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九月,在江南沛縣地方,有個豐鄉陽裏村(今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出現了一位真命天子,起兵平定變亂,此人就是後來就是漢朝的開國之君漢高祖皇帝,姓劉名邦,字季。劉邦的父親名叫執嘉,母親王氏,名叫含始。劉執嘉生性恭謹寬厚,為同鄉裏的人所稱述美德,故在年將及老,當時的人們統稱為劉太公。
王氏含始與劉太公年紀相當,因此亦稱唿為劉媼。劉媼生下來了兩個兒子,長子名叫劉伯,二兒子名叫劉仲。伯、仲這兩個兒子在生下來的時候並沒有什麽奇怪的事情,到了第三次懷孕生子的時候卻很是大不一樣。
相傳劉媼有一次出了趟門,路過大澤邊的時候,自我感覺自己腳力過度疲勞,於是暫時就停了下來,在堤上安靜地坐了下來閉目養神,就在似睡非睡的時候,劉媼突然間看見一個身穿金甲的神仙人物,從天而降,站立在自己的身邊。劉媼一時間就被嚇得昏了過去,也不知道那個站在自己旁邊的金甲神人對自己有怎麽樣的舉動。這個說法和中國古代神話史裏的薑嫄一次外出時,偶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腳印(可能是神跡或巨人足跡),出於好奇或某種神秘力量的驅使,她踩踏了這個足跡,隨後感到身體異樣,不久後就懷孕了。 這個故事和薑嫄踩巨人腳印孕育生子的故事如出一轍。
大抵中國古代曆史之中就好談神話,故有此奇怪故事吧。
唯是劉太公在家掛念自己的妻子,看見她久出未迴家,免不得要自己出門去尋找妻子。劉太公剛要出門,天空一時突然就昏暗了下來,電光閃耀,雷聲隆隆,劉太公越發著急,連忙帶上雨傘,兩腳三步地大趕,來到了大澤。
劉太公遠遠看過去,看見堤上睡著一個人,好像是自己的妻子,此時,但見半空之中有雲霧罩住,雲霧之氣環繞浮動著,隱隱約約看見有露出鱗甲,像是有蛟龍來往到妻子的身邊。劉太公當下心裏又是懷疑又是懼怕的,於是隻好停住了腳步,不敢冒然上前近看。等過了一會兒,雲收霧散,天空複明的時候,方才敢走近前往審視,果然是自己的妻子劉媼。
此時劉太公的妻子,疲倦地打著哈欠,伸著懶腰,神態朦朦朧朧,一副剛剛醒來的樣子。偏偏劉媼似乎無知覺一樣,等待劉太公走過來的時候,問了數聲,劉太公妻子方才睜開眼往四麵看顧,然後開口稱奇怪。
劉太公於是又問她可曾經是否受到什麽驚嚇了,劉媼迴答道:“我剛才在這裏休息,忽然間看見金甲神人從天下降,然後就嚇得暈過去了,往後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情況。今天剛剛睡醒過來,才知道原來自己隻是做了一個怪夢。”
劉太公聽了妻子說的這些複述以及雷電蛟龍等狀態,劉媼是全然不知,好好一歇了一會,神氣複原,於是就和丈夫劉太公一同迴了家。
不知不覺從那天開始,劉太公的妻子就懷孕了,過了十個月,竟然生下一個男孩。劉太公心裏疑惑:這孩子難道真是神人所下凡生的麽?這孩子, 他的鼻梁高挺,眉骨立體,有美好的鬢角,左邊的大腿上麵長有七十二顆黑痣。
劉太公認為這個孩子將來是英雄人物,於是取名為邦,因為他在家裏兄弟排行最小,就以季為字。劉太公家世代業農,承前啟後,無非就是春耕夏耘,秋收冬獲等事。伯、仲二子,亦就農業,隨父營生。
而劉邦為人仁厚而愛護他人,樂善好施,個性灑脫豁達、不拘小節,頗有度量。但是他不喜歡跟家人一樣從事農作生產,所以常常被父親劉太公訓斥。 早年也曾因為時常帶人寄食,與其嫂發生過矛盾。
劉邦身長七尺八寸,正是一個青壯年紀,奈何劉太公覺得小兒子看起來勤吃懶做,會坐耗家產,心裏難免既生厭恨,自然招哥嫂口出怨言。劉太公稍有所聞,索性就分析產業,讓兒子伯、仲挈眷分居。劉邦此時尚未娶妻,仍然隨著父母生活。
豐邑和沛縣曾隸屬魏、楚 ,劉邦的青少年時代成長在魏楚交界地帶,受到兩國文化氛圍的熏陶,其人熟習楚歌,又仰慕魏國英雄信陵君魏無忌的德行 。後來有能力西行至魏國各地時,信陵君已故去多年,曾是信陵君門客的張耳在魏國擔任外黃縣令,招致四方門客。當時秦國已展開攻滅魏都大梁的戰役,劉邦到外黃縣多次隨同張耳交遊,以賓客身份相處數月之久。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滅魏之後,張耳成為秦廷通緝犯,門客皆散去。劉邦迴到家鄉沛縣。
劉邦在家人的眼裏,仍然是終日遊蕩,不務生產。又往往取得家財,結交朋友,征逐酒食。劉太公本說劉邦秉資奇異,將來會另眼相看,可眼看至此兒子劉邦年紀都長這樣大了卻一事無成,於是斥責他為無賴,連衣食都不願意周給。
劉邦卻怡然自得,不以為意,有時候恐怕會受到父親的斥責驅逐,所以不敢迴家,於是就到自己的兩個兄長的家裏棲身。
