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那把斧頭還給大理了!
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 作者:一眼萬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靖康三年六月初七,奉命出使大宋東京城的大理國使者,出自於權臣高氏一族的旁係子弟高延壽收到了大宋鴻臚寺官員送來的一份禮物,頓時汗毛直豎!
“子元,這……這是何意?”高延壽看著那打開的木盒,在暑氣已熾的六月初的天氣裏,都感覺手足冰涼。
鴻臚寺員外郎劉奇劉子元乃是太學出身,時值東京大量缺官員的時候,補了一個鴻臚寺的差事。
其人年紀不大,為人謙恭有禮。此時聽到使者問話,便束手道:
“我實在不知,攝政王命我將此物交給你,帶迴大理,並沒有什麽額外的言語交代。”
沒什麽言語交代?
那才是大事兒好嘛!!
高延壽伸手到木盒中將那東西拿起……卻是一柄白色的石斧。斧麵寬厚,斧背宛如重錘,斧身斧柄混元一體,都是同一種材質。
斧刃平鈍無縫,看起來僅僅隻是充作禮儀之用,並沒有什麽殺傷力。
但是身為大理國高氏後裔,如何不知道這把白石戰斧到底代表著什麽意義?
特別是伸手拎起這把斧子感受著那似石似玉的質感,高延壽再不懷疑。
這的確就是那把斧子!那把當年大理護國真龍白石君送給大宋開國太祖的斧子!
話說大理立國時間比大宋還早,當年大宋太祖皇帝趙匡胤還是後周點檢都巡檢使。
領兵至南疆平亂時,曾路遇一名奇人,置白石匣在身側。匣子上封有一句讖言:
人無首、玉瓶無耳、鏡破。
眾人皆不解其意,文武雙全的趙匡胤卻笑問:這匣子裏有什麽寶貝,竟能置此狂言?
眾人皆不解其意,那白石匣主人也來問是何意。趙匡胤便解釋道:
男子為丈夫,夫無首便是天字。玉瓶的玉字去掉耳朵便是個王字。而鏡子若破,便無法映照人影,寓示無雙無對。
這三句讖言結合起來,竟然寓示了一番天下無雙的帝王之意。
白石匣主人聞聽此言,便笑道:此寶與閣下有緣。便將白石匣子遞給趙匡胤。
趙匡胤打開石匣,就見到裏麵裝著這柄白石戰斧。再去看那人,卻已經消失不見。
說來也是奇特,這白石戰斧若是落在別人手裏,不管如何催動真氣都毫無反應,拿在手裏又沉又鈍,連塊木頭都砍不破。
便是當成錘子砸人,也不如真正的戰錘、骨朵、鐵鐧之類的兵器趁手。
而趙匡胤拿在手裏,隻要催動真氣,便能在斧刃處激發出真氣氣刃,鋒銳無比,切金斷玉。
後來他執此神兵斬龍斷海,平定亂世,終結了五代十國之亂,立大宋,才知道當年那個贈寶的奇人便是大理護國真龍白石君。
而此番贈寶,也是有一番緣由的。
白石君成為大理護國真龍之後,深知相比之浩大中原,大理不過是一隅之地,想要維持國運,便需要提前謀劃。
所以它以龍君層次的禁忌秘術窺探天機,搜尋中原天子。石匣、戰斧、讖言都是那禁忌秘術的一部分。
最終找到了趙匡胤,知道他是未來的中原天子,才會贈斧。而那白石戰斧乃是白石君以自身一部分石體祭煉而出的神兵,是有特殊加成在內的。
趙匡胤以石斧平定天下,建立大宋,石斧便將趙宋皇族與大理國運連通白石君綁定在了一起。
若是大宋強攻大理,宛如自斬手足,國運會受到牽扯,趙宋皇族也會遭遇反噬。
也正是這個原因,後來趙匡胤平定天下至南疆之時,才會以石斧劃定兩國疆界,言道:“朕的江山至此為止”。
有宋一朝,都與大理和平相處,這是白石君提前十幾年布局謀劃的結果,為大理與中原帝國構築了一條連接脈絡。
所以大宋無法收降大理!
後世有聯“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挎革囊。”成為了千古名句。
當然,對於宋人來說,這個宋揮玉斧的典故卻也是一重無形的束縛,總歸讓人有些憋屈的。
一把兵器,便讓百年宋庭始終不得伸張,將南疆大理收入版圖!
當然,據說白石君使用那秘術提前窺探中原天子,也是一種犯了天地禁忌的行為。這導致了大理原本以白石族為主體的民族結構中後來又衍生了黑石一族,而且兩族百年征戰不休。
乃至於大理皇族段氏一脈始終不得全掌大理,被國內的權臣高氏一脈徹底架空。高氏甚至於曾經行了廢立之事,把段家皇位都給搶了!!
