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的人大量到來,乃至於川陝各路經略使也紛紛到了以後,趙恆此行的真正目的便也展現出來了。


    那就是督促土斷。


    蜀地的土斷推行的不順利,沒辦法,承平數十年,社會秩序結構穩定,一切都有了規矩,有了潛規則,有了各式各樣盤根錯節的利益糾紛,那麽想要做土斷這種改革是不容易的。


    尤其是蜀中的名門極多,世家、遊俠、幫派、玄門中人多多少少都有關係。而這些人整體上而言卻占據著相當一部分社會生產資源。


    大俠們四處行俠仗義,也不上班,也沒個正經差遣,動不動就兩斤熟牛肉一斤女兒紅大魚大肉的錢是打哪兒來的?


    都是那些名門世家、大地主、大貴族在背後養著的!


    同樣的道理,凡是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幫派、寺廟、道觀,都各有各的產業。


    其中相當一部分就是大量的田地。那些傳承久遠的宗派本身也是大地主。


    一座名聲大的寺廟暗中有著數萬畝的良田這種事兒你敢信?可這在大宋朝卻很普遍!


    真以為要求取真經得花個三鬥三升米粒金的說法是杜撰啊?真當出家人天天窩在山上挖野菜吃嗎?這年頭的和尚、道士、幫主都富的流油!


    在這種情況下,官府要進行土斷清田,就會受到世家、江湖、幫派包括一些愚民的聯合阻撓。


    畢竟這是在動他們的根本利益。


    而這種阻撓的力量也相當之大,因為蜀地真的是承平幾十年,跟其他地方不一樣的。


    比如河北,被金兵糟蹋了一次之後幾乎成了白地,根本就沒什麽地主存在了。有也早就跑了,朝廷可以輕易的重新清田重新分配。


    他們要是敢迴來,敢去要嗎?天下大亂了你跑,天下太平了你迴來繼續享福?真當朝廷裏的官員是冤種?


    而川蜀這種地方,真要逼的民間各個勢力全都團結在一起,齊心協力阻撓,那土斷就真的不好搞。


    當年王安石想要變法清田搞改革,就在川蜀這裏栽了個大跟頭。


    同樣的道理,江南也是一樣。不過江南被方臘鬧騰過一次,相比之下那些頑固的守舊勢力總歸是少一些的。


    道理就是這麽個道理,天下其實就像是一幅畫。要是被毀成一片白地,相當於重新變成白紙,便好作畫。要是完好無損,再作畫就得要辛苦許多。


    說起來挺殘忍,但是這也是現實。


    ……


    當然,朝廷做事也有朝廷的講究,按照趙恆的理解本來打算直接派兵把整個川蜀梳理一遍,文官武將互相結合開始清田土斷。


    誰阻撓就直接抄家,誰造反就直接砍了。其他的不說,從禦營各部抽調個一萬兵用空軍運輸過來也花不了幾天的時間。


    不過那樣對川蜀大地造成的破壞可能會更大。真到了刀兵相見那份上,到最後最遭殃的還是百姓。


    還是得講究方式方法的。


    中書令樂柒的分身之術真的是羨煞所有官員,帶著一些皇城司娘子軍們,在有著攝政王兼龍君層次的大司農綿陽君的坐鎮下,開始領著川蜀四路經略使以及各知州們進行土斷。


    為了安撫蜀地士民人心,朝廷也頒布了多項措施:


    比如給許多名門世家們一些特定的名額,如果土斷清田工作做的好,而且按照朝廷規矩及時配合,可以給族中的後輩弟子們補太學生甚至是同進士名額。


    按照目前朝廷缺官的情況來看,別說同進士了,就算是太學生都能直接領到相當實權的職銜去河北或者西夏做官,幹得好了,真叫一個飛黃騰達青雲直上了。


    比如給予佛門、道教等玄門中人一些類似於明教的扶持政策,可以由官府劃定一些地方來建立相應的玄門學堂,一方麵可以給孩子們廣泛開蒙,另一方麵也有助於推廣宗教教義。


    也不能光讓明教一家子做這種事兒,道門佛門都可以參與進來,有競爭才有動力嘛。


    當然,學堂裏的教材教義等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由朝廷全麵監管。


    教人向善互助之類的可以留下來,真要天天不幹活兒就在那念經還是不行的。


    甚至於看到了旁邊的綿陽君之後,趙恆就一拍腦袋,讓新的司農監監正也來參和進入那些基礎宗教學堂的授課事宜。


    教大家怎麽種地,怎麽優選良種培養蔬菜瓜果,怎麽讓糧食收成更好,這事兒絕對有的搞頭。


    綿陽君培養出來的那種大白菜就是青菜的變種,產量高,個頭大,汁水豐盈,清甘爽口,絕對可以說是好菜。


    以後可以想辦法多培養一些優良菜係,乃至於五穀糧種也是可以花費心思多培養一些產量高的品類。


    真把這事兒做成了,大司農可真就是功德無量的。


    而對於那些幫派,也可以篩選一些有修為的弟子加入各州府兵,甚至於想建功立業的加入禦營大軍,修為精深的直接充入殿前班直.


    當什麽大俠啊,俠以武亂禁。真要闖出一番名聲,去從軍打金人,那才是建功立業的正途。


    為此,攝政王還專門叫官府準備了三麵“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牌匾。


    兩麵給了蜀山派和峨眉派,這兩派是在群妖攻宋禍害鄉民的時候輔助官府四處捕殺妖獸出力最多的宗派。


    第三麵則懸於綿山,明昭天下:天下俠者,若有公認最有名聲,為天下百姓做下最多功德的,當以此匾贈之,以示朝廷亦有俠義之心,與諸俠共力共勉。


    為了這麽一塊匾,攝政王甚至於還專門搞了個大宋俠義英雄榜出來,甄選蜀地以及全國各處那些聲名卓著的遊俠,列於其中,以示公平。


    這麽一番操作下來,其他的地方暫且不說,倒是在蜀地遊俠之間的確引起了轟動。


    話說遊俠這個群體曆來其實跟朝廷都不怎麽對付,因為俠以武亂禁是真正切實存在的矛盾。而大宋曆來對於蜀地遊俠的整體政策是偏向於打壓的。


    就跟以前的食菜魔教一樣,這群人總歸是屬於社會不安定分子。


    而現在這麽個牌匾和俠義英雄榜一出來,有見識的人都知道,朝廷是想要以更懷柔的政策來掌控遊俠這麽一個群體,算是想要正式插手江湖之事。


    有些人對此比較反感,有些人保持中立,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卻又踴躍興奮起來。


    且說,遊俠們行俠仗義,圖的是什麽?是名聲!!宋人重名,對於遊俠來說,名聲更是大過一切!


    那麽什麽名聲比得上經過朝廷“官方認證”過的呢?


    ……


    總之,經過一係列操作,朝廷或是拿出官位、或是拿出名氣、或是拿出部分基層權柄來籠絡世家、幫派、遊俠這些群體,倒是還是大大減輕了土斷清田工作的阻撓。


    這也是一種利益交換,但是也的確是朝廷可以拿出來,以至於可以將土斷丁畝這個不可動搖的基本國策執行下去的助力。


    而蜀中名門、唐時宰相虞世南之後,今年才19歲的虞允文作為虞家的年輕代表與攝政王一番奏對之後,當場就被加了從七品監察禦史領兵部員外郎的差遣。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攝政王在千金買馬骨,而且那虞家小子也的確是素有才名,不過這番表現,還是讓所有人都知道了一點:


    朝廷此番對於川蜀之地的安撫,是有著十足誠意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眼萬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眼萬念並收藏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