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柳相呈上的折子裏有徐誌元貪汙的賬本,裏麵記載他將所貪的銀子,何時何地送給了你,每一筆都記得很清楚。”
“前日朕將你押在宮裏,派崔顥去你府上搜查無果,朕且相信你是被人栽贓冤枉。
朕看在你外祖和你母妃的麵子上,也不想皇室再染上醜聞,才將你放出宮。可沒想到,這才過了一日而已,你就忍不住。”
“你敢說,不是你派人去刑部大牢殺人滅口,偽造認罪書!你以為你這樣做,就能撇清你的嫌疑?豈不知,你正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晉王沈臨彥滿臉震驚,他並不知道徐誌元已死,他和舅舅顧遠忛根本沒想讓徐誌元現在死。徐誌元死了,他才有嘴說不清了。
他們隻是讓徐誌元認下所有罪責。他和顧遠忛還籌集了四十多萬兩銀子,放在京郊的宅子裏。為的就是徐誌元認罪後,刑部能找到和賬目相符的銀子。
徐誌元在牢裏認罪,刑部的人找到符合賬目的銀子,這案子就牽扯不到他,他才不會傻到這時候殺了徐誌元!
“父皇!兒臣冤枉!兒臣根本就不知道徐誌元已死。兒子怎麽會殺他?”
晉王這時真有點慌了,事情超出了他的預料。
“父皇,您仔細想想,認罪書上句句都說不是兒臣指使徐誌元,這麽明顯的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招數,分明就是想栽贓兒臣。
若真是兒臣想殺人滅口,隻要派人殺了徐誌元即可,又何必留下一張意圖明顯的認罪書!”
“父皇!一定是有人想要陷害兒臣!兒臣冤枉啊!”
孝安帝有些遲疑,晉王說的也有道理。
晉王想要擺脫嫌疑,確實不該此時殺了徐誌元,徐誌元的認罪書確實有問題。
“徐誌元入獄後,都有什麽人見過他?”
刑部尚書額頭冒冷汗,這讓他怎麽說,見過他的人多了。
刑部尚書看了看晉王,又看了看孝安帝。
孝安帝冷聲喝道:“朕問你話,你看晉王做什麽?難道他去過刑部大牢,還見過徐誌元?”
晉王皺眉,他心裏恨死了刑部尚書,這時候你看我做什麽?再說,我可沒去過刑部大牢!
“迴陛下,晉王殿下沒有去過刑部大牢,不過顧大人前日去見過徐誌元。”
顧遠忛?晉王的舅舅?
“哼!你們刑部真是該死!朕說過,不許任何人接觸徐誌元,結果呢?”
“陛下息怒,臣罪該萬死!顧大人找到微臣,微臣......”
刑部尚書支支吾吾,孝安帝冷哼一聲。
“哼!你身為刑部尚書,還要看他顧遠忛的臉色?朕可記得,你們可是平級!”
孝安帝氣惱:“朕看你也擔不起刑部尚書的職位,不如退位讓賢的好!”
刑部尚書嚇得跪地求饒:“陛下息怒,臣有罪!”
孝安帝聽他廢話,直接叫人把顧遠忛宣進宮。
顧遠忛來時,已經知道徐誌元已經死在刑部大牢,他在朝多年,還是比晉王機警些。他察覺到事情不對,立即讓人暗中去找容妃。
等進了禦書房,見晉王和刑部尚書雙雙跪在地上,猜想孝安帝應該已經十分生氣了。
他毫不猶豫下跪請罪。
“愛卿倒是說說,你何罪之有?”
顧遠忛頭觸地,已經和晉王悄悄對視了一眼。
他來之前,也已經做了準備,看到如此情景,更確定了自己的猜想。
“陛下,臣犯了隱瞞包庇之罪!”
這倒讓孝安帝有些意想不到,他也好奇,顧遠忛是什麽意思?
“說來聽聽。”
顧遠忛略一思考,慢慢開口。
“陛下,晉王殿下確實收了徐誌元的銀子,臣知情不報實乃包庇。”
顧遠忛說完,轉頭看著晉王。
晉王不明所以,內心慌亂錯愕,不明白舅舅顧遠忛是什麽意思。
“舅舅?”
顧遠忛似是無奈又心痛的繼續說道:“臨彥,你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為了你叫我的那聲舅舅,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去維護你,哪怕冒著欺君之罪也在所不惜,可現在我才知道原來我錯了!”
