守軍,援軍已到。
陳倉外的敵軍大營裏,趙興不停的走來走去。據趙瑾所言,劉軍的援軍戰鬥力驚人,與之野戰的話,多半落不得好。
可要是不野戰,放劉軍入關中,被堵在漢中的劉備則會立馬衝出陳倉道,與涼州的劉軍會合。
到了那個時候,有了兩萬大軍的劉備,關中不說傳檄而定,恐怕膽敢反抗的定然不多。
豪強都是什麽德行,他可太清楚。望風而降,朝秦暮楚完全不是事。
“大哥,趕緊決斷,咱們不能給韋家陪葬。”
一場戰役,心氣都打沒了的趙瑾催促自己兄長投降。
“你說得好聽。投降,雍王會同意嗎?”
攥著拳頭的趙興一屁股坐迴座位,沒好氣的說。
“大哥,你是沒與傅少府交戰。他的那些士兵如狼似虎,還有不少茹毛飲血的生羌,悍不畏死。劉軍的甲胄武器遠超咱們得私兵奴仆,再打下去,趙家有敗亡的危險。”
走到趙興的案幾前,趙瑾跪倒在地,趴在案幾上,盯著趙興的臉焦急道。
“你說得這些我知道,你雖打了敗仗,你什麽為人,我豈能不知道。現在不是投降的問題,問題是願意讓咱們投降不?投降的待遇是什麽,這些不考慮明白,怎麽能投降?”
趙興氣惱得搖頭,他與趙瑾不同。趙瑾身為庶子,不需要考慮家族的產業。
他趙興不同,身為一家之主,要考慮家族的延續,考慮家族的將來。歸順雍王,可以,前提是雍王必須保證不動他的家業。即便要動,也得至少保留五成,否則,還不如魚死網破。
他家在雍縣占田畝萬頃,要是鐵了心與劉備幹到底,雍縣接下來一年都別想安穩。
趙瑾腦袋瓜子一轉,提議:“大哥,雍王仁慈,傅少府刻薄。如今雍王的大軍被堵在陳倉道,我願意代表大哥去找雍王談判。”
傅幹對待豪強的手段,的確讓豪強不喜。聽到趙勤這麽講,趙興想想也覺得不錯,點點頭同意。
“去了,把咱的難處講講。告訴雍王,隻要不抄沒土地,咱趙家願意捐錢捐糧食捐人。”
趙瑾神情嚴肅,頷首答應。
“放心,雍王不知道咱們大敗一場。我定然談出來個好的方案。”
“讓孫林與你一起,你與他多商議。”
喊住走到大帳門前的趙瑾,趙興又特意交代幾句。
“即便雍王讓咱們交出數千畝土地,隻要條件不過分,答應便是。兄長,我不一定能堅持幾日。要是你們沒談攏,我的軍隊還被擊敗,咱們的價值變得更低。”
想到趙瑾半天時間不到,就被傅幹擊潰,趙興不覺得自己能在傅幹的攻擊下,堅持很長時間。
趙瑾抱拳拱手迅速離去。
鬆一口氣的趙興端起案幾上的茶杯,掀開蓋子,輕輕品兩口,還來不及咽下去,就聽到帳外有親信大喊:“將軍,大事不好。西邊的劉軍距離咱們不到五裏,派人來邀戰。”
水杯啪的一聲摔到案幾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哎呦,我珍貴的青瓷。”
趙興一拍大腿,“不是可憐茶杯的時候。迴去告訴劉軍,我軍不會與他們交戰。”
親信領命而去。
不放心的趙興,走出大帳,安排親信去告知家將,嚴防營寨,任何人不得出戰。
見趙興不願意接戰,據營死守。傅幹派人到營門前喝罵。
數十祖安人到敵人營前,極盡羞辱之能事。把叛軍氣得火冒三丈,恨不得殺出去,滅殺這不要臉的祖安人。
然而在趙興的軍令下,他們也不敢私自出軍,隻能在大營裏與之互相喝罵。
就這樣,雙方一直罵到夕陽西下。
“嗬,沒想到還是個忍者神龜,真讓某佩服!”
望著趙軍大營,傅幹沒好氣道。
叛軍的戰鬥力,傅幹是徹底了解。野戰的話,叛軍根本不是劉軍對手。隻是沒想到趙家在聽到祖宗十八代被親切問候的情況下,還能忍得住,這出乎傅幹的意料。
不拿下陳倉,無法進入關中。多在這裏待上一天,關中就多一份危險。
傅幹心中十分憂慮,晚飯都沒吃好。
等到夜幕深沉時分,典韋前來求見。
“明公,俺無當飛軍中有五百人沒有眼疾,今晚月明,俺願意率部奇襲敵軍,奪取敵軍左寨。”
叛軍沒有那麽高的軍事素養,夜襲的話,也可以。
傅幹斟酌後,又從鐵甲軍中挑選出三百人,籌齊八百人,交於典韋。
等典韋部離去,傅幹挑選出三千人,交於馬超。
“敵人若派軍去援助,你帶人伏擊。”
馬超領命而去。
帶著八百人,典韋殺向敵軍左營。
在發覺到有人夜襲後,趙家的私軍敲響戰鼓,派人去中軍大營求援。
典韋身披三層甲胄,衝在最前麵。雙手抱住木樁,用力拔之。
箭矢射在他的身上,發出叮鈴的響聲。
見此情景,典韋的步卒士氣大震,嚎叫著衝殺上前。
隨著典韋一聲呐喊,木樁被攔腰拔起,敵軍大營暴露在典韋眼前。
舉起手中的木樁砸向前來阻攔的敵軍,神情崢嶸的典韋大步跨入敵軍營盤。
數十名叛軍被砸倒在地,發出淒厲的喊聲。
“弩手,弓弩手,快!”
遠處傳來焦急的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