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平長公主坐直了身子,冷靜地問:「發生了何事?」
她了解崔敘,他不是那種無的放矢的人,在他知道金吾衛調動的嚴重影響之下還來求她,說明有他不可控的事情發生了。
崔敘長到二十一歲,從來沒有這麽慌亂過,他抬起頭,眸中帶紅,「是桑榆,她被人帶走了。」
昇平長公主蹙眉,「何人?」
崔敘道:「不知,她在查竇小郎君一案時失蹤了。」
昇平長公主疑惑地問:「竇尚書之子?」
「是。」崔敘答道,不等昇平長公主問話,他便將事情說了一遍,「竇尚書手中有個大案子,此案牽扯甚廣,竇小郎君一案怕是有人為了讓竇尚書分心出的手,桑小娘子在驗屍的時候失蹤,兒恐怕幕後之人會對她下手。」
桑榆可以說是被牽連的,幕後之人想的是將竇小郎君留在牢中,以此來攪亂竇尚書的思緒,不管竇小郎君有沒有犯下錯事,隻要他身上背著人命,竇尚書為了自己兒子的安危必定會有所顧忌。
桑榆在驗屍的時候一定是發現了什麽,讓幕後之人有了忌憚,所以才將她帶走。
桑榆隻是一個仵作,幕後之人說不定會對她下狠手,已決後患。
長安戒備森嚴,不是動手的好地方,一旦被發現可能會泄漏出幕後之人的身份,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將桑榆送出長安。
長安城外死了一個不知名的人,這樣的事在大興多了去了。
所以崔敘才心急如焚,長安的城門查的很嚴實,想送一個人出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現在快到中秋節了,來來往往的人非常多,保不齊歹人會用什麽特殊的法子將人送出去。
崔敘不幹冒著險。
當務之急是封鎖住長安城門,然後再逐一排查。
這種事不是誰都能做的,京兆府不行,大理寺也不行,他崔敘更不行。
但是金吾衛可以,他們本來就是守備長安的禁衛軍,再遇到急事的時候,可以先斬後奏。
一般要調動十六衛封鎖城門,除非是有聖人的親旨或者是令牌,崔敘自問說服不了聖人,但是他可以說服自己的阿娘。
「阿娘,兒請求您幫幫兒。」
昇平長公主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兒子一眼,這是崔敘第一次這樣求她,按理說她應該允了的,隻是,她問道:「給我一個理由。」
崔敘抬頭看了看昇平長公主。
昇平長公主耐心地重複了一遍,「敘之,你知道朝臣們對我一直有意見,金吾衛的令牌按理說是不應該在我的手中的,你若是要調動金吾衛,需得給我和朝臣們一個理由。」
崔敘沉默了片刻,抬起眼,一字一句道:「兒心悅於她。」
昇平長公主嗬嗬一笑,「敘之,人都是善變的,桑小娘子是很有才華,也很特別,但是天下有才華的女子多了去了,也許你隻是對她一時好奇呢?若真的將金吾衛交給你,朝臣們會放過我嗎?為了她,你願意置為娘於不忠不義之地嗎?」
崔敘愣住了,昇平長公主的一番話將他之前所設想的一切可能化為泡影。
他先前隻想著借金吾衛之手封鎖長安的城門,不曾想其中還有這般顧慮,昇平長公主的話不假,一旦動用金吾衛,朝臣們必然會藉此機會諫言,以此來脅迫昇平長公主。
最大的可能是收迴昇平長公主的魚符,以求朝堂安穩,如此一來,不但會將昇平長公主推到風口浪尖,也會奪去她唯一的籌碼。
見崔敘愣在原地,昇平長公主繼續道:「敘之,不是為娘不願幫你,而是為娘不想叫你以後後悔。」
崔敘是個孝順的孩子,現在的他是被沖昏了神智,無法思考,但是若是今日事成,桑榆救迴來了,昇平長公主因此遭到朝臣們的圍攻,他會要如何麵對自己的阿娘?
