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也因此露了馬腳。
周良才受教了一般點點頭。
桑榆便問:「那崔寺正是如何知道陳年就是兇手的?你是從什麽時候懷疑他的?」
不要告訴他是因為衣物,雖然衣物的事也說的通,但是崔敘明顯是從開始就盯著陳年了。
崔敘勾了勾嘴角,好看的唇型便陡然生動了起來,「在我見到他的第二眼。」
第二眼?在國子監的時候嗎?
桑榆大大的眼睛裏寫滿了驚訝,崔敘覺得她的樣子和阿娘樣的波斯貓有點像,它被搶走了食物之後,也是一副懷疑人生的樣子。
他道:「其實,這個還要托桑小娘子的福,是你告訴我的。」
「我?」桑榆更疑惑了。
「桑小娘子在驗完周學官的屍體之後說周學官是死於剪刀。」崔敘迴憶道:「剪刀和匕首不同,它是沒有把柄的,長時間握在手裏會在手心留下痕跡,兇手殺周學官的時候帶著憤怒,又連捅周學官十四刀,剪刀必然會劃傷兇手的手。」
所以崔敘在見到陳年的時候,看見陳年無論怎麽走動,都下意識地彎腰拱手,將左手放在右手下麵迴避,當時他便留了一個心眼。
誠然學子多拱手行禮,但是行禮也有講究,一般都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視為尊重,但是也不乏有人東施效顰,模仿的不倫不類。
可是國子監最講究規章禮儀,這種錯誤是不會發生的。
也是因為周學官之死牽扯甚大,國子監的重心都在這些瑣事身上,才讓陳年一次次糊弄過去。
崔敘觀察入微,發現陳年的反常之後便盯上了他,果然發現陳年的左手有傷痕,傷痕恰好對應了剪刀把手的痕跡。
桑榆恍然大悟,誠心誇讚道:「原來如此,崔寺正果然細緻入微,真乃神探也。」
崔敘笑笑不言,隻是他那雙精緻的隱耳動了動,耳尖微微泛紅。
第四十章:以前
薛如英撐著下巴看著兩人,尤其是崔敘那副事不關己努力掩飾尷尬的樣子,她眉頭深鎖,總覺得自己忽略了什麽。
了卻了一件大事,崔敘難得鬆了一口氣,幾個人便在後衙一起吃茶,偶爾說一句案子的事。
眼見時辰不早了,桑榆見自己沒什麽事,便起身告辭。
薛如英還想送她。
桑榆自然拒絕了,薛如英貴為大理寺寺直,忙的不行,怎麽能給一個平民百姓作馬夫呢,桑榆可不敢這般不知輕重。
崔敘也不攔著她,隻是在桑榆踏出門檻時叫了一聲,「桑小娘子。」
桑榆不解,轉頭向他看去。
隻見崔敘正襟危坐,麵色嚴肅地問她,「某欣賞桑小娘子的驗屍技藝,特代大理寺請桑小娘子替死者申冤。」
薛如英和周良才皆是一愣,仿佛聽到了什麽不可思議之事,
桑榆也呆呆道:「崔寺正是在邀我進大理寺任職?」
崔敘沉聲道:「正是如此。」
桑榆沉默了一會兒,繃著小臉說:「我是女子之身。」
崔敘笑笑,身體放鬆下來,往胡凳後一靠,懶懶地說:「我崔敘從來隻問才華不問出身,女子也好,男子也罷,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
什麽男子女子,不過都是人的一種形態罷了,崔敘見到的優秀的女子多了去了,單是他阿娘就是女中豪傑,崔敘有時候在想,若是深閨婦學不再是束縛女子的工具,是否女子也能在朝堂上和男子平分秋色?
他的阿娘有傾世之才,她用十幾年的時間將女子帶入前院,卻被朝堂中的人多番猜忌,最終也隻能迴道後宅。
世人都以為他不喜歡大家閨秀,小家碧玉,殊不知,他見過了像阿娘那般灑脫、優秀的女子,閨秀之女再難入他的眼。
如今,崔敘發現,又一有一塊璞玉值得他去雕琢,隻要給她時間和機會,桑榆必定能在大理寺有一席之地。
若桑榆能在大理寺站穩腳跟,隻怕阿娘知道要欣喜不已。
桑榆再一次沉默了,「我……」
「我知你下不了決心,但是我的話會一直算數,你若想通了再與我說。」崔敘直接打斷她的話,「時辰不早了,早些歸家吧。」
桑榆微微彎腰,行了個禮,逃也似的走開了。
薛如英看見桑榆走遠,忍不住問崔敘,「敘之,你……」
崔敘見薛如英叫他的字,知道她是私下詢問,反問道:「如英,你當年為什麽來大理寺?」
薛如英傲然道:「自然是大理寺是沉冤昭雪之地,我大興兒郎當以肅清天下冤屈為已任!」
崔敘道:「既然如此,桑小娘子便值得。」
薛如英思索片刻,突然道:「是我魔障了,我突然期待鄭少卿見到桑小娘子的表情了,一定很精彩!哈哈哈哈!」
崔敘搖搖頭,心裏也開始期待起來。
被期待的桑榆小心地踏出大理寺的大門。
看門的差役見她出來,紛紛笑著打招唿,「桑小娘子慢走,有空常來。」
桑榆笑著和他們揮揮手作別。
桑榆沒有叫馬車,而是沿著大街上慢慢走,此時天色雖未暗,但也即將閉市,百姓匆匆忙忙地往家中趕去,閉市後他們隻能迴坊裏活動。
這是本朝最為嚴苛的宵禁製度,夜晚來臨的時候,繁華的朱雀大街迴歸沉寂,除了金吾衛和更夫之外,非聖人下令,任何人不得外出活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周良才受教了一般點點頭。
桑榆便問:「那崔寺正是如何知道陳年就是兇手的?你是從什麽時候懷疑他的?」
不要告訴他是因為衣物,雖然衣物的事也說的通,但是崔敘明顯是從開始就盯著陳年了。
崔敘勾了勾嘴角,好看的唇型便陡然生動了起來,「在我見到他的第二眼。」
第二眼?在國子監的時候嗎?
