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明顯轉移話題的說辭,叫周良才又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要不是職責所在,周良才才不願意來替他查案呢,曹伯勝死有餘辜,沒準兒是哪個壯士在替天行道?
桑榆站在花廳,將事情的脈絡重新梳理了一遍,首先可以確定的是竇玉成與曹伯勝打了一架,雙方都沒有下死手,最起碼在竇玉成離開的時候,曹伯勝還是活著的,還去照料了他的祖母。
不久後,他迴到房間裏去休息,第二日沒有醒來,死因成謎。
按照目前來看,曹伯勝本身有恙,不能排除病發的可能,也就說明他也有可能是死在竇玉成的刺激之下,但是桑榆卻覺得這種可能性並不大,他腹中的瘤子並沒有完全破裂,是無法對他造成生命傷害的。
若真的是疼痛難忍,他大可以叫人,掙紮之下也會在床塌上留下痕跡。
還有一點讓桑榆非常在意,就是那根細針,這根細針在此案中又暗示了什麽呢?
想到這裏,桑榆不禁微微轉頭,對上了崔敘的含笑眼神。
崔敘見狀,攤手道:「某現在無官無職,有心無力啊!」
桑榆撇撇嘴,也不知道是那個嘴硬之人說自己可以依靠他的,這才多久啊,竟然就變了卦,果然,男人的話都不可信!
崔敘挑了挑眉,見周良才在和管事爭辯著曹伯勝的為人,他忽然微微彎腰,將頭靠近桑榆的肩膀處,用低啞的聲音道:「桑仵作,某覺得不若去走一遍當時曹伯勝的路?」
桑榆先是感覺到自己的耳朵上有微微的癢意,整個身子都要酥在了這句話裏,根本沒有聽輕崔敘說了什麽,「啊?」
崔敘低笑一聲,又將話重複了一遍。
桑榆這次聽清了,她猛地迴過神來,毫不猶豫地伸出手,將崔敘的腦袋從她的耳畔出推開,羞惱道:「崔寺正,這是在說正事呢。」
崔敘義正嚴辭地開口,「某是在說正事。」
桑榆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見他的眼中確實沒有戲鬧之意,才疑惑地收迴目光,也對,崔敘也不像是公私不分的人,難不成他是因為不想出頭,才特意說與她聽的?
她低咳一聲,將周良才和管事的注意力拉迴來,「管事,勞煩你帶我走一遍當日曹伯勝走過的路,他去了何處,做了何事,都一一說來。」
管事正愁沒人解圍呢,聽了桑榆的話,連聲答應。
曹伯勝並不是好人,他做的壞事可謂罄竹難書,周良才又是個善於打探消息的,他在第一次來的時候就將曹伯勝的生平打探了個七七八八,尤其是那些不見得光的事,也不知道他是怎麽做到的,竟然也能猜測一個差不離。
要不是周良才身穿大理寺的官服,管事都以為他和自家阿郎是一夥兒的了。
管事空有一腔為自家阿郎「平反」的熱血,但是對上周良才這個話癆就差遠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孝心
他也是個利索的,聽了桑榆的話,忙不迭地帶人往外走。
「當日竇小郎君離開之後,我家老夫人就吵著要阿郎陪著,阿郎雖然有傷在身,但還是陪她去了廂房。」管事一邊帶路,一邊指著一處廂房道:「瞧,這裏就是老夫人的房間。」
桑榆疑惑地問:「這裏不就是曹伯勝死的院子嗎?他們住一處?」
管事帶他們來的地方,正是剛剛他們來過的院子,不同的是曹伯勝陳屍的西側廂房,老夫人住的則是正院的主人房。
管事解釋道:「這裏是老夫人的院子,阿郎住的院子在前院,蓋是因為我家老夫人精神不大好,她除了阿郎,其他的人都不認,也不願意聽她們的話,說要找阿郎就一定要見他,有一次為了找阿郎差點兒掉到湖中,後來阿郎就搬到了老夫人的隔壁。」
按道理來說,曹伯勝乃是男子,不適合常住後院的,但是曹家除了曹伯勝和他祖母,再也沒有一個正經主人,萬事都由自己做主,也就不在乎什麽規矩不規矩的。
周良才譏誚一聲,「你家阿郎對他祖母倒是好,竟然這般有孝心。」
管事尷尬道:「這,阿郎是老夫人帶大的,除了出嫁的小娘子,也就這麽一個親人了。」
周良才想到了後院裏那些如囚鳥一般的小娘子,不屑道:「既然他心疼自己的妹妹和祖母,怎麽就不知道心疼一下那些無辜的小娘子呢?」
對於這話,管事顯然無法反駁,他隻能生硬地轉移話題,「哄睡了老夫人之後,阿郎身上疼痛難忍,就叫我去請了林大夫,林大夫就給他紮了針,開了方子,我又親自去熬了藥。」
桑榆便問:「你為何要親自去,怎麽不叫下人去做?」
一般像這種雜活兒都有專人去做的,用不著一個管事親自去熬。
管事苦笑一聲,「阿郎之前被下人下過毒,之後就不敢用他們了,所有的藥都是我親自熬的。」
周良才嗬嗬一笑,「你家阿郎挺招人恨的啊。」
管事又是一陣無言以對,他算是看明白了,這個周差爺就是不想讓他好過,明裏暗裏地給他添堵,抑鬱了的管事決定無視他的問題,「我將藥送到廂房,阿郎卻不願意喝,隻道是累了要歇息,我勸不動,便離開了。」
桑榆看了眼這個寂靜的小院子,蹙眉想了很多,她突然問道:「你家老夫人可曾看見什麽?」
管事一聽,無奈嘆氣,「差爺想必也聽說了,老夫人她精神不大好,阿郎出事之後,老夫人就……更厲害了,她尋不到阿郎,便時常耍起了小性子,真像是著了魔一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桑榆站在花廳,將事情的脈絡重新梳理了一遍,首先可以確定的是竇玉成與曹伯勝打了一架,雙方都沒有下死手,最起碼在竇玉成離開的時候,曹伯勝還是活著的,還去照料了他的祖母。
不久後,他迴到房間裏去休息,第二日沒有醒來,死因成謎。
按照目前來看,曹伯勝本身有恙,不能排除病發的可能,也就說明他也有可能是死在竇玉成的刺激之下,但是桑榆卻覺得這種可能性並不大,他腹中的瘤子並沒有完全破裂,是無法對他造成生命傷害的。
若真的是疼痛難忍,他大可以叫人,掙紮之下也會在床塌上留下痕跡。
還有一點讓桑榆非常在意,就是那根細針,這根細針在此案中又暗示了什麽呢?