伯、仲兩兄弟究竟係同胞,雖然這樣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負擔,卻也招唿弟弟劉邦令其同住同吃,也不好漠視。哪知兄長劉伯忽然得了疾病,竟然導致逝世,而劉伯的妻子本來就厭恨小叔,自然就不願意繼續供養劉邦了的。
劉邦個性直率,胸無城府,直遂徑行,不管嫂子她憎恨嫌棄與否,仍然經常到長嫂家裏索要食物。之前劉邦的大嫂就不喜歡劉邦,但是因為自己丈夫劉伯在世,礙著丈夫那一關,也不好有什麽阻攔的。現在丈夫劉伯已經去世了,自然就不再遷就小叔了,此後劉邦再去大嫂住處吃住,十次就有九次都被拒絕了的,大嫂並借口對劉邦說道:“自己現在寡婦獨居的,不方便再讓你來家裏吃住了,不然會有外人說閑話的。”
劉邦對大嫂的話信以為真,以為大嫂真是因為寡居才謝絕了自己,所以也就沒有生氣。
有一天中午,劉邦約好了一群好友,想著人多的話一起去大嫂家,外人應該沒什麽閑話可說的,於是就興致勃勃的帶著朋友們來到了大嫂家。
劉伯的妻子本來就討厭劉邦,現在看見他還帶了這麽多人過來自己家裏,更加是厭煩他了。
大嫂正擔心劉邦帶了這麽多人過來自己家裏蹭午飯,心煩意躁時,突然眉頭一皺,就計上心頭。大嫂為阻止劉邦頻繁蹭飯,劉伯的妻子當著劉邦和劉邦朋友的麵走進了廚房,故意用瓢使勁的刮鍋,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並且說自己的鍋裏已經沒有什麽吃的喝的了。在場的眾人一聽,自然都心領神會,很是識趣的各自找了借口各迴各的家去了。
劉邦看見這個情形,感到很是尷尬的,隻得滿臉賠笑著紛紛送自己朋友出門,等到朋友們都走了之後,劉邦走進了大嫂的廚房一看,登時就火氣上來了,原來劉邦看見鍋上正冒著熱乎乎的白氣,鍋裏其實已經做好的羹湯,有一半鍋多的份量,是足夠大家吃喝的。
這個時候,劉邦才了解原來大嫂逞刁使詐,是故意讓自己在朋友們麵前難堪的,自從劉邦在大嫂處受了這番羞辱之後,劉邦長歎一聲,轉身就離開了大嫂家,也不她爭論,也是大度,從此以後劉邦再也不去大嫂家了。
劉邦決心以後不再去大嫂家裏,便專門向鄰居家的兩處酒館,做了一個長期的買主。劉邦有時候往酒館裏獨自喝酒,有時候邀請朋友客人一起喝酒。這兩處酒館都是婦人開設的,一個叫王媼,一個叫武婦。(史記作負,負與婦通。)二位婦人雖是女流之輩,卻因為劉邦與她們都是自小鄰居長大的少年,也不便斤斤計較;並且劉邦進來她們的酒館裏之後,這往來飲酒邀約的客人猶如趕集市似的,統日計算,比往日裏掙得錢多了數倍,二位酒館主婦暗暗稱唿奇怪,所以遇見劉邦要賒酒賬的時候,無不應允。
劉邦生平最是喜歡飲酒,看見兩家酒館都肯願意賒賬,他是樂得自在,於是盡情痛快飲酒,往往待在酒館裏待到黃昏時分,仍然沒有迴去,還要痛快喝上幾杯。待到喝得七八分醉身子懶洋洋得不想動,劉邦索性就躺在酒座上麵,鼾睡了一宵。王媼和武婦,本來想要把劉邦叫醒過來,促令他快點迴家去,誰知剛走近劉邦身旁,突然之間隱隱約約看見一團雲彩盤在劉邦的頭頂,看見雲彩在劉邦的頭上麵顯現出來了一條金色鱗甲的龍,甚是光怪陸奇,不可逼視。這個時候,王媼對武婦說:“你和我都沒有眼花吧?你剛剛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看見劉邦頭上有個龍。”
武婦聽見王媼說的話,點了點頭說自己也看見了。兩位婦人自從接待劉邦在自家酒館飲酒休息之後,這酒館裏的生意是越來越好,收入比之前的經營情況要好很多,家裏家外也安穩了不少。
兩個婦人越發覺得稀奇,料定劉邦此人將來必定是大富大貴了不起的豪傑人物,每到年尾盤算結賬的時候,她們也不向劉邦追討所賒的酒錢。劉邦本來就囊中羞澀,自然無從償還,曆年來賒的酒賬,兩婦人也是慷慨大方,俱一筆勾銷罷了。
劉邦有個交集很好的朋友,叫盧綰,據說還是劉邦家的鄰居。兩個人在同一天出生的,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還得到了鄉民的祝賀。兩人從小是一塊讀書學習,一塊玩。而劉邦年輕的時候因為經常惹是生非,引官司,東躲西藏,盧綰也常常追隨他。還有記載說得更具體,說是這兩個在一起讀書是在馬維先生的“馬公書院”讀書。
劉邦成年之後也絕非是沒有知識,他也想在人世間做一些事業,喜好交友遊曆,會聽取別人意見。有朋友教他學習官吏管理之事情。他一學就能,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沿襲楚舊郡設立泗水郡。進入壯年後的劉邦通過試補成為秦吏,做了泗水的亭長。在任上,他和縣廷的每個官吏都能親昵地調笑,又喜歡喝酒,愛好美色。
劉邦曾經到秦朝首都鹹陽參加徭役,其間任意觀覽,望見了秦始皇,非常地感歎說:“哎呀,大丈夫就應當像這樣啊!”
