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福源樓正堂。
“感謝大家能夠前來赴宴 ,我敬各位一碗。”
劉景雲端著酒杯衝著四周,朗聲說道。
大堂內坐著的都是延安城內有頭有臉的人物,眾人臉色都不大好,前麵賑災時期,林楚請過他們一次,可以說雙方是不歡而散,如今再次聚到福源樓,麵對劉景雲這些人都是忐忑心虛不已。
劉景雲說完,仰脖幹了,眾人惶恐,彼此對視後,顫巍巍的結伴走到劉景雲麵前,跪下了。
“殿下,還請恕罪,我等皆受陳裏所迫,不得不如此啊。”
跪在最前麵的是一名老者,他聲淚俱下的開口求饒。
“你們的意思是縣官不如現管唄。”
劉景雲放下碗戲謔的看著他們。
“草民不敢~”
“草民不敢......”
眾人頭皮貼地不停的求饒。
“延安旱災,你們不出錢不出力,一個多月前,林將軍請你們一趟來此,結果你們呢?嗬嗬,什麽都沒幹,大門一鎖,當起了富家翁,很是悠閑嘛。”
劉景雲出身齊王府,身上有種與生俱來的威嚴,輕描淡寫間便讓麵前之人瑟瑟發抖。
楊春站在旁邊,也是直冒冷汗,暗自慶幸自己投的早,否則丟了烏紗帽都是輕的,能不能保命還是兩說呢,他小心的將劉景雲的椅子往前送了一點點讓對方坐下。
“殿下,草民該死,我等都是有苦衷的,陳裏一年征糧三四次,光今年便找我們收了兩次糧,家裏真的沒有多少餘糧了。”
老者抬起頭,壯著膽子說起了緣由,不時的衝著楊春使眼色,示意對方幫著求求情。
“殿下,陳裏今年確實征了兩次糧。”
楊春不好裝糊塗,畢竟人家之前沒少孝敬,於是隻好出言跟著解釋。
“我可以給你們機會,眼下的延安缺人、缺糧、缺地,有足夠大的舞台供你們施展,可是。如果你們還是像以前那樣,又當如何?”
劉景雲坐了迴去,淡然的問道。他倒沒真打算把這些人如何,不然也不會把他們請過來了。
“任憑殿下處置。”
“任憑殿下處置~”
老者帶頭,其餘人紛紛跟著承諾道。
“楊縣令,延安是你的底盤,我希望他們不隻是說說。”
劉景雲轉頭看向楊春,輕聲說道。
“是,是,屬下一定看牢他們。”
楊春心裏一顫,這是在敲打自己啊,立馬出言應承。
“都起來吧,我希望你們能言而有信。”
劉景雲今天隻是敲打敲打他們,眼下的延安急需這些家族的力量,他們手裏還攥著不少地呢。
眾人慢慢起身,老者旁邊的人扶了他一把,劉景雲揮手讓他們入座。
“陳裏謀反,那是誅九族的大罪,我知道你們中有人跟他交往密切,不過我也不準備再追究了,你們好自為之,往後的延安將是一個全新的麵貌,不管你們以前是做什麽的,跟著隊伍走肯定沒錯,如果誰暗中使絆子,偷工減料,那抱歉了,那就隻能新罪舊罪一並清算,到時別怪我沒給你機會。”
眾人落座後,劉景雲再次警告道,平和的言語間蘊含著無盡的殺意。
“往後我等唯殿下馬首是瞻,誓死追隨。”
“誓死追隨~”
老者率先表態,其他人也跟著表態。
“坐,大家都坐吧,記住我說的話,也記住你們自己說的話。”
“是~”
眾人齊聲應道。
眾人這一頓飯吃的是提心吊膽,結束後,三兩成群的結伴離開了。
“楊縣令,這批人就交給你了,我希望能夠在延安的建設中盡快看到他們的身影。”
“是,殿下。”
楊春也是擔驚受怕了一晚上,畢竟他算是投誠小霸王的,他不清楚麵前的這位大殿下對自己是什麽態度。
“還有,學堂的事現在也開始籌備起來吧,教書先生、學堂選址、書冊這些都要準備了。”
“是,殿下。”
“去吧~”
劉景雲揮手打發楊春離開了。
“是,屬下告退。”
楊春躬身退出了福源樓。
“殿下威武~”
眾人散去後,櫃台後傳來一聲洪亮的讚美聲。
劉景雲循聲望去,隻見一個胖嘟嘟的男子露出憨厚的笑容正朝自己走來。
“草民宋大橋,見過殿下。”
胖子正是宋大橋,他和九叔留守延安,一直住在福源樓,躲在櫃台後麵看了一晚上的熱鬧。
“你就是宋大橋啊,店家,再炒兩個菜來。”
劉景雲是知道對方的,隻是還沒來得及見。
“老板,別炒了,桌上剩的夠吃了。”
宋大橋衝櫃台嚷嚷了句,不客氣的坐到了劉景雲對麵。桌上剩菜很多,基本上沒怎麽動彈。
“店家,上壺酒。”
劉景雲招唿店家上了一壺酒。
“嘿嘿,多謝殿下。”
宋大橋接過店小二拿來的酒壺,給劉景雲滿上。
“殿下,我敬您。”
宋大橋放下酒壺坐好後,端起了酒杯。
“哈哈,這第一碗該我敬你啊。”
劉景雲笑著壓下了下宋大橋的碗,延安這一個多月的賑災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宋大橋功不可沒。
“殿下言重了,林老板都安排妥當了的,我就是跑跑腿,幫著看一下。”
宋大橋整日忙前忙後,瘦了不少,也精神了不少,每天都是幹勁十足的。他也不嫌棄剩不剩菜的,放下碗便開動了起來。
劉景雲見他吃得香,也拿起了筷子。
“粥鋪你要多費心了,長安的百姓陸續遷過來,不光延安城內的,鄉下的也不能落下,人手這麵你估摸著差多少人,我給你調。”
現在的粥鋪肯定滿足不了長安的百姓,增設粥鋪是必然的,城內鄉下都要加。
“北門、東門外都已經加了兩個,城內的也陸續增加了三處,嗯~,鄉下~,如果一個村子再加兩處的話,五六十人差不多,主要就是城內,兩三百人是要的。”
宋大橋邊一邊吃一邊說,這兩天他一直城北城東的跑,調配糧食,考察粥鋪是否能夠滿足周邊百姓的需求,這個活不難,卻很是考驗人的耐心。
劉景雲說他功不可沒確實一點沒有誇張。
“糧食充足嗎?”
