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九月,項梁在東阿擊敗了章邯的軍隊,就領兵西進,等到達定陶時,再度打垮秦軍。項羽、劉邦又在雍丘與秦軍交戰,大敗秦軍,斬殺了三川郡守李由(李斯之子)。


    項梁於是更加輕視秦軍,顯露出驕傲的神色。宋義便規勸道:“打了勝仗後,如若將領驕傲、士兵怠惰,必定會失敗。現在士兵已有些怠惰了,而秦兵卻在一天天地增多,我替您擔心啊!”但項梁不聽從勸告,竟又派宋義出使齊國。宋義在途中遇到齊國的使者高陵君顯,問他道:“您將要去會見武信君嗎?”顯迴答說:“是啊。”宋義道:“我論定武信君必會失敗。您慢點去當可免遭一死,快步趕去就將遭受禍殃。”這時秦二世調動全部軍隊增援章邯攻打楚軍,在定陶大敗楚軍,項梁戰死。


    秦將章邯已經擊垮了項梁的部隊,便認為楚地的兵事不值得憂慮,就渡過黃河,向北攻打趙,大敗趙軍,而後率軍抵達邯鄲,將城中百姓全部遷徙到河內,鏟平了邯鄲的城郭。張耳與趙王歇逃入钜鹿城,秦將王離領兵將钜鹿團團圍住。陳餘向北收集常山的兵士,獲得幾萬人,駐紮在钜鹿北麵,章邯駐軍钜鹿南麵的棘原。趙於是幾次向楚請求救援。


    這時齊國的使者高陵君顯正在楚,就進見楚懷王說:“宋義推論武信君的軍隊必敗,過了不幾天,項軍果然失敗。軍隊尚未開戰就預見到了敗亡的征兆,這可以說是頗懂得兵法了!”楚懷王熊心即召宋義前來商議事情,十分喜歡他,因此便任命他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領兵去援救趙國。各路部隊的將領也都歸宋義統領,號稱他為“卿子冠軍”。


    項梁死後,被立為楚懷王的熊心與諸將定下誓約:先入關中者為王。熊心原來也隻是一個放羊娃,被項梁他們推上這個位置,也隻是一個傀儡人物,當這個傀儡想要反客為主的時候,往往就是這個傀儡滅亡的時候。


    雖名為王,熊心也是可憐之人。本該安安穩穩放羊過一生,卻卷入這兵家政治的混亂之中。


    話迴正題,宋義被楚懷王提為上將軍,帶領軍隊到達安陽,停留了四十六天而不進兵。項羽見此情形,說道:“秦軍圍困趙軍形勢緊急,應火速領兵渡黃河,如此由楚軍在外攻擊,趙軍在內接應,打敗秦軍就是一定的了!”


    宋義卻道:“不對。要拍打叮咬牛身的大虻蟲,而不可以消滅牛毛中的小蟣虱。現在秦軍攻趙,打勝了,軍隊就會疲憊,我們即可乘秦軍疲憊之機發起進攻;打不勝,我們就率軍擂鼓西進,這樣便必定能夠攻克秦了。所以不如先讓秦、趙兩軍相鬥。身披鎧甲、手持銳利的武器衝鋒陷陣,我不如你;但運籌帷幄、製定策略,你卻不如我。”因此在軍中下達命令:“凡是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倔強不服從指揮的人,一律處斬!”


    宋義隨後派他的兒子宋襄去齊國為相,並親自把他送到無鹽縣,大擺宴席招待賓客。當時天氣寒冷,大雨不停,士兵饑寒交迫。


    項羽見宋義如此無有局勢之態度,傲慢無視士兵受苦,心中憤憤不平,便說道:“將軍本當合力攻秦,卻長久地滯留不前。而今年成荒歉,百姓貧困,士兵吃的是蔬菜拌著雜豆子,這軍中也沒有存糧,竟還要設酒宴盛會賓客,不領兵渡黃河,取用趙地的糧食作軍糧,與趙軍合力擊秦,卻說什麽“乘秦軍疲憊之機發動進攻”。以秦國的強盛攻打新建立的趙,勢必戰勝。趙被攻占,秦軍便將更加強大,哪裏還會有疲憊的機會可乘!況且我軍新近剛剛吃了敗仗,此時楚王坐立不安,集中起全國的兵力交付給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現在不體恤士兵,而去屈從於一己私利,不是以國家為重的忠臣啊!”


    此值,秦二世三年十一月(公元前208年),項羽早晨去進見宋義的時候,就在營帳中直接斬了宋義的腦袋。項羽出了營帳後,當即向軍中發布號令說:“宋義與齊合謀反楚,楚王密令我殺了他!”


    這個時候,眾將領都因為畏懼而屈服,無人敢於抗拒,一致說:“首先擁立楚王的是將軍您家中的人,如今又是您誅除了亂臣賊子。”


    於是就共同推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項羽即派人去追趕宋義的兒子宋襄,追至齊地將他殺了。並遣桓楚向楚懷王熊心報告情況,懷王熊心於是讓項羽擔任了上將軍。


    其實士兵早就看不慣宋義這樣一慣囂張的樣子,仗著楚懷王封他為上將軍就自以為是,隻顧著自己的私利,而不顧士兵們的饑渴受苦,也不顧眼前要消滅秦朝的危急,貽誤戰機。宋義如今落得這個下場也是自作自受,一點也不可惜。


    項梁之兵敗而死,他的失算在於為人太驕傲了,而宋義之死,亦剛開始並不是驕傲所導致的。宋義預先知道項梁為人,驕兵必敗的道理,而後來結果真為自己所料,於是便詡詡然地自誇自己有先見之明了,蓋然亦漸漸驕縱傲慢了起來。到了楚懷王熊心這個傀儡帝召他入幕之後,不明實際情況的懷王對其寵信日深,更是足於雲裏醞釀成宋義之驕傲的姿態了。


    到了宋義被這個不明自己實際就是傀儡還妄想擁有權力擺布項羽的熊心擢為上將軍,給宋義以美號,授以重權,而宋義之驕傲乃越來越大了。正是將軍夫救兵如救火然,宋義身為上將軍豈可中道逗留,而月餘不進攻乎?況且行兵打仗以銳氣為主,銳氣一衰,何足於禦敵?宋義曾經以此譏笑項梁,而不知道會自蹈此轍,即使項羽無殺宋義之舉,亦然宋義將來安在而不致敗亡也!視看他人則明智,而處身在己卻昏蠢,吾於宋義亦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濟公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鍾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鍾亭並收藏濟公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