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官戍聞言,細問了一下桑榆在曹家大宅查到的事情,桑榆一一說來,其實這些事情亓官戍在前幾日都已經查驗過了,現在也隻是走個程序罷了,他作為竇玉成一案的主要負責人,需要對這個案子全然掌握。
第二百三十五章:無愧
桑榆也沒有瞞著他,該說的都說了,關於自己的猜測一概沒提,倒是誇讚道:「聽聞亓寺正已經將兇手查出來了,屬下在此先提前恭賀亓寺正了。」
亓官戍一怔,漆黑的眸子在範捕頭和老大夫的身上遊移了一圈,範捕頭被他看的心驚膽戰,連忙湊上去對著亓官戍耳語一番。
亓官戍聽罷微微點頭,臉露歉意地對著桑榆道:「桑仵作,非是某不願透露,實在是鄭少卿提前交代了,在此案沒有真相大白之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以防止被有心人利用,那楊大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桑榆連忙擺手,「亓寺正嚴重了,是屬下僭越了才是。」
亓官戍搖搖頭,輕聲道:「某也沒有查到兇手是何人,隻是如今的證據對竇小郎君有些不利,若是桑仵作有旁的證據,還望不吝賜教才是。」
亓官戍的態度很誠懇,桑榆能感受到他的為難,將他的話細品一番後,笑道:「自然,若是有證據,屬下一定會稟名亓寺正。」
亓官戍的話是在告訴桑榆,現在有證據對竇玉成不利,但是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將竇玉成釘死。
此事還有迴旋的餘地。
亓官戍便道:「如此,某先謝過桑仵作了。」
桑榆有些受寵若驚,老實說,亓官戍對她的態度好的有些過分,自打她在大興暴露出她驗屍的天分開始,桑榆見多了用另類眼光看待她的人,那怕是張明府和崔敘,都是在她做出一定成就的時候才對她另眼相看的。
更不用說到現在還有些人對她指指點點的,安寧坊更有傳言說她是吃人的妖精,因為沒有人肉吃了才跑去驗屍,一邊驗屍,一邊吃肉。
這種莫名奇妙外加顛三倒四的傳言讓桑榆苦不堪言,果然八卦是人類的天性,尤其是在這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市井流言就是他們的樂趣所在。
可是亓官戍卻不一樣,他對自己的身份和能力都接受良好,甚至還會對她敬重有加,在能力範疇之內給她最大的自由和權利,若不是聽說他已經娶妻,桑榆都要懷疑他是不是看上自己了。
似乎是察覺到桑榆的目光在亓官戍的身上停留的太久了,崔敘不滿地上前一步,擋住了她的視線,淩然道:「亓寺正公務繁忙,我與桑仵作就先告辭了。」
陡然對上崔敘的冷臉,亓官戍還有些懵,下意識地迴答:「不送。」
崔敘一言不發地拉起桑榆的手腕,衝著呆愣的周良才叫道:「還不快走!」
周良才「啊」了一聲,暈乎乎地跟在了兩人的身後,留下身後同樣一臉霧水的亓官戍一行人。
一直到迴到崔敘的別院,桑榆才反應過來,「崔寺正,你這是作甚?」
她還沒查完呢,如今亓官戍手握證據,她要是不盡快查清真相,竇玉成就很難從大牢出來了,她還是想見一見竇玉成,最好能想起什麽有用的線索。
崔敘將她拉到竹榻旁,又給她倒了一盞熱茶,這才問道:「 你為何一定要查明真相?」
桑榆捧著熱茶,呆愣道:「我這不是想救竇玉成嗎?」
「既然如此。」崔敘反問道:「若是曹伯勝真的是竇玉成殺的,你又要預備如何?」
桑榆不明所以地放下茶盞,盯著崔敘看了看,然後斬釘截鐵道:「若真的死於竇玉成之手,我自然不會偏頗他,真相就是真相,無論是誰都不能無視律法的尊嚴。」
崔敘便道:「亓寺正查案多年,他若是找到了確鑿的證據,想必離真相也就不遠了。」
桑榆聽了,有些不高興,「話雖如此,可我總覺得他查到的不一定是真相,如今曹伯勝死因未明,怎能輕易斷案?」
崔敘沉默了一會兒,幽幽道:「有時候真相併不一定事實。」
他雖然不在崔家長大,但是崔家對他的要求並沒有放鬆,他從小就被教導了很多世家大族需要學習的東西,他熟讀詩書文史,可又聽到了各種各樣的家族秘辛。
崔家教會了他儒學之道,同樣也教會了他需要為家族奉獻一切,有的時候「真相」是什麽並不重要,「真相」的背後能得到什麽才是最重要的,他們可以為了「真相」掩蓋「事實」,也可以為了「事實」而製造「真相」。
崔敘在這種矛盾的生活裏長大,他弱冠之後進入大理寺,也是為了找到關於真相和事實的選擇。
桑榆聽了這句話也沉默了,她生活在和平年代,法製社會,對她來說查清一個案子的最大動力就是還死者一個清白,還生者一個慰藉。
那些冰冷的屍體曾經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那些他們曾經做過的事是他們活著的證明,無論是誰都不能剝奪他們活在這個世界的權利。
做錯了事就要接受懲罰,殺了人就要付出代價,人總要為自己做過的事承擔後果。
「真相又如何?事實又如何?」桑榆看著崔敘的眼睛,目光灼灼道:「我隻希望在我力所能力的範圍之內,做到問心無愧。」
