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批發了
全家穿越,在古代當大夫養娃種田 作者:徐書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跟著林堅一塊兒上門的人沒幾個,不過原先謝家村這邊的人倒是來了不少,他們主要是特別信任謝鬆林,也有之前跟著他幹過的。
不過這也是在謝鬆林的預料當中,一塊小小的蛋糕,三兩口便能吃完,要批發的話成本就要六文錢,對於普通村民來說,也不說買不起,隻是他們不會買性價比這麽低的東西。
成本價意味著如果推銷不出去,自己就要承擔虧損,那些沒來的村民,並非是對賺錢機會不心動,而是對自己缺乏信心,害怕砸在手裏,謝鬆林站在自家門口,望著前來的眾人,心中默默思量,如今人不多是正常的,等這第一批人做出些成績,讓大家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那些觀望的人自然就會心動,屆時,這蛋糕生意定會在村子裏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
“鬆林哥,這些都是打算跟著我一起去鎮上賣蛋糕的。”林堅指著他身旁一位跟他長相頗為相似的男人道,“這是我大哥,林剛。”
林剛聽到弟弟的介紹,微微向前跨了一步,朝著謝鬆林抱了抱拳,臉上帶著憨厚的笑容:“鬆林兄弟,以後就靠你多多照顧了。”
“哪裏話,是大家照顧我,林剛大哥快進裏麵坐吧。”謝鬆林又朝著身後一同前來的眾人熱情地招唿著:“大家都快進來吧,來,都別客氣,”
眾人見謝鬆林如此熱情,便也不再拘束,紛紛笑著點頭,跟著謝鬆林走進了屋內。
“鬆林大哥!我可是我們這邊第一個啊!”謝豐走在了最後麵,眼神裏透著對謝鬆林滿滿的信任與親近,他算是跟著謝鬆林比較早的人了,從賣酸梅湯開始就一直跟著謝鬆林忙活,帶著他的媳婦兒林氏日子過得也算不錯。
“謝豐啊,你小子不錯。”謝鬆林也挺喜歡謝豐的,他和他媳婦林氏都是勤快人,而且腦子也機靈,讓他去賣蛋糕肯定行。
謝鬆林走進飯廳,裏麵已經坐了不少人了,還有一些因為座位不夠隻能站著了。
眾人瞧見謝鬆林進來,都是挪了挪給他讓了個位置,謝鬆林微笑著向大家點頭致謝,待他坐定後,喧鬧的飯廳逐漸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謝鬆林雙手輕輕搭在桌沿,表情嚴肅而認真,開始介紹起此次蛋糕售賣的基本規矩:“各位鄉親,咱們這個生意是長期的,所以有些事情我必須要先說在前麵,每塊蛋糕的批給大家的價格是六文錢,大家往外賣的話必須是統一為八文錢一塊,無論是誰,如果一旦被發現低於或者高於這個價格售賣,那日後就會被取消售賣的資格。”
“我之所以定下這個規矩,是為了保障咱們整個生意的公平公正,讓每一個遵守規矩的人都能踏踏實實地賺到錢,讓咱們這蛋糕生意能夠順順利利地長期開展下去,隻有大家都按規矩來,咱們才能一起把這生意做好,讓日子都過得越來越好,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眾人聽著謝鬆林的一番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謝豐更是滿臉笑意,他站起身來,拍著胸脯大聲說道:“我聽鬆林哥的,您讓我怎麽幹我就怎麽幹,我都跟著您上京城來了,反正跟著您有好日子過!”
“好,那就多謝大家信任我了,我也會努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說罷,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詳細介紹起後續的流程安排:“以後大家每天晚上都到這邊來報一下第二天需要的蛋糕數量然後交錢,每塊蛋糕是六文錢,按照記錄的數量來交就行,我們這邊會安排人記錄好。”
“第二天大家就根據前一晚寫好的那個數量來領蛋糕,領蛋糕的時候也仔細核對一下,確保數量無誤。”
“今天大家就可以先來報數了,今天我來做記錄。”他從一旁的桌子上拿起了一本縫起來的厚本子,還有一支竹製炭筆,做好了準備記錄的架勢。
林堅站在人群中,思索了片刻後笑著說道:“明天第一天,也不知道怎麽樣,那我就先批個十塊試試吧!”
