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緊張萬分的撤退途中,身後突然傳來陣陣馬蹄聲與喊殺聲。原來是鳳翔軍發現了他們的行蹤,並展開了窮追不舍的追擊。隻見防禦使李彥韜一馬當先,親自率領著數百名精銳騎兵如疾風驟雨般猛撲而來。
當雙方相距四百多步之時,幾十隻閃爍著寒光的鋼臂弩已然拉弦待發。隨著一聲令下,密集如雨的箭矢唿嘯而出,直直飛向鳳翔軍。鳳翔軍的士兵們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盡管他們拚命揮舞手中的兵器試圖抵擋,但仍有不少人被射中落馬。僅僅片刻之間,便已有一百多名騎兵慘叫著跌落馬背。
防禦使李彥韜也中箭負傷,跌落馬下,被手下救起。
由於鳳翔軍弓弩射程不夠,處於完全挨射無法還手境地。
麵對如此猛烈的攻擊,鳳翔軍的士氣瞬間崩潰,他們再也顧不得追擊,紛紛掉轉馬頭狼狽逃竄。而這次小小的勝利也讓行動隊收獲頗豐,不僅擊退了追兵,還繳獲了幾十匹上好的戰馬。眾人迅速翻身上馬,加快了逃離的速度。
然而,前路並非一帆風順。一路上不時會遇到鳳翔城派出的巡邏隊攔截。但行動隊的成員們臨危不懼,憑借著精良的武器裝備以及出色的戰鬥技巧,邊打邊退,始終牢牢掌控著局麵。每當敵人逼近時,他們總能精準地射出一陣箭雨或投出一枚手雷,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眼看著離城門越來越近,可緊閉的大門卻成了最大的阻礙。關鍵時刻,一名隊員靈機一動,將十幾枚威力巨大的手雷緊緊捆綁在一起,然後奮力投向城門。隻聽“轟隆”一聲巨響,堅固的城門被炸得四分五裂,木屑橫飛。趁著硝煙彌漫之際,眾人策馬揚鞭,如一陣旋風般衝出城門,成功擺脫了敵人的糾纏。
最後,在曆經重重艱險之後,這支英勇無畏的行動隊終於帶著尊貴的李皇妃和年少的皇子安全離開了危機四伏的鳳翔城,他們換上城外土山後的備馬,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離城五十裏之後,皇三子虔王李禊那俊秀的麵龐上滿是疑惑與警惕之色,他忽然勒住韁繩,高聲喝問:“你們究竟是要帶本王和母妃去往何處?”
這位年方十六的虔王李禊,容貌生得極為出眾,劍眉星目,鼻梁挺直,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抹倔強之意。想來定是繼承了其母親身為美人的優良基因。就在方才上馬之時,那高福財想要與他共乘一匹駿馬,說是如此可以護他周全,以免不慎摔落馬背。然而,李禊卻是斷然拒絕,隻見他動作利落地上馬,穩穩地坐在馬鞍之上,雙腿輕夾馬腹,手中韁繩自如揮動,那嫻熟的騎術讓人一眼便能看出他平日裏定然下了不少苦功勤加練習。
其他人見狀,隻好也停下馬來。
麵對虔王的質問,高福財趕忙抱拳躬身行禮,小心翼翼地迴應道:“迴稟虔王殿下!小的們皆是興元府楚大帥麾下之人,此次奉大帥之命前來營救您和皇妃娘娘,並護送您們前往興元府暫且安身。如今這鳳翔府已然成為是非之地,猶如虎狼盤踞之所,而那汴州軍更是即將大舉進攻,戰亂紛擾不斷,實在不宜久留啊!還望殿下能夠體諒楚大帥的一番苦心。”
虔王李禊聽聞之後,雙眸猛地閃過一道亮光,整個人瞬間來了精神,興奮地說道:“楚大帥難道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墨家傳人楚靖平嗎?傳聞中的那些威力驚人、令人聞風喪膽的厲害火器竟然皆是出自他之手?”
