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轉頭問他:“怎麽了?”
王子義對他平靜的態度十分不滿,嘀咕道:“陛下,你可是承諾過我妹妹 的……”
平安嗤笑一聲道:“朕金口玉言,你囉嗦什麽?”
王子義立起一對刀眉,急眼了:“什麽囉嗦?那是我妹妹!我最小的妹妹,算了,你沒有妹妹,你不曉得臣的心情。”
平安道:“朕沒有妹妹,但朕有個皇姐!”
到底是少年心性,最愛攀比。
王子義道:“臣曉得,懷寧公主是你姐姐,哼,你心疼過你姐姐麽?”
平安:……
無話可說,他能說除了節日和宮中家宴,他從來沒關注過他的皇姐麽?是啊,他都要大婚了,皇姐選好附馬沒有?選的誰?人品、家世怎麽樣?皇姐喜不喜歡?
這一刻,他發現自己沒有王子義好。
做為帝王,他不屑於向王子義解釋自己的行為,但他掛念著王瑾會擔心,還是對王子義解釋道:“朕與兩位母後商議過了,準備將她們送到女塾去,讓她們學習我漢人的文章典籍,對大明文化產生認同感。
然後再送她們迴蒙古,為蒙古帶去我中原的文明生活方式,假以時日,蒙古就會與中原融為一體,成為大明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王子義:……阿娘分析得果然沒錯,太後和陛下更看重南洋。
…………………………
臘月十五,禮部終於將蒙古諸部的冊封文書和金印,全部製好,內附的蒙古貴族們,帶著大明天子賞賜的大車小車物資,浩浩蕩蕩地返迴青城外的營地,與他們的部族匯合。
今年冬天,果然不出所料,蒙古高原上又一次遭遇雪災,大冬天的,漠北、漠西的部族無法返迴遙遠的家鄉,隻得在營地裏暫時安置,各位王公貴族們,準備等到明年二月,參加了大明皇帝的婚禮後,再率部眾返迴駐地。
為了接濟這些蒙古人,大明朝廷從通州,日夜不停地向宣大各處的邊牆運糧,還好通了火車,山海關的糧食能及時運迴來,這才不至於讓他們斷糧。
大明朝廷發了善心,用羊毛就能換到糧食和草料,但冬天的蒙古人,窮得除了牲畜什麽都沒有,大冬天的又不能剪羊毛,隻能靠族人互相接濟。
為了不讓蒙古人餓死,宣大總督孫傳庭向朝廷進言,允許蒙古人利用牛馬,到山西的煤礦從事煤炭運輸,用掙來的工錢,購買大明的糧食,以渡過寒冷的冬天。
所謂升米恩鬥米仇,朝廷不能養閑人,免得這些人吃飽了,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張薔指示曰可,於是,山西各處的煤礦廠,一下子增加了兩三萬名運輸工,各條官道上,處處可見蒙古人趕著牛馬,從煤礦裏往各府城、縣城運煤,又用掙到的工錢,往邊牆外的駐地運送生活物資的身影。
紫禁城裏,三處大殿還在修繕,暫時安置在後宮裏的蒙古貴女們,都被送到了淑德女塾,開始學習漢語。
京城百姓忙著準備年貨,京官們在忙著做年終總結,準備明年的預算,太後張薔窩在乾清宮的東暖閣裏,與前世的閨蜜,這一世的親家母舜華,說著悄悄話。
“平安大婚後,你打算怎麽樣安排自己?”舜華與她一東一西地坐在炕桌的兩側,紅泥小火爐裏,正咕嘟咕嘟地煮著一壺果茶,空氣中飄蕩著蘋果、梨子和杏子混合的甜香,令人懶懶地隻想放空自己,什麽都不想做。
“躺平。”張薔簡短地說,“俺一穿過來,就在生死線上掙紮,十幾年來,真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連睡覺都得睜一隻眼,要不是有阿寶守夜,俺連一個踏實覺都睡不好……
人們隻知道無限風光在險峰,卻不知道,高處也不勝寒。”
舜華提起茶壺,為她斟上一杯果茶,同情地說:“理解,原來吧,你做天使投資人,身邊還有個馬先生為你出謀劃策,是你自己賭氣,拋下他獨自去旅行,你說,陪你穿過來的不是阿寶,而是馬生,你該多輕鬆?”
