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弱冠之禮
穿越後,被迫抱緊大腿打江山 作者:歲歲豐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定北王府的正廳裏,莊嚴肅穆,往日寥寥數人的闊大廳堂,今日坐滿了來觀禮的男女賓客。
定北王宿常山身著玄色禮服,頭戴七梁冠,陪著身著同色禮服的耄耋老人緩步行來。
老人家須發皆白,飽經風霜的臉上已是皺紋交錯,唯獨那一雙略帶昏黃的眼睛裏,仍會在不經意間露出一抹往日的明睿之光。
這就是大晉先帝帝師,北境百年望族崔家曾經的家主--崔秉一。
在崔家兩個小輩的攙扶下,崔老太爺進了正廳,眾人目光敬佩的望著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
各家男主人紛紛朝這位崔老太爺恭敬施禮,年紀略輕些的小輩也都被家人扯住耳朵臨時教導了一迴,這位久不露麵的老人家的豐功偉業。
當年的先帝可是由他一手教導出來的,先帝曾以亞父之禮恭敬待之,此後君臣相得數十年。
直到先帝病逝,老太傅才離開京城,迴到北境故居頤養天年,但先帝與他的這段師徒佳話至今仍是廣為流傳。
今日定北王能請得這位老人家出來做正賓,委實令人驚喜。
崔老太爺雖是老邁,卻仍然頭腦清晰,一路朝著行禮的眾人微笑頷首,很是平易近人,絲毫不擺老大人的官架子。
北境另一望族,曾任禮部尚書的王昶,王氏現任族長走了出來,朝著崔老太爺恭敬施禮,口中連聲問好:“小子旭光,敬請世伯康安!”
他是定北王府雲山郡主的郡馬,定北王宿常山的親姐夫,也是今日輔助崔老太爺為定北王世子加冠之禮的讚者。
崔老太爺虛扶一把,望著麵前的中年人笑得慈愛:“世侄快起!時間過得真快,眨眼間你爹都走了快十年了!”
老人家感歎一聲,又問:“昶兒啊,我那老弟妹身子可還康健?家裏孩子們也都好吧?”
“勞世伯問候,家裏母親身子還算康健,孩子們卻是頑皮得很。”王昶笑著起身。
“孩子頑皮怕什麽?頑皮的孩子才聰明。你小的時候更是頑皮,如今不也長成這般穩重之禮的模樣了嗎?”崔老太爺毫不客氣地打趣道。
在他麵前的都是晚輩,不拘哪個,他都說得。
果然年過四旬,素來持重的王族長隻能苦笑著點頭:“世伯教訓的是。”
寒暄之後,王昶說起了正題:“今日是承安的大日子,知道世伯您來擔任正賓,侄兒我就厚顏要來了這個讚者的位置,給您老打個下手。”
“好好好,今日有昶兒你在,老夫可就更放心了!”崔老太爺撫著胡須,滿意地點頭。
他早知讚者是誰,得了王昶這句恭敬之言,仍是笑的開懷。
試問又有幾人不喜歡恭敬知禮的晚輩呢!
賓讚皆已到達,侍女們將早已準備好的一應禮器及服飾放置於合適的位置。
擔任此次擯者的定北王麾下副將許春泉,在早已備好的香爐中燃香後,恭敬等候在盥洗位旁。
王昶上前盥洗,巾布拭手後,立於香案旁待正賓入席。
樂者入樂席演奏,三執事托盤依次按順序排列。
世子宿承安身著采衣在東房內靜靜等候,樂者停下演奏。
王昶上前高聲禮唱:“三加開始,請將冠者王世子宿承安出席。”
崔老太爺麵向東方,對著宿承安拱手一揖,請他入席。
宿承安對著崔老太爺行禮後,在中央的位置坐下。
崔老太爺走到盥洗位淨手之後,複又迴到堂上。
王昶高聲禮唱:“初加冠。”
崔老太爺走下台階,從候在一旁的有司手中,接過早已準備好的緇布冠。
他穩步走到正中的宿承安身前,為其端正儀容,並口念祝詞訓誡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隨後,崔老太爺在席上跪下,鄭重地為宿承安加上緇布冠後站起來。
宿承安隨即也站起來,崔老太爺對他行揖禮。
王昶禮唱:“冠者著直裾深衣。”
宿承安叩謝之後迴到東廂房,脫下身上穿的采衣,換上與緇布冠相配套的直裾深衣。
換好衣服,整理好儀容後,他肅容走迴廳堂,向來賓展示“一加之禮”完成。