亭長的職務是掌管判斷裏人之間的監獄訴訟,調和裏人之間的矛盾,遇到比較重大的事情,乃需詳細報告到縣裏,因此劉邦與一班縣吏互相往來。交往莫逆的就是沛縣的功曹,姓蕭名何,與劉邦是同鄉,熟悉法律典籍。(是漢初三傑之一的人物)
劉邦還是平民時,蕭何多次憑借官吏的職權袒護他。劉邦當了亭長,蕭何也經常在身邊指點他。劉邦曾以官吏身份到鹹陽參加徭役,其他同事都送給他三百錢路費,唯獨蕭何給了五百。 秦朝的監郡禦史交給蕭何的事務,蕭何都辦理得井井有條。因而被提拔為泗水郡的卒史,政績又考評為第一。於是禦史想向朝廷推薦征調蕭何,蕭何一再請辭,才得以不去朝廷任職。
另外與劉邦交好的是曹參,是沛縣人。在秦朝時期任職沛縣的獄掾,即管理監獄的官吏(可能為典獄長),蕭何則是沛縣的主吏,兩人都是在沛縣裏麵頗具權勢的豪吏。
劉邦當了泗水亭長約莫好幾年,已是壯年,卻還沒有家室,隻因為劉邦原是好色人物,除了喜歡喝酒之外,就是喜歡到那些娼館中做些尋花問柳,聊捉蜂引蝶的勾當。裏人豈沒有好女子?隻因為劉邦向來隨性慣了,不願意成婚,感覺這樣自由隨便更好,可以隨自己心意所欲,可以花天酒地,就省了很多養婦人的錢了。
單父縣人呂公遷居到沛縣時,因與沛縣的縣令要好,沛縣之中的豪傑官吏都前往祝賀,蕭何當時是縣裏的主吏,掌管收禮事宜,他限定賓客們說:“送禮不滿千錢的,坐到堂下。”
亭長劉邦認為沛縣諸官吏也沒什麽了不起,就填上獻禮為“賀錢一萬”,其實根本就沒帶錢來。呂公知道後,本是帶些怒氣出來把他趕走,一見卻大吃一驚,覺得劉邦將來定是個不凡人物,因此引入堂內就座。蕭何告訴呂公:“劉邦隻會說大話,沒什麽成就。”但是呂公不以為然。劉邦坐在上賓座位後,就大聲調侃其他沛縣官吏。
宴會進行到一定時間後,呂公對劉邦說道:“我很會看麵相,但是沒看過像你這麽相貌不凡的人物,我有個女兒(即呂雉),希望你願意接受她當你的糟糠妻。”
事後,呂公的妻子呂媼很生氣,說:“你以前說你這個女兒很難得,一定要嫁個非常好的丈夫。沛縣縣令對你這麽好,你還不肯嫁女兒,居然要把她嫁給劉邦!”呂公說:“這不是你婦人家懂的事。”還是決定要把女兒呂雉嫁給劉邦。
呂公的妻子雖有煩悶之言,畢竟還是婦人,也不好和丈夫爭辯,隻好聽從丈夫呂公的話,和女兒呂雉商量和劉邦的婚事。女兒呂雉雖然不理解父親呂公安排的這個婚事,但是和父親交流之後也就答應了這個婚事。於是呂公就和劉邦定下了結婚的吉利日期,到了定好的日子,呂公讓女兒呂雉裝束整齊,送上彩禮,跟著劉邦同去。劉邦迴轉家門,迎接過門的妻子呂雉,行了夫妻對拜之禮,又見過了劉太公和劉媼,便引入洞房。
劉邦揭開妻子呂雉的頭蓋,但見妻子呂雉果然是嬌媚麵容,的的確確是一個美麗女子。劉邦很是歡喜,於是拉著呂雉的手,同上床榻,龍鳳和弦,魚水之歡。呂雉與劉邦成婚後,先生下女兒魯元公主。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呂雉生下兒子劉盈。
卻說劉邦得於婚配呂雉,夫妻雖然相親相愛,但是奈何劉邦是一個登徒子一流的人物,怎麽會單單隻留戀呂雉這一美色?況且劉邦從前在酒色場中廝混,免不得與區藕斷絲連的。之前劉邦閑逛,巧合下遇見一個楚楚動人的女子,曹氏,二人郎有情妾有意,合了一場露水情緣,她卻比劉邦正妻先有孕,到了分勉,生了一個男孩,叫劉肥。隻是外婦。
劉邦任職亭長時曾請假迴家務農,呂雉和兩個孩子在田間鋤草,有一位過路老人向其討水喝,呂雉還留他吃了飯。
老人看了呂雉的麵相,讚道:“夫人是天下貴人。”呂雉請他給兩個孩子看相,他看了劉盈,說:“夫人之所以能成為貴人,是因為有這個兒子。”他又看了魯元公主,也說將來是位貴人。
老人走後,劉邦從另一間田舍歸來,呂雉向他說:“那位老人相我母子三人都是大貴之相。”
劉邦問老人在哪,呂雉說:“其走未遠。”劉邦追及老人,求問自己的生相。老丈說:“剛才說夫人及令郎等生相大貴,都是由於您的洪福。您的生相是貴不可言。”劉邦連忙稱謝道:“果真如老先生所說,我永遠會記住您的指點之恩。”
這個老人其實是太上老君李耳的弟子鐵拐李所變化也。
據說將來到劉邦登基後,這位老人早已不知去向。
劉邦做沛縣亭長的時候,為縣裏押送一批農民去驪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劉邦自己度量,即使到了驪山也會被按罪被殺。於是走到豐縣西的涸澤地帶就停下來,飲酒大醉,夜裏幹脆就把剩下的所有農民都放了。並且對他們說:“你們都走吧,我從此也要逃跑了。”這些農民中願意跟隨劉邦的有十多個。劉邦帶醉行走在豐西澤中,讓一個農民在前麵探路。這個人迴來說:“前麵有一條大蛇擋路,我們還是迴去吧”。
劉邦趁著酒勁說:“大丈夫獨步天下有什麽害怕的!”於是走到前麵拔劍將蛇斬斷。蛇從正中間被分為兩段。走了幾裏地,劉邦醉得倒下睡著了。
劉邦的隊伍之中走在後麵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看見一個老太太在路邊連夜放聲啼哭。問她為什麽這樣傷心,說:“我兒子被人殺了,所以痛哭”。問她兒子為什麽被殺,說:“我兒子是白帝子,變成蛇橫在路上,被赤帝子殺了,所以我很傷心”。人們以為她胡說八道、散布謠言,想打她,這個老太太突然不見了。後麵的人趕到前麵,劉邦才醒過來,人們報告了他這一情況。隻有劉邦心裏覺得很高興,心生自豪感,跟隨他的人越來越敬畏他。秦始皇曾經說:“東南方向有天子氣”。於是親自東遊來驗證,劉邦懷疑秦始皇說的就是自己,就躲了起來,藏到荒涼的芒碭山的深山老林中。
呂雉和其他人都尋找他,每次都能在人跡罕至之處找到。劉邦覺得奇怪,就問是怎麽迴事。呂雉說:“你在的地方頭上總有雲氣凝結,所以我們根據這一現象總能找到你”。
這也是奇怪,呂公善看相,而呂公女兒呂雉善於望氣,也可以說是呂家的獨有特色了。
劉邦聽了很高興,欣然說道:“居然有這樣的事,我曾經聽說過秦始皇帝經常說東南方向有天子之氣,所以他才經常東巡,意在以自己天子之氣壓勝,莫非始皇帝死了,王氣還在,我劉邦能獨當此乎?”
