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合適了
全家穿越,在古代當大夫養娃種田 作者:徐書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晚星抱著謝遙在腦內想了一路,終於迴到家,她連招唿都沒顧得上和家人多打,就迫不及待地往自己的房間奔去,她得馬上去空間書房裏麵找找,有沒有造紙相關的書。
書架一排排整齊地排列著,各類書籍琳琅滿目,謝晚星倒是找到不少和四大發明相關的書,甚至還有專門的造紙紀要,中詳細記載了古代造紙的各種工藝和方法,從原料的采集與處理,到造紙過程中的每一個精細步驟,甚至還有不同紙張用途的介紹。
她興奮地在書桌前坐下,一邊翻書一邊記錄一些重點。
從紙這裏入手,其實可以開發很多產業,如果能夠造出高質量的紙張,除了滿足書局的需求,還可以供應給官府、私塾、文人墨客等。
甚至還可以往餐巾紙或者衛生紙那個方向發展。在這個時代,人們用餐、淨手擦拭時,大多使用粗糙簡陋的布料,或是未經精細加工的竹片。
這些替代品不僅觸感生硬,容易劃傷皮膚,衛生狀況更是堪憂,常常殘留汙漬,若是能製造出質地柔軟的衛生紙,想必銷量也不會低。
尤其是對於女性群體和孩童而言,衛生紙的柔軟與便利性更是不可或缺,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東西,實則隱藏著巨大的商機,不僅能夠填補市場空白,創造不可估量的收益,更是實實在在地惠民之舉。
謝晚星覺得她的時間又是更加不夠用了,不過好在明天上午孫大夫不在她不用去保和堂,鬱先生明天起更是要攜友出遊,大概需要兩天才迴來,所以她這兩天剛好有充足的時間來寫一份關於造紙坊以及書局的計劃書。
謝晚星詳細列出造紙坊所需的原材料清單,翻書梳理出一套完整的造紙工藝流程,預估每一步所需的時間和人力。
首先要造的就是最常用的紙,先把書局的供應給解決,至於其他紙的配方倒是不著急,可以等工坊建起來再慢慢考慮。
“木材,尤其是質地柔韌、纖維細膩的樹木,竹子也不錯,生長周期短,產量高,纖維堅韌,能賦予紙張良好的韌性。”她一邊思考,一邊在紙上寫下這兩種主要原料。
造紙第一個環節就是製漿,需要大型的舂搗工具,將原料搗碎成細膩的紙漿。還得有優質的水源,用於稀釋紙漿,保證其均勻度。
水源的質量直接關係到紙張的品質,所以謝晚星特別標注了對水質的要求。
下一步工序便是抄紙,抄紙的竹簾要精心製作,網格的疏密程度必須嚴格把控,這會影響紙張的平整度和細膩度
至於烘幹這一步,可以采用自然晾曬和人工烘烤相結合的方式,天氣晴朗時,利用陽光自然晾曬,既能節省成本,又能保證紙張的自然質感,遇到陰雨天氣,則啟用人工的烘房,確保生產進度不受影響。
謝晚星從前沒研究過造紙,隻是知道大概的步驟,幸好有書看,配方自然也是有現成的給她抄。
她整理了大概的步驟,和配方一塊兒釘了一冊,正好明天拿給謝鬆林。
現在主要她最大的工程就是——抄書。
四大名著還好,她都抄完了,現在就是要整理各種詩人詞人的作品,還好書房裏麵的東西真的是夠全,她把那些大家的詩都整理了出來,先抄一份,然後再從書局印了往外賣。
李白的豪放灑脫、杜甫的沉鬱頓挫、蘇軾的豁達豪邁……
她將這些詩作挑選出來疊好,然後準備一本本抄錄,抄錄的時候也順便抄了一本注解,雖然她知道這詩集發出去肯定也會有人寫注解,但是她自己也寫一版比較好,畢竟這是一個架空的時代,許多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是這個時代的人難以觸及和理解的。
現代很多注解還是能賦予這些詩作很貼切、很深刻的解讀。
