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收你來啦
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 作者:一眼萬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國方麵一直宣稱他們有三十萬大軍,三十個萬戶,而且國內動員的規模也的確是這個數量級,但是這三十個萬戶,和前兩次攻宋的時候不是一迴事了。
連年征戰,其實金軍中最具有戰鬥力的老兵數量在銳減。
圍東京一戰,前前後後被攝政王弄死的金兵將近小一萬,其中還有相當數量的精銳遊騎兵。
真定府一戰,更是直接覆滅了三個滿編精銳萬戶,乃至於金兵中的渤海人幾乎死光了。
陝州一戰,又有半個萬戶的精銳被全殲。
而這些年來經過與禦營大軍的輪戰,還有攻宋時期被宋軍反擊而死的,這裏死個幾百,那裏死個千把,還有旬陽城直接被弄死了兩千。
算下來,損失也絕對將近一個萬戶了。
換句話說,金兵攻宋時期的東西兩路最精銳的二十萬大軍,早就死了超過四分之一了!
甚至於還有一些戰果是不方便說的……比如會寧府三萬禁軍被全殲,女真納喇部被整個兒拔除,戰死的女真人也超過一萬了。
所以現在的東西兩路二十萬大軍,其實隻有十三四萬是原本的老兵,剩下的都是新兵。而且因為最善戰的女真人、渤海人大量缺失,很多部隊都混雜了大量的漢兒兵。
沒辦法,女真人渤海人終歸是少數民族,窮盡舉族之力能有多少人?能出多少兵!
這族群底蘊能跟漢人比嗎?
所以金國三十萬大軍,其實最能打的也就隻有一半,其他的都是新兵蛋子,而且還是以漢兒兵為主的新兵蛋子。
至於大宋這邊呢?
當初真定府一戰,韓世忠、嶽飛、酈瓊三位節帥帶著的九萬大軍是真的從屍山血海裏泡出來的精銳。
後來又有太行山兩萬義軍加入……他們也是跟金兵交手過經過實戰檢驗的老兵,是真的有戰鬥力,而且對什麽金兵滿萬不可敵的傳說嗤之以鼻的那種。
韓世忠去河中府,也組建了三萬兵,其中至少一大半都是老兵。
李彥仙在陝州收攏了三萬兵,打完了西夏之後,就開始與韓世忠匯合……這也都是經過戰場血洗的。
另外西軍還有四萬人呢!
這就超過二十萬了,而且最關鍵的是,這些都是老兵!都是金國兩次攻宋,打崩打潰了一百多萬宋軍後剩下來的經過戰場血洗的悍卒!
那些能夠收攏幾萬人占據一方的義軍集團或者各地巨盜,誰手底下的核心不都是這種老兵嗎?
要不是那些趟過屍山血海的老兵撒在天下,哪裏有那麽多人敢扯旗子造反?
朝廷每次擊敗一波義軍,都會篩選其中的敢戰之士進入軍中,其他的外圍流民都遣散或者去軍屯種地去了。
那些敢戰精銳,其實就是老兵。
所以宋軍的老兵數量是超過金兵的!其中修行者比例可不比金兵差多少!
大宋百年國運最終凝聚,便是這二十多萬千錘百煉的老兵了,這是大宋最後的底蘊。
另外收複西夏後還有兩萬黨項騎兵歸攏軍中,而且有了西夏,宋軍也不缺戰馬了……西夏可是盛產戰馬的!
東京汴河大營日夜不停的收攏流民篩選青壯組建新軍,而真定府、河中府、興慶府這種事兒也一直在做,有二十多萬老兵打底,架起三十萬大軍的架子根本沒啥困難。
而且西夏、關西、川蜀、江南都收攏了之後,糧草也不缺。至少秋收之後,是足以支撐得起一次傾國之戰的。
而超階戰力層麵,裂土君戰死對於金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為那是金國立國之後第一條戰死的護國真龍。
算是平了當初大宋淮陽君被斬的氣運了。
裂土君能戰死,金國任何一條護國真龍都是不安全的。
實際上早有傳言,鎮守太原府的遂火君對大宋攝政王已然起了恐懼之心,不敢麵對。不然當初真定府一戰他就去了。
而以攝政王的個人戰力表現來看,至少在龍君層麵他已然達到某種無敵之境。單就世人所知的被他斬殺的龍君都有多少了?
