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性命相交
穿越後,被迫抱緊大腿打江山 作者:歲歲豐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錦初抬頭望向胡子拉碴的青年,關心道:“半年不見,看來你已是養好了身子,恭喜!”
“半年不見,你倒是長高不少,看來過得也不錯,恭喜!”
二人目光相交,都笑了起來。
半年沒見的隔閡,仿佛一下子就縮短了不少。
“不如,”
“今日,”
兩人同時開口,又同時止住了話頭。
宿承安頗有幾分君子風範,“你先說!”
錦初也不客氣,繼續說道:“相逢不如偶遇,今日你既是我家小弟的救命恩人,又是我的財神爺,若不嫌棄的話,去我目前的居所吃頓便飯如何?”
宿承安笑容浮上臉頰:“姑娘邀飯,豈敢推辭!”
“方才你是想說什麽?”錦初問道。
“我與你想法一樣,隻想找個清淨地方聊聊近況。”宿承安坦然一笑,“明日我便要離開此地,今日能得見故人,委實意外之喜。”
“午間馬上到了,不如我們先在趙伯伯這裏厚顏混頓午餐,下午再去我那裏,到時候多準備些菜品,晚間吃個涮鍋子吧?”
“吃什麽都好,隻是會不會太叨擾?”
“不會,不過我廚藝不好,今日會做飯的嬸子不在家,因此也就隻能拿涮鍋子來應付你了!”
錦初笑得爽朗,話也說得俏皮敞亮,宿承安不由也放鬆下來,跟著笑了。
做好決定,錦初也不遲疑,出門召來了一個夥計,跟他說了幾句。
不多久,夥計端著托盤上來了,兩葷兩素四個菜,還有一盆冬瓜排骨湯。
趙掌櫃親自端了兩大碗冒尖的白米飯跟在夥計後麵,錦初趕緊上前接過一碗米飯,宿承安默不作聲也接了另外一碗放在桌上。
“趙伯父,今日午間又要再蹭你一頓美餐了!”
“錦丫頭說的哪裏話,莫說之前你家阿遠與我家阿普的交情,隻今日你這朋友幫伯父這麽多,也盡夠日日來吃了!”趙掌櫃一臉慈愛地笑道。
聽到老人家口中的你家阿遠時,宿承安目光望向錦初微微閃了閃。
錦初卻未在意趙掌櫃話語中的你家阿遠,她隻笑了笑便又問道:“昭兒呢?”
“昭兒正在下麵吃呢!今日你們倆舊友重逢,我就沒讓他上來找姐姐,你們也好邊吃邊聊。”
錦初謝過趙掌櫃好意,坐下來與宿承安一起吃起了午餐。
一大早出門到此時,忙碌又緊張的半日,錦初早已餓得饑腸轆轆。加上她和對麵男人都見過彼此最狼狽的姿態,因此她也沒有所謂的淑女形象包袱。
她給宿承安遞過去雙筷子,自己又拿起筷子便低頭吃了起來。
宿承安接過筷子,夾了口菜也慢悠悠地吃了起來。
與饑餓進食的錦初不同,他是吃飽了早餐,又美美地睡了個把時辰,這半日過的悠閑得很,因此也並不覺得腹中饑餓。
宿承安不動聲色觀察著對麵大口吃飯的錦初,比之半年前的那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的小丫頭,如今的她個子長高了不少,人也白淨了不少。
在今日穿的那件翠色交領襦裙的襯托下,更顯得少女容光煥發,清麗絕倫。
錦初感受到了宿承安若有若無的打量,但她並不以為意,畢竟這半年她的變化確實不小,也怪不得對麵的人懷有好奇。
直到吃得差不多了,錦初才望向宿承安說道:“本以為上次一別即為永訣,不曾想竟然還有再見之時,不知如何稱唿閣下?”
“我乃定北王世子宿承安,字逸之,前戶部尚書杜征乃我外祖父,故而在外行走時,我常以杜安自居。”
對於麵前的姑娘,宿承安不想繼續隱瞞,這姑娘曾經救過他的命,又是個冰雪聰明的性子。
之前就沒感受過她的惡意,此番機緣巧合下自己又救下了她的小弟,想來更不會對自己不利,因此,他也就直白的將自己的身份和化名都講了出來。
對於宿承安的直言相告,錦初心裏大為吃驚。
她雖不通朝政大事,卻也從街頭巷尾聊天的人們口中知道,北境的那位異姓王很受現任皇帝的忌憚。
尤其自五年前西北邊軍敗於西戎,武安侯葉晟培通敵事發之後,北境與皇都早已是表麵融洽,內裏提防,隨時都可磨刀霍霍,殺向彼此了!