“目前還是充足的,隻不過長安數十萬人,怕是充不了多久。”
宋大橋聽到長安百姓也要遷來時,他對此還是挺擔憂的,一下子湧入這麽多人,延安的體量能裝得下嗎?
不過很快他就想通了,這事不是他該操心的啊,把手上的活做好,該吃吃該喝喝。
宋大橋又上別的桌,端了兩盤菜過來。
“確實,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水源的事,隻要把莊稼種上就能緩緩了。”
“店家,再炒幾個菜,多加量啊,我帶迴去給孩子吃的。”
劉景雲揮手叫來夥計,讓他再炒些菜,帶迴去給囡囡他們吃。
“好嘞。”
“殿下,我待會跟你一塊去看看他們吧。”
宋大橋知道石頭鎮的人都搬來了,隻是還沒時間去看他們,正好趁此跟著劉景雲一塊去。
“好~”
兩人酒足飯飽,後廚也將菜炒好了,劉景雲付完賬,他們倆一人拎著兩個食盒迴悅來客棧。
“感謝大家能夠前來赴宴 ,我敬各位一碗。”
劉景雲端著酒杯衝著四周,朗聲說道。
大堂內坐著的都是延安城內有頭有臉的人物,眾人臉色都不大好,前麵賑災時期,林楚請過他們一次,可以說雙方是不歡而散,如今再次聚到福源樓,麵對劉景雲這些人都是忐忑心虛不已。
劉景雲說完,仰脖幹了,眾人惶恐,彼此對視後,顫巍巍的結伴走到劉景雲麵前,跪下了。
“殿下,還請恕罪,我等皆受陳裏所迫,不得不如此啊。”
跪在最前麵的是一名老者,他聲淚俱下的開口求饒。
“你們的意思是縣官不如現管唄。”
劉景雲放下碗戲謔的看著他們。
“草民不敢~”
“草民不敢......”
眾人頭皮貼地不停的求饒。
“延安旱災,你們不出錢不出力,一個多月前,林將軍請你們一趟來此,結果你們呢?嗬嗬,什麽都沒幹,大門一鎖,當起了富家翁,很是悠閑嘛。”
劉景雲出身齊王府,身上有種與生俱來的威嚴,輕描淡寫間便讓麵前之人瑟瑟發抖。
楊春站在旁邊,也是直冒冷汗,暗自慶幸自己投的早,否則丟了烏紗帽都是輕的,能不能保命還是兩說呢,他小心的將劉景雲的椅子往前送了一點點讓對方坐下。
“殿下,草民該死,我等都是有苦衷的,陳裏一年征糧三四次,光今年便找我們收了兩次糧,家裏真的沒有多少餘糧了。”
老者抬起頭,壯著膽子說起了緣由,不時的衝著楊春使眼色,示意對方幫著求求情。
“殿下,陳裏今年確實征了兩次糧。”
楊春不好裝糊塗,畢竟人家之前沒少孝敬,於是隻好出言跟著解釋。
“我可以給你們機會,眼下的延安缺人、缺糧、缺地,有足夠大的舞台供你們施展,可是。如果你們還是像以前那樣,又當如何?”