戰兵、強者都不缺,而大宋的經濟體量本身就遠遠超過北國。
有宋一朝,除非某些特殊情況,倒是甚少發生什麽彈盡糧絕錢糧不濟的情況。
換句話說,真要鉚足了勁兒,錢糧也是不缺的!大宋是能打得起仗的!
隻要不自斷手足一味求和,如何不能與金國進行傾國角力?
……
十月初,臨近霜降,秋意漸消,寒氣日重。
梁山泊著名的“冬夏泉”邊緣,張翠翠利索的將一整條鱷魚剝皮拆骨,抽筋割肉。
雖然弄的血肉橫飛,卻很快將這盤踞在一片小泊中曾經咬斷了兩個漢子胳膊的惡獸給處置了。
在她旁邊不遠處,與她打小就相識的閨中蜜友,因為父親成了食菜魔教長老從而一舉飛黃騰達的劉鶯鶯則是一身素白長裙,臉上還帶著一個怪模怪樣的麵具,看著便有幾番古怪。
張翠翠拾掇好了許多的皮、肉、筋、血,都分門分類的在桶子裏裝好。看著那劉鶯鶯始終不說話,隻是看著她,倒是終於忍不住問了起來:
“你來了以後,也不幫著幹活兒,也不說話,在那裏看個甚?才兩年沒見,莫非就不認得俺了?”
“我爹一來山上,就被你爹給關起來了,我這不是找你這位大小姐來求情了嘛。”
劉鶯鶯慢條斯理,不急不緩,絲毫看不到什麽“求情”的模樣,反而是饒有興致的上下打量張翠翠的身子:
“這兩年你長得挺好啊,雖然皮還是曬得有些黑,身段兒倒是發育出來了。”
張翠翠翻了個白眼:“兩年不見,你倒是比以前要浪許多了。”
“這叫風情,你懂不懂。”劉鶯鶯搖頭失笑,“老實講,你開過葷沒?”
興許隻有兩個人在,又是打小認識的,說話就有了些放肆。
“看來你是開葷了?”張翠翠在冷熱交替的泉水裏洗了一把手,瞥了她一眼,
“是找了個有錢有勢的當夫人了?怎麽也不見有個隨從或者丫頭使喚著?難不成隻是被哪個官老爺包的外室?”
“也差不多吧,反正那位王爺要是想了,我就過去。要是暫時沒興致,我就忙活自己的事兒,他也不會拘著我。”
劉鶯鶯倒是沒什麽不好意思的。
“還王爺?王爺能看得上你?”張翠翠嗤笑一聲,毫不客氣,
“過了幾天好日子,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了是吧。當年流著鼻涕跟著俺屁股後麵逮魚,還沒烤熟就吃,還紮的滿嘴血泡,現在倒是端起樣兒了。”
“那可不,我也想不到王爺能看上我,現在還隔兩三天就得喚我去陪他呢。”劉鶯鶯嘿嘿一笑,恍如當年無賴模樣,
“你還天天一個人在這裏宰蛟殺魚啊,不是說那個韓家的小子向你爹提過親嗎?”
民間都把鱷魚稱作蛟龍,一些大一些的蟒蛇或者有了妖氣的蛇類則會被稱之為螭龍。
“俺爹又沒同意,那韓三被一個窯姐兒給勾了魂,散盡家財也要給人家贖身,俺也看不得他那個晦氣樣子。”
張翠翠麵無表情。
“你跟他到哪一步了?”劉鶯鶯又問。
“什麽哪一步了?那小子不是個正經人,俺都懶得搭理他,哪有什麽哪一步?”
張翠翠皺起眉頭,“你老是問這些事兒作甚?真是開了葷就不曉得害臊了是吧?”
“這不是想給你找個好去處嘛。”劉鶯鶯悠然道,“你底子好,又是個修行奇才,身段兒也不錯,總不能一輩子窩在這水泊裏殺魚吧?”
“怎麽,你還想給俺介紹婆家?”張翠翠冷笑起來,“總不能要俺跟你一樣去當個外室吧?”
“到底是大頭領的閨女,非得當個正室夫人是吧。”劉鶯鶯也笑了起來,“問題是你就會殺魚,真當了王爺正室,壓得住場子嗎?”
“什麽王爺正室?”張翠翠倒是真的聽了有些糊塗,“你把話講明白點兒。”
劉鶯鶯歎了一口氣,指了指臉上的麵具:
“我在外麵,但凡是出門戴上這個麵具,任何王公貴族世家員外官府老爺見了我都得戰戰兢兢,連大氣都不敢出。”
“迴到了梁山泊,滿山的都沒幾個人認識,你說說,我該說啥好呢?”
