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誰告了衙門,沒一會兒便又差役來趕人,管湘君倒是也不急,從袖中掏出個玉玨以作信物,幾個差役接過去看著上麵的沈家的族徽頓時變了臉色。
若換做是旁人也就罷了,總歸不會都已經遠在中都了,還要同他們這些千裏之外的無名小卒計較。
但這位沈公子可不同,休說不過一道渡春江,若是將他惹惱了,便是隔著萬裏之境,也照樣要派人過來打耳光的——這樣的名事不知在汴朝境內興了多少起了,無人不怕。
差役們對視兩眼,連忙將玉玨還了迴去,挽尊似的道:「不過是在善心布施,關心百姓們日常的生計,若是誰再來搬弄是非,我先不饒他。」
放完狠話,差役便灰溜溜地走了,百姓中安靜了一瞬,隨後陡然爆發出更大的興盛來。
管湘君被眾人圍在其中,勉強算是給她圈出了個還算安靜的地界,她看著手中精緻的玉玨麵上難得露出些笑意,沒想到在百姓之中,這小霸王的名號竟然遠比那些類似於「誰誰家的玉麵郎君」好用不知曉要多少倍。
糧鋪掌櫃們的計劃被打破,一個個臉色難看得厲害,再任由管湘君鬧下去,隻怕這米糧的生意也就不用做了,於是急忙派人衝到人堆中去阻攔。
但到底是在同一條街上的,彼此之間實在是相熟,沒等掌櫃排出去的夥計混到中間便被發覺了。
百姓們深知自己今日能夠得到這糕餅,全是因著那位闊綽的女老闆想要探聽糧鋪的消息,而自己恰巧再清楚不過。倘若叫那些夥計混到了中間,說明了其中的利弊,將原本的價格降下來,隻怕自己在沒機會免費得到這般的糕餅。
於是不約而同地使勁阻攔著,那些來講和的夥計繞了半天才忽然發覺自己非但沒進去,還被擠到了更外邊來。忙活了半天,最終也仍然隻能抓耳撓腮地幹著急。
折騰了許久,休說糧鋪裏的價格了,便是那些老闆們幼時的糗事也被扒得一幹二淨。
等到人群散幹淨了,管湘君倒是沒說什麽,可她身後跟著記帳的掌櫃倒是笑眯眯地朝著那些隱在牆邊門口的糧鋪老闆們搖了搖手中的冊子,示意他們已經將價格打探清楚了。
看著他們的身影消失在拐角,這些糧鋪掌櫃們一口牙都快要咬碎了,對視之後不知道誰先說了一句:「既然他們不仁,便也休怪我們不易,打探出價格又如何,我們不賣給他們便是了。」
立刻便有人出言附和:「對,我們都不賣給他們,他們自然就會知道漲價了,既然來了就還是想要買的,難不成還有不賣強買的道理嗎?」
一幫人聚在一起,瞧著頗有些義憤填膺的意思,但實質殺青卻由此幾個人始終都沒有說什麽話,最多也不過是附和了幾句「對」。
此事暫且就算是定下了,因而很快幾人百年散開,迴自己鋪子裏做生意去了。
丁老三也因而長舒了一口氣,那些人沒要求他跟著一起喊口號便是因著他的鋪子實在是太小了些。大家心中都知道那些北方來的商人定然是要買走好大一批貨,若非如此,也不會這般大張旗鼓,自然也就看不上丁老三那個小攤子。
丁老三自己心中也明白,因而也沒什麽可暢想的,但當他沿著牆根拖著個跛腳慢慢往迴走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想了一下——倘若那些商戶來找他買糧食,那定然是個大單子,他隻需要每斤裏多賺一個銅板,便已經是巨大的財富了。
順便還能把村民們的糧食都賣出去,省的總被那些收糧食的壓價錢,累了一年,到最後連個暖冬都過不了。
但他自己也知道不過是瞎想想,那些北方來的大商人壓根不會看中他的鋪子的,太小了。
丁老三正滿腦子胡思亂想的時候,腳前突然停住了一個人,他有些迷茫地抬起頭看,是一個帶著鬥笠、江東打扮的人。
他正好奇對方為什麽要攔住他的路,便瞧見那人摘下了鬥笠,正是方才炫耀記帳冊子的那個掌櫃。
眼下,那笑眯眯的掌櫃更是樂得要瞧不見眼睛了:「丁掌櫃可願同在下談筆生意?」
有那麽一瞬間,丁老三想到了方才那些糧鋪老闆們喊的口號,但很快便在心裏罵了句髒,堅定道:「當然願意。」
——
「夫人為何要選那丁家的糧鋪,江東那麽些糧鋪裏能負擔我們所需貨物的並不在少數,丁家的糧鋪且先不說出了岔子能不能承擔,便是這些貨物他也拿不出來啊。」
幾個掌櫃圍著管湘君苦口婆心地勸解著,生怕管湘君會為著那丁點的玩意兒耽誤了正事。
管湘君悠然地喝了一口茶才輕聲道:「我們故意沒有隱藏身份去打聽糧價,在這些糧鋪中隻有他給的價格同平日裏散賣的還要低一些,可見不貪心,這是其一。」
「其二,方才我們通過分發糕點來打探消息的時候,也隻有他在百姓口中評價頗高,幾乎沒有惡言,可見誠信、良善。」
管湘君將茶盞放迴桌案,攏了攏手道:「我也聽聞他雖自己過的清貧,但鄰裏百姓卻飽受其恩惠,與這樣的人一同做這般為生民謀福祉的生意才最安心。」
掌櫃們聞言一時說不出話來,他們不得不承認管湘君所言頗有道理,比之貪心奸詐之徒,顯然是丁老三這種人更安心些,隻是……