謝晚星抄書抄得頭大手酸,謝鬆林和程慧也有不少的事情要忙活,家人都有各自的重擔,這種需要靜心和耐心的抄書之事,還是得靠她來完成,不過她也找到了樂趣。
一邊抄一邊背,其實很多詩都是她高考時都背過的,一路抄下去她的手幾乎是憑借著肌肉記憶在飛速書寫,運筆如飛間,已經抄好了不少。
謝晚星在家猛猛抄書,謝鬆林也在尋摸造紙坊的地址,後麵書局肯定是開在鎮上的,所以造紙坊最好能與書局距離較近,這樣在運輸紙張時,不僅能節省時間和成本,還能保證紙張的及時供應。
其實,最初謝鬆林也考慮過在戍衛村建造紙坊,然而很快他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戍衛村人口本就不算多,目前村裏的兩個工坊已經吸納了不少的勞動力。隨著生意的發展,工坊的規模必然會擴大,對工人的需求也會增加。
到那時,村裏人大概率都會被這兩個工坊招納,造紙坊就會沒有足夠的人手。
謝鬆林也不希望因為造紙坊的建立,讓大量外人湧入村子,而且他還打算等以後再穩定一些,留一部分人手在村子裏組建一支巡邏隊,在村子裏定期巡查情況,避免有外人打擾。
說起來這也算是村裏人的老本行了,老兵們其實本來也就挺警覺的,謝鬆林也希望更規範一些,畢竟他想在這裏長久安家。
謝鬆林這一天在牙行看了不少的鋪子,不僅如此,他還去瞧了幾個大莊子,很多莊子倒是寬敞,空間足夠容納造紙坊的各類設備與原材料堆放。
一番折騰下來,謝鬆林從牙行那裏拿了一份詳細標注著各處地點的小地圖,以及鋪子的大概樣式圖,準備帶迴家和謝晚星還有程慧好好商量商量。
一進空間,就瞧見謝晚星正坐在書桌前,全神貫注地奮筆疾書,宣紙在桌上鋪開了好幾張。
謝鬆林忍不住開口說道:“你怎麽還用毛筆抄,費不費勁兒呢?”
謝晚星頭也不抬,手上的筆依舊在紙上不停舞動,嘴裏快速迴應道:“練字。”
她終於抄完了一頁,架好了筆,輕輕吹了吹紙張,企圖讓墨跡快點幹,邊吹邊說道:“我換著抄的,鉛筆寫累了就用毛筆練會兒字。”
說完,她抬起頭,活動了下有些僵硬的脖子,目光落在攤開在桌上的地圖和鋪子樣式圖上,好奇地問:“爹,你今天看得咋樣,有沒有合適的地兒?”
書架一排排整齊地排列著,各類書籍琳琅滿目,謝晚星倒是找到不少和四大發明相關的書,甚至還有專門的造紙紀要,中詳細記載了古代造紙的各種工藝和方法,從原料的采集與處理,到造紙過程中的每一個精細步驟,甚至還有不同紙張用途的介紹。
她興奮地在書桌前坐下,一邊翻書一邊記錄一些重點。
從紙這裏入手,其實可以開發很多產業,如果能夠造出高質量的紙張,除了滿足書局的需求,還可以供應給官府、私塾、文人墨客等。
甚至還可以往餐巾紙或者衛生紙那個方向發展。在這個時代,人們用餐、淨手擦拭時,大多使用粗糙簡陋的布料,或是未經精細加工的竹片。
這些替代品不僅觸感生硬,容易劃傷皮膚,衛生狀況更是堪憂,常常殘留汙漬,若是能製造出質地柔軟的衛生紙,想必銷量也不會低。
尤其是對於女性群體和孩童而言,衛生紙的柔軟與便利性更是不可或缺,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東西,實則隱藏著巨大的商機,不僅能夠填補市場空白,創造不可估量的收益,更是實實在在地惠民之舉。
謝晚星覺得她的時間又是更加不夠用了,不過好在明天上午孫大夫不在她不用去保和堂,鬱先生明天起更是要攜友出遊,大概需要兩天才迴來,所以她這兩天剛好有充足的時間來寫一份關於造紙坊以及書局的計劃書。
謝晚星詳細列出造紙坊所需的原材料清單,翻書梳理出一套完整的造紙工藝流程,預估每一步所需的時間和人力。
首先要造的就是最常用的紙,先把書局的供應給解決,至於其他紙的配方倒是不著急,可以等工坊建起來再慢慢考慮。
“木材,尤其是質地柔韌、纖維細膩的樹木,竹子也不錯,生長周期短,產量高,纖維堅韌,能賦予紙張良好的韌性。”她一邊思考,一邊在紙上寫下這兩種主要原料。
