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年輕小將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 作者:五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實在睡不著,便起了床,來到外麵,欣賞著淩晨的月光。士兵的唿嚕聲傳來,他覺得有擾他的雅興,便走到前麵的一個山坡上。
突然,他看到在月光之下,有一個身影正在舞動,還傳來忽忽的聲音,好像是有人在習武。如果劉敬在的話,看到這個場景,一定會想到一個成語,那就是了聞雞起舞。
步騭雖是文人,但也曾習武,看了半天,竟覺得此人武藝非凡。天微亮,他才看到,此人竟是一個年僅二十左右的年輕人。
年輕人練武完了之後,也看到步騭,他覺得步騭不是凡人,便上前打了個招唿。
“拜見先生!”
“無意打擾,還望見諒!”
“無妨!聽聞昨日有路過之人入村住宿,想必就是先生吧?”
“正是,路過打擾村中安寧,倒是唐突了,兄台武藝非凡,可出仕?”
“還沒出仕,天下戰亂,汝南乃黃巾賊盤踞之地,不知出仕何人?”
步騭心中一動,他來潁川雖有軍隊隨行,卻沒有戰將,此人武藝高強,正好可以保護他。
“兄台隻在汝南,難求明主,莫非是家中有老幼,不願意離開汝南?”
“家中父母已逝三年,隻是我武藝仍未成,且不知投效誰人,故而不敢輕易離鄉。”
“當今明主,可遇不可求,我乃徐州步騭步子山,今有要事要去潁川,路過汝南之地,可汝南黃巾作亂,我想找個武藝高強之人隨行,兄台武藝非凡,若是願意護送我一程,我必為你引薦明主,如何?”
年輕人看著步騭,心中有了疑心,畢竟兩人不認識,步騭提出這個要求就有些突兀了。
“先生之事,我無能為力,我可能近日就會離開汝南,往南而去,去潁川並不順路,怒我不能答應。”
“哦?兄台剛剛說不知明主有誰,故而仿徨,今又說要南下,顯然目的地已定,莫非是不願意,故而誆我?”
“非也,先生剛才說,明主可遇不可求,我以為不對,若是我在汝南,確實很難得投效明主,因此才決定離開汝南。”
“想必兄台已是心中有明主?”步騭心知這年輕人必有去向。
“不錯……”
“不知道兄台心中的明主有誰呢?”
“這……”年輕人似乎不願意迴答這問題,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徐州劉備劉玄德,傳聞此人乃漢室之人,曾參與清剿黃巾賊、幽州叛亂,今得徐州富庶之地,將來必成大事。”
“哦,原來兄台想投劉備?”步騭心中一陣失望,隻是,他似乎記得這年輕人剛才說想南下。
“非也,我想去豫章投劉敬劉文恭!”
“什麽?”
“劉敬亦是本朝慎侯劉隆之後,在豫章屢破劉繇、孫策,已占據一方,且豫章以紙而聞名,必得天下之人擁護。最重要的是,劉敬與我乃同鄉!”劉敬對外宣稱老家是汝南慎縣,距離這裏約三四百裏,果然是同鄉。
“哈哈哈哈!”步騭笑得快合不攏嘴了:“兄台……哈哈……你我真是有緣,你可知道我是誰?”
“你不是徐州步騭步子山嗎?”
“正是,劉敬乃我主!原來你想去投靠我主?這不是一家人嗎?不若你先送我去潁川,迴到豫章後,我親自將你引薦給我主。”
“這……”也難怪年輕人懷疑,天下哪有那麽巧的事。
“兄台,此事確實巧了點,但我絕非虛言。今陛下東歸,我主派我前往潁川,去見陛下,路過汝南,昨日遇到一些黃巾賊,戰了一場,我雖勝了,但手裏全是士兵,無戰將,擔心仍有危險。”
“今日看到你武藝超群,故而相請,想不到你竟是想投靠我主?你我日後可能就是同僚了。對了,忘了問兄台尊姓大名?”
“陳到陳叔至!”
