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大炮
女尊一夫兩侍我靠美食築巔峰 作者:一枝錦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轟—” “轟—”
又是一個多月後,京郊荒僻的群山中,一陣悶雷似的炸響聲響起,被白雪覆蓋的山石炸裂開來,五公裏的山峰外,正站在大雍國最尊貴的人物——景帝。
放下陳嬌嬌這段時間無聊之下自製的望遠鏡,景帝沉默了,她沒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
將炮火與投石車結合,用黃銅造出了這名為大炮的武器。
“哈哈哈,好啊,沒想到你們兩個竟能如此迅速的把炮火試驗研製成功,還能造出這名為大炮的武器,太好了,實在是太好了。
有了這東西,什麽異族不異族,蠻夷不蠻夷的,她們通通都要臣服在我們大雍腳下,皇姐,咱們再多做上幾十個大炮,到時候你給我派些兵,我去把這周邊異族全部給你打下來!”
襄王率先發出一陣舒朗的笑聲,興奮的麵色通紅,使勁的往陳嬌嬌背上拍。
“我果然沒有看錯你,當初第一次見我就知道你是個能做大事的,看看,陳懷茹研究了幾十年都沒成功的炮火,你加入不過兩個月就造出了這大炮,快說說你想要什麽獎賞,趁今日皇姐在這,定要好好賞賜你一番。”
“呃,王女謬讚了,我不過是提出一些微不足道的想法,炮火的研究全靠陳老夫人的努力,這其實付出心血最多,功勞最大的是陳老夫人才對。”
看著一旁依舊滿臉笑意的陳懷茹,陳嬌嬌有些汗顏,她可不想把功勞給搶光了,況且她說的也是實話,她隻提出了想法和圖紙,具體跑上跑下,日夜不停的實施著的是陳懷茹。
這兩個月來,她甚至還有空又開了三家餛飩鋪,而陳懷茹則是日夜操勞的越發幹瘦了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其中誰的功勞最大。
“嬌嬌,你就不要自謙了,如果沒有你的靈機一動,我窮盡一生也難想到什麽才是正確的炮火比例,更別說把炮火與投石車結合,造出威力如此巨大的大炮了。
襄王說的對,皇上是該好好賞賜你一番。”
陳懷茹像是看著自家小輩似的,慈愛的看向陳嬌嬌,如果沒有陳嬌嬌,她這輩子恐怕要抱著遺憾去世了,如今能在她臨死前實現自己青年時期的願望,她這輩子也是無憾了。
“都賞,兩位都是大雍的功臣,朕定會好好賞賜你們二人一番的,你們日後也定會在青史隻是留門的。”
景帝這才迴過神了,誰也不知剛剛那一瞬間她都想了些什麽,四十多歲的中年女子,不怒自威的皇上竟有些熱淚盈眶了。
“不過阿睿啊,你說的那幾十個大炮皇姐暫時是沒法給你造出來了,你可知這一個大炮花費多少嗎?”
襄王不解的看向陳嬌嬌,這火炮雖然看起來大了些,但看起來也不算很麻煩吧,千兩銀子應該就到底了吧?
“母王,像這樣一座大炮造成花費共需三萬兩白銀。”
陳嬌嬌默默伸出三根手指。
“三萬兩?是花費的大了些,不過對比它的效果,這錢花的值!再說了,咱們不是還有金子的嗎?”
