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文士夜談離魏營 行者夜裏追先生


    魏營議事,曹操對於傅慶的疑慮已經打消大半,正欲借傅慶與杜嶨之戰,提振士氣,突襲漢軍,卻有一人出言阻止。


    眾人視之,竟然是許貫中。


    許貫中本沒有參會,這次中軍議事也不曾叫他,但其仍然心中感念曹操舊時恩德,漫步到中軍營帳前,方才在帳口聽到曹操決斷,便入內阻止。


    帳外軍士見是許貫中,也不曾阻攔。


    許貫中道:“傅慶此人,殺害上級,罪該斬首,陛下卻赦之,若是全營上下效仿,豈不是尊卑難循,微臣以為,應當斬首傅慶,以正軍法。”


    曹操見是許貫中進來,麵色一變,又聞其言,竟然是直接忤逆自己的意思,不由得心中暗怒,


    未曾說話,方垕起身道:


    “許先生,大事已有定奪,不需再言!”


    曹操微微頷首,許貫中亦是麵色一變,道:


    “這廝若是詐降,我等尤厚待之,卻惹人恥笑。”


    方垕道:“他本捉了我,卻不得晉升,而後親手放走我,怎的卻是詐降?”


    許貫中道:“捉一皇叔不足掛齒,以詐降泄露軍機,方才是大事!”


    許貫中本就是才高之士,看不慣方垕等皇親國戚,再加上當年起事時候,主公從來不看重族人親戚,多注才能,


    因此他向來不敬方垕等輩。


    方垕見許貫中這樣,氣惱異常,當年他與自己侄子一同起事時候,侄子曾對自己這些親族說,天下乃是我家天下,因而每每苛待方姓貴族,以彰顯唯才是用,


    亦能震懾旁人,但如今自己侄子已然是皇帝陛下,這酸文人依然覺得自己高過我這皇叔一頭,殊為可惡。


    “文人之見,文人之見!十三是我從小看到大的,如今也就我這麽一個長輩,你居然說我堂堂皇叔不足掛齒!漢軍拿我少說也能換十城!你,大不敬!”


    方垕氣的渾身發抖。


    我侄子不是皇帝的時候,你覺得我草包,


    我侄子當了皇帝了,你還覺得我是草包,


    我侄子不是白當皇帝了麽!


    往常用你們幫我侄子出謀劃策,我這當長輩的忍著你這酸腐文人的脾氣,受著自己侄子的斥責也就罷了,


    如今已然是堂堂皇叔,一國的王爵,卻還要被你說成不足掛齒。


    方垕竟然站直身體,右手握住刀把。


    身後的方天定亦起身扶劍。


    許貫中知道與這兩人辯駁毫無意義,便將視線看向當年的同伴,如今的大魏天子。


    若是你還心有舊情,還記得當年你我起於微末,叱吒風雲,這次便也再聽我一次,就如當年每個決策一樣。


    但是,許貫中期待的那句,“你們兩個退下,且聽徐先生之計!”並沒有出現,雖然當年屢屢發生。


    曹操避開了許貫中的眼神,道:“許先生說傅慶是奸細,可有證據?”


    許貫中知道,自己若是說出他看出嶽飛之計,聞煥章還默認,必然能獲信任,但他卻還要賭一把,就賭自己這位主公仍然像當年一樣,對自己言必信,計必從。


    當下道:“是我的想法,請陛下信之!”


    曹操心中卻道:


    我本疑你離心離德,自漢營歸來之後,便如徐庶一般,不出一言,今日卻用舊情說我,豈不怪哉?莫不是早已暗通劉備,一同賺我?


    當下道:


    “朕三令五申,既已承天命,立魏國,應改往昔時候江湖習氣,三軍之事,豈能兒戲?汝今日頂撞皇叔,已然是有損天子威嚴,但朕念在跟隨已久,便不追究,左右與我扯出去!”


