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女們在宮裏培訓三個月,按理說,這批秀女很符合大明後妃的選拔標準:全都出自小門小戶,能教女兒識幾個字,又因為要做活計,沒有為女兒纏足。


    但懿安太後和後宮太妃們,就算昧著良心也選不到心儀的女子,加上平安才十四歲,對女孩子的印象,要麽如袁靈惠那樣活潑可愛的,要麽是如王瑾那樣知書識禮,三觀相同的,他用這樣的標準去挑選那些戰戰兢兢的女孩子,當然是一個也不合格。


    忙了近一年,一個也沒選上,內監隻能將這些女孩子,送到二十四監去做事,裕安太後又下旨,女孩子們願意迴家的,由官府護送迴鄉,願意到企業裏打工的,自去參加各企業的招聘考試,至於考不考得上,各憑本事。


    最後,還是有五十多名秀女,願意留在宮中搏一搏,沒見當今裕安太後,就是宮女出身麽?可見當宮女,也是有機會飛上枝頭變鳳凰的。


    王瑾姐妹失去了學生,整日裏待在坤寧宮裏,陪著懿安太後和一隻東北虎,都要悶死了,王瑾是個有主意的,這日,跑到乾清宮見張薔,請求出宮。


    張薔拒絕道:“你爹娘將你們兄妹三人交給本宮,放你姐妹二人出宮,沒人看著,本宮如何放心?”


    “太後放心,家裏有護衛,還有丫環嬤嬤……”王瑾小聲分辯道。


    張薔放下手裏的毛筆,定定地望著眼前的少女,眉眼像極了剛上大學時的舜華,那時候的她們,心裏充滿的,全是美好的理想……扯遠了,張薔望著王瑾,心裏越發喜歡,聲音也放柔了許多:“瑾姐兒,你原來在南洋,準備將來做什麽?”


    王瑾想起自己的理想,立即雙眼放光:“迴太後,民女的理想是到大學裏做一名教師,教化南洋百姓,將我華夏文明,散播於南洋諸島,使漢人不忘祖宗埋骨之地,更使土著歸心。”


    十五歲的少女,竟有如此的格局,張薔不得不感歎舜華夫妻的眼界,對兒女的教育,超前時代幾百年啊。


    張薔放下毛筆,正視著少女道:“你娘迴南洋前,曾與本宮聊起辦一所女學的事,你既是喜歡教書,本宮就著你來興辦大明第一所女子學校,怎麽樣?”


    王瑾嚇得立即跪在地上,紅著臉道:“民女也隻是一個學生,哪有能力辦一所學校?太後還是另派他人,民女去學樣教書就好。”


    “起來起來,”張薔讓法容去扶起她,一邊說道,“本宮不是讓你辦一所燕京大學那樣的女子學校,而是麵向民間,向女孩子們普及基礎教育,讓她們能識字明理,再學一些廚藝、女紅、當家理政和子女教育方麵的知識。


    瑾姐兒,你知道嗎?一位好娘親,能影響三代人,子女從出生長到成人,離不開娘親的教育,男子在外麵打拚,離不開家裏有一位賢內助,大戶人家為了女兒將來,在婆家能掌家理事,都要請先生教授這些知識的。


    中下層百姓人家的女兒,卻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所以才會纏足,想憑一雙小腳去取悅男子,讓自己過上好日子,須知真正掌家理事的後宅主人,哪一個是憑一雙小腳就能勝任的?”


    袁靈惠聽說表姐去見裕安太後,生怕她在太後麵前說錯話,又不敢陪著她去,隻好跑到文化殿外等表哥王子義,萬一表姐言語不周,惹惱了太後,指望著表哥好幫著說說話。


    平安下學後,聽了袁靈惠的匯報,便帶著兄妹倆迴到乾清宮,連衣服也來不及換,就跑到西側殿外,正聽到張薔對王瑾說的這段話。


    王子義對著平安豎起大拇指,低聲道:“太後說的不錯,我娘也是這樣說的,我爹很讚賞我娘的話,南洋的漢人女子,都不準纏足,還能進學校念書。”


    平安打掉他的手指,糾正道:“太後說的是纏足的事兒麽?太後講的是教育的事!”


    懷恩過來,對著平安行禮道:“萬歲爺,咱家與您通報?”


    聽太後的牆角,平安和王家兄妹無事,他還想要腦袋呢。


    平安知道規矩,也不為難他,揮手道:“去吧。”


    懷恩便扯起嗓子道:“萬歲爺駕到!王公子到!袁小姐到!”


    張薔的談話被打斷,知道王子義是不放心他妹子,打探情況來了,於是道:“都進來吧。”


    三人進來,平安第一個看向王瑾,見她好端端地站在那裏,暗暗鬆了一口氣,才上前向張薔行禮:“兒臣見過母後,母後,兒臣下學了。”


    王子義和袁靈惠也趕緊向太後行禮:“草民(民女)見過太後!”


    張薔見到平安的舉動,心裏暗暗發笑,這小子,對瑾姐兒蠻上心的嘛,她假裝什麽都不知道,揮手讓三人都起來,這才對平安說道:“本宮看王家姐妹在宮裏悶,準備找點事兒給瑾姐兒做,萬歲爺意下如何?”


    平安笑道:“那敢情好,比整日裏給二寶梳毛有趣些。”


    王瑾見皇帝不問是什麽事,就全力支持他娘的意見,忙轉向他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太後讓民女辦女子學校呢,民女惶恐,怕辦砸了辜負太後娘娘的期望。”


    平安道:“還沒辦呢,怎知你辦不好?母後說你能辦好,就能辦好……辦不好也沒關係,總歸是教她們認認字,看看賬,又不用考科舉。”


    王瑾皺著眉頭,還要想推脫的理由,就聽平安又道:“就如前麵那批秀女一樣,你隻管教,能學到多少,端看她們自己的造化!”


    王子義見皇家母子都做了決定,料想他妹子推脫不了,便上前說道:“既是太後和陛下所托,妹妹接下便是,妹妹放心,萬事有太後和陛下呢,有問題找太後請教就是。”


    張薔望望自己的皇帝兒子,立即甩鍋道:“有問題找萬歲爺……你們商量著來,先辦一間小學校,招十個八個女學生,邊辦學邊摸索嘛,本宮把這事,交給萬歲爺處理。”


    她衝王瑾眨眨眼,笑道:“萬歲爺不缺錢,隨你折騰!”


    她決定讓平安獨立處理這樁政務,給兒子創造條件。


    如此,王瑾姐妹仍然住在宮裏,開始籌備大明第一所女子學校,平安下學後,也會到坤寧宮,與王瑾商量學校的各項事務,王子義和袁靈惠,也會對王瑾的方案,提一些意見。


    到了臘月十二,王瑾拿著一份厚厚的計劃書,來到張薔的公廳,請太後審閱她的辦學方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