呂雉說道:“苦盡甘來,安知以後沒有這樣的事。但是如今甘還沒有迴來,苦楚已經吃得夠了。”
劉邦又連忙問了妻子這段時間受苦的情況,等到呂雉說明底細,劉邦忍不住淚下盈眶。
原來劉邦西行之後,縣令等他複報罪徒當民工的情況,久久沒有消息。於是派遣衙役前去打探情況,方才知道劉邦私自縱放罪徒,逃跑了。縣令當下派役吏去搜查劉邦的家,也沒有著落,此時劉邦的父親太公已經讓劉邦分居在外麵,幸免誅連。隻有呂雉連坐夫罪,竟然被縣役拘捕送到縣裏,囚禁了起來。秦朝監獄本來嚴苛暴虐,獄吏那是作威作福,任意淩辱。且因為呂雉尚是年華未衰,有些姿色,那些監獄官往往在一旁調戲,並且嘲笑她。
呂雉舉目無親,沒辦法隻好忍耐著性子,忍受著這些羞辱,巧是有一個小吏任敖,也在沛縣之中看管監獄裏的囚犯,平時和劉邦曾經有過一些交情友誼,一聽說劉邦的妻子入了監獄,便有心照顧,雖然呂雉不歸他管,但是自己在監獄裏麵工作,也是方便探視的。某天,任敖又過去看望呂雉,看見一樣獄吏吆喝聲、辱罵聲,浪笑聲不斷,字字無禮,句句下流。頓時俠肝義膽起,揮舞拳頭往那個獄吏臉上打去,三下五除二,把那個監獄官吏打得臉青鼻腫,把那個監獄官吏扭作一團,往縣令那裏去。
縣令登堂審問情況,彼此兩人各執一詞,一說是監獄官吏無禮,調戲婦女,一說任敖可惡,無端毆打辱罵。縣令見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倒也不好判斷其中的是非曲直,隻好召來功曹蕭何,判斷這個公案。蕭何熟悉秦法,句句在理,說出秦律,說任敖雖然粗魯,但是為了維護呂雉,情有可原。獄吏調戲婦女,無禮無視秦朝法律,應該懲罰。於是這獄吏白白挨了一頓打,又受了罪名,這是自討苦吃。
蕭何又說呂雉是女流之輩,一直在家裏生活勞作,丈夫劉邦私自放罪徒,與妻子無關。經過蕭何以秦法典籍之中的條規一一說明,縣令也認為呂雉無罪,於是將呂雉釋放。
呂雉在蕭何的幫助下,得了自由,就過來尋找劉邦,說出來劉邦在的地方有雲氣的話,沛縣中的人知道後,許多人都來歸附劉邦。
據說劉邦斬的這個大蟒蛇,據說後來轉世成為西漢的王莽,奪了漢朝江山,後來劉秀為東漢皇帝,恰巧令漢朝江山分了兩段,正是應之前劉邦斬蛇為二,而自己江山為二。此為將來之事,不詳表。
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泗水郡大澤鄉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和秦朝公開對立。
當時,沛縣令也想響應起義,蕭何和沛縣獄掾曹參勸縣令將本縣流亡在外的人召集迴來,一來可以增加力量,二來也可以杜絕後患。縣令覺得有理,便讓樊噲去邀請劉邦,劉邦當時已擁數百之眾。然而不久沛令又後悔了,害怕劉邦迴來反而引發變亂。所以,縣令命令關閉城門來堅守,並準備殺掉蕭何和曹參。蕭何、曹參二人聞訊趕忙逃到城外投奔劉邦。
劉邦迎接他們,當麵感謝蕭何保護了自己的家眷,說會好好報答蕭何他們。
蕭何對劉邦說道:“城中的百姓未必都服縣令,不如先投書函,叫他殺縣令自立,以免受秦之荼毒。可惜城門沒有開,無法投遞,這可如何是好?”