站在一旁的高福財心中暗自思忖著,自己可萬萬不能對楚靖平直唿其名啊!於是,他趕忙恭恭敬敬地迴答道:“迴稟殿下,您所言極是,楚大帥的確便是那位墨家傳人。至於那些強大無比的火器嘛,毫無疑問也是楚大帥的傑作。隻不過呢,楚大帥為人一向謙遜低調,每每提及此事時,總是會強調說是他僅僅提供了一些構思和想法而已,而真正將這些奇思妙想變為現實的,則是那些心靈手巧的工匠們。”
隻見那虔王李禊突然一臉怒容地說道:“這怎麽可以!既然是楚大帥的手下,專程前來營救咱們,怎能夠這般粗魯無禮?竟然將本王的母妃捆綁於那個粗俗大漢的後背之上!成何體統!”
就在此時,那被縛於顧大牛背上的李皇妃高聲喊道:“禊兒啊!如今情況緊急,隻能事急從權!母親我根本不會騎馬,當時形勢可謂萬分危急,如果不是這樣做,恐怕母親我早就無法逃出虎口啦!而且這些忠勇之士可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甚至犧牲了不少人才好不容易把咱們母子給救出來的呀,你又怎能毫無緣由地去責備他們呢?”
聽到母妃這番言辭,虔王李禊不禁低下了頭,滿臉愧色地迴應道:“母妃所言極是,是孩兒考慮不周,還望母妃恕罪,孩兒已經知道錯了。”
就在這時,隻見李禊毫不猶豫地再次揚起馬鞭,狠狠地抽打在胯下駿馬之上,那馬兒吃痛,嘶鳴一聲後,撒開四蹄,如風一般疾馳而去。見此情景,在場的眾人都不由得鬆了一口氣,他們緊繃的心弦稍稍放鬆了一些,隨後也紛紛拍馬跟上,馬蹄聲響徹雲霄,仿佛一陣急促的鼓點。
趙六如一邊縱馬奔騰,一邊靠近高福財,壓低聲音說道:“今日之事,讓我終於恍然大悟!原來楚大帥在營救虔王李禊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周全,不僅要救出虔王本人,還要將他的母親一並解救出來。如此一來,日後若是虔王李禊與楚大帥之間產生矛盾和衝突,有李皇妃在其中周旋調和,事情便不會輕易惡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畢竟,眾所周知,虔王李禊可是個出了名的大孝子,對其母極為孝順。隻要李皇妃出麵勸解,想必虔王定會念及母子之情,放下成見,從而避免雙方兵戎相見的慘劇發生。”
趙六如又道:“李皇妃身份如此重要,此前我竟誤會了楚大帥,此次夜襲歧王府,我們犧牲了八個兄弟,總算沒有白死!”
高福財道:“楚大帥目光深遠,自然不是我們能想到的。”
由於需要顧忌皇室的尊嚴和形象,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大地上的時候,他們來到了一座寧靜祥和的小鎮。此時的高福財不敢有絲毫耽擱,匆忙間花費重金購置下一輛裝飾精美的帶有車廂簾子的馬車。接著,他小心翼翼地將李皇妃從顧大牛寬厚結實的後背上輕柔地解下來,並極其恭敬地護送她進入寬敞舒適的馬車車廂之內。安排妥當之後,高福財親自擔當起車夫這一重任,他熟練地揚起馬鞭,驅趕著馬匹緊緊跟隨前方的騎士隊伍一同前行。
這支隊伍猶如一陣疾風驟雨般快速前進,馬蹄聲響徹雲霄,揚起陣陣塵土。一路上,他們風馳電掣,毫不鬆懈,始終保持著高昂的鬥誌和急切的心情向著興元府的方向疾馳而去。經過數日艱苦而漫長的奔波,他們終於如願以償地順利抵達了目的地——興元府。
城中的楚靖平早就收到了相關消息,於是早早便帶領著一群文臣武將出城迎接。遠遠望去,隻見那隊列整齊有序,旌旗飄揚,場麵甚是壯觀。李漸榮輕輕掀起遮擋視線的車簾,美眸凝視著站在人群最前端的楚靖平。隻見此人身材挺拔,臉形較瘦,眉宇之間透露出一股英氣。她心中暗自思忖道:“看這模樣倒是頗為年輕英俊,如今落入他的手中,相比起李茂貞那個心狠手辣、無惡不作的惡賊來說,可真是要好太多了!”想到此處,李漸榮原本緊繃的心弦稍稍放鬆了一些。
在高福財完成了雙方的介紹後,楚靖平和他身旁的眾人紛紛向著李皇妃以及李禊恭敬地施行了禮節。李皇妃見狀,哪敢有絲毫的傲慢與自大,趕忙從馬車上下來,以同樣謙遜有禮的姿態迴敬著眾人的禮數。
就在這時,楚靖平第一次看到了李皇妃那傾國傾城的麵容。刹那間,他的心不由自主地為之一顫,暗自思忖道:“果真是美若天仙,令人驚豔不已啊!怪不得她會先被韓全誨搶走,而後又落入李茂貞之手。”
與此同時,李禊也迅速地下了馬,邁著矯健而急促的步伐向前走去,並朝著楚大帥抱拳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開口說道:“小王我曾在長安城有幸拜讀過楚大帥所撰寫的《墨家正義》一書,此外還閱覽過諸多期的《興元日報》。對於大帥您在興元府施行的一係列有關民政、工商以及農業等方麵的治理舉措,我深感敬佩至極。隻可惜一直未能有機會親身前往目睹那裏的繁榮景象,今天總算能夠如願以償啦!”