“這麽多嗎?”其他人一聽林堅這話,頓時都麵露驚訝之色,語氣中滿是擔憂地說道:“這要是賣不出去可就是六十文錢了啊。”
旁邊一位中年男人也趕忙跟著附和道:“是啊,林堅,雖說這蛋糕味道確實是好,可咱也沒在鎮上正兒八經地賣過呀,第一天就批這麽多,是不是太冒險了點兒呀?”
林堅笑著應道:“劉哥,你放心吧,我能賣出去。”
謝鬆林也道:“林堅他機靈著呢,肯定能賣出去。”
在林堅登記完那頗為大膽的十塊蛋糕數量後,其他人也紛紛登記上了自己打算要的蛋糕數量,不過大家都顯得頗為謹慎,大多都是兩塊三塊地試試水,畢竟這蛋糕報數以後也是需要當場付清的,初次涉足這個營生,誰也不敢一下子把步子邁得太大,都怕萬一賣不出去可就虧了本兒。
謝豐呢,也算是比較有信心的的一位了,要了五塊,其他人都走了以後,謝鬆柏他們正好也從地裏迴來了。
謝鬆林問道:“大哥,你們有興趣去試試麽?”
謝鬆柏拍了拍謝鬆林的肩膀說道:“那是自然的,這事兒也是為了你以後開鋪子做準備,我們自然都是要幫忙的。”
謝鬆楊問道:“鬆林,若是你日後開了鋪子,那村裏這些人還能做這生意麽?”
謝鬆林道:“那當然是可以的啊,二哥,就算我以後開了鋪子,這雲岫鎮那麽大我也管不到整個鎮啊,這品質口感還有價格都一樣,又有人能給那些鎮上的買家送上門去,能提供這樣便利的服務,那些買蛋糕的人何樂而不為呢?村裏的人也都能賺些辛苦費。”
謝鬆林又道:“而且啊,咱們以後的生意可不會就局限在這小小的點心鋪子,我是要開很多鋪子的,我們一家有這麽多勤勞能幹的人,還有這村裏的人,隻要大家齊心協力,我們的日子都會越來越好的。”
不過這也是在謝鬆林的預料當中,一塊小小的蛋糕,三兩口便能吃完,要批發的話成本就要六文錢,對於普通村民來說,也不說買不起,隻是他們不會買性價比這麽低的東西。
成本價意味著如果推銷不出去,自己就要承擔虧損,那些沒來的村民,並非是對賺錢機會不心動,而是對自己缺乏信心,害怕砸在手裏,謝鬆林站在自家門口,望著前來的眾人,心中默默思量,如今人不多是正常的,等這第一批人做出些成績,讓大家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那些觀望的人自然就會心動,屆時,這蛋糕生意定會在村子裏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
“鬆林哥,這些都是打算跟著我一起去鎮上賣蛋糕的。”林堅指著他身旁一位跟他長相頗為相似的男人道,“這是我大哥,林剛。”
林剛聽到弟弟的介紹,微微向前跨了一步,朝著謝鬆林抱了抱拳,臉上帶著憨厚的笑容:“鬆林兄弟,以後就靠你多多照顧了。”
“哪裏話,是大家照顧我,林剛大哥快進裏麵坐吧。”謝鬆林又朝著身後一同前來的眾人熱情地招唿著:“大家都快進來吧,來,都別客氣,”
眾人見謝鬆林如此熱情,便也不再拘束,紛紛笑著點頭,跟著謝鬆林走進了屋內。
“鬆林大哥!我可是我們這邊第一個啊!”謝豐走在了最後麵,眼神裏透著對謝鬆林滿滿的信任與親近,他算是跟著謝鬆林比較早的人了,從賣酸梅湯開始就一直跟著謝鬆林忙活,帶著他的媳婦兒林氏日子過得也算不錯。
“謝豐啊,你小子不錯。”謝鬆林也挺喜歡謝豐的,他和他媳婦林氏都是勤快人,而且腦子也機靈,讓他去賣蛋糕肯定行。
謝鬆林走進飯廳,裏麵已經坐了不少人了,還有一些因為座位不夠隻能站著了。