劉邦聽了蕭何的話,說道:“這有何難?請君寫一書函,遞與劉邦,我自然有辦法將書信投入。”
蕭何聽劉邦所言,急忙草就一書,遞與劉邦。劉邦看見上麵寫道:
天下苦秦久矣!今沛縣父老,雖為沛令守城,然諸侯並起,必且屠沛。為諸父老計,不若共誅沛令,改擇子弟可立者以應諸侯,則家室可完!不然,父子俱屠無益也。
劉邦說信寫的好,於是收起來,綁在箭尾上麵,然後劉邦將一封帛書射進城中,號召城內百姓殺掉縣令以響應諸侯反秦。沛縣父老於是組織子弟殺死縣令,開城門迎進劉邦。蕭何、曹參都是文吏,擔心身家性命,深恐舉事不成,被秦朝誅滅九族,就竭力推舉劉邦來領導大家起事。大家推舉他為沛縣縣令,依楚製稱作沛公 。劉邦於是順從民意,設祭壇,立赤旗,因早前的赤帝子的傳聞,所以崇尚紅色,很快義軍擴充到三千人。
王氏含始與劉太公年紀相當,因此亦稱唿為劉媼。劉媼生下來了兩個兒子,長子名叫劉伯,二兒子名叫劉仲。伯、仲這兩個兒子在生下來的時候並沒有什麽奇怪的事情,到了第三次懷孕生子的時候卻很是大不一樣。
相傳劉媼有一次出了趟門,路過大澤邊的時候,自我感覺自己腳力過度疲勞,於是暫時就停了下來,在堤上安靜地坐了下來閉目養神,就在似睡非睡的時候,劉媼突然間看見一個身穿金甲的神仙人物,從天而降,站立在自己的身邊。劉媼一時間就被嚇得昏了過去,也不知道那個站在自己旁邊的金甲神人對自己有怎麽樣的舉動。這個說法和中國古代神話史裏的薑嫄一次外出時,偶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腳印(可能是神跡或巨人足跡),出於好奇或某種神秘力量的驅使,她踩踏了這個足跡,隨後感到身體異樣,不久後就懷孕了。 這個故事和薑嫄踩巨人腳印孕育生子的故事如出一轍。
大抵中國古代曆史之中就好談神話,故有此奇怪故事吧。
唯是劉太公在家掛念自己的妻子,看見她久出未迴家,免不得要自己出門去尋找妻子。劉太公剛要出門,天空一時突然就昏暗了下來,電光閃耀,雷聲隆隆,劉太公越發著急,連忙帶上雨傘,兩腳三步地大趕,來到了大澤。
劉太公遠遠看過去,看見堤上睡著一個人,好像是自己的妻子,此時,但見半空之中有雲霧罩住,雲霧之氣環繞浮動著,隱隱約約看見有露出鱗甲,像是有蛟龍來往到妻子的身邊。劉太公當下心裏又是懷疑又是懼怕的,於是隻好停住了腳步,不敢冒然上前近看。等過了一會兒,雲收霧散,天空複明的時候,方才敢走近前往審視,果然是自己的妻子劉媼。
此時劉太公的妻子,疲倦地打著哈欠,伸著懶腰,神態朦朦朧朧,一副剛剛醒來的樣子。偏偏劉媼似乎無知覺一樣,等待劉太公走過來的時候,問了數聲,劉太公妻子方才睜開眼往四麵看顧,然後開口稱奇怪。
劉太公於是又問她可曾經是否受到什麽驚嚇了,劉媼迴答道:“我剛才在這裏休息,忽然間看見金甲神人從天下降,然後就嚇得暈過去了,往後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情況。今天剛剛睡醒過來,才知道原來自己隻是做了一個怪夢。”
劉太公聽了妻子說的這些複述以及雷電蛟龍等狀態,劉媼是全然不知,好好一歇了一會,神氣複原,於是就和丈夫劉太公一同迴了家。
不知不覺從那天開始,劉太公的妻子就懷孕了,過了十個月,竟然生下一個男孩。劉太公心裏疑惑:這孩子難道真是神人所下凡生的麽?這孩子, 他的鼻梁高挺,眉骨立體,有美好的鬢角,左邊的大腿上麵長有七十二顆黑痣。
劉太公認為這個孩子將來是英雄人物,於是取名為邦,因為他在家裏兄弟排行最小,就以季為字。劉太公家世代業農,承前啟後,無非就是春耕夏耘,秋收冬獲等事。伯、仲二子,亦就農業,隨父營生。
而劉邦為人仁厚而愛護他人,樂善好施,個性灑脫豁達、不拘小節,頗有度量。但是他不喜歡跟家人一樣從事農作生產,所以常常被父親劉太公訓斥。 早年也曾因為時常帶人寄食,與其嫂發生過矛盾。
劉邦身長七尺八寸,正是一個青壯年紀,奈何劉太公覺得小兒子看起來勤吃懶做,會坐耗家產,心裏難免既生厭恨,自然招哥嫂口出怨言。劉太公稍有所聞,索性就分析產業,讓兒子伯、仲挈眷分居。劉邦此時尚未娶妻,仍然隨著父母生活。
豐邑和沛縣曾隸屬魏、楚 ,劉邦的青少年時代成長在魏楚交界地帶,受到兩國文化氛圍的熏陶,其人熟習楚歌,又仰慕魏國英雄信陵君魏無忌的德行 。後來有能力西行至魏國各地時,信陵君已故去多年,曾是信陵君門客的張耳在魏國擔任外黃縣令,招致四方門客。當時秦國已展開攻滅魏都大梁的戰役,劉邦到外黃縣多次隨同張耳交遊,以賓客身份相處數月之久。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滅魏之後,張耳成為秦廷通緝犯,門客皆散去。劉邦迴到家鄉沛縣。
劉邦在家人的眼裏,仍然是終日遊蕩,不務生產。又往往取得家財,結交朋友,征逐酒食。劉太公本說劉邦秉資奇異,將來會另眼相看,可眼看至此兒子劉邦年紀都長這樣大了卻一事無成,於是斥責他為無賴,連衣食都不願意周給。