隻不過後來迫於白石君和大理民心的壓力,又把皇位還給了段氏。
但是皇位還了,執國權柄卻從未歸還。高氏曆來便是大理執政宰執,執掌國家權柄,乃至於牢牢把控後位。
在大理,宰相說話比皇後管用,皇後說話比皇帝管用。
到了現在,如今的大理國主段和譽雖然勵精圖治,頗有雄心,卻一直權力被架空,甚至於連後宮都被高氏出身的皇後牢牢把控。
甚至於小道消息傳言,段和譽的兩位寵妃王氏和木氏入宮以後,天天被高皇後尋機打罵,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坦白說,趙恆聽到這事兒之後也是很無語的:王語嫣和木婉清嫁給段譽後天天被他的大老婆吊起來打?
這事兒實在是……
當然,摒棄這種小道花邊傳聞不說,這把白石戰斧對於大宋和大理……尤其是大理來說是有著極其重要的象征意義的!
甚至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把戰斧算是大理的“護身符”!
現在大宋攝政王要把這斧頭還給大理護國龍君白石君?這是什麽意思??
大宋不想在和大理保持和平局麵了?想收降大理了?畢竟他們剛剛才收降西夏!
難道不怕國運牽扯嗎?不怕趙宋皇家遭遇大難嗎??
哦,大宋國運已經被金國給滅了,皇帝都被擄走了,整個趙宋一家的直係男人都被金人擄走了,然後女人都被攝政王給擄走了。
所以他們還真不怕了。
什麽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啊!!
來啊!互相傷害啊!大宋都死過一次了,還怕什麽勞什子的國運牽扯?
大理危矣!
坦白說,高延壽畢竟是高家後裔,大理名義上是段家的,實際上是高家的。所以高延壽哪怕隻是個旁係子孫,卻也是個有見識的。
此時手裏拎著這白石戰斧,卻當真感覺像是拎著一個滾燙的火球。
真的是不想接!不敢接!
卻又不得不接!!
……
“子元……你坦白跟我說一句。”
心中驚駭交加之際,高延壽慌忙扯住劉奇的手,懇切來言,
“攝政王也姓趙……真的不屬於皇族?難道不是太祖皇帝或者太宗皇帝兩脈中的某一脈支係嗎?”
“當然不是,元佑太後給攝政王驗了血脈的,與涿郡趙氏並無瓜葛。據說攝政王好像出身於亳州那邊……隔的遠呢。”
劉奇是個老實人,肅然說道,“不然怎麽能與靜雪大統領成婚?據說九月就要舉辦大禮的……延壽兄到時候若有空,也可來喝一杯喜酒。”
“這畢竟是我大宋的國喜大事。”
……
“子元,這……這是何意?”高延壽看著那打開的木盒,在暑氣已熾的六月初的天氣裏,都感覺手足冰涼。
鴻臚寺員外郎劉奇劉子元乃是太學出身,時值東京大量缺官員的時候,補了一個鴻臚寺的差事。
其人年紀不大,為人謙恭有禮。此時聽到使者問話,便束手道:
“我實在不知,攝政王命我將此物交給你,帶迴大理,並沒有什麽額外的言語交代。”
沒什麽言語交代?
那才是大事兒好嘛!!
高延壽伸手到木盒中將那東西拿起……卻是一柄白色的石斧。斧麵寬厚,斧背宛如重錘,斧身斧柄混元一體,都是同一種材質。
斧刃平鈍無縫,看起來僅僅隻是充作禮儀之用,並沒有什麽殺傷力。
但是身為大理國高氏後裔,如何不知道這把白石戰斧到底代表著什麽意義?
特別是伸手拎起這把斧子感受著那似石似玉的質感,高延壽再不懷疑。
這的確就是那把斧子!那把當年大理護國真龍白石君送給大宋開國太祖的斧子!
話說大理立國時間比大宋還早,當年大宋太祖皇帝趙匡胤還是後周點檢都巡檢使。
領兵至南疆平亂時,曾路遇一名奇人,置白石匣在身側。匣子上封有一句讖言:
人無首、玉瓶無耳、鏡破。
眾人皆不解其意,文武雙全的趙匡胤卻笑問:這匣子裏有什麽寶貝,竟能置此狂言?
