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安得福不住拿衣袖擦著汗,阿翁忙道:
“安公公別理他,他就隨口說說。”
“反正我們也沒事,在哪待都是待著。”
“我們就在這裏等無念下朝就好。”
說著,阿翁狠狠白了墨離一眼,
墨離卻衝她溫柔一笑,渾不當迴事,
隻語音放軟了些,對著安得福又說道:
“既然你們娘娘都這麽說了,那我們就在這等等。”
“這裏怎麽就你一個人伺候呀?其他的宮女太監呢?”
“這‘永惜宮’連個幹活的人都沒有嗎?”
“這位爺息怒,是皇上怕太多人在跟前擾了娘娘清淨,”
“於是吩咐他們都在殿外遠遠候著,隻奴才一人在跟前。”
“若是娘娘……或您有任何吩咐,奴才會立即派他們去辦。”
安得福心中七上八下,不知這人又要搞什麽幺蛾子。
“行吧,我要求有點多,你一個人記得住嗎?”
墨離瞅了一眼安得福道。
“奴才記得住,您吩咐就是。”
安得福躬身答道。
“先給你們娘娘弄些好吃的點心過來,她上午該加餐食了。”
“點心不能太油,太甜,太幹,太膩。”
“配壺紫蘇飲子,要溫熱的,不能太燙,也不能涼了,”
“再把你們宮中最好的水果送過來。”
“不要涼果,也不要凍果,要正常的新鮮果子。”
“不要太酸的,也不要太甜的,”
“帶苦味的尤其不行,我娘子不愛吃。”
“水分要足一些,太幹巴的也不行。”
“若是西瓜一定要把籽剔了,免得我娘子吃著不方便。”
“對了,再熬些溫補又防暑的湯品,”
“綠豆之類性寒涼的食材要少放些。”
“這個不著急,讓禦廚房多燉些時候。”
“還有,你們這裏怎麽連張榻都沒有?”
“去給我弄張寬敞又舒服的榻過來。”
“不要綠色的也不要黃色的,俗氣,顏色要素淨一點。”
“靠枕一定要舒服,長一些,兩三個就夠了。”
“搬過來放到那邊,離床不要太遠,也不要太近。”
“離那窗戶近些,記住了嗎?”
阿翁聽著墨離說了這麽大一堆,都愣住了。
卻聽安得福恭敬地答道:
“奴才記住了。”
墨離眉毛一挑,道:
“真的假的?沒想到你這……公公記性還挺好。”
“行了,快去弄吧,一會餓到你們娘娘,唯你是問。”
“是,奴才遵命。”
安得福趕緊退了出去。
“使喚人好玩嗎?”
待安得福走後,阿翁頗有些無奈地瞪著墨離。
“什麽叫使喚?你是離妃娘娘,他們伺候你是應該的。”
“再說,娘子確實到該加餐的時間了。”
“你現在一頓吃得那麽少,可不能餓到。”
“那皇帝還不知道什麽時候下朝呢,你難道就一直在這幹等他呀。”
“上次他是不是就讓你在這裏幹等著,”
“然後你無聊去禦花園,才被那些狗東西給打了的?”
墨離說著,語氣變得憤恨起來。
“你怎麽又提那事,不是說不說了嘛?”
見阿翁微微有些生氣,墨離忙道:
“不說了不說了,娘子不要生氣。”
“這次有我陪著你,不無聊啊。”
不知為何,阿翁總有種不好的預感,感覺不該答應墨離進宮來。
待她吃完點心,正喝著飲子,
突然聽見有人站在殿門口叫了一聲“阿翁”,
一抬頭,果然是沐無念。
沐無念得知阿翁願意再來,心情愉悅極了,
下朝之後便立刻換了朝服,然後匆匆趕了過來。
“無念,你下朝啦?”
阿翁的笑一如既往,語音也是,
墨離聽在心中,卻抑製不住地醋意湧動,
雖然之前阿翁說“墨離”比“阿離”好聽,
但他仍覺得“無念”這個名字叫起來太過曖昧。
沐無念快步走到桌前坐在阿翁身邊,似沒看見墨離一般,
眼神一秒鍾都沒從阿翁身上離開過。
他一出現,墨離就發覺了,
自覺他雖俊朗清秀,但單論樣貌比自己還是差些,
隻眉宇間隱藏的帝王貴氣,顯得他的氣質有些不一般的清冷。
“點心還合口嗎?夠不夠?”