“屁,俺要是帶著他穿過來,第一時間就得被當作奸夫淫婦燒死,哪裏有命能活下來?”
“也是哈,這一世,你是大佬的女人,哈哈哈……”舜華極不厚道地笑了,“最後,你自己卻成了大佬,你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大明的命運,也改變了華夏民族的命運,你是一個合格的穿越者……”
“你少給俺戴高帽子!”張薔雙手捧著玻璃杯,感受到掌心傳來的濃濃暖意,苦笑著說,“不過是無人撐傘,不得不努辦奔跑罷了,最近這幾年,災害越來越嚴重,平安就算親政,也會麵臨著巨大的考驗,俺還撒不得手啊,就怕一著不慎,十幾年來的努力全都白費。”
舜華往前傾著身子,推心置腹地說道:“最近與我家老王閑聊,還說起這事兒呢……自天啟大爆炸開始,大明就開啟了災害模式,到平安登基,你秉政以來,更是無年不災害。
文人們習慣將天災視為天罰,我和老王的意見,你還是及時隱退的好……如果你等到開平十七八年再退,那時候平安一獨立,天災沒有啦……
你說後世的史書,會怎樣評價你這位秉國太後?你做了這麽多努力,文官們卻會詭異地評述,你獨斷專權,不得上天喜歡,才會年年降下天罰……”
說得張薔坐直了身子,醍醐灌頂般地道:“哎呀,還是旁觀者清啊,你別說,還真有這種可能,以文官們的尿性,必然會這樣記錄,畢竟自然災害是事實……
不行,等平安大婚後,俺真的要退休,不能讓俺一個人背禍……”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辛苦一場,她還是很在乎身後的評價的。
她很糾結地問舜華:“你說得也有道理,但你說說,後世的一個高中生,能掌起大明這一攤子麽?換著是你,你能撒開手麽?”
“所以啊,”舜華給自己和張薔各續了一杯茶水,“就算不撒手,你也得退到幕後,免得當背禍俠。”
“有道理!”張薔舉起杯子,與舜華當地碰了一下,會心地笑起來。
可憐的平安,還沉浸在即將大婚的喜悅中,卻不知道他的親娘和親嶽母娘,正在背後算計他呢。
王子義對他平靜的態度十分不滿,嘀咕道:“陛下,你可是承諾過我妹妹 的……”
平安嗤笑一聲道:“朕金口玉言,你囉嗦什麽?”
王子義立起一對刀眉,急眼了:“什麽囉嗦?那是我妹妹!我最小的妹妹,算了,你沒有妹妹,你不曉得臣的心情。”
平安道:“朕沒有妹妹,但朕有個皇姐!”
到底是少年心性,最愛攀比。
王子義道:“臣曉得,懷寧公主是你姐姐,哼,你心疼過你姐姐麽?”
平安:……
無話可說,他能說除了節日和宮中家宴,他從來沒關注過他的皇姐麽?是啊,他都要大婚了,皇姐選好附馬沒有?選的誰?人品、家世怎麽樣?皇姐喜不喜歡?
這一刻,他發現自己沒有王子義好。
做為帝王,他不屑於向王子義解釋自己的行為,但他掛念著王瑾會擔心,還是對王子義解釋道:“朕與兩位母後商議過了,準備將她們送到女塾去,讓她們學習我漢人的文章典籍,對大明文化產生認同感。
然後再送她們迴蒙古,為蒙古帶去我中原的文明生活方式,假以時日,蒙古就會與中原融為一體,成為大明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王子義:……阿娘分析得果然沒錯,太後和陛下更看重南洋。
…………………………
臘月十五,禮部終於將蒙古諸部的冊封文書和金印,全部製好,內附的蒙古貴族們,帶著大明天子賞賜的大車小車物資,浩浩蕩蕩地返迴青城外的營地,與他們的部族匯合。
今年冬天,果然不出所料,蒙古高原上又一次遭遇雪災,大冬天的,漠北、漠西的部族無法返迴遙遠的家鄉,隻得在營地裏暫時安置,各位王公貴族們,準備等到明年二月,參加了大明皇帝的婚禮後,再率部眾返迴駐地。
為了接濟這些蒙古人,大明朝廷從通州,日夜不停地向宣大各處的邊牆運糧,還好通了火車,山海關的糧食能及時運迴來,這才不至於讓他們斷糧。