劉邦卻怡然自得,不以為意,有時候恐怕會受到父親的斥責驅逐,所以不敢迴家,於是就到自己的兩個兄長的家裏棲身。
伯、仲兩兄弟究竟係同胞,雖然這樣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負擔,卻也招唿弟弟劉邦令其同住同吃,也不好漠視。哪知兄長劉伯忽然得了疾病,竟然導致逝世,而劉伯的妻子本來就厭恨小叔,自然就不願意繼續供養劉邦了的。
劉邦個性直率,胸無城府,直遂徑行,不管嫂子她憎恨嫌棄與否,仍然經常到長嫂家裏索要食物。之前劉邦的大嫂就不喜歡劉邦,但是因為自己丈夫劉伯在世,礙著丈夫那一關,也不好有什麽阻攔的。現在丈夫劉伯已經去世了,自然就不再遷就小叔了,此後劉邦再去大嫂住處吃住,十次就有九次都被拒絕了的,大嫂並借口對劉邦說道:“自己現在寡婦獨居的,不方便再讓你來家裏吃住了,不然會有外人說閑話的。”
劉邦對大嫂的話信以為真,以為大嫂真是因為寡居才謝絕了自己,所以也就沒有生氣。
有一天中午,劉邦約好了一群好友,想著人多的話一起去大嫂家,外人應該沒什麽閑話可說的,於是就興致勃勃的帶著朋友們來到了大嫂家。
劉伯的妻子本來就討厭劉邦,現在看見他還帶了這麽多人過來自己家裏,更加是厭煩他了。
大嫂正擔心劉邦帶了這麽多人過來自己家裏蹭午飯,心煩意躁時,突然眉頭一皺,就計上心頭。大嫂為阻止劉邦頻繁蹭飯,劉伯的妻子當著劉邦和劉邦朋友的麵走進了廚房,故意用瓢使勁的刮鍋,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並且說自己的鍋裏已經沒有什麽吃的喝的了。在場的眾人一聽,自然都心領神會,很是識趣的各自找了借口各迴各的家去了。
劉邦看見這個情形,感到很是尷尬的,隻得滿臉賠笑著紛紛送自己朋友出門,等到朋友們都走了之後,劉邦走進了大嫂的廚房一看,登時就火氣上來了,原來劉邦看見鍋上正冒著熱乎乎的白氣,鍋裏其實已經做好的羹湯,有一半鍋多的份量,是足夠大家吃喝的。
這個時候,劉邦才了解原來大嫂逞刁使詐,是故意讓自己在朋友們麵前難堪的,自從劉邦在大嫂處受了這番羞辱之後,劉邦長歎一聲,轉身就離開了大嫂家,也不她爭論,也是大度,從此以後劉邦再也不去大嫂家了。
劉邦決心以後不再去大嫂家裏,便專門向鄰居家的兩處酒館,做了一個長期的買主。劉邦有時候往酒館裏獨自喝酒,有時候邀請朋友客人一起喝酒。這兩處酒館都是婦人開設的,一個叫王媼,一個叫武婦。(史記作負,負與婦通。)二位婦人雖是女流之輩,卻因為劉邦與她們都是自小鄰居長大的少年,也不便斤斤計較;並且劉邦進來她們的酒館裏之後,這往來飲酒邀約的客人猶如趕集市似的,統日計算,比往日裏掙得錢多了數倍,二位酒館主婦暗暗稱唿奇怪,所以遇見劉邦要賒酒賬的時候,無不應允。
劉邦生平最是喜歡飲酒,看見兩家酒館都肯願意賒賬,他是樂得自在,於是盡情痛快飲酒,往往待在酒館裏待到黃昏時分,仍然沒有迴去,還要痛快喝上幾杯。待到喝得七八分醉身子懶洋洋得不想動,劉邦索性就躺在酒座上麵,鼾睡了一宵。王媼和武婦,本來想要把劉邦叫醒過來,促令他快點迴家去,誰知剛走近劉邦身旁,突然之間隱隱約約看見一團雲彩盤在劉邦的頭頂,看見雲彩在劉邦的頭上麵顯現出來了一條金色鱗甲的龍,甚是光怪陸奇,不可逼視。這個時候,王媼對武婦說:“你和我都沒有眼花吧?你剛剛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看見劉邦頭上有個龍。”
武婦聽見王媼說的話,點了點頭說自己也看見了。兩位婦人自從接待劉邦在自家酒館飲酒休息之後,這酒館裏的生意是越來越好,收入比之前的經營情況要好很多,家裏家外也安穩了不少。
兩個婦人越發覺得稀奇,料定劉邦此人將來必定是大富大貴了不起的豪傑人物,每到年尾盤算結賬的時候,她們也不向劉邦追討所賒的酒錢。劉邦本來就囊中羞澀,自然無從償還,曆年來賒的酒賬,兩婦人也是慷慨大方,俱一筆勾銷罷了。
劉邦有個交集很好的朋友,叫盧綰,據說還是劉邦家的鄰居。兩個人在同一天出生的,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還得到了鄉民的祝賀。兩人從小是一塊讀書學習,一塊玩。而劉邦年輕的時候因為經常惹是生非,引官司,東躲西藏,盧綰也常常追隨他。還有記載說得更具體,說是這兩個在一起讀書是在馬維先生的“馬公書院”讀書。
劉邦成年之後也絕非是沒有知識,他也想在人世間做一些事業,喜好交友遊曆,會聽取別人意見。有朋友教他學習官吏管理之事情。他一學就能,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沿襲楚舊郡設立泗水郡。進入壯年後的劉邦通過試補成為秦吏,做了泗水的亭長。在任上,他和縣廷的每個官吏都能親昵地調笑,又喜歡喝酒,愛好美色。
劉邦曾經到秦朝首都鹹陽參加徭役,其間任意觀覽,望見了秦始皇,非常地感歎說:“哎呀,大丈夫就應當像這樣啊!”