「卻怕他拿不出來這麽多糧食。」
若換做是旁人也就罷了,總歸不會都已經遠在中都了,還要同他們這些千裏之外的無名小卒計較。
但這位沈公子可不同,休說不過一道渡春江,若是將他惹惱了,便是隔著萬裏之境,也照樣要派人過來打耳光的——這樣的名事不知在汴朝境內興了多少起了,無人不怕。
差役們對視兩眼,連忙將玉玨還了迴去,挽尊似的道:「不過是在善心布施,關心百姓們日常的生計,若是誰再來搬弄是非,我先不饒他。」
放完狠話,差役便灰溜溜地走了,百姓中安靜了一瞬,隨後陡然爆發出更大的興盛來。
管湘君被眾人圍在其中,勉強算是給她圈出了個還算安靜的地界,她看著手中精緻的玉玨麵上難得露出些笑意,沒想到在百姓之中,這小霸王的名號竟然遠比那些類似於「誰誰家的玉麵郎君」好用不知曉要多少倍。
糧鋪掌櫃們的計劃被打破,一個個臉色難看得厲害,再任由管湘君鬧下去,隻怕這米糧的生意也就不用做了,於是急忙派人衝到人堆中去阻攔。
但到底是在同一條街上的,彼此之間實在是相熟,沒等掌櫃排出去的夥計混到中間便被發覺了。
百姓們深知自己今日能夠得到這糕餅,全是因著那位闊綽的女老闆想要探聽糧鋪的消息,而自己恰巧再清楚不過。倘若叫那些夥計混到了中間,說明了其中的利弊,將原本的價格降下來,隻怕自己在沒機會免費得到這般的糕餅。
於是不約而同地使勁阻攔著,那些來講和的夥計繞了半天才忽然發覺自己非但沒進去,還被擠到了更外邊來。忙活了半天,最終也仍然隻能抓耳撓腮地幹著急。
折騰了許久,休說糧鋪裏的價格了,便是那些老闆們幼時的糗事也被扒得一幹二淨。
等到人群散幹淨了,管湘君倒是沒說什麽,可她身後跟著記帳的掌櫃倒是笑眯眯地朝著那些隱在牆邊門口的糧鋪老闆們搖了搖手中的冊子,示意他們已經將價格打探清楚了。
看著他們的身影消失在拐角,這些糧鋪掌櫃們一口牙都快要咬碎了,對視之後不知道誰先說了一句:「既然他們不仁,便也休怪我們不易,打探出價格又如何,我們不賣給他們便是了。」
立刻便有人出言附和:「對,我們都不賣給他們,他們自然就會知道漲價了,既然來了就還是想要買的,難不成還有不賣強買的道理嗎?」
一幫人聚在一起,瞧著頗有些義憤填膺的意思,但實質殺青卻由此幾個人始終都沒有說什麽話,最多也不過是附和了幾句「對」。
此事暫且就算是定下了,因而很快幾人百年散開,迴自己鋪子裏做生意去了。
丁老三也因而長舒了一口氣,那些人沒要求他跟著一起喊口號便是因著他的鋪子實在是太小了些。大家心中都知道那些北方來的商人定然是要買走好大一批貨,若非如此,也不會這般大張旗鼓,自然也就看不上丁老三那個小攤子。
丁老三自己心中也明白,因而也沒什麽可暢想的,但當他沿著牆根拖著個跛腳慢慢往迴走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想了一下——倘若那些商戶來找他買糧食,那定然是個大單子,他隻需要每斤裏多賺一個銅板,便已經是巨大的財富了。
順便還能把村民們的糧食都賣出去,省的總被那些收糧食的壓價錢,累了一年,到最後連個暖冬都過不了。
但他自己也知道不過是瞎想想,那些北方來的大商人壓根不會看中他的鋪子的,太小了。
丁老三正滿腦子胡思亂想的時候,腳前突然停住了一個人,他有些迷茫地抬起頭看,是一個帶著鬥笠、江東打扮的人。
他正好奇對方為什麽要攔住他的路,便瞧見那人摘下了鬥笠,正是方才炫耀記帳冊子的那個掌櫃。
眼下,那笑眯眯的掌櫃更是樂得要瞧不見眼睛了:「丁掌櫃可願同在下談筆生意?」
有那麽一瞬間,丁老三想到了方才那些糧鋪老闆們喊的口號,但很快便在心裏罵了句髒,堅定道:「當然願意。」
——
「夫人為何要選那丁家的糧鋪,江東那麽些糧鋪裏能負擔我們所需貨物的並不在少數,丁家的糧鋪且先不說出了岔子能不能承擔,便是這些貨物他也拿不出來啊。」
幾個掌櫃圍著管湘君苦口婆心地勸解著,生怕管湘君會為著那丁點的玩意兒耽誤了正事。
管湘君悠然地喝了一口茶才輕聲道:「我們故意沒有隱藏身份去打聽糧價,在這些糧鋪中隻有他給的價格同平日裏散賣的還要低一些,可見不貪心,這是其一。」
「其二,方才我們通過分發糕點來打探消息的時候,也隻有他在百姓口中評價頗高,幾乎沒有惡言,可見誠信、良善。」
管湘君將茶盞放迴桌案,攏了攏手道:「我也聽聞他雖自己過的清貧,但鄰裏百姓卻飽受其恩惠,與這樣的人一同做這般為生民謀福祉的生意才最安心。」
掌櫃們聞言一時說不出話來,他們不得不承認管湘君所言頗有道理,比之貪心奸詐之徒,顯然是丁老三這種人更安心些,隻是……
「卻怕他拿不出來這麽多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