楚靖平麵帶微笑,語氣謙和地迴應道:“殿下實在是太過讚譽了,興元府如今所取得的成就,乃是全體文武官員以及廣大百姓齊心協力、共同奮鬥的成果,絕非微臣一人之功所能達成的呀。”
隨後,隻見楚大帥一聲令下,其手下眾多精兵強將就迅速行動起來,快馬加鞭地去將那李皇妃母子接入了城中赫赫有名的南鄭大酒店。進入酒店之後,一行人直接來到了專門為貴賓準備的豪華客房。房間內布置得美輪美奐、金碧輝煌,各種設施一應俱全,讓人仿佛置身於皇宮之中一般。待李皇妃母子被妥善安置好後,楚大帥又精心安排了一場盛大的接風宴席,以此來歡迎他們的到來。
在這接風宴之上,美酒佳肴琳琅滿目,香氣四溢。眾人推杯換盞,氣氛好不熱鬧。就在這時,李漸榮麵帶微笑,對著坐在主位上的楚靖平輕聲說道:“既然吾兒對楚大帥您極為崇拜,不如就讓他拜您為師吧,不知楚大帥意下如何?是否願意屈尊收下我兒這個弟子呢?”
聽到這話,楚靖平先是微微一愣,但很快就迴過神來。他心中暗自讚歎李漸榮的聰慧過人,竟然能夠如此巧妙地提出這樣一個請求。於是,楚靖平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迴應道:“皇妃萬萬不可再稱唿微臣為大帥了,這可真是要折煞微臣了呀!微臣表字敬墨,皇妃若不嫌棄,直唿敬墨便可。能有機會成為虔王殿下的先生,教導於他,此乃微臣莫大的榮幸啊,又豈會不應允呢?”
李漸榮聞言,頓時喜笑顏開,趕忙轉頭看向自己身旁的兒子李禊,催促道:“禊兒,還不快行拜師之禮?”李禊聞聽母親所言,不敢怠慢,立即起身離座,恭恭敬敬地走到楚靖平麵前,然後雙膝跪地,就要叩頭行禮。楚靖平見狀,連忙伸出雙手將李禊扶起,笑著說道:“殿下快快請起,從今往後,咱們便是師徒了。”
就這樣,在這場熱鬧非凡的接風宴上,李禊正式拜入了楚靖平門下,師徒之名也就此確定了下來。
李禊皺著眉頭,一臉疑惑地看向楚靖平,拱手行禮後恭敬地問道:“先生!弟子心中一直存有一事不明,既然如今興元軍所擁有的火器這般強悍,威力巨大,為何不派遣大批軍隊直接前去剿滅李茂貞,將我的父皇、皇後以及諸位皇兄弟從其魔掌中解救出來呢?怎的卻僅僅派出了一支不過數十人的隊伍,最終僅能救出我與母親二人?”