窟設島上最終冶煉出了一千多萬兩黃金,去掉給陳嬌嬌和白家的,剩下的黃金不是還多著呢嗎,別說是幾十個大炮了,幾百個也造的起啊。
“你前陣子問我要走的那批用來修路的銀子已經花費了那批金子裏的三分之一了,還有這次炮火研究耗費的花銷,剩下的還得給大雍的將士們製成棉衣棉鞋發放下去。
還有後續的堤壩、橋梁、福善院、農業扶持、減免稅收……這一樁樁一件件哪個不要錢,這金子在我手中還沒捂熱,便被你們給支走了。”
景帝幽幽的說道,金燦燦的金子擺放在庫房中,她還沒看夠便被自己這個皇妹和皇君給要走了,關鍵她們還都是要做各種利國利民的實事,沒有一絲一毫的私心,景帝連拒絕的餘地都沒有。
“福善院?這是……”
“哦,這是皇君早幾年就提出的建議,各地建造一批用來收養孤兒的地方,安排各種有手藝的人去福善院中為這些孤兒授課,讓她們能有一技之長,養到十四歲後便可以讓她們自食其力了。
隻是苦於前些年國庫一直沒錢,這個計劃一直沒有辦法實施,不過現在有了窟設島上的那批金子,如今皇君已經開始緩步進行了 ,相信過上幾年,以後街上不會再看到沒了父母的孩子在大街上沿街乞討了。”
陳嬌嬌聽明白了,這不就是前世的福利院嗎,這個主意好,古代天災人禍的,多的是孤苦無依的孤兒,她前世就是從福利院出來的,因此對這個想法更是十分支持。
隻是如今離異族入侵也不過還有四年,確實是要抓緊時間製造出一批大炮出來的,要是因為沒錢而耽誤了時間,豈不是太可惜了。
“既然修路花銷太大,為何不把修路這件事承包給個人呢?”
陳嬌嬌很快就想出了對策,聽景帝這意思,那批金子花費最多的便是用來修路了,如果把修路這項費用給省出來,豈不是很省出很大一筆銀子用來製造大炮了
“承包?這又作何解釋?”
“我也隻是有一個粗略的想法,陛下可以把修路這件事透露出去,讓那些皇商一起來競標,誰家出的多就把修路這件事交給誰。”
“修路還得她們花錢來買這個資格?這誰家也不是傻子,怎會有人願意呢?”
“當然是要讓她們有利可圖了,哪家承包的官路修建,哪家就可以合法的收取官道上的過路費,或十年,或二十年,凡是從官道上過路的貨商都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
而這筆費用便是這些皇商爭相競標的原因了,如果一家吃不下,那就改成兩家,三家一起。
陛下這邊隻需要派信得過的人來查驗檢收她們修好的道路是否合格就行了,我相信一條平坦順暢的官道,值得貨商們掏出一筆過路的銀子。
這樣一來不僅路修好了,陛下還不用花一個銅板,就連製造大炮的銀子也有了,豈不是一舉多得,不過其中具體的細節還得陛下和王女商議了。”
又是一個多月後,京郊荒僻的群山中,一陣悶雷似的炸響聲響起,被白雪覆蓋的山石炸裂開來,五公裏的山峰外,正站在大雍國最尊貴的人物——景帝。
放下陳嬌嬌這段時間無聊之下自製的望遠鏡,景帝沉默了,她沒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
將炮火與投石車結合,用黃銅造出了這名為大炮的武器。
“哈哈哈,好啊,沒想到你們兩個竟能如此迅速的把炮火試驗研製成功,還能造出這名為大炮的武器,太好了,實在是太好了。
有了這東西,什麽異族不異族,蠻夷不蠻夷的,她們通通都要臣服在我們大雍腳下,皇姐,咱們再多做上幾十個大炮,到時候你給我派些兵,我去把這周邊異族全部給你打下來!”
襄王率先發出一陣舒朗的笑聲,興奮的麵色通紅,使勁的往陳嬌嬌背上拍。
“我果然沒有看錯你,當初第一次見我就知道你是個能做大事的,看看,陳懷茹研究了幾十年都沒成功的炮火,你加入不過兩個月就造出了這大炮,快說說你想要什麽獎賞,趁今日皇姐在這,定要好好賞賜你一番。”
“呃,王女謬讚了,我不過是提出一些微不足道的想法,炮火的研究全靠陳老夫人的努力,這其實付出心血最多,功勞最大的是陳老夫人才對。”
看著一旁依舊滿臉笑意的陳懷茹,陳嬌嬌有些汗顏,她可不想把功勞給搶光了,況且她說的也是實話,她隻提出了想法和圖紙,具體跑上跑下,日夜不停的實施著的是陳懷茹。
這兩個月來,她甚至還有空又開了三家餛飩鋪,而陳懷茹則是日夜操勞的越發幹瘦了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其中誰的功勞最大。
“嬌嬌,你就不要自謙了,如果沒有你的靈機一動,我窮盡一生也難想到什麽才是正確的炮火比例,更別說把炮火與投石車結合,造出威力如此巨大的大炮了。
襄王說的對,皇上是該好好賞賜你一番。”
陳懷茹像是看著自家小輩似的,慈愛的看向陳嬌嬌,如果沒有陳嬌嬌,她這輩子恐怕要抱著遺憾去世了,如今能在她臨死前實現自己青年時期的願望,她這輩子也是無憾了。
“都賞,兩位都是大雍的功臣,朕定會好好賞賜你們二人一番的,你們日後也定會在青史隻是留門的。”
景帝這才迴過神了,誰也不知剛剛那一瞬間她都想了些什麽,四十多歲的中年女子,不怒自威的皇上竟有些熱淚盈眶了。
“不過阿睿啊,你說的那幾十個大炮皇姐暫時是沒法給你造出來了,你可知這一個大炮花費多少嗎?”