“陛下是一國之君,而我是陛下的臣子。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寵溺你、縱容你,我必須要盡到臣子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你就承認吧!”
“徐誌元無緣無故給你送銀子,我早就說過有蹊蹺,微臣沒能及時勸阻您,微臣愧對陛下,枉為臣子。”
顧遠忛說完將頭低下,偷偷看向晉王。嘴唇微動,晉王詫異。
十萬兩銀子?晉王心中思索,很快明白了顧遠的意思。
剛才他差點就以為顧遠忛真要把他供出,或者讓他認罪了。沒想到是這個意思。
“父皇!是兒臣糊塗!兒臣確實收了徐誌元銀子,可兒臣隻收了十萬兩銀子,且並不知道那是他貪汙軍餉所得。隻以為他是要巴結兒臣,給兒臣送的心意。兒臣並未多想。”
孝安帝皺眉,思索晉王說的話。
”你說你隻收了十萬兩?”
“是,兒臣隻收了十萬兩。”
孝安帝正準備接著問,宮人來稟,容妃在外求見。
孝安帝皺眉,這時候容妃來做什麽?
容妃進來後,看見跪著的兒子和哥哥,眼睛瞬間紅了。
“陛下,剛才臣妾在外麵都聽見了。彥兒沒有說謊,去年他給了我一筆銀子,一共五萬兩。”
容妃說著又去拍打晉王。
“你說你是不是傻!當初為了給陛下順利操辦千秋宴,你就昧著良心收了別人的銀子,如今好了,說不清楚了!”
容妃哭著膝行到孝安帝腳下。“陛下,您還記得去年您千秋宴,你體諒國庫不豐,不想大辦。
後來彥兒知道了,就給臣妾送來了五萬兩銀子。臣妾問他哪來的,他隻說是地下人孝敬的。”
“臣妾當時也有懷疑,可一想,既然彥兒拿來給陛下辦千秋宴,不管是誰,也算是孝敬陛下,便沒有仔細詢問。今日聽說徐誌元的事,才忙想起這件事。”
“陛下,彥兒對您一向敬愛有加,他當時也是迷了心竅。如今徐誌元捅了這麽大的禍事,他也是怕您責怪他,才沒敢跟您說實話。”
“就算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教唆他人貪汙軍餉啊!此事一定是有人想要汙蔑彥兒,您一定要查明真相,還彥兒一個清白!”
“前日朕將你押在宮裏,派崔顥去你府上搜查無果,朕且相信你是被人栽贓冤枉。
朕看在你外祖和你母妃的麵子上,也不想皇室再染上醜聞,才將你放出宮。可沒想到,這才過了一日而已,你就忍不住。”
“你敢說,不是你派人去刑部大牢殺人滅口,偽造認罪書!你以為你這樣做,就能撇清你的嫌疑?豈不知,你正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晉王沈臨彥滿臉震驚,他並不知道徐誌元已死,他和舅舅顧遠忛根本沒想讓徐誌元現在死。徐誌元死了,他才有嘴說不清了。
他們隻是讓徐誌元認下所有罪責。他和顧遠忛還籌集了四十多萬兩銀子,放在京郊的宅子裏。為的就是徐誌元認罪後,刑部能找到和賬目相符的銀子。
徐誌元在牢裏認罪,刑部的人找到符合賬目的銀子,這案子就牽扯不到他,他才不會傻到這時候殺了徐誌元!
“父皇!兒臣冤枉!兒臣根本就不知道徐誌元已死。兒子怎麽會殺他?”
晉王這時真有點慌了,事情超出了他的預料。
“父皇,您仔細想想,認罪書上句句都說不是兒臣指使徐誌元,這麽明顯的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招數,分明就是想栽贓兒臣。
若真是兒臣想殺人滅口,隻要派人殺了徐誌元即可,又何必留下一張意圖明顯的認罪書!”
“父皇!一定是有人想要陷害兒臣!兒臣冤枉啊!”
孝安帝有些遲疑,晉王說的也有道理。
晉王想要擺脫嫌疑,確實不該此時殺了徐誌元,徐誌元的認罪書確實有問題。
“徐誌元入獄後,都有什麽人見過他?”
刑部尚書額頭冒冷汗,這讓他怎麽說,見過他的人多了。
刑部尚書看了看晉王,又看了看孝安帝。
孝安帝冷聲喝道:“朕問你話,你看晉王做什麽?難道他去過刑部大牢,還見過徐誌元?”
晉王皺眉,他心裏恨死了刑部尚書,這時候你看我做什麽?再說,我可沒去過刑部大牢!
