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廬江怎麽樣?受到影響嗎?”劉敬自然先關心自己的地盤。他沒有過問豫章,不過,如果豫章也出現旱情,婁圭和崔質也會提前說的,看來豫章是沒有問題。


    “潛水以西不受影響,皖城、龍舒、六安等縣影響也不大,但廬江縣、居巢縣、舒縣會受到影響。這糧食收割快到了,按照目前的情況,在半個月內再不下雨,淮南可能是顆粒無收。”


    “太守你……買糧囤積在皖城,難道是為了……收攏淮南百姓?”魯肅突然有了這個疑問,他終於猜到劉敬的意圖了,劉敬從去年打下廬江,就已經有了這個想法。


    突然啪的一聲,劉曄一掌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妙計!太守果然是妙計,淮南大災,糧草不繼,太守提前囤積足夠的糧草,屆時隻需開倉放糧,淮南百姓自然會往咱們廬江跑。”


    “哈哈哈哈!就是如此!”劉敬突然想起崔質的水車來,不知道那玩意能不能用:“子敬……唉!算了,可能已經晚了。”


    “太守,有何請直說?”


    “崔元樸曾造一物,稱之為水車,此物可將水從低處引向高處,在旱情之時,可用於引水灌溉,此前我沒見過此物,一直沒想起來。如今想起了,可用此物引水,但秋收在即,恐怕已是來不及了。”


    “太守真是仁義。”魯肅誇了一句,又說:“淮南旱情,乃因袁術逆天而行,上天責罰袁術,才降禍於淮南,太守若用這什麽水車助淮南灌溉,豈不逆天而行?所以,太守才沒想起此物,已來不及鑄造,此亦是上天安排。”


    魯肅突然說出一番迷信之說來,劉敬也不在意,這時代的人普遍迷信。


    “水車之事就先別說了,淮南旱情即將來臨,你們說,我該如何才能引淮南百姓到廬江來。”劉敬岔開了話題。


    “太守無需著急,淮南就算有旱災,亦不是一時半會之事,且百姓糧草或軍中糧草,也未必馬上就吃完。以我估計,至少還需兩個月,淮南人才會無以為繼,屆時太守隻需開倉放糧即可,必能引百姓過來。不過,仍有兩點需要解決?”


    “哪兩點?”


    “一是謹防袁術來襲,袁術今年稱帝後,曾與呂布交戰,後來退兵,又如太守所預料,於兩月前,刺殺了陳國國主和國相,把陳國擄掠一空,今又與曹操開戰,戰局未定。”


    “若曹操打贏,袁術治下必人心不齊,分崩離析,此時再臨旱災,淮南立時崩潰。可若是袁術擊敗曹操,或雙方僵持而退兵,袁術必出兵攻打廬江,以搶劫糧食。太守囤糧一事,恐怕難以瞞住袁術。”


    “不!”劉曄突然插嘴:“若廬江仍在劉勳手裏,袁術必不會攻打廬江,但廬江在太守手裏,不管袁術與曹操戰局如何,袁術一旦有餘力,必會攻打廬江。”


    “哦,為何?”提問的是魯肅。


    “袁術養兵太多,唯有擄掠糧草,才能維持大軍,缺糧的後果不堪設想,淮南旱災將至,我等都知道了,袁術又如何不知?但凡有機會擄掠到糧食,袁術絕不會放棄,太守囤糧之事,又不可能瞞過袁術,更何況,太守又曾以檄文激怒袁術。”


    “所以,曹操與袁術戰罷,袁術必馬上出兵廬江,若袁術擊敗曹操,袁術挾勝而來,我軍隻能死戰,若袁術戰敗,其軍力衰,我軍倒可堂堂正正地擊敗於他,而後袁術很快就敗亡,淮南便入太守之手。”


    雖然劉曄畫的餅香,但劉敬卻不激動,他有了疑問:“但我囤糧廬江,並非大張旗鼓,袁術怎麽可能輕易知道?”


    魯肅迴答:“太守那三萬石糧食從何而來?”


    劉敬微微一怔:“你是說跟皖城五大家族索取的那些?怎麽?有問題嗎?”


    “太守草率了,如今亂世,糧食才是根本,世家大族,都會囤糧,豈會容易拿出?太守若與他們交好,他們才會心甘情願拿出,那天我便是建議太守投其所好。”


    “然,太守把他們召集起來,開口提出要糧,雖他們仍是拿出糧來,卻並非心甘情願,恐怕對太守有怨恨,我擔心他們中有人會向袁術通風報信。”


    劉敬一聽,眼睛一挑:“他們敢?”


    “太守不必驚慌,即便他們不說,囤糧之事遲早也會為袁術所知道。看來,子揚說得對,我軍與袁術大軍遲早有一戰,我軍當提前做準備才是。”


    劉敬清楚地記得,袁術敗給曹操後就垮了,如今情況變了,其結果自然也會改變。看來,魯肅和劉曄說得沒錯,此戰恐怕難以避免。既然要戰,自己也隻能接招了,於是他又問:“那若袁術來攻,我軍該如何應對?”


    “太守占據皖城已近半年,民心歸附,不宜在皖城開戰,需把戰場引向廬江與淮南交界之處。若是可以的話,可故伎重演,再設伏襲擊袁術一番。隻是袁術上過一次當,恐怕會謹慎些,我軍後發製人,具體怎麽打,需待袁術進兵之後才能決斷。”


    劉曄補充說:“子敬之言有理,太守當提前調兵遣將,袁術雖強,但不得民心,他稱帝以來,手下之人也是離心離德,看似強盛,實則外強中幹。若曹操擊敗袁術,袁術又勉強來攻廬江,那這一仗反比去年那一仗好打。”


    “去年一仗,我用計唬住袁術大軍,看似輕鬆如意,實則兇險無比。今太守據天時地利人和,又何懼袁術?”


    “說得好!袁術雖強,但我大軍向來是以弱勝強,何必懼他?他敢率軍而來,我便讓他兵敗而歸。”劉曄一番話,讓劉敬吃了定心丸,他心中大為振奮。


    隨後,劉敬便做了安排,讓劉曄和魯肅繼續留在皖城,甘寧、黃忠為將,在皖城訓練士兵。如今皖城兵力已有八千人,占了他將近一半的兵力。


    另外,周泰率三千軍,駐守柴桑,柴桑是進入豫章的必經之處,可防範有敵軍突入豫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火並收藏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