襄王不解的看向陳嬌嬌,這火炮雖然看起來大了些,但看起來也不算很麻煩吧,千兩銀子應該就到底了吧?
“母王,像這樣一座大炮造成花費共需三萬兩白銀。”
陳嬌嬌默默伸出三根手指。
“三萬兩?是花費的大了些,不過對比它的效果,這錢花的值!再說了,咱們不是還有金子的嗎?”
窟設島上最終冶煉出了一千多萬兩黃金,去掉給陳嬌嬌和白家的,剩下的黃金不是還多著呢嗎,別說是幾十個大炮了,幾百個也造的起啊。
“你前陣子問我要走的那批用來修路的銀子已經花費了那批金子裏的三分之一了,還有這次炮火研究耗費的花銷,剩下的還得給大雍的將士們製成棉衣棉鞋發放下去。
還有後續的堤壩、橋梁、福善院、農業扶持、減免稅收……這一樁樁一件件哪個不要錢,這金子在我手中還沒捂熱,便被你們給支走了。”
景帝幽幽的說道,金燦燦的金子擺放在庫房中,她還沒看夠便被自己這個皇妹和皇君給要走了,關鍵她們還都是要做各種利國利民的實事,沒有一絲一毫的私心,景帝連拒絕的餘地都沒有。
“福善院?這是……”
“哦,這是皇君早幾年就提出的建議,各地建造一批用來收養孤兒的地方,安排各種有手藝的人去福善院中為這些孤兒授課,讓她們能有一技之長,養到十四歲後便可以讓她們自食其力了。
隻是苦於前些年國庫一直沒錢,這個計劃一直沒有辦法實施,不過現在有了窟設島上的那批金子,如今皇君已經開始緩步進行了 ,相信過上幾年,以後街上不會再看到沒了父母的孩子在大街上沿街乞討了。”
陳嬌嬌聽明白了,這不就是前世的福利院嗎,這個主意好,古代天災人禍的,多的是孤苦無依的孤兒,她前世就是從福利院出來的,因此對這個想法更是十分支持。
隻是如今離異族入侵也不過還有四年,確實是要抓緊時間製造出一批大炮出來的,要是因為沒錢而耽誤了時間,豈不是太可惜了。
“既然修路花銷太大,為何不把修路這件事承包給個人呢?”
陳嬌嬌很快就想出了對策,聽景帝這意思,那批金子花費最多的便是用來修路了,如果把修路這項費用給省出來,豈不是很省出很大一筆銀子用來製造大炮了
“承包?這又作何解釋?”
“我也隻是有一個粗略的想法,陛下可以把修路這件事透露出去,讓那些皇商一起來競標,誰家出的多就把修路這件事交給誰。”
“修路還得她們花錢來買這個資格?這誰家也不是傻子,怎會有人願意呢?”
“當然是要讓她們有利可圖了,哪家承包的官路修建,哪家就可以合法的收取官道上的過路費,或十年,或二十年,凡是從官道上過路的貨商都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
而這筆費用便是這些皇商爭相競標的原因了,如果一家吃不下,那就改成兩家,三家一起。
陛下這邊隻需要派信得過的人來查驗檢收她們修好的道路是否合格就行了,我相信一條平坦順暢的官道,值得貨商們掏出一筆過路的銀子。
這樣一來不僅路修好了,陛下還不用花一個銅板,就連製造大炮的銀子也有了,豈不是一舉多得,不過其中具體的細節還得陛下和王女商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