想到這裏,桑榆不禁微微轉頭,對上了崔敘的含笑眼神。
崔敘見狀,攤手道:「某現在無官無職,有心無力啊!」
桑榆撇撇嘴,也不知道是那個嘴硬之人說自己可以依靠他的,這才多久啊,竟然就變了卦,果然,男人的話都不可信!
崔敘挑了挑眉,見周良才在和管事爭辯著曹伯勝的為人,他忽然微微彎腰,將頭靠近桑榆的肩膀處,用低啞的聲音道:「桑仵作,某覺得不若去走一遍當時曹伯勝的路?」
桑榆先是感覺到自己的耳朵上有微微的癢意,整個身子都要酥在了這句話裏,根本沒有聽輕崔敘說了什麽,「啊?」
崔敘低笑一聲,又將話重複了一遍。
桑榆這次聽清了,她猛地迴過神來,毫不猶豫地伸出手,將崔敘的腦袋從她的耳畔出推開,羞惱道:「崔寺正,這是在說正事呢。」
崔敘義正嚴辭地開口,「某是在說正事。」
桑榆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見他的眼中確實沒有戲鬧之意,才疑惑地收迴目光,也對,崔敘也不像是公私不分的人,難不成他是因為不想出頭,才特意說與她聽的?
她低咳一聲,將周良才和管事的注意力拉迴來,「管事,勞煩你帶我走一遍當日曹伯勝走過的路,他去了何處,做了何事,都一一說來。」
管事正愁沒人解圍呢,聽了桑榆的話,連聲答應。
曹伯勝並不是好人,他做的壞事可謂罄竹難書,周良才又是個善於打探消息的,他在第一次來的時候就將曹伯勝的生平打探了個七七八八,尤其是那些不見得光的事,也不知道他是怎麽做到的,竟然也能猜測一個差不離。
要不是周良才身穿大理寺的官服,管事都以為他和自家阿郎是一夥兒的了。
管事空有一腔為自家阿郎「平反」的熱血,但是對上周良才這個話癆就差遠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孝心
他也是個利索的,聽了桑榆的話,忙不迭地帶人往外走。
「當日竇小郎君離開之後,我家老夫人就吵著要阿郎陪著,阿郎雖然有傷在身,但還是陪她去了廂房。」管事一邊帶路,一邊指著一處廂房道:「瞧,這裏就是老夫人的房間。」
桑榆疑惑地問:「這裏不就是曹伯勝死的院子嗎?他們住一處?」
管事帶他們來的地方,正是剛剛他們來過的院子,不同的是曹伯勝陳屍的西側廂房,老夫人住的則是正院的主人房。
管事解釋道:「這裏是老夫人的院子,阿郎住的院子在前院,蓋是因為我家老夫人精神不大好,她除了阿郎,其他的人都不認,也不願意聽她們的話,說要找阿郎就一定要見他,有一次為了找阿郎差點兒掉到湖中,後來阿郎就搬到了老夫人的隔壁。」
按道理來說,曹伯勝乃是男子,不適合常住後院的,但是曹家除了曹伯勝和他祖母,再也沒有一個正經主人,萬事都由自己做主,也就不在乎什麽規矩不規矩的。
周良才譏誚一聲,「你家阿郎對他祖母倒是好,竟然這般有孝心。」
管事尷尬道:「這,阿郎是老夫人帶大的,除了出嫁的小娘子,也就這麽一個親人了。」
周良才想到了後院裏那些如囚鳥一般的小娘子,不屑道:「既然他心疼自己的妹妹和祖母,怎麽就不知道心疼一下那些無辜的小娘子呢?」
對於這話,管事顯然無法反駁,他隻能生硬地轉移話題,「哄睡了老夫人之後,阿郎身上疼痛難忍,就叫我去請了林大夫,林大夫就給他紮了針,開了方子,我又親自去熬了藥。」
桑榆便問:「你為何要親自去,怎麽不叫下人去做?」
一般像這種雜活兒都有專人去做的,用不著一個管事親自去熬。
管事苦笑一聲,「阿郎之前被下人下過毒,之後就不敢用他們了,所有的藥都是我親自熬的。」
周良才嗬嗬一笑,「你家阿郎挺招人恨的啊。」
管事又是一陣無言以對,他算是看明白了,這個周差爺就是不想讓他好過,明裏暗裏地給他添堵,抑鬱了的管事決定無視他的問題,「我將藥送到廂房,阿郎卻不願意喝,隻道是累了要歇息,我勸不動,便離開了。」
桑榆看了眼這個寂靜的小院子,蹙眉想了很多,她突然問道:「你家老夫人可曾看見什麽?」
管事一聽,無奈嘆氣,「差爺想必也聽說了,老夫人她精神不大好,阿郎出事之後,老夫人就……更厲害了,她尋不到阿郎,便時常耍起了小性子,真像是著了魔一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