步騭說起一些豫章發生的事情,陳到這才相信了。於是他決定,先跟著步騭一起潁川。
一路上倒也沒遇到什麽,很順利地穿過汝南,進入潁川。步騭稍一打聽,原來早在一個月前,曹操就已經將陛下迎到了潁川郡的許縣。此刻,步騭對劉敬可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居然猜到一般無二。
於是,他率軍匆匆來到了許縣,通報之後,他得到了曹操的接見。
“拜見鎮東將軍!”此刻曹操任鎮東將軍,襲父費亭侯,雖迎迴陛下,但陛下還未封賞。
“請起,你是豫章太守手下之人?”
“正是,陛下受西涼人迫害已久,我主聽聞陛下東歸,恨不得前來迎接陛下,奈何路途遙遠,我主又有守土之責,正忙於平定郡內叛亂,不能前來。”
“陛下得以東歸許都,乃鎮東將軍之功呀,我主身為漢臣,亦願盡綿薄之力,以財物資助,以慰陛下之心。”
步騭遞上禮單,曹操接過來看了一下,有三種不同的紙、蚊香、炒茶、糧食、書畫等。
“這紙怎麽有幾種?”
“將軍,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途,竹紙是用來寫字的,宣紙是用來繪畫或寫書法,牛皮紙是用來裹物品的,清潔紙是用來擦拭臉、手等……”步騭簡單地介紹了一下。
曹操哈哈大笑:“劉太守真是個妙人,原來這紙竟有這麽多用途,此前從從未聽聞過。不過,我聽聞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乃朱皓才對。”
“正是,鎮東將軍有所不知,朱皓在豫章,被奸人笮融所害,我主在永修縣,就出兵討伐笮融,攻占南昌,原本我主想等朝廷任命新太守,然豫章去年屢次出現叛亂,百姓驚慌失措,人心惶惶。”
“我主力挽狂瀾,亦深得百姓之心,百姓遂舉我主為太守,我主本不願意,但又不忍眼見豫章混亂,便臨危受命,答應了下來,而後我主又上奏朝廷,那時陛下已東歸,這事就耽擱了下來。”
“哦!”曹操點了點頭,便明白劉敬的意思,送這麽多禮過來,自然是求官來的,想名正言順地當上豫章太守:“你放心,你主乃忠臣,如此厚禮,乃雪中送炭,我必上奏陛下,褒獎你主。”
突然,他看到在月光之下,有一個身影正在舞動,還傳來忽忽的聲音,好像是有人在習武。如果劉敬在的話,看到這個場景,一定會想到一個成語,那就是了聞雞起舞。
步騭雖是文人,但也曾習武,看了半天,竟覺得此人武藝非凡。天微亮,他才看到,此人竟是一個年僅二十左右的年輕人。
年輕人練武完了之後,也看到步騭,他覺得步騭不是凡人,便上前打了個招唿。
“拜見先生!”
“無意打擾,還望見諒!”
“無妨!聽聞昨日有路過之人入村住宿,想必就是先生吧?”
“正是,路過打擾村中安寧,倒是唐突了,兄台武藝非凡,可出仕?”
“還沒出仕,天下戰亂,汝南乃黃巾賊盤踞之地,不知出仕何人?”
步騭心中一動,他來潁川雖有軍隊隨行,卻沒有戰將,此人武藝高強,正好可以保護他。
“兄台隻在汝南,難求明主,莫非是家中有老幼,不願意離開汝南?”
“家中父母已逝三年,隻是我武藝仍未成,且不知投效誰人,故而不敢輕易離鄉。”
“當今明主,可遇不可求,我乃徐州步騭步子山,今有要事要去潁川,路過汝南之地,可汝南黃巾作亂,我想找個武藝高強之人隨行,兄台武藝非凡,若是願意護送我一程,我必為你引薦明主,如何?”
年輕人看著步騭,心中有了疑心,畢竟兩人不認識,步騭提出這個要求就有些突兀了。
“先生之事,我無能為力,我可能近日就會離開汝南,往南而去,去潁川並不順路,怒我不能答應。”
“哦?兄台剛剛說不知明主有誰,故而仿徨,今又說要南下,顯然目的地已定,莫非是不願意,故而誆我?”