沐無念對阿翁說話永遠是那樣溫柔。
阿翁剛點了點頭,就聽一旁的墨離冷冷道:
“她脾胃不好,夠不夠也不能多吃。”
沐無念這才看了他一眼,眼神很淡,
隨即又看著阿翁,目光立馬變得柔和,語音更是溫軟:
“你讓我查的人,戶部已經送來了資料。”
“‘機’姓很少見,隻有很早以前瓦那族留下的一支後裔姓機,”
“他們性情溫良,喜群居,居住的村落名‘千機村’。”
“村子裏的人不善交往,因此與周邊村落或與其他族群鮮有往來。”
“村民一般都是生於村落,長於村落,最後也死於村落。”
“外麵的人可與村民通婚,但婚後必須得留在村子裏生活,”
“幾百年來約定俗成,未有人不遵從,亦未有人離開。”
“戶部的人查到村子裏叫機無變的總共有六人。”
“其中三人已歿,均為男子。”
“一人死於十二歲,死因是天花。”
“生前從未下過廚,肯定不會你說的那道食物。”
“父母仍健在,均為農夫,都沒聽過渾羊歿忽的名字。”
“一人死於十六歲,死因是肺癆。”
“生下來就身體孱弱,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自小與爺爺相依為命,但他爺爺也在去年去世了。”
“據村民說他們家很少吃肉,為了給自己孫子調養身體,”
“他爺爺常去山上采摘各種菌類和野菜,陪著孫子一起吃素。”
“大概率也與渾羊歿忽不沾邊。”
“另一人死於四十一歲,因病而亡。”
“生前是個廚子,經常幫著村民操辦各種紅白事的宴席。”
“一直沒有成親,後來收養了一個孩子,”
“孩子長大後繼承了他的衣缽,如今仍在村中操持各類宴席。”
“他說他父親生前沒有做過渾羊歿忽這道菜,”
“他也從未聽過這個名字,更不知是何食物。”
“餘下仍在世的三人,一人為剛出生月餘的小孩,”
“父母是村中大戶,祖上留有產業,生活富庶。”
“家中有專門做飯的廚子,都沒有聽過渾羊歿忽。”
“安公公別理他,他就隨口說說。”
“反正我們也沒事,在哪待都是待著。”
“我們就在這裏等無念下朝就好。”
說著,阿翁狠狠白了墨離一眼,
墨離卻衝她溫柔一笑,渾不當迴事,
隻語音放軟了些,對著安得福又說道:
“既然你們娘娘都這麽說了,那我們就在這等等。”
“這裏怎麽就你一個人伺候呀?其他的宮女太監呢?”
“這‘永惜宮’連個幹活的人都沒有嗎?”
“這位爺息怒,是皇上怕太多人在跟前擾了娘娘清淨,”
“於是吩咐他們都在殿外遠遠候著,隻奴才一人在跟前。”
“若是娘娘……或您有任何吩咐,奴才會立即派他們去辦。”
安得福心中七上八下,不知這人又要搞什麽幺蛾子。
“行吧,我要求有點多,你一個人記得住嗎?”
墨離瞅了一眼安得福道。
“奴才記得住,您吩咐就是。”
安得福躬身答道。
“先給你們娘娘弄些好吃的點心過來,她上午該加餐食了。”
“點心不能太油,太甜,太幹,太膩。”
“配壺紫蘇飲子,要溫熱的,不能太燙,也不能涼了,”
“再把你們宮中最好的水果送過來。”
“不要涼果,也不要凍果,要正常的新鮮果子。”
“不要太酸的,也不要太甜的,”
“帶苦味的尤其不行,我娘子不愛吃。”
“水分要足一些,太幹巴的也不行。”
“若是西瓜一定要把籽剔了,免得我娘子吃著不方便。”
“對了,再熬些溫補又防暑的湯品,”
“綠豆之類性寒涼的食材要少放些。”
“這個不著急,讓禦廚房多燉些時候。”
“還有,你們這裏怎麽連張榻都沒有?”
“去給我弄張寬敞又舒服的榻過來。”
“不要綠色的也不要黃色的,俗氣,顏色要素淨一點。”
“靠枕一定要舒服,長一些,兩三個就夠了。”
“搬過來放到那邊,離床不要太遠,也不要太近。”
“離那窗戶近些,記住了嗎?”