造紙第一個環節就是製漿,需要大型的舂搗工具,將原料搗碎成細膩的紙漿。還得有優質的水源,用於稀釋紙漿,保證其均勻度。
水源的質量直接關係到紙張的品質,所以謝晚星特別標注了對水質的要求。
下一步工序便是抄紙,抄紙的竹簾要精心製作,網格的疏密程度必須嚴格把控,這會影響紙張的平整度和細膩度
至於烘幹這一步,可以采用自然晾曬和人工烘烤相結合的方式,天氣晴朗時,利用陽光自然晾曬,既能節省成本,又能保證紙張的自然質感,遇到陰雨天氣,則啟用人工的烘房,確保生產進度不受影響。
謝晚星從前沒研究過造紙,隻是知道大概的步驟,幸好有書看,配方自然也是有現成的給她抄。
她整理了大概的步驟,和配方一塊兒釘了一冊,正好明天拿給謝鬆林。
現在主要她最大的工程就是——抄書。
四大名著還好,她都抄完了,現在就是要整理各種詩人詞人的作品,還好書房裏麵的東西真的是夠全,她把那些大家的詩都整理了出來,先抄一份,然後再從書局印了往外賣。
李白的豪放灑脫、杜甫的沉鬱頓挫、蘇軾的豁達豪邁……
她將這些詩作挑選出來疊好,然後準備一本本抄錄,抄錄的時候也順便抄了一本注解,雖然她知道這詩集發出去肯定也會有人寫注解,但是她自己也寫一版比較好,畢竟這是一個架空的時代,許多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是這個時代的人難以觸及和理解的。
現代很多注解還是能賦予這些詩作很貼切、很深刻的解讀。
謝晚星抄書抄得頭大手酸,謝鬆林和程慧也有不少的事情要忙活,家人都有各自的重擔,這種需要靜心和耐心的抄書之事,還是得靠她來完成,不過她也找到了樂趣。
一邊抄一邊背,其實很多詩都是她高考時都背過的,一路抄下去她的手幾乎是憑借著肌肉記憶在飛速書寫,運筆如飛間,已經抄好了不少。
謝晚星在家猛猛抄書,謝鬆林也在尋摸造紙坊的地址,後麵書局肯定是開在鎮上的,所以造紙坊最好能與書局距離較近,這樣在運輸紙張時,不僅能節省時間和成本,還能保證紙張的及時供應。
其實,最初謝鬆林也考慮過在戍衛村建造紙坊,然而很快他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戍衛村人口本就不算多,目前村裏的兩個工坊已經吸納了不少的勞動力。隨著生意的發展,工坊的規模必然會擴大,對工人的需求也會增加。
到那時,村裏人大概率都會被這兩個工坊招納,造紙坊就會沒有足夠的人手。
謝鬆林也不希望因為造紙坊的建立,讓大量外人湧入村子,而且他還打算等以後再穩定一些,留一部分人手在村子裏組建一支巡邏隊,在村子裏定期巡查情況,避免有外人打擾。
說起來這也算是村裏人的老本行了,老兵們其實本來也就挺警覺的,謝鬆林也希望更規範一些,畢竟他想在這裏長久安家。
謝鬆林這一天在牙行看了不少的鋪子,不僅如此,他還去瞧了幾個大莊子,很多莊子倒是寬敞,空間足夠容納造紙坊的各類設備與原材料堆放。
一番折騰下來,謝鬆林從牙行那裏拿了一份詳細標注著各處地點的小地圖,以及鋪子的大概樣式圖,準備帶迴家和謝晚星還有程慧好好商量商量。
一進空間,就瞧見謝晚星正坐在書桌前,全神貫注地奮筆疾書,宣紙在桌上鋪開了好幾張。
謝鬆林忍不住開口說道:“你怎麽還用毛筆抄,費不費勁兒呢?”
謝晚星頭也不抬,手上的筆依舊在紙上不停舞動,嘴裏快速迴應道:“練字。”
她終於抄完了一頁,架好了筆,輕輕吹了吹紙張,企圖讓墨跡快點幹,邊吹邊說道:“我換著抄的,鉛筆寫累了就用毛筆練會兒字。”
說完,她抬起頭,活動了下有些僵硬的脖子,目光落在攤開在桌上的地圖和鋪子樣式圖上,好奇地問:“爹,你今天看得咋樣,有沒有合適的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