“非也,先生剛才說,明主可遇不可求,我以為不對,若是我在汝南,確實很難得投效明主,因此才決定離開汝南。”
“想必兄台已是心中有明主?”步騭心知這年輕人必有去向。
“不錯……”
“不知道兄台心中的明主有誰呢?”
“這……”年輕人似乎不願意迴答這問題,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徐州劉備劉玄德,傳聞此人乃漢室之人,曾參與清剿黃巾賊、幽州叛亂,今得徐州富庶之地,將來必成大事。”
“哦,原來兄台想投劉備?”步騭心中一陣失望,隻是,他似乎記得這年輕人剛才說想南下。
“非也,我想去豫章投劉敬劉文恭!”
“什麽?”
“劉敬亦是本朝慎侯劉隆之後,在豫章屢破劉繇、孫策,已占據一方,且豫章以紙而聞名,必得天下之人擁護。最重要的是,劉敬與我乃同鄉!”劉敬對外宣稱老家是汝南慎縣,距離這裏約三四百裏,果然是同鄉。
“哈哈哈哈!”步騭笑得快合不攏嘴了:“兄台……哈哈……你我真是有緣,你可知道我是誰?”
“你不是徐州步騭步子山嗎?”
“正是,劉敬乃我主!原來你想去投靠我主?這不是一家人嗎?不若你先送我去潁川,迴到豫章後,我親自將你引薦給我主。”
“這……”也難怪年輕人懷疑,天下哪有那麽巧的事。
“兄台,此事確實巧了點,但我絕非虛言。今陛下東歸,我主派我前往潁川,去見陛下,路過汝南,昨日遇到一些黃巾賊,戰了一場,我雖勝了,但手裏全是士兵,無戰將,擔心仍有危險。”
“今日看到你武藝超群,故而相請,想不到你竟是想投靠我主?你我日後可能就是同僚了。對了,忘了問兄台尊姓大名?”
“陳到陳叔至!”
步騭說起一些豫章發生的事情,陳到這才相信了。於是他決定,先跟著步騭一起潁川。
一路上倒也沒遇到什麽,很順利地穿過汝南,進入潁川。步騭稍一打聽,原來早在一個月前,曹操就已經將陛下迎到了潁川郡的許縣。此刻,步騭對劉敬可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居然猜到一般無二。
於是,他率軍匆匆來到了許縣,通報之後,他得到了曹操的接見。
“拜見鎮東將軍!”此刻曹操任鎮東將軍,襲父費亭侯,雖迎迴陛下,但陛下還未封賞。
“請起,你是豫章太守手下之人?”
“正是,陛下受西涼人迫害已久,我主聽聞陛下東歸,恨不得前來迎接陛下,奈何路途遙遠,我主又有守土之責,正忙於平定郡內叛亂,不能前來。”
“陛下得以東歸許都,乃鎮東將軍之功呀,我主身為漢臣,亦願盡綿薄之力,以財物資助,以慰陛下之心。”
步騭遞上禮單,曹操接過來看了一下,有三種不同的紙、蚊香、炒茶、糧食、書畫等。
“這紙怎麽有幾種?”
“將軍,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途,竹紙是用來寫字的,宣紙是用來繪畫或寫書法,牛皮紙是用來裹物品的,清潔紙是用來擦拭臉、手等……”步騭簡單地介紹了一下。
曹操哈哈大笑:“劉太守真是個妙人,原來這紙竟有這麽多用途,此前從從未聽聞過。不過,我聽聞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乃朱皓才對。”
“正是,鎮東將軍有所不知,朱皓在豫章,被奸人笮融所害,我主在永修縣,就出兵討伐笮融,攻占南昌,原本我主想等朝廷任命新太守,然豫章去年屢次出現叛亂,百姓驚慌失措,人心惶惶。”
“我主力挽狂瀾,亦深得百姓之心,百姓遂舉我主為太守,我主本不願意,但又不忍眼見豫章混亂,便臨危受命,答應了下來,而後我主又上奏朝廷,那時陛下已東歸,這事就耽擱了下來。”
“哦!”曹操點了點頭,便明白劉敬的意思,送這麽多禮過來,自然是求官來的,想名正言順地當上豫章太守:“你放心,你主乃忠臣,如此厚禮,乃雪中送炭,我必上奏陛下,褒獎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