眾人皆不解其意,那白石匣主人也來問是何意。趙匡胤便解釋道:
男子為丈夫,夫無首便是天字。玉瓶的玉字去掉耳朵便是個王字。而鏡子若破,便無法映照人影,寓示無雙無對。
這三句讖言結合起來,竟然寓示了一番天下無雙的帝王之意。
白石匣主人聞聽此言,便笑道:此寶與閣下有緣。便將白石匣子遞給趙匡胤。
趙匡胤打開石匣,就見到裏麵裝著這柄白石戰斧。再去看那人,卻已經消失不見。
說來也是奇特,這白石戰斧若是落在別人手裏,不管如何催動真氣都毫無反應,拿在手裏又沉又鈍,連塊木頭都砍不破。
便是當成錘子砸人,也不如真正的戰錘、骨朵、鐵鐧之類的兵器趁手。
而趙匡胤拿在手裏,隻要催動真氣,便能在斧刃處激發出真氣氣刃,鋒銳無比,切金斷玉。
後來他執此神兵斬龍斷海,平定亂世,終結了五代十國之亂,立大宋,才知道當年那個贈寶的奇人便是大理護國真龍白石君。
而此番贈寶,也是有一番緣由的。
白石君成為大理護國真龍之後,深知相比之浩大中原,大理不過是一隅之地,想要維持國運,便需要提前謀劃。
所以它以龍君層次的禁忌秘術窺探天機,搜尋中原天子。石匣、戰斧、讖言都是那禁忌秘術的一部分。
最終找到了趙匡胤,知道他是未來的中原天子,才會贈斧。而那白石戰斧乃是白石君以自身一部分石體祭煉而出的神兵,是有特殊加成在內的。
趙匡胤以石斧平定天下,建立大宋,石斧便將趙宋皇族與大理國運連通白石君綁定在了一起。
若是大宋強攻大理,宛如自斬手足,國運會受到牽扯,趙宋皇族也會遭遇反噬。
也正是這個原因,後來趙匡胤平定天下至南疆之時,才會以石斧劃定兩國疆界,言道:“朕的江山至此為止”。
有宋一朝,都與大理和平相處,這是白石君提前十幾年布局謀劃的結果,為大理與中原帝國構築了一條連接脈絡。
所以大宋無法收降大理!
後世有聯“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挎革囊。”成為了千古名句。
當然,對於宋人來說,這個宋揮玉斧的典故卻也是一重無形的束縛,總歸讓人有些憋屈的。
一把兵器,便讓百年宋庭始終不得伸張,將南疆大理收入版圖!
當然,據說白石君使用那秘術提前窺探中原天子,也是一種犯了天地禁忌的行為。這導致了大理原本以白石族為主體的民族結構中後來又衍生了黑石一族,而且兩族百年征戰不休。
乃至於大理皇族段氏一脈始終不得全掌大理,被國內的權臣高氏一脈徹底架空。高氏甚至於曾經行了廢立之事,把段家皇位都給搶了!!
隻不過後來迫於白石君和大理民心的壓力,又把皇位還給了段氏。
但是皇位還了,執國權柄卻從未歸還。高氏曆來便是大理執政宰執,執掌國家權柄,乃至於牢牢把控後位。
在大理,宰相說話比皇後管用,皇後說話比皇帝管用。
到了現在,如今的大理國主段和譽雖然勵精圖治,頗有雄心,卻一直權力被架空,甚至於連後宮都被高氏出身的皇後牢牢把控。
甚至於小道消息傳言,段和譽的兩位寵妃王氏和木氏入宮以後,天天被高皇後尋機打罵,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坦白說,趙恆聽到這事兒之後也是很無語的:王語嫣和木婉清嫁給段譽後天天被他的大老婆吊起來打?
這事兒實在是……
當然,摒棄這種小道花邊傳聞不說,這把白石戰斧對於大宋和大理……尤其是大理來說是有著極其重要的象征意義的!
甚至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把戰斧算是大理的“護身符”!
現在大宋攝政王要把這斧頭還給大理護國龍君白石君?這是什麽意思??
大宋不想在和大理保持和平局麵了?想收降大理了?畢竟他們剛剛才收降西夏!
難道不怕國運牽扯嗎?不怕趙宋皇家遭遇大難嗎??
哦,大宋國運已經被金國給滅了,皇帝都被擄走了,整個趙宋一家的直係男人都被金人擄走了,然後女人都被攝政王給擄走了。
所以他們還真不怕了。
什麽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啊!!
來啊!互相傷害啊!大宋都死過一次了,還怕什麽勞什子的國運牽扯?
大理危矣!
坦白說,高延壽畢竟是高家後裔,大理名義上是段家的,實際上是高家的。所以高延壽哪怕隻是個旁係子孫,卻也是個有見識的。
此時手裏拎著這白石戰斧,卻當真感覺像是拎著一個滾燙的火球。
真的是不想接!不敢接!
卻又不得不接!!
……
“子元……你坦白跟我說一句。”
心中驚駭交加之際,高延壽慌忙扯住劉奇的手,懇切來言,
“攝政王也姓趙……真的不屬於皇族?難道不是太祖皇帝或者太宗皇帝兩脈中的某一脈支係嗎?”
“當然不是,元佑太後給攝政王驗了血脈的,與涿郡趙氏並無瓜葛。據說攝政王好像出身於亳州那邊……隔的遠呢。”
劉奇是個老實人,肅然說道,“不然怎麽能與靜雪大統領成婚?據說九月就要舉辦大禮的……延壽兄到時候若有空,也可來喝一杯喜酒。”
“這畢竟是我大宋的國喜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