“迴陛下,晉王殿下沒有去過刑部大牢,不過顧大人前日去見過徐誌元。”
顧遠忛?晉王的舅舅?
“哼!你們刑部真是該死!朕說過,不許任何人接觸徐誌元,結果呢?”
“陛下息怒,臣罪該萬死!顧大人找到微臣,微臣......”
刑部尚書支支吾吾,孝安帝冷哼一聲。
“哼!你身為刑部尚書,還要看他顧遠忛的臉色?朕可記得,你們可是平級!”
孝安帝氣惱:“朕看你也擔不起刑部尚書的職位,不如退位讓賢的好!”
刑部尚書嚇得跪地求饒:“陛下息怒,臣有罪!”
孝安帝聽他廢話,直接叫人把顧遠忛宣進宮。
顧遠忛來時,已經知道徐誌元已經死在刑部大牢,他在朝多年,還是比晉王機警些。他察覺到事情不對,立即讓人暗中去找容妃。
等進了禦書房,見晉王和刑部尚書雙雙跪在地上,猜想孝安帝應該已經十分生氣了。
他毫不猶豫下跪請罪。
“愛卿倒是說說,你何罪之有?”
顧遠忛頭觸地,已經和晉王悄悄對視了一眼。
他來之前,也已經做了準備,看到如此情景,更確定了自己的猜想。
“陛下,臣犯了隱瞞包庇之罪!”
這倒讓孝安帝有些意想不到,他也好奇,顧遠忛是什麽意思?
“說來聽聽。”
顧遠忛略一思考,慢慢開口。
“陛下,晉王殿下確實收了徐誌元的銀子,臣知情不報實乃包庇。”
顧遠忛說完,轉頭看著晉王。
晉王不明所以,內心慌亂錯愕,不明白舅舅顧遠忛是什麽意思。
“舅舅?”
顧遠忛似是無奈又心痛的繼續說道:“臨彥,你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為了你叫我的那聲舅舅,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去維護你,哪怕冒著欺君之罪也在所不惜,可現在我才知道原來我錯了!”
“陛下是一國之君,而我是陛下的臣子。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寵溺你、縱容你,我必須要盡到臣子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你就承認吧!”
“徐誌元無緣無故給你送銀子,我早就說過有蹊蹺,微臣沒能及時勸阻您,微臣愧對陛下,枉為臣子。”
顧遠忛說完將頭低下,偷偷看向晉王。嘴唇微動,晉王詫異。
十萬兩銀子?晉王心中思索,很快明白了顧遠的意思。
剛才他差點就以為顧遠忛真要把他供出,或者讓他認罪了。沒想到是這個意思。
“父皇!是兒臣糊塗!兒臣確實收了徐誌元銀子,可兒臣隻收了十萬兩銀子,且並不知道那是他貪汙軍餉所得。隻以為他是要巴結兒臣,給兒臣送的心意。兒臣並未多想。”
孝安帝皺眉,思索晉王說的話。
”你說你隻收了十萬兩?”
“是,兒臣隻收了十萬兩。”
孝安帝正準備接著問,宮人來稟,容妃在外求見。
孝安帝皺眉,這時候容妃來做什麽?
容妃進來後,看見跪著的兒子和哥哥,眼睛瞬間紅了。
“陛下,剛才臣妾在外麵都聽見了。彥兒沒有說謊,去年他給了我一筆銀子,一共五萬兩。”
容妃說著又去拍打晉王。
“你說你是不是傻!當初為了給陛下順利操辦千秋宴,你就昧著良心收了別人的銀子,如今好了,說不清楚了!”
容妃哭著膝行到孝安帝腳下。“陛下,您還記得去年您千秋宴,你體諒國庫不豐,不想大辦。
後來彥兒知道了,就給臣妾送來了五萬兩銀子。臣妾問他哪來的,他隻說是地下人孝敬的。”
“臣妾當時也有懷疑,可一想,既然彥兒拿來給陛下辦千秋宴,不管是誰,也算是孝敬陛下,便沒有仔細詢問。今日聽說徐誌元的事,才忙想起這件事。”
“陛下,彥兒對您一向敬愛有加,他當時也是迷了心竅。如今徐誌元捅了這麽大的禍事,他也是怕您責怪他,才沒敢跟您說實話。”
“就算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教唆他人貪汙軍餉啊!此事一定是有人想要汙蔑彥兒,您一定要查明真相,還彥兒一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