……
連年征戰,其實金軍中最具有戰鬥力的老兵數量在銳減。
圍東京一戰,前前後後被攝政王弄死的金兵將近小一萬,其中還有相當數量的精銳遊騎兵。
真定府一戰,更是直接覆滅了三個滿編精銳萬戶,乃至於金兵中的渤海人幾乎死光了。
陝州一戰,又有半個萬戶的精銳被全殲。
而這些年來經過與禦營大軍的輪戰,還有攻宋時期被宋軍反擊而死的,這裏死個幾百,那裏死個千把,還有旬陽城直接被弄死了兩千。
算下來,損失也絕對將近一個萬戶了。
換句話說,金兵攻宋時期的東西兩路最精銳的二十萬大軍,早就死了超過四分之一了!
甚至於還有一些戰果是不方便說的……比如會寧府三萬禁軍被全殲,女真納喇部被整個兒拔除,戰死的女真人也超過一萬了。
所以現在的東西兩路二十萬大軍,其實隻有十三四萬是原本的老兵,剩下的都是新兵。而且因為最善戰的女真人、渤海人大量缺失,很多部隊都混雜了大量的漢兒兵。
沒辦法,女真人渤海人終歸是少數民族,窮盡舉族之力能有多少人?能出多少兵!
這族群底蘊能跟漢人比嗎?
所以金國三十萬大軍,其實最能打的也就隻有一半,其他的都是新兵蛋子,而且還是以漢兒兵為主的新兵蛋子。
至於大宋這邊呢?
當初真定府一戰,韓世忠、嶽飛、酈瓊三位節帥帶著的九萬大軍是真的從屍山血海裏泡出來的精銳。
後來又有太行山兩萬義軍加入……他們也是跟金兵交手過經過實戰檢驗的老兵,是真的有戰鬥力,而且對什麽金兵滿萬不可敵的傳說嗤之以鼻的那種。
韓世忠去河中府,也組建了三萬兵,其中至少一大半都是老兵。
李彥仙在陝州收攏了三萬兵,打完了西夏之後,就開始與韓世忠匯合……這也都是經過戰場血洗的。
另外西軍還有四萬人呢!
這就超過二十萬了,而且最關鍵的是,這些都是老兵!都是金國兩次攻宋,打崩打潰了一百多萬宋軍後剩下來的經過戰場血洗的悍卒!
那些能夠收攏幾萬人占據一方的義軍集團或者各地巨盜,誰手底下的核心不都是這種老兵嗎?
要不是那些趟過屍山血海的老兵撒在天下,哪裏有那麽多人敢扯旗子造反?
朝廷每次擊敗一波義軍,都會篩選其中的敢戰之士進入軍中,其他的外圍流民都遣散或者去軍屯種地去了。
那些敢戰精銳,其實就是老兵。
所以宋軍的老兵數量是超過金兵的!其中修行者比例可不比金兵差多少!
大宋百年國運最終凝聚,便是這二十多萬千錘百煉的老兵了,這是大宋最後的底蘊。
另外收複西夏後還有兩萬黨項騎兵歸攏軍中,而且有了西夏,宋軍也不缺戰馬了……西夏可是盛產戰馬的!
東京汴河大營日夜不停的收攏流民篩選青壯組建新軍,而真定府、河中府、興慶府這種事兒也一直在做,有二十多萬老兵打底,架起三十萬大軍的架子根本沒啥困難。
而且西夏、關西、川蜀、江南都收攏了之後,糧草也不缺。至少秋收之後,是足以支撐得起一次傾國之戰的。
而超階戰力層麵,裂土君戰死對於金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為那是金國立國之後第一條戰死的護國真龍。
算是平了當初大宋淮陽君被斬的氣運了。
裂土君能戰死,金國任何一條護國真龍都是不安全的。
實際上早有傳言,鎮守太原府的遂火君對大宋攝政王已然起了恐懼之心,不敢麵對。不然當初真定府一戰他就去了。
而以攝政王的個人戰力表現來看,至少在龍君層麵他已然達到某種無敵之境。單就世人所知的被他斬殺的龍君都有多少了?
戰兵、強者都不缺,而大宋的經濟體量本身就遠遠超過北國。
有宋一朝,除非某些特殊情況,倒是甚少發生什麽彈盡糧絕錢糧不濟的情況。
換句話說,真要鉚足了勁兒,錢糧也是不缺的!大宋是能打得起仗的!