亭長的職務是掌管判斷裏人之間的監獄訴訟,調和裏人之間的矛盾,遇到比較重大的事情,乃需詳細報告到縣裏,因此劉邦與一班縣吏互相往來。交往莫逆的就是沛縣的功曹,姓蕭名何,與劉邦是同鄉,熟悉法律典籍。(是漢初三傑之一的人物)
劉邦還是平民時,蕭何多次憑借官吏的職權袒護他。劉邦當了亭長,蕭何也經常在身邊指點他。劉邦曾以官吏身份到鹹陽參加徭役,其他同事都送給他三百錢路費,唯獨蕭何給了五百。 秦朝的監郡禦史交給蕭何的事務,蕭何都辦理得井井有條。因而被提拔為泗水郡的卒史,政績又考評為第一。於是禦史想向朝廷推薦征調蕭何,蕭何一再請辭,才得以不去朝廷任職。
另外與劉邦交好的是曹參,是沛縣人。在秦朝時期任職沛縣的獄掾,即管理監獄的官吏(可能為典獄長),蕭何則是沛縣的主吏,兩人都是在沛縣裏麵頗具權勢的豪吏。
劉邦當了泗水亭長約莫好幾年,已是壯年,卻還沒有家室,隻因為劉邦原是好色人物,除了喜歡喝酒之外,就是喜歡到那些娼館中做些尋花問柳,聊捉蜂引蝶的勾當。裏人豈沒有好女子?隻因為劉邦向來隨性慣了,不願意成婚,感覺這樣自由隨便更好,可以隨自己心意所欲,可以花天酒地,就省了很多養婦人的錢了。
單父縣人呂公遷居到沛縣時,因與沛縣的縣令要好,沛縣之中的豪傑官吏都前往祝賀,蕭何當時是縣裏的主吏,掌管收禮事宜,他限定賓客們說:“送禮不滿千錢的,坐到堂下。”
亭長劉邦認為沛縣諸官吏也沒什麽了不起,就填上獻禮為“賀錢一萬”,其實根本就沒帶錢來。呂公知道後,本是帶些怒氣出來把他趕走,一見卻大吃一驚,覺得劉邦將來定是個不凡人物,因此引入堂內就座。蕭何告訴呂公:“劉邦隻會說大話,沒什麽成就。”但是呂公不以為然。劉邦坐在上賓座位後,就大聲調侃其他沛縣官吏。
宴會進行到一定時間後,呂公對劉邦說道:“我很會看麵相,但是沒看過像你這麽相貌不凡的人物,我有個女兒(即呂雉),希望你願意接受她當你的糟糠妻。”
事後,呂公的妻子呂媼很生氣,說:“你以前說你這個女兒很難得,一定要嫁個非常好的丈夫。沛縣縣令對你這麽好,你還不肯嫁女兒,居然要把她嫁給劉邦!”呂公說:“這不是你婦人家懂的事。”還是決定要把女兒呂雉嫁給劉邦。
呂公的妻子雖有煩悶之言,畢竟還是婦人,也不好和丈夫爭辯,隻好聽從丈夫呂公的話,和女兒呂雉商量和劉邦的婚事。女兒呂雉雖然不理解父親呂公安排的這個婚事,但是和父親交流之後也就答應了這個婚事。於是呂公就和劉邦定下了結婚的吉利日期,到了定好的日子,呂公讓女兒呂雉裝束整齊,送上彩禮,跟著劉邦同去。劉邦迴轉家門,迎接過門的妻子呂雉,行了夫妻對拜之禮,又見過了劉太公和劉媼,便引入洞房。
劉邦揭開妻子呂雉的頭蓋,但見妻子呂雉果然是嬌媚麵容,的的確確是一個美麗女子。劉邦很是歡喜,於是拉著呂雉的手,同上床榻,龍鳳和弦,魚水之歡。呂雉與劉邦成婚後,先生下女兒魯元公主。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呂雉生下兒子劉盈。
卻說劉邦得於婚配呂雉,夫妻雖然相親相愛,但是奈何劉邦是一個登徒子一流的人物,怎麽會單單隻留戀呂雉這一美色?況且劉邦從前在酒色場中廝混,免不得與區藕斷絲連的。之前劉邦閑逛,巧合下遇見一個楚楚動人的女子,曹氏,二人郎有情妾有意,合了一場露水情緣,她卻比劉邦正妻先有孕,到了分勉,生了一個男孩,叫劉肥。隻是外婦。
劉邦任職亭長時曾請假迴家務農,呂雉和兩個孩子在田間鋤草,有一位過路老人向其討水喝,呂雉還留他吃了飯。
老人看了呂雉的麵相,讚道:“夫人是天下貴人。”呂雉請他給兩個孩子看相,他看了劉盈,說:“夫人之所以能成為貴人,是因為有這個兒子。”他又看了魯元公主,也說將來是位貴人。
老人走後,劉邦從另一間田舍歸來,呂雉向他說:“那位老人相我母子三人都是大貴之相。”
劉邦問老人在哪,呂雉說:“其走未遠。”劉邦追及老人,求問自己的生相。老丈說:“剛才說夫人及令郎等生相大貴,都是由於您的洪福。您的生相是貴不可言。”劉邦連忙稱謝道:“果真如老先生所說,我永遠會記住您的指點之恩。”
這個老人其實是太上老君李耳的弟子鐵拐李所變化也。
據說將來到劉邦登基後,這位老人早已不知去向。
劉邦做沛縣亭長的時候,為縣裏押送一批農民去驪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劉邦自己度量,即使到了驪山也會被按罪被殺。於是走到豐縣西的涸澤地帶就停下來,飲酒大醉,夜裏幹脆就把剩下的所有農民都放了。並且對他們說:“你們都走吧,我從此也要逃跑了。”這些農民中願意跟隨劉邦的有十多個。劉邦帶醉行走在豐西澤中,讓一個農民在前麵探路。這個人迴來說:“前麵有一條大蛇擋路,我們還是迴去吧”。
劉邦趁著酒勁說:“大丈夫獨步天下有什麽害怕的!”於是走到前麵拔劍將蛇斬斷。蛇從正中間被分為兩段。走了幾裏地,劉邦醉得倒下睡著了。
劉邦的隊伍之中走在後麵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看見一個老太太在路邊連夜放聲啼哭。問她為什麽這樣傷心,說:“我兒子被人殺了,所以痛哭”。問她兒子為什麽被殺,說:“我兒子是白帝子,變成蛇橫在路上,被赤帝子殺了,所以我很傷心”。人們以為她胡說八道、散布謠言,想打她,這個老太太突然不見了。後麵的人趕到前麵,劉邦才醒過來,人們報告了他這一情況。隻有劉邦心裏覺得很高興,心生自豪感,跟隨他的人越來越敬畏他。秦始皇曾經說:“東南方向有天子氣”。於是親自東遊來驗證,劉邦懷疑秦始皇說的就是自己,就躲了起來,藏到荒涼的芒碭山的深山老林中。
呂雉和其他人都尋找他,每次都能在人跡罕至之處找到。劉邦覺得奇怪,就問是怎麽迴事。呂雉說:“你在的地方頭上總有雲氣凝結,所以我們根據這一現象總能找到你”。
這也是奇怪,呂公善看相,而呂公女兒呂雉善於望氣,也可以說是呂家的獨有特色了。
劉邦聽了很高興,欣然說道:“居然有這樣的事,我曾經聽說過秦始皇帝經常說東南方向有天子之氣,所以他才經常東巡,意在以自己天子之氣壓勝,莫非始皇帝死了,王氣還在,我劉邦能獨當此乎?”