不說別的,單從去年宿承安重傷遁入山中,趙知府仍帶兵搜捕的行為就能看出,北境的定北王府是如何的處境險惡了。
如此岌岌可危的情勢下,宿承安居然還敢這般直言不諱,錦初一時不知是該感激他對自己的絕對信任,還是該斥責他對自身安危的置之不理。
都說士為知己者死,她雖為一女子,能得麵前男子這般性命相托般的全心信任,胸腹間不由也湧上幾分豪邁之意。
最好的信任不就是彼此真誠嗎?
念及此,錦初換上了正經的神情,第一次對人吐露真言:“我家本為葉姓,但因父母之禍,如今隻能改名換姓隨母姓盛,我名錦初,在外行走時,常以盛錦自稱。”
“葉姓?”
那不是前武安侯的姓氏嗎?莫非麵前這姑娘是葉家的遺珠?
不對!
當日京城線人傳迴的消息是武安侯滿門抄斬,並無活口留下來。且武安侯一門皆會武,這姑娘雖有一把子力氣,會上那麽三腳貓的功夫,但距離行家裏手還差得遠。
如此看來這姑娘應隻是湊巧跟武安侯一個姓罷了!許是家裏長輩犯了官司,不得已改名換姓的吧。
想到這裏,宿承安慢慢平複了自己的心緒,點頭說道:“那我就跟著大家一起稱唿你為錦姑娘吧?”
錦初莞爾一笑:“好,那我也入鄉隨俗喚你杜公子如何?”
二人相視一笑,算是默認了各自的稱唿。
想到今日這五百兩銀票,錦初又望向宿承安:“杜公子,去年承蒙您臨走時留下的那五百兩銀票,我姐弟這才平安度過寒冬,順利搬到府城,並有了自己的糊口之道,也攢下了幾兩銀子。”
她掏出那張銀票朝前一推:“當日雪中送炭之情,不敢相忘。今日你幫忙討要的賠償我且厚顏收下,但去歲你臨走時留下的那張銀票,我卻是一直謹記在心,隻待再次相逢好物歸原主的。因此,還請你收下去年所贈予的這五百兩銀票!”
姑娘臉上含笑,目光澄淨,看起來很是隨和。但曾經相伴過幾日的定北王世子卻很清楚,麵前的少女骨子裏是多麽堅韌和倔強。
今日歸還這五百兩銀子應是她早已做好的決定,若是自己不收下,想來連去她家做客的機會都沒有了。
有了定論,宿承安爽快地伸手拿過那張銀票:“好,這銀票我收下了,如此也就兩不相欠,可以去你家做客了吧?”
錦初點點頭,笑道:“貴客臨門,榮幸之至!”
“半年不見,你倒是長高不少,看來過得也不錯,恭喜!”
二人目光相交,都笑了起來。
半年沒見的隔閡,仿佛一下子就縮短了不少。
“不如,”
“今日,”
兩人同時開口,又同時止住了話頭。
宿承安頗有幾分君子風範,“你先說!”
錦初也不客氣,繼續說道:“相逢不如偶遇,今日你既是我家小弟的救命恩人,又是我的財神爺,若不嫌棄的話,去我目前的居所吃頓便飯如何?”
宿承安笑容浮上臉頰:“姑娘邀飯,豈敢推辭!”
“方才你是想說什麽?”錦初問道。
“我與你想法一樣,隻想找個清淨地方聊聊近況。”宿承安坦然一笑,“明日我便要離開此地,今日能得見故人,委實意外之喜。”
“午間馬上到了,不如我們先在趙伯伯這裏厚顏混頓午餐,下午再去我那裏,到時候多準備些菜品,晚間吃個涮鍋子吧?”
“吃什麽都好,隻是會不會太叨擾?”
“不會,不過我廚藝不好,今日會做飯的嬸子不在家,因此也就隻能拿涮鍋子來應付你了!”
錦初笑得爽朗,話也說得俏皮敞亮,宿承安不由也放鬆下來,跟著笑了。
做好決定,錦初也不遲疑,出門召來了一個夥計,跟他說了幾句。
不多久,夥計端著托盤上來了,兩葷兩素四個菜,還有一盆冬瓜排骨湯。
趙掌櫃親自端了兩大碗冒尖的白米飯跟在夥計後麵,錦初趕緊上前接過一碗米飯,宿承安默不作聲也接了另外一碗放在桌上。
“趙伯父,今日午間又要再蹭你一頓美餐了!”
“錦丫頭說的哪裏話,莫說之前你家阿遠與我家阿普的交情,隻今日你這朋友幫伯父這麽多,也盡夠日日來吃了!”趙掌櫃一臉慈愛地笑道。
聽到老人家口中的你家阿遠時,宿承安目光望向錦初微微閃了閃。
錦初卻未在意趙掌櫃話語中的你家阿遠,她隻笑了笑便又問道:“昭兒呢?”