劉景雲坐了迴去,淡然的問道。他倒沒真打算把這些人如何,不然也不會把他們請過來了。
“任憑殿下處置。”
“任憑殿下處置~”
老者帶頭,其餘人紛紛跟著承諾道。
“楊縣令,延安是你的底盤,我希望他們不隻是說說。”
劉景雲轉頭看向楊春,輕聲說道。
“是,是,屬下一定看牢他們。”
楊春心裏一顫,這是在敲打自己啊,立馬出言應承。
“都起來吧,我希望你們能言而有信。”
劉景雲今天隻是敲打敲打他們,眼下的延安急需這些家族的力量,他們手裏還攥著不少地呢。
眾人慢慢起身,老者旁邊的人扶了他一把,劉景雲揮手讓他們入座。
“陳裏謀反,那是誅九族的大罪,我知道你們中有人跟他交往密切,不過我也不準備再追究了,你們好自為之,往後的延安將是一個全新的麵貌,不管你們以前是做什麽的,跟著隊伍走肯定沒錯,如果誰暗中使絆子,偷工減料,那抱歉了,那就隻能新罪舊罪一並清算,到時別怪我沒給你機會。”
眾人落座後,劉景雲再次警告道,平和的言語間蘊含著無盡的殺意。
“往後我等唯殿下馬首是瞻,誓死追隨。”
“誓死追隨~”
老者率先表態,其他人也跟著表態。
“坐,大家都坐吧,記住我說的話,也記住你們自己說的話。”
“是~”
眾人齊聲應道。
眾人這一頓飯吃的是提心吊膽,結束後,三兩成群的結伴離開了。
“楊縣令,這批人就交給你了,我希望能夠在延安的建設中盡快看到他們的身影。”
“是,殿下。”
楊春也是擔驚受怕了一晚上,畢竟他算是投誠小霸王的,他不清楚麵前的這位大殿下對自己是什麽態度。
“還有,學堂的事現在也開始籌備起來吧,教書先生、學堂選址、書冊這些都要準備了。”
“是,殿下。”
“去吧~”
劉景雲揮手打發楊春離開了。
“是,屬下告退。”
楊春躬身退出了福源樓。
“殿下威武~”
眾人散去後,櫃台後傳來一聲洪亮的讚美聲。
劉景雲循聲望去,隻見一個胖嘟嘟的男子露出憨厚的笑容正朝自己走來。
“草民宋大橋,見過殿下。”
胖子正是宋大橋,他和九叔留守延安,一直住在福源樓,躲在櫃台後麵看了一晚上的熱鬧。
“你就是宋大橋啊,店家,再炒兩個菜來。”
劉景雲是知道對方的,隻是還沒來得及見。
“老板,別炒了,桌上剩的夠吃了。”
宋大橋衝櫃台嚷嚷了句,不客氣的坐到了劉景雲對麵。桌上剩菜很多,基本上沒怎麽動彈。
“店家,上壺酒。”
劉景雲招唿店家上了一壺酒。
“嘿嘿,多謝殿下。”
宋大橋接過店小二拿來的酒壺,給劉景雲滿上。
“殿下,我敬您。”
宋大橋放下酒壺坐好後,端起了酒杯。
“哈哈,這第一碗該我敬你啊。”
劉景雲笑著壓下了下宋大橋的碗,延安這一個多月的賑災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宋大橋功不可沒。
“殿下言重了,林老板都安排妥當了的,我就是跑跑腿,幫著看一下。”
宋大橋整日忙前忙後,瘦了不少,也精神了不少,每天都是幹勁十足的。他也不嫌棄剩不剩菜的,放下碗便開動了起來。
劉景雲見他吃得香,也拿起了筷子。
“粥鋪你要多費心了,長安的百姓陸續遷過來,不光延安城內的,鄉下的也不能落下,人手這麵你估摸著差多少人,我給你調。”
現在的粥鋪肯定滿足不了長安的百姓,增設粥鋪是必然的,城內鄉下都要加。
“北門、東門外都已經加了兩個,城內的也陸續增加了三處,嗯~,鄉下~,如果一個村子再加兩處的話,五六十人差不多,主要就是城內,兩三百人是要的。”
宋大橋邊一邊吃一邊說,這兩天他一直城北城東的跑,調配糧食,考察粥鋪是否能夠滿足周邊百姓的需求,這個活不難,卻很是考驗人的耐心。
劉景雲說他功不可沒確實一點沒有誇張。
“糧食充足嗎?”
“目前還是充足的,隻不過長安數十萬人,怕是充不了多久。”
宋大橋聽到長安百姓也要遷來時,他對此還是挺擔憂的,一下子湧入這麽多人,延安的體量能裝得下嗎?
不過很快他就想通了,這事不是他該操心的啊,把手上的活做好,該吃吃該喝喝。
宋大橋又上別的桌,端了兩盤菜過來。
“確實,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水源的事,隻要把莊稼種上就能緩緩了。”
“店家,再炒幾個菜,多加量啊,我帶迴去給孩子吃的。”
劉景雲揮手叫來夥計,讓他再炒些菜,帶迴去給囡囡他們吃。
“好嘞。”
“殿下,我待會跟你一塊去看看他們吧。”
宋大橋知道石頭鎮的人都搬來了,隻是還沒時間去看他們,正好趁此跟著劉景雲一塊去。
“好~”
兩人酒足飯飽,後廚也將菜炒好了,劉景雲付完賬,他們倆一人拎著兩個食盒迴悅來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