大明朝廷發了善心,用羊毛就能換到糧食和草料,但冬天的蒙古人,窮得除了牲畜什麽都沒有,大冬天的又不能剪羊毛,隻能靠族人互相接濟。
為了不讓蒙古人餓死,宣大總督孫傳庭向朝廷進言,允許蒙古人利用牛馬,到山西的煤礦從事煤炭運輸,用掙來的工錢,購買大明的糧食,以渡過寒冷的冬天。
所謂升米恩鬥米仇,朝廷不能養閑人,免得這些人吃飽了,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張薔指示曰可,於是,山西各處的煤礦廠,一下子增加了兩三萬名運輸工,各條官道上,處處可見蒙古人趕著牛馬,從煤礦裏往各府城、縣城運煤,又用掙到的工錢,往邊牆外的駐地運送生活物資的身影。
紫禁城裏,三處大殿還在修繕,暫時安置在後宮裏的蒙古貴女們,都被送到了淑德女塾,開始學習漢語。
京城百姓忙著準備年貨,京官們在忙著做年終總結,準備明年的預算,太後張薔窩在乾清宮的東暖閣裏,與前世的閨蜜,這一世的親家母舜華,說著悄悄話。
“平安大婚後,你打算怎麽樣安排自己?”舜華與她一東一西地坐在炕桌的兩側,紅泥小火爐裏,正咕嘟咕嘟地煮著一壺果茶,空氣中飄蕩著蘋果、梨子和杏子混合的甜香,令人懶懶地隻想放空自己,什麽都不想做。
“躺平。”張薔簡短地說,“俺一穿過來,就在生死線上掙紮,十幾年來,真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連睡覺都得睜一隻眼,要不是有阿寶守夜,俺連一個踏實覺都睡不好……
人們隻知道無限風光在險峰,卻不知道,高處也不勝寒。”
舜華提起茶壺,為她斟上一杯果茶,同情地說:“理解,原來吧,你做天使投資人,身邊還有個馬先生為你出謀劃策,是你自己賭氣,拋下他獨自去旅行,你說,陪你穿過來的不是阿寶,而是馬生,你該多輕鬆?”
“屁,俺要是帶著他穿過來,第一時間就得被當作奸夫淫婦燒死,哪裏有命能活下來?”
“也是哈,這一世,你是大佬的女人,哈哈哈……”舜華極不厚道地笑了,“最後,你自己卻成了大佬,你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大明的命運,也改變了華夏民族的命運,你是一個合格的穿越者……”
“你少給俺戴高帽子!”張薔雙手捧著玻璃杯,感受到掌心傳來的濃濃暖意,苦笑著說,“不過是無人撐傘,不得不努辦奔跑罷了,最近這幾年,災害越來越嚴重,平安就算親政,也會麵臨著巨大的考驗,俺還撒不得手啊,就怕一著不慎,十幾年來的努力全都白費。”
舜華往前傾著身子,推心置腹地說道:“最近與我家老王閑聊,還說起這事兒呢……自天啟大爆炸開始,大明就開啟了災害模式,到平安登基,你秉政以來,更是無年不災害。
文人們習慣將天災視為天罰,我和老王的意見,你還是及時隱退的好……如果你等到開平十七八年再退,那時候平安一獨立,天災沒有啦……
你說後世的史書,會怎樣評價你這位秉國太後?你做了這麽多努力,文官們卻會詭異地評述,你獨斷專權,不得上天喜歡,才會年年降下天罰……”
說得張薔坐直了身子,醍醐灌頂般地道:“哎呀,還是旁觀者清啊,你別說,還真有這種可能,以文官們的尿性,必然會這樣記錄,畢竟自然災害是事實……
不行,等平安大婚後,俺真的要退休,不能讓俺一個人背禍……”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辛苦一場,她還是很在乎身後的評價的。
她很糾結地問舜華:“你說得也有道理,但你說說,後世的一個高中生,能掌起大明這一攤子麽?換著是你,你能撒開手麽?”
“所以啊,”舜華給自己和張薔各續了一杯茶水,“就算不撒手,你也得退到幕後,免得當背禍俠。”
“有道理!”張薔舉起杯子,與舜華當地碰了一下,會心地笑起來。
可憐的平安,還沉浸在即將大婚的喜悅中,卻不知道他的親娘和親嶽母娘,正在背後算計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