    說罷便一抖袍袖,離開軍營。


    許貫中被人拉出去,仍然渾渾噩噩,此刻他心中百感交集,那個心懷天下,壯誌激昂的方十三不見了,如今隻有這個冰冷的皇帝方臘了。


    許貫中長歎一聲,默默迴到自己營帳。


    等到迴去,卻才發現帳門口侍衛換了人,許貫中冷哼一聲,便又來到蕭嘉穗處長談。


    兩人擺酒談到深夜,許貫中長歎一聲,


    “蕭兄,你我似乎跟錯了人。”


    蕭嘉穗默不作聲,隻是連擺手勢,讓其噤聲。


    許貫中猛灌一口酒,道:


    “方臘這人,在微末時候,當真禮賢下士,你我三人在煙雨樓結拜,是何等的豪情壯誌,如今卻不聽我言,至於如此。”


    蕭嘉穗見老朋友這樣,便道:


    “人皆如此,古來帝王,哪一個不是大權在握,就性情大變?”


    許貫中道:


    “如此,才有兔死狗烹之禍,蕭兄,你我當年立下誓言,要天下安定,要推翻趙官家,還給百姓安寧,結果反倒是助紂為虐,你看如今天下百姓,無論南北,皆是受戰亂之苦,宋時官家橫征暴斂,如今魏卻也是一樣,


    自方臘一統南方,施政何曾寬緩?前幾年敗於漢軍,曾叫你我施政以寬,我本以為可教百姓安居樂業,哪曾想他為起兵,又加征捐稅,甚至立一青樓女子為妃,儀式更是隆重,這等人,真的值得你我追隨麽!”


    蕭嘉穗默然,許貫中長歎一聲,今夜說出心裏話,著實寬緩不少。


    一陣沉默,蕭嘉穗突然道:


    “不如離去,尋一無紛爭之地,效法管寧,隱居避世,何如?”


    原來這許貫中雖嘴上欲走,但終究是心念舊情,猶疑不定,反倒是蕭嘉穗卻是個骨子裏帶風的,說走便走之輩。


    許貫中聽了,便道:“好!你我兄弟,哪怕是尋個山清水秀之地,尋仙修道,也好過助紂為虐。”


    許貫中話音未落,蕭嘉穗已經開始收拾金銀細軟了。


    就在此時,許貫中耳朵一動,似乎聽到在帳外有動靜,旋即飛身跳出帳外,劈手揪住一人進來。


    蕭嘉穗大驚,許貫中按住此人,懊悔道:


    “俗話說隔牆有耳,果然,這探子已經防備到蕭兄這裏了。”


    原來此人卻是曹操今日暗中安排監視兩人的。


    這人還要求饒,許貫中卻一不做二不休,將此人脖頸一扭,道:


    “兄長,且速速行走!”


    原來這許貫中文武兼備,政和年間乃是武狀元,尋常校尉間諜根本不是其對手。


    蕭嘉穗見此,便知道情況緊急,隻能責怪一句許貫中行事不密,隨後兩人立刻出營,尋營帳角門出去。


    軍士見這兩人自然不敢阻攔,兩人不帶行李,急急忙忙便離開魏營。


    兩人知道,方才的探子定然是監聽已久,說不定早有同夥去稟報,因此兩人出得營門便放足狂奔,一直走出十裏,蕭嘉穗體力跟不上,兩人方才放緩腳步。


    隨後兩人相視一笑。


    一個道:“你我二人幼讀詩書,欲報國安民,誰知竟攪動天下大亂。”


    另一個道:“世間紛繁複雜,幸兄長視功名利祿如糞土,片刻之前,乃是一國之官,如今 卻是喪家之犬。”


    一陣大笑,兩人皆道:


    “萬鍾不辨禮儀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又道:“不能安社稷,便做一野夫。”


    兩人放緩腳步,開始論詩,皆是黃老之道,陶淵明之句,似乎想從先賢的詩句文章中將自己的身份重新變迴原來的鄉野書生。


    就在兩人心情大悅,似乎找到年輕時心態時候,卻見前方道路上立著一人,


    借著月光,卻是個行者,定睛一看,竟然是武鬆。


    “奉陛下之命,請二位先生迴去。”


    武鬆聲音不帶著一絲感情。


    兩人大驚,原來兩人逃走之事,早被報知曹操,曹操正摟著李師師敦倫,便令武鬆去追,若是不迴,便將兩人頭顱提來。


    武鬆腳力比兩人皆高,發現兩人行蹤之後,便令親兵在後,自己繞個圈子,攔住兩人。


    “兩位先生,你我相識已久,且請迴去,陛下定然不會追究。”


    武鬆看著兩人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德至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曹賊並收藏玄德至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