隻要不自斷手足一味求和,如何不能與金國進行傾國角力?
……
十月初,臨近霜降,秋意漸消,寒氣日重。
梁山泊著名的“冬夏泉”邊緣,張翠翠利索的將一整條鱷魚剝皮拆骨,抽筋割肉。
雖然弄的血肉橫飛,卻很快將這盤踞在一片小泊中曾經咬斷了兩個漢子胳膊的惡獸給處置了。
在她旁邊不遠處,與她打小就相識的閨中蜜友,因為父親成了食菜魔教長老從而一舉飛黃騰達的劉鶯鶯則是一身素白長裙,臉上還帶著一個怪模怪樣的麵具,看著便有幾番古怪。
張翠翠拾掇好了許多的皮、肉、筋、血,都分門分類的在桶子裏裝好。看著那劉鶯鶯始終不說話,隻是看著她,倒是終於忍不住問了起來:
“你來了以後,也不幫著幹活兒,也不說話,在那裏看個甚?才兩年沒見,莫非就不認得俺了?”
“我爹一來山上,就被你爹給關起來了,我這不是找你這位大小姐來求情了嘛。”
劉鶯鶯慢條斯理,不急不緩,絲毫看不到什麽“求情”的模樣,反而是饒有興致的上下打量張翠翠的身子:
“這兩年你長得挺好啊,雖然皮還是曬得有些黑,身段兒倒是發育出來了。”
張翠翠翻了個白眼:“兩年不見,你倒是比以前要浪許多了。”
“這叫風情,你懂不懂。”劉鶯鶯搖頭失笑,“老實講,你開過葷沒?”
興許隻有兩個人在,又是打小認識的,說話就有了些放肆。
“看來你是開葷了?”張翠翠在冷熱交替的泉水裏洗了一把手,瞥了她一眼,
“是找了個有錢有勢的當夫人了?怎麽也不見有個隨從或者丫頭使喚著?難不成隻是被哪個官老爺包的外室?”
“也差不多吧,反正那位王爺要是想了,我就過去。要是暫時沒興致,我就忙活自己的事兒,他也不會拘著我。”
劉鶯鶯倒是沒什麽不好意思的。
“還王爺?王爺能看得上你?”張翠翠嗤笑一聲,毫不客氣,
“過了幾天好日子,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了是吧。當年流著鼻涕跟著俺屁股後麵逮魚,還沒烤熟就吃,還紮的滿嘴血泡,現在倒是端起樣兒了。”
“那可不,我也想不到王爺能看上我,現在還隔兩三天就得喚我去陪他呢。”劉鶯鶯嘿嘿一笑,恍如當年無賴模樣,
“你還天天一個人在這裏宰蛟殺魚啊,不是說那個韓家的小子向你爹提過親嗎?”
民間都把鱷魚稱作蛟龍,一些大一些的蟒蛇或者有了妖氣的蛇類則會被稱之為螭龍。
“俺爹又沒同意,那韓三被一個窯姐兒給勾了魂,散盡家財也要給人家贖身,俺也看不得他那個晦氣樣子。”
張翠翠麵無表情。
“你跟他到哪一步了?”劉鶯鶯又問。
“什麽哪一步了?那小子不是個正經人,俺都懶得搭理他,哪有什麽哪一步?”
張翠翠皺起眉頭,“你老是問這些事兒作甚?真是開了葷就不曉得害臊了是吧?”
“這不是想給你找個好去處嘛。”劉鶯鶯悠然道,“你底子好,又是個修行奇才,身段兒也不錯,總不能一輩子窩在這水泊裏殺魚吧?”
“怎麽,你還想給俺介紹婆家?”張翠翠冷笑起來,“總不能要俺跟你一樣去當個外室吧?”
“到底是大頭領的閨女,非得當個正室夫人是吧。”劉鶯鶯也笑了起來,“問題是你就會殺魚,真當了王爺正室,壓得住場子嗎?”
“什麽王爺正室?”張翠翠倒是真的聽了有些糊塗,“你把話講明白點兒。”
劉鶯鶯歎了一口氣,指了指臉上的麵具:
“我在外麵,但凡是出門戴上這個麵具,任何王公貴族世家員外官府老爺見了我都得戰戰兢兢,連大氣都不敢出。”
“迴到了梁山泊,滿山的都沒幾個人認識,你說說,我該說啥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