呂雉說道:“苦盡甘來,安知以後沒有這樣的事。但是如今甘還沒有迴來,苦楚已經吃得夠了。”
劉邦又連忙問了妻子這段時間受苦的情況,等到呂雉說明底細,劉邦忍不住淚下盈眶。
原來劉邦西行之後,縣令等他複報罪徒當民工的情況,久久沒有消息。於是派遣衙役前去打探情況,方才知道劉邦私自縱放罪徒,逃跑了。縣令當下派役吏去搜查劉邦的家,也沒有著落,此時劉邦的父親太公已經讓劉邦分居在外麵,幸免誅連。隻有呂雉連坐夫罪,竟然被縣役拘捕送到縣裏,囚禁了起來。秦朝監獄本來嚴苛暴虐,獄吏那是作威作福,任意淩辱。且因為呂雉尚是年華未衰,有些姿色,那些監獄官往往在一旁調戲,並且嘲笑她。
呂雉舉目無親,沒辦法隻好忍耐著性子,忍受著這些羞辱,巧是有一個小吏任敖,也在沛縣之中看管監獄裏的囚犯,平時和劉邦曾經有過一些交情友誼,一聽說劉邦的妻子入了監獄,便有心照顧,雖然呂雉不歸他管,但是自己在監獄裏麵工作,也是方便探視的。某天,任敖又過去看望呂雉,看見一樣獄吏吆喝聲、辱罵聲,浪笑聲不斷,字字無禮,句句下流。頓時俠肝義膽起,揮舞拳頭往那個獄吏臉上打去,三下五除二,把那個監獄官吏打得臉青鼻腫,把那個監獄官吏扭作一團,往縣令那裏去。
縣令登堂審問情況,彼此兩人各執一詞,一說是監獄官吏無禮,調戲婦女,一說任敖可惡,無端毆打辱罵。縣令見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倒也不好判斷其中的是非曲直,隻好召來功曹蕭何,判斷這個公案。蕭何熟悉秦法,句句在理,說出秦律,說任敖雖然粗魯,但是為了維護呂雉,情有可原。獄吏調戲婦女,無禮無視秦朝法律,應該懲罰。於是這獄吏白白挨了一頓打,又受了罪名,這是自討苦吃。
蕭何又說呂雉是女流之輩,一直在家裏生活勞作,丈夫劉邦私自放罪徒,與妻子無關。經過蕭何以秦法典籍之中的條規一一說明,縣令也認為呂雉無罪,於是將呂雉釋放。
呂雉在蕭何的幫助下,得了自由,就過來尋找劉邦,說出來劉邦在的地方有雲氣的話,沛縣中的人知道後,許多人都來歸附劉邦。
據說劉邦斬的這個大蟒蛇,據說後來轉世成為西漢的王莽,奪了漢朝江山,後來劉秀為東漢皇帝,恰巧令漢朝江山分了兩段,正是應之前劉邦斬蛇為二,而自己江山為二。此為將來之事,不詳表。
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泗水郡大澤鄉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和秦朝公開對立。
當時,沛縣令也想響應起義,蕭何和沛縣獄掾曹參勸縣令將本縣流亡在外的人召集迴來,一來可以增加力量,二來也可以杜絕後患。縣令覺得有理,便讓樊噲去邀請劉邦,劉邦當時已擁數百之眾。然而不久沛令又後悔了,害怕劉邦迴來反而引發變亂。所以,縣令命令關閉城門來堅守,並準備殺掉蕭何和曹參。蕭何、曹參二人聞訊趕忙逃到城外投奔劉邦。
劉邦迎接他們,當麵感謝蕭何保護了自己的家眷,說會好好報答蕭何他們。
蕭何對劉邦說道:“城中的百姓未必都服縣令,不如先投書函,叫他殺縣令自立,以免受秦之荼毒。可惜城門沒有開,無法投遞,這可如何是好?”
劉邦聽了蕭何的話,說道:“這有何難?請君寫一書函,遞與劉邦,我自然有辦法將書信投入。”
蕭何聽劉邦所言,急忙草就一書,遞與劉邦。劉邦看見上麵寫道:
天下苦秦久矣!今沛縣父老,雖為沛令守城,然諸侯並起,必且屠沛。為諸父老計,不若共誅沛令,改擇子弟可立者以應諸侯,則家室可完!不然,父子俱屠無益也。
劉邦說信寫的好,於是收起來,綁在箭尾上麵,然後劉邦將一封帛書射進城中,號召城內百姓殺掉縣令以響應諸侯反秦。沛縣父老於是組織子弟殺死縣令,開城門迎進劉邦。蕭何、曹參都是文吏,擔心身家性命,深恐舉事不成,被秦朝誅滅九族,就竭力推舉劉邦來領導大家起事。大家推舉他為沛縣縣令,依楚製稱作沛公 。劉邦於是順從民意,設祭壇,立赤旗,因早前的赤帝子的傳聞,所以崇尚紅色,很快義軍擴充到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