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開課了
全家穿越,在古代當大夫養娃種田 作者:徐書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蓮的婚事也很快就定了下來,因為之前就有過意向,所以此次正式走流程時,一切都進展得格外順暢,速度比起尋常婚事快上了許多。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家中長輩請人細細算過之後,謝蓮出嫁的吉日,竟然與謝柔出嫁的日子是同一天,這本該是各自人生中極為重要且獨一無二的日子,卻這般巧合地撞在了一起。
因為家裏一下子要出嫁兩個女兒,謝家的人都變得特別的忙碌,不過好在現在兩家鋪子和食堂都運轉得當,謝鬆柏和謝鬆楊他們暫時不在也都沒事。
謝鬆林每天把幾個兒子送到鎮上去念書,自己就在兩家鋪子和食堂之間來迴轉悠,晚上再把幾個小的都裝迴家,日子倒是過得非常規律。
謝晚星以前還去鋪子裏麵裝模作樣地學學,如今有了程非在家陪她是徹底不去鋪子裏聽沈鈺溪講課了,因為她發現她的假表哥也是文采非凡啊,想來在家中也是沒少念書的,有這樣免費的專屬家教怎麽能不用。
程非每日裏陪著謝晚星讀書講學,一段時間後,越發覺得驚奇不已,自己這位假的表妹,竟好似是個天才呢。
無論他講解何種知識,無論是晦澀難懂的詩詞深意,還是錯綜複雜的曆史脈絡,亦或是那些充滿哲理的經史子集要義,謝晚星總能迅速理解其中精髓。最讓程非驚歎的要數謝晚星背書的本事了,她隻需將那書卷拿在手中,翻來覆去地認真研讀個兩三次,便能將其中的內容基本上都記下來了,再念上個兩三次,不說倒背如流,也基本能順暢地背上來了。
程非由衷誇讚:“阿星,你這個背書的本事,當真是有些了不得啊。”
“那當然,我爹爹說我可是最聰明的。”謝晚星得意地揚揚頭,這背書的本事也不算是完全天生的。
畢竟她是穿越來的,在傳統教育應試環境裏長大的她,從小到大經曆過大大小小無數次的考試,要背的東西何其多,尤其考上了醫學院以後,那要背的東西更是海了去了,各種醫學術語、人體構造知識、病症表現及治療方法等等,畢業了開始上班以後又要記各種病人的病曆。
在這樣長期且高強度的記憶需求下,久而久之,背東西對於謝晚星來說,簡直就變成了一種肌肉記憶,就好像身體已經形成了本能反應,隻要看到需要記憶的內容,大腦就會自動開啟高效記憶模式,使得她如今在背誦方麵展現出了讓程非如此驚歎的本事。
“對了,我托人找了些醫書給你。”程非從房裏拎出了一個看上去頗為結實的大書箱,昨天吳用就帶著東西迴來了。
“真的嗎?”謝晚星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見箱子似乎有些重,她趕忙湊上前去幫忙托了一下書箱,“表哥,箱子重,你小心些傷口。”
“沒事,已經快好了。”程非把書箱放在了桌上,然後緩緩打開了箱蓋。隨著箱蓋的開啟,一股淡淡的墨香飄散而出,裏麵整整齊齊地擺了一箱子的書。
“多謝表哥,這些我真的很需要。”謝晚星是真高興,一直以來,謝晚星就懷揣著這樣一個想法。
她想知道古代的大夫們究竟是如何憑借著當時有限的醫療條件和認知水平來為患者開方治病的,她渴望通過了解古代的醫學思路,再與自己所熟知的現代醫學知識相互印證、對比,從而在這個時代研究出更加完善、更具療效的藥方,也好在長大後為這個時代的病患們多盡一份心力。
她之前也讓謝鬆林幫著找過一陣,可結果總是不盡人意,要知道,那些醫書世家都把自家的醫術視作傳家寶一般,裏麵記載著各種病症的獨到見解、治療秘方以及用藥訣竅等等,怎會輕易讓其流到外麵去呢。