麵對李禊的疑問,楚靖平心中暗自思忖,但表麵上依舊保持著平靜如水的神色。他深知若是如實相告自己根本無意拯救那位剛愎自用的皇帝,必然會引起李禊強烈不滿。於是,他緩緩開口解釋道:“殿下您有所不知啊。那鳳翔軍同樣配備有火器,而且他們掌控著多達十幾個州郡之地,麾下擁兵達二十萬眾之多。反觀我方,能夠靈活調動的機動兵力僅有區區十萬人而已。以這樣的實力對比,實在難以確保能夠穩操勝券,一舉擊敗對方。更何況就在上個月,我軍才剛剛經曆了與入侵的河東軍之間的一場激烈鏖戰,損失慘重。此時正是急需休養生息、恢複元氣的時候,同時還得補充因戰事而造成的大量傷亡人員。依目前狀況來看,至少需經過整整三個月時間的休整調養,方可具備再次出兵征戰的能力啊。”
李禊聽完楚靖平這番詳細的解釋之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表示已經理解其中緣由。隨後,這場宴席之上眾人皆開懷暢飲,談笑風生,氣氛融洽無比。直至最後,每個人都吃得心滿意足,方才盡興散去。
事後高福財、趙六如、顧大牛等人也受到了嘉獎,這場千裏奔襲終於圓滿成功。
那場激烈而殘酷的戰鬥過後,有八位正義軍神弩手不幸陣亡。得知這個悲痛的消息後,楚靖平心中滿是沉重與哀傷。他深知這些戰士們為了扞衛正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於是決定親力親為地去安撫他們的家人。
這一天早上,陽光照在南鄭城街道上,但卻無法驅散人們心頭的陰霾。楚靖平帶著豐厚的撫恤金和珍貴的軍烈屬田田契,挨家挨戶地走訪著那八位烈士的家庭。每走進一戶人家,他都會莊重而肅穆地將一千貫錢的撫恤金交到家屬手中,並鄭重其事地遞上那象征著榮譽與保障的二十畝軍烈屬田田契。
這份軍烈屬田可不是普通的田地,它承載著對英烈們無盡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隻要興元軍政府依然存在,這塊田地就能夠代代相傳下去,並且永遠不會被征收任何稅賦。這樣的優厚待遇讓軍烈屬們感受到了來自軍隊和政府的深深關懷。
正因為如此,這些軍烈屬家庭比其他任何家庭都更加堅定地支持著興元軍。每當家中的孩子們成長到十六歲時,他們毫不猶豫地響應號召,應征加入興元軍,繼續先輩們未完成的使命,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續寫著正義與榮耀的篇章。
當雙方相距四百多步之時,幾十隻閃爍著寒光的鋼臂弩已然拉弦待發。隨著一聲令下,密集如雨的箭矢唿嘯而出,直直飛向鳳翔軍。鳳翔軍的士兵們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盡管他們拚命揮舞手中的兵器試圖抵擋,但仍有不少人被射中落馬。僅僅片刻之間,便已有一百多名騎兵慘叫著跌落馬背。
防禦使李彥韜也中箭負傷,跌落馬下,被手下救起。
由於鳳翔軍弓弩射程不夠,處於完全挨射無法還手境地。
麵對如此猛烈的攻擊,鳳翔軍的士氣瞬間崩潰,他們再也顧不得追擊,紛紛掉轉馬頭狼狽逃竄。而這次小小的勝利也讓行動隊收獲頗豐,不僅擊退了追兵,還繳獲了幾十匹上好的戰馬。眾人迅速翻身上馬,加快了逃離的速度。
然而,前路並非一帆風順。一路上不時會遇到鳳翔城派出的巡邏隊攔截。但行動隊的成員們臨危不懼,憑借著精良的武器裝備以及出色的戰鬥技巧,邊打邊退,始終牢牢掌控著局麵。每當敵人逼近時,他們總能精準地射出一陣箭雨或投出一枚手雷,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眼看著離城門越來越近,可緊閉的大門卻成了最大的阻礙。關鍵時刻,一名隊員靈機一動,將十幾枚威力巨大的手雷緊緊捆綁在一起,然後奮力投向城門。隻聽“轟隆”一聲巨響,堅固的城門被炸得四分五裂,木屑橫飛。趁著硝煙彌漫之際,眾人策馬揚鞭,如一陣旋風般衝出城門,成功擺脫了敵人的糾纏。
最後,在曆經重重艱險之後,這支英勇無畏的行動隊終於帶著尊貴的李皇妃和年少的皇子安全離開了危機四伏的鳳翔城,他們換上城外土山後的備馬,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離城五十裏之後,皇三子虔王李禊那俊秀的麵龐上滿是疑惑與警惕之色,他忽然勒住韁繩,高聲喝問:“你們究竟是要帶本王和母妃去往何處?”