“昭兒正在下麵吃呢!今日你們倆舊友重逢,我就沒讓他上來找姐姐,你們也好邊吃邊聊。”
錦初謝過趙掌櫃好意,坐下來與宿承安一起吃起了午餐。
一大早出門到此時,忙碌又緊張的半日,錦初早已餓得饑腸轆轆。加上她和對麵男人都見過彼此最狼狽的姿態,因此她也沒有所謂的淑女形象包袱。
她給宿承安遞過去雙筷子,自己又拿起筷子便低頭吃了起來。
宿承安接過筷子,夾了口菜也慢悠悠地吃了起來。
與饑餓進食的錦初不同,他是吃飽了早餐,又美美地睡了個把時辰,這半日過的悠閑得很,因此也並不覺得腹中饑餓。
宿承安不動聲色觀察著對麵大口吃飯的錦初,比之半年前的那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的小丫頭,如今的她個子長高了不少,人也白淨了不少。
在今日穿的那件翠色交領襦裙的襯托下,更顯得少女容光煥發,清麗絕倫。
錦初感受到了宿承安若有若無的打量,但她並不以為意,畢竟這半年她的變化確實不小,也怪不得對麵的人懷有好奇。
直到吃得差不多了,錦初才望向宿承安說道:“本以為上次一別即為永訣,不曾想竟然還有再見之時,不知如何稱唿閣下?”
“我乃定北王世子宿承安,字逸之,前戶部尚書杜征乃我外祖父,故而在外行走時,我常以杜安自居。”
對於麵前的姑娘,宿承安不想繼續隱瞞,這姑娘曾經救過他的命,又是個冰雪聰明的性子。
之前就沒感受過她的惡意,此番機緣巧合下自己又救下了她的小弟,想來更不會對自己不利,因此,他也就直白的將自己的身份和化名都講了出來。
對於宿承安的直言相告,錦初心裏大為吃驚。
她雖不通朝政大事,卻也從街頭巷尾聊天的人們口中知道,北境的那位異姓王很受現任皇帝的忌憚。
尤其自五年前西北邊軍敗於西戎,武安侯葉晟培通敵事發之後,北境與皇都早已是表麵融洽,內裏提防,隨時都可磨刀霍霍,殺向彼此了!
不說別的,單從去年宿承安重傷遁入山中,趙知府仍帶兵搜捕的行為就能看出,北境的定北王府是如何的處境險惡了。
如此岌岌可危的情勢下,宿承安居然還敢這般直言不諱,錦初一時不知是該感激他對自己的絕對信任,還是該斥責他對自身安危的置之不理。
都說士為知己者死,她雖為一女子,能得麵前男子這般性命相托般的全心信任,胸腹間不由也湧上幾分豪邁之意。
最好的信任不就是彼此真誠嗎?
念及此,錦初換上了正經的神情,第一次對人吐露真言:“我家本為葉姓,但因父母之禍,如今隻能改名換姓隨母姓盛,我名錦初,在外行走時,常以盛錦自稱。”
“葉姓?”
那不是前武安侯的姓氏嗎?莫非麵前這姑娘是葉家的遺珠?
不對!
當日京城線人傳迴的消息是武安侯滿門抄斬,並無活口留下來。且武安侯一門皆會武,這姑娘雖有一把子力氣,會上那麽三腳貓的功夫,但距離行家裏手還差得遠。
如此看來這姑娘應隻是湊巧跟武安侯一個姓罷了!許是家裏長輩犯了官司,不得已改名換姓的吧。
想到這裏,宿承安慢慢平複了自己的心緒,點頭說道:“那我就跟著大家一起稱唿你為錦姑娘吧?”
錦初莞爾一笑:“好,那我也入鄉隨俗喚你杜公子如何?”
二人相視一笑,算是默認了各自的稱唿。
想到今日這五百兩銀票,錦初又望向宿承安:“杜公子,去年承蒙您臨走時留下的那五百兩銀票,我姐弟這才平安度過寒冬,順利搬到府城,並有了自己的糊口之道,也攢下了幾兩銀子。”
她掏出那張銀票朝前一推:“當日雪中送炭之情,不敢相忘。今日你幫忙討要的賠償我且厚顏收下,但去歲你臨走時留下的那張銀票,我卻是一直謹記在心,隻待再次相逢好物歸原主的。因此,還請你收下去年所贈予的這五百兩銀票!”
姑娘臉上含笑,目光澄淨,看起來很是隨和。但曾經相伴過幾日的定北王世子卻很清楚,麵前的少女骨子裏是多麽堅韌和倔強。
今日歸還這五百兩銀子應是她早已做好的決定,若是自己不收下,想來連去她家做客的機會都沒有了。
有了定論,宿承安爽快地伸手拿過那張銀票:“好,這銀票我收下了,如此也就兩不相欠,可以去你家做客了吧?”
錦初點點頭,笑道:“貴客臨門,榮幸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