崔老太爺再次淨手,上堂為宿承安整理頭上的帛巾。
他從有司手中接過皮弁冠,走迴宿承安麵前,為他端正儀容後,口念祝辭訓誡:“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祝畢,崔老太爺為宿承安換上皮弁冠,身後的王昶來上為宿承安係好皮弁冠兩側的帶子。
崔老太爺對宿承安行拱手禮,示意他迴東廂房更衣,宿承安叩謝之後迴到了東廂房。
換好皮弁服後,再次走迴廳堂,向賓客展示,以示“再加之禮”完成。
然後如上述流程一般,催老太爺淨手,從有司手中接過爵弁,迴到宿承安麵前。
為其再整儀容,三念祝詞訓誡:“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祝畢,崔老太爺為宿承安加爵弁冠,王昶協助宿承安係好皮弁冠兩側的冠帶。
崔老太爺行拱手禮,示意再次迴家更衣。
宿承安叩謝之後,迴房換上爵弁服,第三次走出房間,向賓客展示“三加之禮”完畢。
三加冠完成,崔老太爺用早已準備好的醴酒祝福宿承安。
他對著宿承安作揖行禮,請宿承安入席。
待宿承安入席後,讚者王昶從東房捧觶出來,崔老太爺接過酒觶,走到醴席前麵的宿承安席前,祝辭:“甘醴惟厚,嘉薦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壽考不忘。”
宿承安入坐,左手持觶,右手取幹肉蘸上肉醬,行祭食禮,感謝先祖造出這麽好的食物,以示不忘本。
他用角質的小匙,從觶中舀出醴酒澆地而祭,並向先祖再祭醴三次,再次感謝先祖。
最後站起,到席的西端坐下,淺唱一口醴酒,飲用完畢後,宿承安起身離席,向崔老太爺行拜謝之禮以表達謝意,崔老太爺同時也迴以拜還禮。
醴禮完成之後,宿承安來到杜王妃麵前,拜見母親,並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杜王妃含淚以成人之禮迴拜。
宿承安拜送杜王妃,杜王妃再次迴拜。
此後宿承安再次迴到堂上,等候崔老太爺為他取字。
崔老太爺再次送上祝辭:“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嘏,永受保之,曰逸之。”
取完字後,宿承安先拜謝崔老太爺,又拜謝姑父王昶,再與諸位親長一番拜見後,隆重的弱冠之禮就算完成了!
定北王宿常山身著玄色禮服,頭戴七梁冠,陪著身著同色禮服的耄耋老人緩步行來。
老人家須發皆白,飽經風霜的臉上已是皺紋交錯,唯獨那一雙略帶昏黃的眼睛裏,仍會在不經意間露出一抹往日的明睿之光。
這就是大晉先帝帝師,北境百年望族崔家曾經的家主--崔秉一。
在崔家兩個小輩的攙扶下,崔老太爺進了正廳,眾人目光敬佩的望著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
各家男主人紛紛朝這位崔老太爺恭敬施禮,年紀略輕些的小輩也都被家人扯住耳朵臨時教導了一迴,這位久不露麵的老人家的豐功偉業。
當年的先帝可是由他一手教導出來的,先帝曾以亞父之禮恭敬待之,此後君臣相得數十年。
直到先帝病逝,老太傅才離開京城,迴到北境故居頤養天年,但先帝與他的這段師徒佳話至今仍是廣為流傳。
今日定北王能請得這位老人家出來做正賓,委實令人驚喜。
崔老太爺雖是老邁,卻仍然頭腦清晰,一路朝著行禮的眾人微笑頷首,很是平易近人,絲毫不擺老大人的官架子。
北境另一望族,曾任禮部尚書的王昶,王氏現任族長走了出來,朝著崔老太爺恭敬施禮,口中連聲問好:“小子旭光,敬請世伯康安!”
他是定北王府雲山郡主的郡馬,定北王宿常山的親姐夫,也是今日輔助崔老太爺為定北王世子加冠之禮的讚者。
崔老太爺虛扶一把,望著麵前的中年人笑得慈愛:“世侄快起!時間過得真快,眨眼間你爹都走了快十年了!”
老人家感歎一聲,又問:“昶兒啊,我那老弟妹身子可還康健?家裏孩子們也都好吧?”