這位年方十六的虔王李禊,容貌生得極為出眾,劍眉星目,鼻梁挺直,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抹倔強之意。想來定是繼承了其母親身為美人的優良基因。就在方才上馬之時,那高福財想要與他共乘一匹駿馬,說是如此可以護他周全,以免不慎摔落馬背。然而,李禊卻是斷然拒絕,隻見他動作利落地上馬,穩穩地坐在馬鞍之上,雙腿輕夾馬腹,手中韁繩自如揮動,那嫻熟的騎術讓人一眼便能看出他平日裏定然下了不少苦功勤加練習。
其他人見狀,隻好也停下馬來。
麵對虔王的質問,高福財趕忙抱拳躬身行禮,小心翼翼地迴應道:“迴稟虔王殿下!小的們皆是興元府楚大帥麾下之人,此次奉大帥之命前來營救您和皇妃娘娘,並護送您們前往興元府暫且安身。如今這鳳翔府已然成為是非之地,猶如虎狼盤踞之所,而那汴州軍更是即將大舉進攻,戰亂紛擾不斷,實在不宜久留啊!還望殿下能夠體諒楚大帥的一番苦心。”
虔王李禊聽聞之後,雙眸猛地閃過一道亮光,整個人瞬間來了精神,興奮地說道:“楚大帥難道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墨家傳人楚靖平嗎?傳聞中的那些威力驚人、令人聞風喪膽的厲害火器竟然皆是出自他之手?”
站在一旁的高福財心中暗自思忖著,自己可萬萬不能對楚靖平直唿其名啊!於是,他趕忙恭恭敬敬地迴答道:“迴稟殿下,您所言極是,楚大帥的確便是那位墨家傳人。至於那些強大無比的火器嘛,毫無疑問也是楚大帥的傑作。隻不過呢,楚大帥為人一向謙遜低調,每每提及此事時,總是會強調說是他僅僅提供了一些構思和想法而已,而真正將這些奇思妙想變為現實的,則是那些心靈手巧的工匠們。”
隻見那虔王李禊突然一臉怒容地說道:“這怎麽可以!既然是楚大帥的手下,專程前來營救咱們,怎能夠這般粗魯無禮?竟然將本王的母妃捆綁於那個粗俗大漢的後背之上!成何體統!”
就在此時,那被縛於顧大牛背上的李皇妃高聲喊道:“禊兒啊!如今情況緊急,隻能事急從權!母親我根本不會騎馬,當時形勢可謂萬分危急,如果不是這樣做,恐怕母親我早就無法逃出虎口啦!而且這些忠勇之士可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甚至犧牲了不少人才好不容易把咱們母子給救出來的呀,你又怎能毫無緣由地去責備他們呢?”
聽到母妃這番言辭,虔王李禊不禁低下了頭,滿臉愧色地迴應道:“母妃所言極是,是孩兒考慮不周,還望母妃恕罪,孩兒已經知道錯了。”
就在這時,隻見李禊毫不猶豫地再次揚起馬鞭,狠狠地抽打在胯下駿馬之上,那馬兒吃痛,嘶鳴一聲後,撒開四蹄,如風一般疾馳而去。見此情景,在場的眾人都不由得鬆了一口氣,他們緊繃的心弦稍稍放鬆了一些,隨後也紛紛拍馬跟上,馬蹄聲響徹雲霄,仿佛一陣急促的鼓點。
趙六如一邊縱馬奔騰,一邊靠近高福財,壓低聲音說道:“今日之事,讓我終於恍然大悟!原來楚大帥在營救虔王李禊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周全,不僅要救出虔王本人,還要將他的母親一並解救出來。如此一來,日後若是虔王李禊與楚大帥之間產生矛盾和衝突,有李皇妃在其中周旋調和,事情便不會輕易惡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畢竟,眾所周知,虔王李禊可是個出了名的大孝子,對其母極為孝順。隻要李皇妃出麵勸解,想必虔王定會念及母子之情,放下成見,從而避免雙方兵戎相見的慘劇發生。”
趙六如又道:“李皇妃身份如此重要,此前我竟誤會了楚大帥,此次夜襲歧王府,我們犧牲了八個兄弟,總算沒有白死!”