所以市麵上能見到的所謂醫書,大多都是些泛泛之作,要麽內容淺顯,要麽錯漏百出,根本就沒有多少值得研讀的價值。
而那些出名的大夫,向來都是秉持著傳統的授徒方式。要想學醫,唯有拜師一途,可這拜師哪有那麽容易呀,古代的學徒工就更難了。
首先得找到願意收徒的大夫,還得經過重重考驗,證明自己有足夠的誠心和毅力。就算有幸拜了師,那也得從最基礎的雜活幹起,比如煎藥、打掃醫館、伺候師傅起居等等,要經過許多年的磨礪,才能真正開始學藝,接觸到核心的醫術知識。
更別說他們還不收女子當學徒。
所以謝晚星現在看的,都是空間書房裏她以前買的,還記得當初為了將書房的書牆填滿,謝晚星跟著謝鬆林買了不少關於中醫的書。
但是她工作以後就沒多少時間看書了,急診科是整個醫院最忙的科室,她真正能抽出時間來看書的機會卻是少之又少。
到了古代以後,她終於可以靜下心來,把她買的那些書都看一遍。
程非給她帶來這一箱醫書,雖然不知道他是怎麽弄來的,但是對謝晚星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
她拿了一本書翻了幾頁,抬起頭,再次誠摯地對程非說道:“表哥,真的很謝謝你,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
“怎麽突然跟我這麽客氣。”程非摸了摸他的頭,“姑母和姑父的救命之恩,我都還沒有報答,如今不過是尋了些醫書給你,這又算得了什麽。”
程非又道:“對了,我知道姑父一直想給表弟們找一個武師傅,我這邊有一個人選,若是姑父覺得可以的話,我就讓他過來。”
謝晚星道:“這就不用問我爹啦,表哥選的,自然是合適的。”
程非在當天晚上便尋了個合適的時機,與謝鬆林提了這件事,謝鬆林高興得連連點頭,對程非的這份用心很是感激。
兩人又就著此事聊了幾句細節,比如何時開始授課、授課的場地安排等等,待一切商議妥當,程非便告辭離去。
第二天,他就把他的下屬吳為傳喚了過來,吳為向來辦事利落,之前聽說他家世子可能需要他來當一段時間的武師傅,早早就在謝家後山附近待命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家中長輩請人細細算過之後,謝蓮出嫁的吉日,竟然與謝柔出嫁的日子是同一天,這本該是各自人生中極為重要且獨一無二的日子,卻這般巧合地撞在了一起。
因為家裏一下子要出嫁兩個女兒,謝家的人都變得特別的忙碌,不過好在現在兩家鋪子和食堂都運轉得當,謝鬆柏和謝鬆楊他們暫時不在也都沒事。
謝鬆林每天把幾個兒子送到鎮上去念書,自己就在兩家鋪子和食堂之間來迴轉悠,晚上再把幾個小的都裝迴家,日子倒是過得非常規律。
謝晚星以前還去鋪子裏麵裝模作樣地學學,如今有了程非在家陪她是徹底不去鋪子裏聽沈鈺溪講課了,因為她發現她的假表哥也是文采非凡啊,想來在家中也是沒少念書的,有這樣免費的專屬家教怎麽能不用。
程非每日裏陪著謝晚星讀書講學,一段時間後,越發覺得驚奇不已,自己這位假的表妹,竟好似是個天才呢。
無論他講解何種知識,無論是晦澀難懂的詩詞深意,還是錯綜複雜的曆史脈絡,亦或是那些充滿哲理的經史子集要義,謝晚星總能迅速理解其中精髓。最讓程非驚歎的要數謝晚星背書的本事了,她隻需將那書卷拿在手中,翻來覆去地認真研讀個兩三次,便能將其中的內容基本上都記下來了,再念上個兩三次,不說倒背如流,也基本能順暢地背上來了。
程非由衷誇讚:“阿星,你這個背書的本事,當真是有些了不得啊。”
“那當然,我爹爹說我可是最聰明的。”謝晚星得意地揚揚頭,這背書的本事也不算是完全天生的。
畢竟她是穿越來的,在傳統教育應試環境裏長大的她,從小到大經曆過大大小小無數次的考試,要背的東西何其多,尤其考上了醫學院以後,那要背的東西更是海了去了,各種醫學術語、人體構造知識、病症表現及治療方法等等,畢業了開始上班以後又要記各種病人的病曆。