“勞世伯問候,家裏母親身子還算康健,孩子們卻是頑皮得很。”王昶笑著起身。
“孩子頑皮怕什麽?頑皮的孩子才聰明。你小的時候更是頑皮,如今不也長成這般穩重之禮的模樣了嗎?”崔老太爺毫不客氣地打趣道。
在他麵前的都是晚輩,不拘哪個,他都說得。
果然年過四旬,素來持重的王族長隻能苦笑著點頭:“世伯教訓的是。”
寒暄之後,王昶說起了正題:“今日是承安的大日子,知道世伯您來擔任正賓,侄兒我就厚顏要來了這個讚者的位置,給您老打個下手。”
“好好好,今日有昶兒你在,老夫可就更放心了!”崔老太爺撫著胡須,滿意地點頭。
他早知讚者是誰,得了王昶這句恭敬之言,仍是笑的開懷。
試問又有幾人不喜歡恭敬知禮的晚輩呢!
賓讚皆已到達,侍女們將早已準備好的一應禮器及服飾放置於合適的位置。
擔任此次擯者的定北王麾下副將許春泉,在早已備好的香爐中燃香後,恭敬等候在盥洗位旁。
王昶上前盥洗,巾布拭手後,立於香案旁待正賓入席。
樂者入樂席演奏,三執事托盤依次按順序排列。
世子宿承安身著采衣在東房內靜靜等候,樂者停下演奏。
王昶上前高聲禮唱:“三加開始,請將冠者王世子宿承安出席。”
崔老太爺麵向東方,對著宿承安拱手一揖,請他入席。
宿承安對著崔老太爺行禮後,在中央的位置坐下。
崔老太爺走到盥洗位淨手之後,複又迴到堂上。
王昶高聲禮唱:“初加冠。”
崔老太爺走下台階,從候在一旁的有司手中,接過早已準備好的緇布冠。
他穩步走到正中的宿承安身前,為其端正儀容,並口念祝詞訓誡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隨後,崔老太爺在席上跪下,鄭重地為宿承安加上緇布冠後站起來。
宿承安隨即也站起來,崔老太爺對他行揖禮。
王昶禮唱:“冠者著直裾深衣。”
宿承安叩謝之後迴到東廂房,脫下身上穿的采衣,換上與緇布冠相配套的直裾深衣。
換好衣服,整理好儀容後,他肅容走迴廳堂,向來賓展示“一加之禮”完成。
崔老太爺再次淨手,上堂為宿承安整理頭上的帛巾。
他從有司手中接過皮弁冠,走迴宿承安麵前,為他端正儀容後,口念祝辭訓誡:“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祝畢,崔老太爺為宿承安換上皮弁冠,身後的王昶來上為宿承安係好皮弁冠兩側的帶子。
崔老太爺對宿承安行拱手禮,示意他迴東廂房更衣,宿承安叩謝之後迴到了東廂房。
換好皮弁服後,再次走迴廳堂,向賓客展示,以示“再加之禮”完成。
然後如上述流程一般,催老太爺淨手,從有司手中接過爵弁,迴到宿承安麵前。
為其再整儀容,三念祝詞訓誡:“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祝畢,崔老太爺為宿承安加爵弁冠,王昶協助宿承安係好皮弁冠兩側的冠帶。
崔老太爺行拱手禮,示意再次迴家更衣。
宿承安叩謝之後,迴房換上爵弁服,第三次走出房間,向賓客展示“三加之禮”完畢。
三加冠完成,崔老太爺用早已準備好的醴酒祝福宿承安。
他對著宿承安作揖行禮,請宿承安入席。
待宿承安入席後,讚者王昶從東房捧觶出來,崔老太爺接過酒觶,走到醴席前麵的宿承安席前,祝辭:“甘醴惟厚,嘉薦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壽考不忘。”
宿承安入坐,左手持觶,右手取幹肉蘸上肉醬,行祭食禮,感謝先祖造出這麽好的食物,以示不忘本。
他用角質的小匙,從觶中舀出醴酒澆地而祭,並向先祖再祭醴三次,再次感謝先祖。
最後站起,到席的西端坐下,淺唱一口醴酒,飲用完畢後,宿承安起身離席,向崔老太爺行拜謝之禮以表達謝意,崔老太爺同時也迴以拜還禮。
醴禮完成之後,宿承安來到杜王妃麵前,拜見母親,並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杜王妃含淚以成人之禮迴拜。
宿承安拜送杜王妃,杜王妃再次迴拜。
此後宿承安再次迴到堂上,等候崔老太爺為他取字。
崔老太爺再次送上祝辭:“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嘏,永受保之,曰逸之。”
取完字後,宿承安先拜謝崔老太爺,又拜謝姑父王昶,再與諸位親長一番拜見後,隆重的弱冠之禮就算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