高福財道:“楚大帥目光深遠,自然不是我們能想到的。”
由於需要顧忌皇室的尊嚴和形象,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大地上的時候,他們來到了一座寧靜祥和的小鎮。此時的高福財不敢有絲毫耽擱,匆忙間花費重金購置下一輛裝飾精美的帶有車廂簾子的馬車。接著,他小心翼翼地將李皇妃從顧大牛寬厚結實的後背上輕柔地解下來,並極其恭敬地護送她進入寬敞舒適的馬車車廂之內。安排妥當之後,高福財親自擔當起車夫這一重任,他熟練地揚起馬鞭,驅趕著馬匹緊緊跟隨前方的騎士隊伍一同前行。
這支隊伍猶如一陣疾風驟雨般快速前進,馬蹄聲響徹雲霄,揚起陣陣塵土。一路上,他們風馳電掣,毫不鬆懈,始終保持著高昂的鬥誌和急切的心情向著興元府的方向疾馳而去。經過數日艱苦而漫長的奔波,他們終於如願以償地順利抵達了目的地——興元府。
城中的楚靖平早就收到了相關消息,於是早早便帶領著一群文臣武將出城迎接。遠遠望去,隻見那隊列整齊有序,旌旗飄揚,場麵甚是壯觀。李漸榮輕輕掀起遮擋視線的車簾,美眸凝視著站在人群最前端的楚靖平。隻見此人身材挺拔,臉形較瘦,眉宇之間透露出一股英氣。她心中暗自思忖道:“看這模樣倒是頗為年輕英俊,如今落入他的手中,相比起李茂貞那個心狠手辣、無惡不作的惡賊來說,可真是要好太多了!”想到此處,李漸榮原本緊繃的心弦稍稍放鬆了一些。
在高福財完成了雙方的介紹後,楚靖平和他身旁的眾人紛紛向著李皇妃以及李禊恭敬地施行了禮節。李皇妃見狀,哪敢有絲毫的傲慢與自大,趕忙從馬車上下來,以同樣謙遜有禮的姿態迴敬著眾人的禮數。
就在這時,楚靖平第一次看到了李皇妃那傾國傾城的麵容。刹那間,他的心不由自主地為之一顫,暗自思忖道:“果真是美若天仙,令人驚豔不已啊!怪不得她會先被韓全誨搶走,而後又落入李茂貞之手。”
與此同時,李禊也迅速地下了馬,邁著矯健而急促的步伐向前走去,並朝著楚大帥抱拳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開口說道:“小王我曾在長安城有幸拜讀過楚大帥所撰寫的《墨家正義》一書,此外還閱覽過諸多期的《興元日報》。對於大帥您在興元府施行的一係列有關民政、工商以及農業等方麵的治理舉措,我深感敬佩至極。隻可惜一直未能有機會親身前往目睹那裏的繁榮景象,今天總算能夠如願以償啦!”
楚靖平麵帶微笑,語氣謙和地迴應道:“殿下實在是太過讚譽了,興元府如今所取得的成就,乃是全體文武官員以及廣大百姓齊心協力、共同奮鬥的成果,絕非微臣一人之功所能達成的呀。”
隨後,隻見楚大帥一聲令下,其手下眾多精兵強將就迅速行動起來,快馬加鞭地去將那李皇妃母子接入了城中赫赫有名的南鄭大酒店。進入酒店之後,一行人直接來到了專門為貴賓準備的豪華客房。房間內布置得美輪美奐、金碧輝煌,各種設施一應俱全,讓人仿佛置身於皇宮之中一般。待李皇妃母子被妥善安置好後,楚大帥又精心安排了一場盛大的接風宴席,以此來歡迎他們的到來。
在這接風宴之上,美酒佳肴琳琅滿目,香氣四溢。眾人推杯換盞,氣氛好不熱鬧。就在這時,李漸榮麵帶微笑,對著坐在主位上的楚靖平輕聲說道:“既然吾兒對楚大帥您極為崇拜,不如就讓他拜您為師吧,不知楚大帥意下如何?是否願意屈尊收下我兒這個弟子呢?”