崔敘呆住了,腦子裏亂成一團,一邊是桑榆可能會失去性命,一邊阿娘要麵臨的險境,他一時之間難以做出抉擇。
昇平長公主見狀,嘆了一口氣道:「你還是…… 」
「阿娘。」崔敘突然站起身來,打斷了昇平長公主將要說出口的話,「阿娘,此事是兒莽撞了,兒先告辭了。」
昇平長公主幽幽地看了他一眼,「你想好了?」
崔敘道:「自然,先前是兒想左了,兒不該因為自己的私心將阿娘置於險境,但是兒也不想放棄桑榆,兒自會找到救她的法子。」
崔敘現在隻想著快點去找桑榆,他快上一刻,桑榆就少一分危險。
昇平長公主呢喃道:「你是真心喜歡她?」
崔敘扭過頭,轉身往外走去,隻留下一個字,「是。」
昇平長公主看了看崔敘遠去的身影,心裏突然有些感概,她一直以為崔敘很像他的阿耶,沉著冷靜,大局為重。
現在看來他更像自己,任性妄為,驕傲隨心,也同樣的……癡情。
崔敘大步往門外走去,既然金吾衛動不了,那他就要想別的法子了,桑榆絕對不能出城,出了城,他可能再也找不到她了。
為今之計,隻有去找宋先生了,以宋先生的威望,也許能派出人手將人堵在長安城。
「小郎君,等等!」急促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
崔敘聽出了是雲容的聲音,雖然心急,但還是停下了腳步。
雲容小跑到崔敘的麵前,輕唿道:「小郎君竟如此心急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了解崔敘,他不是那種無的放矢的人,在他知道金吾衛調動的嚴重影響之下還來求她,說明有他不可控的事情發生了。
崔敘長到二十一歲,從來沒有這麽慌亂過,他抬起頭,眸中帶紅,「是桑榆,她被人帶走了。」
昇平長公主蹙眉,「何人?」
崔敘道:「不知,她在查竇小郎君一案時失蹤了。」
昇平長公主疑惑地問:「竇尚書之子?」
「是。」崔敘答道,不等昇平長公主問話,他便將事情說了一遍,「竇尚書手中有個大案子,此案牽扯甚廣,竇小郎君一案怕是有人為了讓竇尚書分心出的手,桑小娘子在驗屍的時候失蹤,兒恐怕幕後之人會對她下手。」
桑榆可以說是被牽連的,幕後之人想的是將竇小郎君留在牢中,以此來攪亂竇尚書的思緒,不管竇小郎君有沒有犯下錯事,隻要他身上背著人命,竇尚書為了自己兒子的安危必定會有所顧忌。
桑榆在驗屍的時候一定是發現了什麽,讓幕後之人有了忌憚,所以才將她帶走。
桑榆隻是一個仵作,幕後之人說不定會對她下狠手,已決後患。
長安戒備森嚴,不是動手的好地方,一旦被發現可能會泄漏出幕後之人的身份,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將桑榆送出長安。
長安城外死了一個不知名的人,這樣的事在大興多了去了。
所以崔敘才心急如焚,長安的城門查的很嚴實,想送一個人出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現在快到中秋節了,來來往往的人非常多,保不齊歹人會用什麽特殊的法子將人送出去。
崔敘不幹冒著險。
當務之急是封鎖住長安城門,然後再逐一排查。
這種事不是誰都能做的,京兆府不行,大理寺也不行,他崔敘更不行。
但是金吾衛可以,他們本來就是守備長安的禁衛軍,再遇到急事的時候,可以先斬後奏。
一般要調動十六衛封鎖城門,除非是有聖人的親旨或者是令牌,崔敘自問說服不了聖人,但是他可以說服自己的阿娘。
「阿娘,兒請求您幫幫兒。」
昇平長公主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兒子一眼,這是崔敘第一次這樣求她,按理說她應該允了的,隻是,她問道:「給我一個理由。」
崔敘抬頭看了看昇平長公主。
昇平長公主耐心地重複了一遍,「敘之,你知道朝臣們對我一直有意見,金吾衛的令牌按理說是不應該在我的手中的,你若是要調動金吾衛,需得給我和朝臣們一個理由。」
崔敘沉默了片刻,抬起眼,一字一句道:「兒心悅於她。」
昇平長公主嗬嗬一笑,「敘之,人都是善變的,桑小娘子是很有才華,也很特別,但是天下有才華的女子多了去了,也許你隻是對她一時好奇呢?若真的將金吾衛交給你,朝臣們會放過我嗎?為了她,你願意置為娘於不忠不義之地嗎?」
崔敘愣住了,昇平長公主的一番話將他之前所設想的一切可能化為泡影。
他先前隻想著借金吾衛之手封鎖長安的城門,不曾想其中還有這般顧慮,昇平長公主的話不假,一旦動用金吾衛,朝臣們必然會藉此機會諫言,以此來脅迫昇平長公主。
最大的可能是收迴昇平長公主的魚符,以求朝堂安穩,如此一來,不但會將昇平長公主推到風口浪尖,也會奪去她唯一的籌碼。
見崔敘愣在原地,昇平長公主繼續道:「敘之,不是為娘不願幫你,而是為娘不想叫你以後後悔。」
崔敘是個孝順的孩子,現在的他是被沖昏了神智,無法思考,但是若是今日事成,桑榆救迴來了,昇平長公主因此遭到朝臣們的圍攻,他會要如何麵對自己的阿娘?
崔敘呆住了,腦子裏亂成一團,一邊是桑榆可能會失去性命,一邊阿娘要麵臨的險境,他一時之間難以做出抉擇。
昇平長公主見狀,嘆了一口氣道:「你還是…… 」
「阿娘。」崔敘突然站起身來,打斷了昇平長公主將要說出口的話,「阿娘,此事是兒莽撞了,兒先告辭了。」
昇平長公主幽幽地看了他一眼,「你想好了?」
崔敘道:「自然,先前是兒想左了,兒不該因為自己的私心將阿娘置於險境,但是兒也不想放棄桑榆,兒自會找到救她的法子。」
崔敘現在隻想著快點去找桑榆,他快上一刻,桑榆就少一分危險。
昇平長公主呢喃道:「你是真心喜歡她?」
崔敘扭過頭,轉身往外走去,隻留下一個字,「是。」
昇平長公主看了看崔敘遠去的身影,心裏突然有些感概,她一直以為崔敘很像他的阿耶,沉著冷靜,大局為重。
現在看來他更像自己,任性妄為,驕傲隨心,也同樣的……癡情。
崔敘大步往門外走去,既然金吾衛動不了,那他就要想別的法子了,桑榆絕對不能出城,出了城,他可能再也找不到她了。
為今之計,隻有去找宋先生了,以宋先生的威望,也許能派出人手將人堵在長安城。
「小郎君,等等!」急促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
崔敘聽出了是雲容的聲音,雖然心急,但還是停下了腳步。
雲容小跑到崔敘的麵前,輕唿道:「小郎君竟如此心急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