管他什麽真相和事實,她又不是聖人,還能體桖天下萬民不成?那是皇帝該做的事,她隻要做好她自己該做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第二百三十五章:無愧
桑榆也沒有瞞著他,該說的都說了,關於自己的猜測一概沒提,倒是誇讚道:「聽聞亓寺正已經將兇手查出來了,屬下在此先提前恭賀亓寺正了。」
亓官戍一怔,漆黑的眸子在範捕頭和老大夫的身上遊移了一圈,範捕頭被他看的心驚膽戰,連忙湊上去對著亓官戍耳語一番。
亓官戍聽罷微微點頭,臉露歉意地對著桑榆道:「桑仵作,非是某不願透露,實在是鄭少卿提前交代了,在此案沒有真相大白之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以防止被有心人利用,那楊大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桑榆連忙擺手,「亓寺正嚴重了,是屬下僭越了才是。」
亓官戍搖搖頭,輕聲道:「某也沒有查到兇手是何人,隻是如今的證據對竇小郎君有些不利,若是桑仵作有旁的證據,還望不吝賜教才是。」
亓官戍的態度很誠懇,桑榆能感受到他的為難,將他的話細品一番後,笑道:「自然,若是有證據,屬下一定會稟名亓寺正。」
亓官戍的話是在告訴桑榆,現在有證據對竇玉成不利,但是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將竇玉成釘死。
此事還有迴旋的餘地。
亓官戍便道:「如此,某先謝過桑仵作了。」
桑榆有些受寵若驚,老實說,亓官戍對她的態度好的有些過分,自打她在大興暴露出她驗屍的天分開始,桑榆見多了用另類眼光看待她的人,那怕是張明府和崔敘,都是在她做出一定成就的時候才對她另眼相看的。
更不用說到現在還有些人對她指指點點的,安寧坊更有傳言說她是吃人的妖精,因為沒有人肉吃了才跑去驗屍,一邊驗屍,一邊吃肉。
這種莫名奇妙外加顛三倒四的傳言讓桑榆苦不堪言,果然八卦是人類的天性,尤其是在這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市井流言就是他們的樂趣所在。
可是亓官戍卻不一樣,他對自己的身份和能力都接受良好,甚至還會對她敬重有加,在能力範疇之內給她最大的自由和權利,若不是聽說他已經娶妻,桑榆都要懷疑他是不是看上自己了。
似乎是察覺到桑榆的目光在亓官戍的身上停留的太久了,崔敘不滿地上前一步,擋住了她的視線,淩然道:「亓寺正公務繁忙,我與桑仵作就先告辭了。」
陡然對上崔敘的冷臉,亓官戍還有些懵,下意識地迴答:「不送。」
崔敘一言不發地拉起桑榆的手腕,衝著呆愣的周良才叫道:「還不快走!」
周良才「啊」了一聲,暈乎乎地跟在了兩人的身後,留下身後同樣一臉霧水的亓官戍一行人。
一直到迴到崔敘的別院,桑榆才反應過來,「崔寺正,你這是作甚?」
她還沒查完呢,如今亓官戍手握證據,她要是不盡快查清真相,竇玉成就很難從大牢出來了,她還是想見一見竇玉成,最好能想起什麽有用的線索。
崔敘將她拉到竹榻旁,又給她倒了一盞熱茶,這才問道:「 你為何一定要查明真相?」
桑榆捧著熱茶,呆愣道:「我這不是想救竇玉成嗎?」
「既然如此。」崔敘反問道:「若是曹伯勝真的是竇玉成殺的,你又要預備如何?」
桑榆不明所以地放下茶盞,盯著崔敘看了看,然後斬釘截鐵道:「若真的死於竇玉成之手,我自然不會偏頗他,真相就是真相,無論是誰都不能無視律法的尊嚴。」
崔敘便道:「亓寺正查案多年,他若是找到了確鑿的證據,想必離真相也就不遠了。」
桑榆聽了,有些不高興,「話雖如此,可我總覺得他查到的不一定是真相,如今曹伯勝死因未明,怎能輕易斷案?」
崔敘沉默了一會兒,幽幽道:「有時候真相併不一定事實。」
他雖然不在崔家長大,但是崔家對他的要求並沒有放鬆,他從小就被教導了很多世家大族需要學習的東西,他熟讀詩書文史,可又聽到了各種各樣的家族秘辛。
崔家教會了他儒學之道,同樣也教會了他需要為家族奉獻一切,有的時候「真相」是什麽並不重要,「真相」的背後能得到什麽才是最重要的,他們可以為了「真相」掩蓋「事實」,也可以為了「事實」而製造「真相」。
崔敘在這種矛盾的生活裏長大,他弱冠之後進入大理寺,也是為了找到關於真相和事實的選擇。
桑榆聽了這句話也沉默了,她生活在和平年代,法製社會,對她來說查清一個案子的最大動力就是還死者一個清白,還生者一個慰藉。
那些冰冷的屍體曾經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那些他們曾經做過的事是他們活著的證明,無論是誰都不能剝奪他們活在這個世界的權利。
做錯了事就要接受懲罰,殺了人就要付出代價,人總要為自己做過的事承擔後果。
「真相又如何?事實又如何?」桑榆看著崔敘的眼睛,目光灼灼道:「我隻希望在我力所能力的範圍之內,做到問心無愧。」
管他什麽真相和事實,她又不是聖人,還能體桖天下萬民不成?那是皇帝該做的事,她隻要做好她自己該做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