在這樣長期且高強度的記憶需求下,久而久之,背東西對於謝晚星來說,簡直就變成了一種肌肉記憶,就好像身體已經形成了本能反應,隻要看到需要記憶的內容,大腦就會自動開啟高效記憶模式,使得她如今在背誦方麵展現出了讓程非如此驚歎的本事。
“對了,我托人找了些醫書給你。”程非從房裏拎出了一個看上去頗為結實的大書箱,昨天吳用就帶著東西迴來了。
“真的嗎?”謝晚星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見箱子似乎有些重,她趕忙湊上前去幫忙托了一下書箱,“表哥,箱子重,你小心些傷口。”
“沒事,已經快好了。”程非把書箱放在了桌上,然後緩緩打開了箱蓋。隨著箱蓋的開啟,一股淡淡的墨香飄散而出,裏麵整整齊齊地擺了一箱子的書。
“多謝表哥,這些我真的很需要。”謝晚星是真高興,一直以來,謝晚星就懷揣著這樣一個想法。
她想知道古代的大夫們究竟是如何憑借著當時有限的醫療條件和認知水平來為患者開方治病的,她渴望通過了解古代的醫學思路,再與自己所熟知的現代醫學知識相互印證、對比,從而在這個時代研究出更加完善、更具療效的藥方,也好在長大後為這個時代的病患們多盡一份心力。
她之前也讓謝鬆林幫著找過一陣,可結果總是不盡人意,要知道,那些醫書世家都把自家的醫術視作傳家寶一般,裏麵記載著各種病症的獨到見解、治療秘方以及用藥訣竅等等,怎會輕易讓其流到外麵去呢。
所以市麵上能見到的所謂醫書,大多都是些泛泛之作,要麽內容淺顯,要麽錯漏百出,根本就沒有多少值得研讀的價值。
而那些出名的大夫,向來都是秉持著傳統的授徒方式。要想學醫,唯有拜師一途,可這拜師哪有那麽容易呀,古代的學徒工就更難了。
首先得找到願意收徒的大夫,還得經過重重考驗,證明自己有足夠的誠心和毅力。就算有幸拜了師,那也得從最基礎的雜活幹起,比如煎藥、打掃醫館、伺候師傅起居等等,要經過許多年的磨礪,才能真正開始學藝,接觸到核心的醫術知識。
更別說他們還不收女子當學徒。
所以謝晚星現在看的,都是空間書房裏她以前買的,還記得當初為了將書房的書牆填滿,謝晚星跟著謝鬆林買了不少關於中醫的書。
但是她工作以後就沒多少時間看書了,急診科是整個醫院最忙的科室,她真正能抽出時間來看書的機會卻是少之又少。
到了古代以後,她終於可以靜下心來,把她買的那些書都看一遍。
程非給她帶來這一箱醫書,雖然不知道他是怎麽弄來的,但是對謝晚星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
她拿了一本書翻了幾頁,抬起頭,再次誠摯地對程非說道:“表哥,真的很謝謝你,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
“怎麽突然跟我這麽客氣。”程非摸了摸他的頭,“姑母和姑父的救命之恩,我都還沒有報答,如今不過是尋了些醫書給你,這又算得了什麽。”
程非又道:“對了,我知道姑父一直想給表弟們找一個武師傅,我這邊有一個人選,若是姑父覺得可以的話,我就讓他過來。”
謝晚星道:“這就不用問我爹啦,表哥選的,自然是合適的。”
程非在當天晚上便尋了個合適的時機,與謝鬆林提了這件事,謝鬆林高興得連連點頭,對程非的這份用心很是感激。
兩人又就著此事聊了幾句細節,比如何時開始授課、授課的場地安排等等,待一切商議妥當,程非便告辭離去。
第二天,他就把他的下屬吳為傳喚了過來,吳為向來辦事利落,之前聽說他家世子可能需要他來當一段時間的武師傅,早早就在謝家後山附近待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