眾人瞧見謝鬆林進來,都是挪了挪給他讓了個位置,謝鬆林微笑著向大家點頭致謝,待他坐定後,喧鬧的飯廳逐漸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謝鬆林雙手輕輕搭在桌沿,表情嚴肅而認真,開始介紹起此次蛋糕售賣的基本規矩:“各位鄉親,咱們這個生意是長期的,所以有些事情我必須要先說在前麵,每塊蛋糕的批給大家的價格是六文錢,大家往外賣的話必須是統一為八文錢一塊,無論是誰,如果一旦被發現低於或者高於這個價格售賣,那日後就會被取消售賣的資格。”
“我之所以定下這個規矩,是為了保障咱們整個生意的公平公正,讓每一個遵守規矩的人都能踏踏實實地賺到錢,讓咱們這蛋糕生意能夠順順利利地長期開展下去,隻有大家都按規矩來,咱們才能一起把這生意做好,讓日子都過得越來越好,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眾人聽著謝鬆林的一番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謝豐更是滿臉笑意,他站起身來,拍著胸脯大聲說道:“我聽鬆林哥的,您讓我怎麽幹我就怎麽幹,我都跟著您上京城來了,反正跟著您有好日子過!”
“好,那就多謝大家信任我了,我也會努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說罷,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詳細介紹起後續的流程安排:“以後大家每天晚上都到這邊來報一下第二天需要的蛋糕數量然後交錢,每塊蛋糕是六文錢,按照記錄的數量來交就行,我們這邊會安排人記錄好。”
“第二天大家就根據前一晚寫好的那個數量來領蛋糕,領蛋糕的時候也仔細核對一下,確保數量無誤。”
“今天大家就可以先來報數了,今天我來做記錄。”他從一旁的桌子上拿起了一本縫起來的厚本子,還有一支竹製炭筆,做好了準備記錄的架勢。
林堅站在人群中,思索了片刻後笑著說道:“明天第一天,也不知道怎麽樣,那我就先批個十塊試試吧!”
“這麽多嗎?”其他人一聽林堅這話,頓時都麵露驚訝之色,語氣中滿是擔憂地說道:“這要是賣不出去可就是六十文錢了啊。”
旁邊一位中年男人也趕忙跟著附和道:“是啊,林堅,雖說這蛋糕味道確實是好,可咱也沒在鎮上正兒八經地賣過呀,第一天就批這麽多,是不是太冒險了點兒呀?”
林堅笑著應道:“劉哥,你放心吧,我能賣出去。”
謝鬆林也道:“林堅他機靈著呢,肯定能賣出去。”
在林堅登記完那頗為大膽的十塊蛋糕數量後,其他人也紛紛登記上了自己打算要的蛋糕數量,不過大家都顯得頗為謹慎,大多都是兩塊三塊地試試水,畢竟這蛋糕報數以後也是需要當場付清的,初次涉足這個營生,誰也不敢一下子把步子邁得太大,都怕萬一賣不出去可就虧了本兒。
謝豐呢,也算是比較有信心的的一位了,要了五塊,其他人都走了以後,謝鬆柏他們正好也從地裏迴來了。
謝鬆林問道:“大哥,你們有興趣去試試麽?”
謝鬆柏拍了拍謝鬆林的肩膀說道:“那是自然的,這事兒也是為了你以後開鋪子做準備,我們自然都是要幫忙的。”
謝鬆楊問道:“鬆林,若是你日後開了鋪子,那村裏這些人還能做這生意麽?”
謝鬆林道:“那當然是可以的啊,二哥,就算我以後開了鋪子,這雲岫鎮那麽大我也管不到整個鎮啊,這品質口感還有價格都一樣,又有人能給那些鎮上的買家送上門去,能提供這樣便利的服務,那些買蛋糕的人何樂而不為呢?村裏的人也都能賺些辛苦費。”
謝鬆林又道:“而且啊,咱們以後的生意可不會就局限在這小小的點心鋪子,我是要開很多鋪子的,我們一家有這麽多勤勞能幹的人,還有這村裏的人,隻要大家齊心協力,我們的日子都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