聽到這話,楚靖平先是微微一愣,但很快就迴過神來。他心中暗自讚歎李漸榮的聰慧過人,竟然能夠如此巧妙地提出這樣一個請求。於是,楚靖平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迴應道:“皇妃萬萬不可再稱唿微臣為大帥了,這可真是要折煞微臣了呀!微臣表字敬墨,皇妃若不嫌棄,直唿敬墨便可。能有機會成為虔王殿下的先生,教導於他,此乃微臣莫大的榮幸啊,又豈會不應允呢?”
李漸榮聞言,頓時喜笑顏開,趕忙轉頭看向自己身旁的兒子李禊,催促道:“禊兒,還不快行拜師之禮?”李禊聞聽母親所言,不敢怠慢,立即起身離座,恭恭敬敬地走到楚靖平麵前,然後雙膝跪地,就要叩頭行禮。楚靖平見狀,連忙伸出雙手將李禊扶起,笑著說道:“殿下快快請起,從今往後,咱們便是師徒了。”
就這樣,在這場熱鬧非凡的接風宴上,李禊正式拜入了楚靖平門下,師徒之名也就此確定了下來。
李禊皺著眉頭,一臉疑惑地看向楚靖平,拱手行禮後恭敬地問道:“先生!弟子心中一直存有一事不明,既然如今興元軍所擁有的火器這般強悍,威力巨大,為何不派遣大批軍隊直接前去剿滅李茂貞,將我的父皇、皇後以及諸位皇兄弟從其魔掌中解救出來呢?怎的卻僅僅派出了一支不過數十人的隊伍,最終僅能救出我與母親二人?”
麵對李禊的疑問,楚靖平心中暗自思忖,但表麵上依舊保持著平靜如水的神色。他深知若是如實相告自己根本無意拯救那位剛愎自用的皇帝,必然會引起李禊強烈不滿。於是,他緩緩開口解釋道:“殿下您有所不知啊。那鳳翔軍同樣配備有火器,而且他們掌控著多達十幾個州郡之地,麾下擁兵達二十萬眾之多。反觀我方,能夠靈活調動的機動兵力僅有區區十萬人而已。以這樣的實力對比,實在難以確保能夠穩操勝券,一舉擊敗對方。更何況就在上個月,我軍才剛剛經曆了與入侵的河東軍之間的一場激烈鏖戰,損失慘重。此時正是急需休養生息、恢複元氣的時候,同時還得補充因戰事而造成的大量傷亡人員。依目前狀況來看,至少需經過整整三個月時間的休整調養,方可具備再次出兵征戰的能力啊。”
李禊聽完楚靖平這番詳細的解釋之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表示已經理解其中緣由。隨後,這場宴席之上眾人皆開懷暢飲,談笑風生,氣氛融洽無比。直至最後,每個人都吃得心滿意足,方才盡興散去。
事後高福財、趙六如、顧大牛等人也受到了嘉獎,這場千裏奔襲終於圓滿成功。
那場激烈而殘酷的戰鬥過後,有八位正義軍神弩手不幸陣亡。得知這個悲痛的消息後,楚靖平心中滿是沉重與哀傷。他深知這些戰士們為了扞衛正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於是決定親力親為地去安撫他們的家人。
這一天早上,陽光照在南鄭城街道上,但卻無法驅散人們心頭的陰霾。楚靖平帶著豐厚的撫恤金和珍貴的軍烈屬田田契,挨家挨戶地走訪著那八位烈士的家庭。每走進一戶人家,他都會莊重而肅穆地將一千貫錢的撫恤金交到家屬手中,並鄭重其事地遞上那象征著榮譽與保障的二十畝軍烈屬田田契。
這份軍烈屬田可不是普通的田地,它承載著對英烈們無盡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隻要興元軍政府依然存在,這塊田地就能夠代代相傳下去,並且永遠不會被征收任何稅賦。這樣的優厚待遇讓軍烈屬們感受到了來自軍隊和政府的深深關懷。
正因為如此,這些軍烈屬家庭比其他任何家庭都更加堅定地支持著興元軍。每當家中的孩子們成長到十六歲時,他們毫不猶豫地響應號召,應征加入興元軍,繼續先輩們未完成的使命,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續寫著正義與榮耀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