阿翁聽著墨離說了這麽大一堆,都愣住了。
卻聽安得福恭敬地答道:
“奴才記住了。”
墨離眉毛一挑,道:
“真的假的?沒想到你這……公公記性還挺好。”
“行了,快去弄吧,一會餓到你們娘娘,唯你是問。”
“是,奴才遵命。”
安得福趕緊退了出去。
“使喚人好玩嗎?”
待安得福走後,阿翁頗有些無奈地瞪著墨離。
“什麽叫使喚?你是離妃娘娘,他們伺候你是應該的。”
“再說,娘子確實到該加餐的時間了。”
“你現在一頓吃得那麽少,可不能餓到。”
“那皇帝還不知道什麽時候下朝呢,你難道就一直在這幹等他呀。”
“上次他是不是就讓你在這裏幹等著,”
“然後你無聊去禦花園,才被那些狗東西給打了的?”
墨離說著,語氣變得憤恨起來。
“你怎麽又提那事,不是說不說了嘛?”
見阿翁微微有些生氣,墨離忙道:
“不說了不說了,娘子不要生氣。”
“這次有我陪著你,不無聊啊。”
不知為何,阿翁總有種不好的預感,感覺不該答應墨離進宮來。
待她吃完點心,正喝著飲子,
突然聽見有人站在殿門口叫了一聲“阿翁”,
一抬頭,果然是沐無念。
沐無念得知阿翁願意再來,心情愉悅極了,
下朝之後便立刻換了朝服,然後匆匆趕了過來。
“無念,你下朝啦?”
阿翁的笑一如既往,語音也是,
墨離聽在心中,卻抑製不住地醋意湧動,
雖然之前阿翁說“墨離”比“阿離”好聽,
但他仍覺得“無念”這個名字叫起來太過曖昧。
沐無念快步走到桌前坐在阿翁身邊,似沒看見墨離一般,
眼神一秒鍾都沒從阿翁身上離開過。
他一出現,墨離就發覺了,
自覺他雖俊朗清秀,但單論樣貌比自己還是差些,
隻眉宇間隱藏的帝王貴氣,顯得他的氣質有些不一般的清冷。
“點心還合口嗎?夠不夠?”
沐無念對阿翁說話永遠是那樣溫柔。
阿翁剛點了點頭,就聽一旁的墨離冷冷道:
“她脾胃不好,夠不夠也不能多吃。”
沐無念這才看了他一眼,眼神很淡,
隨即又看著阿翁,目光立馬變得柔和,語音更是溫軟:
“你讓我查的人,戶部已經送來了資料。”
“‘機’姓很少見,隻有很早以前瓦那族留下的一支後裔姓機,”
“他們性情溫良,喜群居,居住的村落名‘千機村’。”
“村子裏的人不善交往,因此與周邊村落或與其他族群鮮有往來。”
“村民一般都是生於村落,長於村落,最後也死於村落。”
“外麵的人可與村民通婚,但婚後必須得留在村子裏生活,”
“幾百年來約定俗成,未有人不遵從,亦未有人離開。”
“戶部的人查到村子裏叫機無變的總共有六人。”
“其中三人已歿,均為男子。”
“一人死於十二歲,死因是天花。”
“生前從未下過廚,肯定不會你說的那道食物。”
“父母仍健在,均為農夫,都沒聽過渾羊歿忽的名字。”
“一人死於十六歲,死因是肺癆。”
“生下來就身體孱弱,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自小與爺爺相依為命,但他爺爺也在去年去世了。”
“據村民說他們家很少吃肉,為了給自己孫子調養身體,”
“他爺爺常去山上采摘各種菌類和野菜,陪著孫子一起吃素。”
“大概率也與渾羊歿忽不沾邊。”
“另一人死於四十一歲,因病而亡。”
“生前是個廚子,經常幫著村民操辦各種紅白事的宴席。”
“一直沒有成親,後來收養了一個孩子,”
“孩子長大後繼承了他的衣缽,如今仍在村中操持各類宴席。”
“他說他父親生前沒有做過渾羊歿忽這道菜,”
“他也從未聽過這個名字,更不知是何食物。”
“餘下仍在世的三人,一人為剛出生月餘的小孩,”
“父母是村中大戶,祖上留有產業,生活富庶。”
“家中有專門做飯的廚子,都沒有聽過渾羊歿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