桑榆大大的眼睛裏寫滿了驚訝,崔敘覺得她的樣子和阿娘樣的波斯貓有點像,它被搶走了食物之後,也是一副懷疑人生的樣子。
他道:「其實,這個還要托桑小娘子的福,是你告訴我的。」
「我?」桑榆更疑惑了。
「桑小娘子在驗完周學官的屍體之後說周學官是死於剪刀。」崔敘迴憶道:「剪刀和匕首不同,它是沒有把柄的,長時間握在手裏會在手心留下痕跡,兇手殺周學官的時候帶著憤怒,又連捅周學官十四刀,剪刀必然會劃傷兇手的手。」
所以崔敘在見到陳年的時候,看見陳年無論怎麽走動,都下意識地彎腰拱手,將左手放在右手下麵迴避,當時他便留了一個心眼。
誠然學子多拱手行禮,但是行禮也有講究,一般都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視為尊重,但是也不乏有人東施效顰,模仿的不倫不類。
可是國子監最講究規章禮儀,這種錯誤是不會發生的。
也是因為周學官之死牽扯甚大,國子監的重心都在這些瑣事身上,才讓陳年一次次糊弄過去。
崔敘觀察入微,發現陳年的反常之後便盯上了他,果然發現陳年的左手有傷痕,傷痕恰好對應了剪刀把手的痕跡。
桑榆恍然大悟,誠心誇讚道:「原來如此,崔寺正果然細緻入微,真乃神探也。」
崔敘笑笑不言,隻是他那雙精緻的隱耳動了動,耳尖微微泛紅。
第四十章:以前
薛如英撐著下巴看著兩人,尤其是崔敘那副事不關己努力掩飾尷尬的樣子,她眉頭深鎖,總覺得自己忽略了什麽。
了卻了一件大事,崔敘難得鬆了一口氣,幾個人便在後衙一起吃茶,偶爾說一句案子的事。
眼見時辰不早了,桑榆見自己沒什麽事,便起身告辭。
薛如英還想送她。
桑榆自然拒絕了,薛如英貴為大理寺寺直,忙的不行,怎麽能給一個平民百姓作馬夫呢,桑榆可不敢這般不知輕重。
崔敘也不攔著她,隻是在桑榆踏出門檻時叫了一聲,「桑小娘子。」
桑榆不解,轉頭向他看去。
隻見崔敘正襟危坐,麵色嚴肅地問她,「某欣賞桑小娘子的驗屍技藝,特代大理寺請桑小娘子替死者申冤。」
薛如英和周良才皆是一愣,仿佛聽到了什麽不可思議之事,
桑榆也呆呆道:「崔寺正是在邀我進大理寺任職?」
崔敘沉聲道:「正是如此。」
桑榆沉默了一會兒,繃著小臉說:「我是女子之身。」
崔敘笑笑,身體放鬆下來,往胡凳後一靠,懶懶地說:「我崔敘從來隻問才華不問出身,女子也好,男子也罷,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
什麽男子女子,不過都是人的一種形態罷了,崔敘見到的優秀的女子多了去了,單是他阿娘就是女中豪傑,崔敘有時候在想,若是深閨婦學不再是束縛女子的工具,是否女子也能在朝堂上和男子平分秋色?
他的阿娘有傾世之才,她用十幾年的時間將女子帶入前院,卻被朝堂中的人多番猜忌,最終也隻能迴道後宅。
世人都以為他不喜歡大家閨秀,小家碧玉,殊不知,他見過了像阿娘那般灑脫、優秀的女子,閨秀之女再難入他的眼。
如今,崔敘發現,又一有一塊璞玉值得他去雕琢,隻要給她時間和機會,桑榆必定能在大理寺有一席之地。
若桑榆能在大理寺站穩腳跟,隻怕阿娘知道要欣喜不已。
桑榆再一次沉默了,「我……」
「我知你下不了決心,但是我的話會一直算數,你若想通了再與我說。」崔敘直接打斷她的話,「時辰不早了,早些歸家吧。」
桑榆微微彎腰,行了個禮,逃也似的走開了。
薛如英看見桑榆走遠,忍不住問崔敘,「敘之,你……」
崔敘見薛如英叫他的字,知道她是私下詢問,反問道:「如英,你當年為什麽來大理寺?」
薛如英傲然道:「自然是大理寺是沉冤昭雪之地,我大興兒郎當以肅清天下冤屈為已任!」
崔敘道:「既然如此,桑小娘子便值得。」
薛如英思索片刻,突然道:「是我魔障了,我突然期待鄭少卿見到桑小娘子的表情了,一定很精彩!哈哈哈哈!」
崔敘搖搖頭,心裏也開始期待起來。
被期待的桑榆小心地踏出大理寺的大門。
看門的差役見她出來,紛紛笑著打招唿,「桑小娘子慢走,有空常來。」
桑榆笑著和他們揮揮手作別。
桑榆沒有叫馬車,而是沿著大街上慢慢走,此時天色雖未暗,但也即將閉市,百姓匆匆忙忙地往家中趕去,閉市後他們隻能迴坊裏活動。
這是本朝最為嚴苛的宵禁製度,夜晚來臨的時候,繁華的朱雀大街迴歸沉寂,除了金吾衛和更夫之外,非聖人下令,任何人不得外出活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